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南星厥 |
释义 | 中文名:江南星厥拉丁名:Microsorium fortunei (Moore)Ching 门:蕨类植物门 科名:水龙骨科 属名:星厥属 星厥属植物形态中形或大形叶的攀援附生植物,少有土生。根状茎细长或粗壮,横走,具有网状中柱,被鳞片;鳞片棕褐色,阔卵形至披针形,盾状着生,具粗筛孔,叶远生或近生;有叶柄,基部具关节;叶为单叶,披针形,少有长卵圆形或羽状深裂;侧脉明显或不明显,小脉连结成不整齐的网眼,网眼内有分叉的内藏小脉,顶端有一个水囊体;叶草质或纸质,光滑或很少被毛。包子囊群圆形,着生与网脉交接处,通常细小,不规则的散布,少有在中脉两侧排成不规则的1——2行,不具隔丝,也无盖,孢子囊环带由14——16个增厚细胞组成;孢子两面型,椭圆形,单裂缝,孢子壁表面具小的瘤块状纹理。 约4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少数到达非洲。我国约18种。安徽省有2种。 植物形态植株高30——70cm。根状茎长而横走,粗2——3cm,淡绿色,顶部被鳞片;鳞片棕色,卵圆披针形,顶端锐尖,有疏齿,质薄,筛孔较密,盾状着生,易脱落。叶一型,远生;叶柄长5——15cm,淡褐色,上面有纵沟,基部疏被鳞片,向上光滑;叶片线状披针形,长20——50cm,宽2——5cm,顶端长渐尖,基部较狭,下延于叶柄而形成狭翅,叶片全缘;中脉明显隆起,侧脉不明显,小脉网状,网眼内有分叉的内藏小脉,顶端有水囊体,叶厚纸质,下面淡绿色或灰绿色,两面无毛。包子囊群大,圆形,橙黄色,沿中脉两侧排成较整齐的一行或有时不规则的两行,靠近中脉;无盾形隔丝;无囊群盖。 分布产休宁齐云山、石台、铜陵等地。 生长环境多生于林下、岩石上、旧墙或树干上,海拔350——850m。广布于长江以南及西南各省(区),向北至陕西南部和甘肃。越南、日本也有。 药用价值全草入药,有退热、解毒、利尿、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能,民间用全草煎水服治疟疾、腹泻、痢疾等症。 观赏价值可盆栽作观赏植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