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江南河
释义

地理位置

江南河又称江南运河,是大运河在长江以南的一段。北起镇江,南至杭州,沟通长江、钱塘江及太湖平原诸水系,是这一地区重要的水运通道。

历史渊源

早在春秋时的吴国,即以都城吴(今苏州)为中心,在太湖平原凿了许多条运河,其中一条向北通向长江,一条向南通向钱塘江。秦始皇灭六国后,为东巡会稽,在春秋古运河的基础上建成北起丹徒(治所在今镇江东南丹徒镇),中经会稽郡治,南到钱塘(今杭州)的水道。此后东吴、东晋时又多次对此水道加以疏浚整修。到隋朝时,隋炀帝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凿连通南北的大运河。在先后开凿通济渠、疏通邗沟、开凿永济渠之后,隋炀帝于大业六年610年下旨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的运河古道,连接京口(今镇江)和馀杭(今杭州),这就是江南河。《资治通鉴·隋纪四》记载:“大业六年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馀杭,八百馀里,广十馀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欲东巡会稽。”

航线运输

江南运河和隋代修建的通济渠和永济渠,沟通了钱塘江和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的联系,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成扇形展布的大运河。经不断改造、治理,现江南运河从苏南入浙江,分有东、中、西三线。东线是古运河线,从平望经嘉兴、石门、崇福、塘栖、武林头到杭州;中线从平望,经浙江乌镇、练市、新市、塘栖、武林头至杭州;西线从江苏震泽入浙,途经南浔、湖州、菱湖、德清、武林头至杭州。上述三线均通客货轮。以东线长度计算,全长323.8公里。航道大部分水深2米,底宽20米。水流平缓,流量丰富,是京杭运河运输最繁忙的航道。80年代,在杭州三堡建造船闸,兴筑江南运河和钱塘江的沟通工程,使它经钱塘江和杭甬运河相连,进一步发挥航运、灌溉、防洪排涝、居民用水、水产养殖和旅游资源的综合功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