词条 | 江宁夹口·钟山咫尺被云埋 |
释义 | 作品名称:江宁夹口·钟山咫尺被云埋 创作年代:宋 作品出处:《王临川集》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王安石 作品原文钟山咫尺被云埋,何况南楼与北斋 昨夜月明江上梦,逆随潮水到秦淮。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王安石《江宁夹口》组诗中的一首。江宁是王安石的第二故乡。秦淮河中的双桨,定林寺里的钟声,伴随他度过了晚年的悠悠岁月。他对江宁有极深的感情,为它写过“去此非吾愿,临分再上楼”(《再题南涧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等脍炙人口的诗句。他又要离开这里了,这次再度出山,他是抱着勉强的心情奉诏的。此刻,他的坐舟已经离开江宁,心却仍然留在钟山。 诗中写晨起之思。舟行迟缓,前一天初发埠头,绕行了一天,晚上才到夹口,还是在钟山附近。第二天一早起来,诗人出舱眺望,但见晨雾迷蒙,钟山被埋在密云里,什么也看不见,更不用说远处的南涧楼和昭文斋了。望而不见,心往神驰,三四句乃转而回味前一晚的好梦。在这里,诗人调集了明月、大江、海潮、河水来衬托他的依依乡情。他的家在秦淮河畔。河与大江相通,海潮入江,涌进秦淮,每到夜晚,拍打着这六代繁华古都的堤岸,那沉重、澎湃的声音,他在家里是听惯了的。前一天夜晚皓月临空,春潮晚急,诗人躺在船内,思绪与春潮一起翻腾。他忽然悟到,此刻他泊舟夹口,离开了故园;但两地一水相连,这潮水正可以作连结两地的带子。诗人从眼前滔滔潮水生发联想,依稀入梦。他觉得,他的乡情归梦,正依托在这潮水上,飘到了秦淮故家。梦本是无踪无迹的,用不着什么东西来运载依托。诗人却凭空构想出春潮载梦一节,使他的归梦成了实体,像小船一样飘浮。这梦,上有皎咬明月照临,下有滔滔潮水托送,显得格外清幽奇丽。澎湃春潮,皎皎素月,依依归思,三者融为一体,构成了极为幽美缠绵的意境。 这首诗的构思之巧,在于用一水以连接两地相息。何溪汶《竹庄诗话》引黄山谷的话说:“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叶少蕴《石林诗话》也说,王安石的诗“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以这首绝句而论,雅丽、深婉之外,而仍不失沉郁。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1042年(庆历二年)进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074年(熙宁七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1076年(熙宁九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