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江口镇
释义
1 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镇

江口镇是多个省市的建制镇名词。它们中有:重庆市武陵县江口镇、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镇、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江口镇、江西省赣县江口镇、四川省剑阁县江口镇、四川省平昌县江口镇。

乡镇概况

莆田市江口镇,古名港口通应港,龙津渡、迎仙市,雅称“锦江”。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兴化湾畔,是莆田市的名义上的北大门和著名侨乡。属莆田市涵江区管辖,全镇总面积79平方公里,下辖26个村和1个居委会。莆田市的事实上的北大门是与江口镇仅一桥之隔山水相连的原来的莆田县新厝镇,总人口7.25万人,有12万港、澳、台同胞和旅外侨胞。随着国家不断对外开放和本地经济的日益发展,江口本地约有2万人常年在外打工或劳务出口;外来到江口镇的约有3万人,形成人口独特的流动现象。

地理位置

江口镇位于莆田市东部沿海,属涵江区,东经118°48,北纬25°45&,东与原来的莆田县新厝镇相接,南滨临兴化湾,西北与梧塘镇毗邻,北与萩芦镇接壤。中部为“九里洋”平原,是兴化平原的组成部分。江口镇旁边的莆田县新厝镇在1956年因福清发展工农业从莆田划给福清,因此江口镇与新厝镇的连接处成了莆田与福州下辖的福清的名义上的分界线,新厝一带在自从莆田县成立时就隶属莆田县。新厝一带隶属莆田县已有千年的时间,自古就居住着几万莆田人。莆田县境一直以新厝北边的蒜岭与福清县交界,新厝自古就使用莆田话,是莆田话区的一部分。不仅该地使用莆田话,就是该镇北边和东边的乡镇的西边和南边的一些村也使用莆田话,这些人其实是莆田人而不是福清人。北部为囊山和大帽山两大山脉。境内的两大溪流:北萩芦溪和蒜溪横贯交汇,注入兴化湾。江口镇总面积79平方公里,共有农田18049亩,其中水田13000亩,旱地5049亩;有林山68000亩,果树8100亩;有滩涂面积12000亩,海岸线总长11公里。

历史沿革

宋时,江口始建制,名迎仙市(至今石狮村之外楻),设迎仙驿(唐称待宾馆)建迎仙桥,属莆田县唐安乡待贤里。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县划江口为第七区,设区公所。1949年8月20日,江口解放;21日莆田县解放。9月江口成立第七区人民政府,区址设在石庭。1958年,江口并入涵江人民公社。1965年,江口人民公社成立。1983年,江口人民公社改为乡建制。1984年10月,江口乡改为江口镇建制。2002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莆田市区划再次调整,江口镇并入涵江区管辖范围。

气侯特征 地处亚热带,四季如春。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侯,年平均气温为20.2℃,最高气温37℃(7月份),最低气温2℃(1月份),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53%以上。

基础设施

江口镇拥有装机容量1万门的程控电话终端邮电大楼2座,程控电话用户1.5万门。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国际特性邮件传递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建内3.5万千伏安输变电站一座,并架设二条,1万千伏安的外商企业供电专线。

江口市场、江口旧市场、石庭市场和赤港路口市场,固定滩位500个。

交通概况

江口镇境内交通便捷,福厦公路和福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水泥路通往江口镇27个行政村,共有6-40米宽规格化水泥路30公里,形成纵横交错、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建国前,镇上一条街长不到200米,宽只3米,中亭街仅有18家低矮简陋的店房。民国时期,东门大岭村出现有碉堡式钢筋混凝土建筑群。

1978年始建江口新街(即江口街至石西村顶西坡的福厦公路江口段),以东岳观为中心,向四面伸展,全长6公里,路面平均宽32米,浇灌混凝土或沥青,设置绿化带花坛和路灯,路旁的工厂、商店、住宅、学校,多为3~4层混合结构的建筑物,最高的石西新光大厦和中心小学教学楼,均为7层。

锦江路 自锦江大桥至平民医院路口长2公里,宽32米,路旁皆砖混结构楼房,装饰整齐华丽。税务、邮电、供销、宾馆、车站、医院、学校、商店、影剧院和古迹“东岳观”连成一片。建筑总面积11万平方米(锦江中学拥有各类楼、馆19座)。

华港路 长1.7公里,东西走向,建有3层套房式住宅113单元,建筑总面积42840平方米。

天益路 长0.19公里,路旁为3~4层店房74单元,建筑面积30714平方米。

孝义路 长0.3公里,路旁为2~3层砖混结构的店房,住宅51幢,建筑面积18250平方米;街北的华辉电子厂,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托儿所花园式平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锦华路 长0.5公里,有店房108幢,建筑面积29764平方米;别墅式的敬老院,双层楼房(屋顶为凉台),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省重点校之一的华侨中学,占地112亩,建有5层42间的教学楼,3层对称的办公楼,科学楼、宿舍楼和膳厅等9幢,建筑面积12660平方米。

桥头门路 长2公里,街南的旧店房大部翻修为2~3层楼房,建筑面积52705平方米,街中心的卫生院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街北的农贸市场,建筑总面积3300平方米。

镇府路 长0.35公里,沿街店房、住宅建筑面积34600平方米,镇政府新楼3500平方米。4层混合结构的邮电大楼,占地3.75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已安装程控电话300部,可与国内外各地直拨通话。

镇内的赤港农场有职工宿舍16幢,场办塑料厂、小学、俱乐部等建筑面积74160平方米。平民医院为县级五大医院之一,拥有“道清楼”、“桂芳楼”、“群芳楼”等结构不同的楼、房、馆、室21座,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华侨医院建筑总面积5531平方米。

为了改善交通、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镇人民政府筹资创办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华正自来水公司,日供水量1.6万吨,受益人口达6.7万人;并架设供电专线,设置部分自动拨号通话和铺设混凝土路面56.25公里。

经济建设

江口有史以来,基本上都是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结构。解放前,江口镇境内自然资源尚未开发利用,工业也极为落后,几乎一无所有,连手工业的生产作坊也是寥若晨星,只有屈指可数的烧灰,农具修配、打铁、纺纱织布、刺绣绘花、榨油、烧砖瓦等小型手工业作坊。直至解放前夕,除仅有的数部的机械碾米机外,其它的就是沿袭历史上石、简陋的手工业作坊和原始、低级的传统技术。

解放后,江口的工业、手工业得到逐步发展。1956年由爱国侨胞捐资兴办江口第一家工业企业:江口侨光发电厂,改变了江口地区长期无电的落后状况,为江口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方便。1958年---1960年间,许多村庄相继兴办了燃器厂、铸锅厂、木器厂、碾米厂、榨油厂、粮食复制加工厂、农机具修配厂、锯木厂、农肥厂等。

192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经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江口带来了生机、增添了活力。1984年实行了人民公社改为镇建制后,江口镇制订了"以农业为基础,以生产创造成者为主要桥梁,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山海田一起抓,贸工农一起上"的发展战略,极大的调动了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投资热情,促进了江口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现在,江口镇已形成"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一二三产业并上"的经济发展格局。经济篷勃发展,成为莆田市发展的龙头。

农业经济

山海田俱备的自然条件,注定了江口镇农业发展的多元化,粮食生产的水稻、大小麦为主,年产量1.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果树2万亩;主要是龙眼、枇杷、葡萄等;畜牧业有荷斯坦奶牛、法国克里莫番鸭、良种猪等畜禽良种;水产养殖以牡蛎、海蛏、对虾和鳗鱼为主。

江口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色,具体可以总结为"五化"。一是种植良种化,果树生产累计已引进国内外各特优新水果品种30余种,水产养植发展了吊养牡蛎、海蛏、南美对虾等新技术,水稻种植方面,每年都调供良种,2002年引进良种197担,实现种植的良种化。二是种田示范化,目前已建立花生良种繁育基地500亩,建立良果生产示范基地300亩,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种植。2002年3月份完工的江口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水利工程投入资金120多万元,涵盖丰山、丰美、新前等多个村共约3000亩农田,对发展现代农业、调整种植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将对江口镇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示范推广的作用。三是经营集体化,止2002年已有11户承包耕地约2000亩,以生产种植经济物为主;引进4家外资企业承包山地4000亩,实行集体化经营,在禽畜养殖方面,在江口建有良种猪养殖基地,还引进荷斯坦奶牛、法国克里莫番鸭等良种,成为莆田市发展的龙头,集体化生产经营程度高。四是基础建设网络化,水利等到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海堤维护,河道清淤等工作,以维护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2001年,为实现基础建设的网络化,又推出了农业基础建设三大项目,包括九里洋河道清淤,农业综合开发,盐场改造等,九里洋河道清淤改造,总长20公里,投资1800万元,拟于2002-2003年投资建设,前期已投资208万元,投劳12002日,出动船只11艘次,打捞水浮莲面积320亩;农业综合项目改造低产田12500亩,分水利工程和农业工程两大块,分步实施;盐场改造土地整理建设项目,土地整理规模3091亩,就增耕地1703.5亩,总投资1393万元,三大工程全部落实后,江口镇农业基础建设网络化将提高至一个新的层次。五是农业服务系列化,做出基础建设与示范推广,信息提供与技术服务,专家咨询与上门服务"三结合",镇政府就小农业生产服务方面,每年农业信息简报就编发约20期,用于异农业生产。

工业发展

工业是江口镇的支柱产业。自1984年引进第一家三资企业以来,突出乡镇经济发展中心,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努力推动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壮大,形成了以"三资"企业为主,以外向型经济和个私经济为两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产业并举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新格局,乡镇企业实现新的发展。

旅游资源

这里人杰地灵,俊秀风流: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祁鲁”的称誉,江口历史上也曾有过“科甲芬芳”的斑斓时代;名闻遐迩的“锦江书院”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千年古刹囊山寺气势宏伟、肃穆壮观;古老的道观---东岳观可谓古代建筑艺术的奇葩,具有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这些,都是江口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这里风光绮丽,山川如画:石奇景幽的古囊列献和“阑珊景色赛姑苏”的锦江春色都是莆田闻名的胜景;别具一格的江桥夜月、古寨夕阳、长堤烟树、远浦归帆等名胜,处处呈现江南的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

江口名人

江口镇名人辈出,例如林德祥,祖籍莆田县江口镇,是海外国际华人著名企业家。陈章武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福建省文联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关杰等全国级名人。

2 江西省赣县江口镇

地理位置及概况

江口镇位于赣州市赣县东部,贡江、平江、桃江在境内交汇,俗称“三江口”,东连于都县,南界大田乡西邻茅店镇,北靠吉埠镇、石芫乡,驻地江口圩距县城15公里。镇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98个村民小组,4万多人。

历史沿革

以驻地附近自然镇命名。1949年为江口乡,1958年成立五一公社(后改江口公社)。1961年析置石芫公社,1968年石芫公社并入江口公社,1972年复置石芫公社。1984年改江口乡,1990年改江口镇。1997年,面积120.9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江口街居委会和江口、六十里店、优良、樟木、优新、山田、安平、旱塘、河埠、河坑、东风、小均、蕉林、聉州、三团、安坑、龙舌、墩上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江口圩。

行政区划

[2008年代码]360721103:~001江口街居委会 ~200江口村 ~201六十里店村 ~202优新村 ~203优良村 ~204山田村 ~205河埠村 ~206河坑村 ~207安平村 ~208旱塘村 ~209东风村 ~210小均村 ~211蕉林村 ~212苎洲村 ~213安坑村 ~214龙舌村 ~215墩上村 ~216三团村

特产

江口道菜闻名遐迩,生产历史悠久,其产品口味纯正,是城镇居民、酒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产品供不应求。樟木蜡芯、清水塘葡萄初具规模。

国民经济

江口为丘陵与河谷平原的地形,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境内物产丰富,矿产以莹石矿为最,储量丰富,开采价值高;山地坡度缓,土层厚,微量元素高,是发展脐橙、甜柚的理想之地,已开发建成蕉林万亩脐橙园。江口是赣州东河片县市进赣州市区的必经之地和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地。发挥区位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现在江口落户的外资企业共有15家,其中赣南农业科技示范园、赣州公路仓储库、京九铁路货运站等都相继在江口落户。

城镇建设

江口自古以来就商贾云集之地,为赣县东部最繁荣的集镇。圩镇商贾云集,居民过万,是“全国百个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建成了全县乡镇最大的超市——惠客隆超市。境内名胜古迹颇多,千年古寺云石山风景秀丽,江口会议名垂青史,苏区贸易旧址风采依旧。1995—2015年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目标,总规划面积为11平方公里,近期建设目标为5平方公里。通过总体规划的实施,江口圩镇占地面积已达3.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8000人,城区建设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江口镇将按照“创新创业、科学发展、诚信守法、和谐平安”的总要求,围绕“构建和谐平安江口,建设东部中心重镇”这个总目标,依托突出的区位交通优势,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走工业强镇、商贸旺镇、产业富民之路,力争把江口镇打造成特色之镇、繁荣之镇、吉祥之镇。

交通邮电

江口镇交通便捷,323国道、赣兴公路、成厦高速贯穿境内,京九铁路、赣龙铁路都穿越而过,京九铁路赣县站设在江口镇境内。光缆通讯、华东大电网贯穿境内,实现了村村通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境内建有基站。潋江、贡江在江口交汇,使江口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能源、通讯的大格局。

3 四川省平昌县江口镇

基本概况

四川平昌县江口镇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是通、巴两河交汇处,水陆交通方便,是通江、南江、巴州两县一区水陆交通要道,是川东通向川北的要冲,素有“川北重镇”之称,是中共平昌县委、平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系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离川东北交通枢纽达州市70多公里,距大都市重庆仅300多公里,通河、巴河环抱城区,素有“小山城”之称,因出产江口醇、小角楼名酒而获“酒乡”美誉。全镇辖26个村9个城市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7.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万人。幅员面积1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385亩,平均海拔358米。

全县幅员总面积2229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沟谷纵横,溪流交错,海拔在700米至1100米之间,东北部最高海拔1338.8米,西南部最低海拔268.3米;坡度在15度至50度之间。具有气候温和,光照适宜,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均日照1455.1小时;年均无霜期297天。

一、 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2008年末全镇国内生产总镇4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0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镇域人文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交通条件便捷,基础设施完善,发展环境优越,镇党委、政府以“绿色经济富镇,畜牧经济兴镇,社区经济活镇,劳务经济强镇”为发展战略,加大内外开放,强化基础建设,突出产业特色,推动城乡一体化,全镇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政通人和,实现了镇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以“土地流转,业主经营”的生产经营方式为主,形成了“一村一品”的镇域经济特色。种植商品蔬菜9700亩,优质水果2800亩,优质绿茶1400亩,黄栀药材4300亩,名贵花卉350亩;建牧业小区27个,年出栏生猪8万头、禽46万只。城镇居委会兴办社区家政、保洁、维修、物管等服务实体8类26家,年创收入279万元。建对口劳务基地3处,城乡劳务输出1.5万人,年劳务收入9800万元。

村村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20公里;现有各类水利设施492处、保灌面积15800亩;红层打井2300口、50%农户有自来水;森林面积11.5万亩、森林覆盖率50%。

二、城郊新农村彰显活力

江口镇属城乡结合部,特别是近年来党委、政府提出了“统筹城乡促发展,流转土地兴产业”的工作新思路,全力打造光辉、石庙、七里、尖山、红庙休闲旅游和观光现代农业示范片。佛头、友谊;大宁、桥沟城郊休闲观光旅游业。重点打造距离县城1.5公里的光辉、太平新农村,成为巴中市的新亮点。

光辉—太平两村幅员7.4平方公里,辖18个农业社,992户,3852人,1395个劳动力,耕地2845亩,草山草坡6730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

1、培育产业,建好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园。围绕“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发展思路,招商引进业主,规模流转土地,培育以果蔬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引进汇科、正奇等6家公司和15个业主,流转土地1849亩。种植优质蔬菜1500亩,建大棚42个;种植名优水果1300亩;种植楠竹300亩;发展水产养殖250亩,建鱼池7口;建规模养殖场2家,发展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大户53户,建标准化圈舍15000m2,实行“猪+沼+菜(果)”生态循环养殖,2008年出栏生猪4629头。开办农家乐8家。

2、强化配套,搞好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依托土地流转兴办富民产业,围绕产业配套改善基础设施”的原则,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008年投入资金1186万元,其中政府投入125万元。新修村社公路7.7Km,整治5.7 Km,其中硬化2.3 Km;建文明路6.84 Km,耕作路4 Km;整治病塘3口,新建山坪塘2口、微水池24口,新修、整治渠道3.8 Km;改造公用水井1口,新打机压井65口;建沼气池242口; 实施“五改三建”126户,铺设排污管道285m;修建80 m2村卫生室1所、建农资产品集中销售点1处、百货商店14家。

3、环境治理,促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两村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按照省、市、县委提出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要求,始终坚持农村“四好”(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绿化好、卫生习惯培育好)的标准,以“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三通”(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二室”(图书室、卫生室)、“一场所”(文体活动场所)建设为重点,按照“社有一个监督组,院有一个院户长、户有一个垃圾桶、连户一个垃圾池、社一周一检查、村一月一评比”的“六个一”要求。从“贴近群众、有利发展、突出生态、良性循环”入手,按照“解决热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投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步伐,建垃圾池80个,共清理垃圾死角10多处,拆出不合要求的猪舍、旧房等30幢,出动垃圾车60余次,清理垃圾10吨,共投入环境综合整治资金5万余元。

4、民主管理,促进了村民自治能功的加强。两村坚持以村民自治为抓手,以服务人民群众为重点;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法建村,科学管村,和谐兴村。一是实行了村务公开、选举产生了村民代表,制定了《村规民约》,强化了村民对村委会工作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二是大力实施亮化美化工程。新建2300平方米的农民休闲广场,配置单杠,太空行走器等健身器材20多件,对进村公路两侧进行了全部绿化。三是全力推进文化活动建设。新建文化活动室两个,设有棋牌、乒乓球、图书阅览室等,新建标准篮球场一个,全面完善了村内幼儿园、卫生所等配套设施。四是启动了“五星级”农户评选。为配合新农村建设,提高村民素质,讲文明、讲孝道、讲和谐、讲法制,两村掀起了“五星级”农户评选的热潮,共评选“五星级”家庭110户。倡导了全村群众的新风尚。

三、城市社区建设管理有序

江口镇辖9个城市社区居委会,有76个居民小组,有121个楼院长。城区总户数28127户,总人口15万余人,其中,常住人口106387人,暂住人口45427人,幅员面积11.22平方公里,有社区警务室9个,社区成立了残疾人协会、老年协会、计生协会、妇代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文体队、社区居委会其他各类群众组织9个,社区现有干部36名,各类工勤人员250名,社区志愿者近90人。辖区内共有机关单位190个,企业事业单位216个。今年以来,城市社区实行了网格化管理,探索出了“三个四”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围绕居民自治好、为民服务好、环境卫生好、辖区治安好的社区管理“四好”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1)建立网格,明确四级责任:①居委会为一级网格,由镇干部包干。全镇9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抽派2—3名镇干部常年联系指导居委会工作。②居民小组为二级网格,由居委会干部包干。居委会按辖区内500—1000户划定居民小组,1名居委会干部联系指导2—3个居民小组的工作。③小区、路段为三级网格,由居民小组长包干。在小区或路段选举产生1名小组长,负责该小区或路段的工作。④院户、楼栋为四级网格,由居民代表包干。以院户或楼栋为具体单元,按照30—50人的标准选举产生一名居民代表,包干负责该院户或楼栋内各居民户的工作。

(2)、夯实网底,抓住四个关键:①把好四关选准居民代表。一是考察关,由居委会干部考察居民代表人选;二是提名关,由居委会干部征求院户或楼栋居民意见,提出2—3名居民代表候选人;三是选举关,由居委会组织召开居民大会,差额选举产生一名居民代表;四是任免关,由居委会颁证任命居民代表,与居委会干部任命同步,任期三年一届。②落实四权发挥代表作用。一是选举权,居委会干部由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二是决策权,社区内重大问题的决策一律提交居民代表大会决议决定;三是管理权,授权给居民代表在贫困救助、户口迁移、房屋修建等方面的初审权;四是监督权,每季度召开一次居民代表大会,对居委会工作及干部进行民主评议。③四个载体强化宣传引导。一是用好小喇叭,给每名居民代表配发一只电动小喇叭,走巷入院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惠民政策等;二是开好坝坝会,利用放电影、文艺表演等时机组织发动楼栋、院护内的居民召开坝坝会;三是办好宣传栏,在醒目位置办好每月一期的宣传栏,主要公开居务和宣传惠民政策;四是建好曝光台,集中公开曝光发生的不良现象。④四项激励增强工作动力。一是情感激励,镇、居干部与居民代表交心谈心增强信任支持,代表与居民沟通交流赢得理解配合;二是待遇激励,每月给予一定的工作报酬;三是政策激励,在符合政策的条件下,优先考虑落实公益性岗位和申报低保救助等;四是荣誉激励,年底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对优秀居民代表进行表彰奖励。

(3)形成网络,强化四大职能:①“五权”下放强化自治职能。一是下放建管权,将居委会意见作为开发商和居民建房的前置条件;二是下放经营权,将爱心慈善超市等公益性项目交由居委会进行经营管理;三是下放城管权,明确县城内小街小巷的环境治理主体为江口镇各居委会;四是下放户籍管理权,迁入迁出户口及各类证件办理必须有辖区内居委会出具的证明;五是下放干部考核权,县级机关干部的年度考核、晋级晋升和评优选模,必须参考该干部在社区内的表现证明。②“五进”社区强化服务职能。一是公安进社区,户口迁移、出生登记、死亡注销、身份证办理的初审权,外来人口暂住证的办理,流动人口管理的初审权等,建立社区治安安全档案并提供各相关基础资料;二是保障进社区,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社区内下岗职工、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的登记和再就业引导,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管理,组织劳务输出,社会保险,办理低保和救济金的摸底调查、初审、公示和申报等;三是计生进社区,再生育指标申报初审权,外出人员、经商户的婚育证明办理初审权,暂住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权;四是城建进社区,小区规划建设的参与权、建议权,住房改建、重建规划审批前登记备案权,建筑工程违章建筑监督权,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参与权,房屋出租、装修,危房监护等房产管理权,树木、绿地、道路养护的管理权,社区环境卫生、噪音、污水、废弃物等日常管理权;五是卫生进社区,社区医疗卫生的服务网点的监督管理。③“五员”劝导强化矫正职能。设立交通引导员、卫生监督员、市场协管员、文明劝导员、人民调解员,强化社区矫正职能。④“五方”联动强化群防职能。加强公安民警、物业管理、社区巡逻、机关保卫、社区居民“五方”的联防联控。

四、社会事业的蓬勃兴起

全镇除城区外,有农村中心小学5所、村办小学32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建农村新型卫生所35所,参加医保3.8万人。计划生育被县委、政府评为红旗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被巴中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市委授予江口镇十年创辉煌红旗单位称号。连续三年获全县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境内人文丰富,有刘伯坚烈士纪念馆、佛头山森林公园、“欢乐谷”生态园及各具特色的新村“农家乐”。

特色产品

境内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马铃薯、油菜籽、并盛产蚕茧、茶叶、花生、甘蔗、烟叶、水果、黄(绿)豆及天麻、木耳、银耳、板栗、核桃、猕猴桃等土特产品。

自然资源

县域水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大。多年平均降水总量25.4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1.5亿立方米,年平均境地表水流量88.9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径流量为2782万立方米,年水量达100.69亿立方米,全县人均占有水量1575立方米。通、巴两河多年平均流量分别为每秒178.8和216.9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分别为4.59和5.6万千瓦,天然落差分别为27和33米。加上通、巴两河支流,县境水能理论蕴藏总量13.51万千瓦,可开发量6.3万千瓦,占蕴藏量的46.6%,已开发1.09万千瓦,占可发开发量的17.2%。境内页岩石英砂资源丰富,仅尖山乡七里村露天优质石英砂按年产陶瓷100万平方米的生产规模计算,可开采50年。

4 四川省剑阁县江口镇

基本概况

剑阁县江口镇位于新县城东南部闻溪河与嘉陵江的汇处,东与元坝区丁家乡隔江相望,南连柏垭、木马,西接闻溪乡,北邻高观乡,幅员面积68.85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78个村(居)民小组,3839户、总人口为14691人。其中耕地面积1559.93亩(田8150亩、地7449.93亩),多梯田,梯地,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多柏树,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高梁、甘薯等,粮食总产超过1万吨,人均占有粮食700公斤。油料总产814吨,生猪出栏2.67万头,乡镇企业总收入实现2700万元。江口场镇下属7个村属亭子口电站建设淹没区,移民搬迁准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集镇规模1万人的新集镇正在规划建设之中2-4年以后江口场将成为崭新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的集贸市场。

截至2009年底,人均纯收入达3127.6元,存款余额7530万元。镇内有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中心卫生院一所被评为甲级医院。有江口场、太平庙两个集贸中心,有高江、柏江、剑江三条柏油路分别与国道108线剑苍线、县城贯通。南北有张江公路(张王—江口),江口至元坝陈江乡的虎青路。全镇11个村由标准的油路和泥淬路相连总长达200余公里。

江口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尤其是江口水码头曾经远近闻名,商贾云集,是古剑州水上运输的主要通道。属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集镇整体淹没搬迁,即将启动搬迁。迁建之后的江口将打造成为水上游乐为主的旅游重镇。

自然资源

江口镇属低山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一般西北东南走向,海拔一般为660—850米,境内最高峰为西北边缘的太平庙,主峰海拔为926米,嘉陵江自元坝进入境内,由北向南沿东部边缘再流入元坝区,境内流长8公里,闻溪河自西向东横穿而达江口注入嘉陵江境内流长8.5公里,江河所经之处切割较深,相对高差达30—40米。地势低起伏较大,最低点马达湾嘉陵江河床海拔414米,江口场海拔445米,境内年平均温度16.3℃,无霜期290天,年降水量900毫米。

历史文化

江口镇是一个有史记载长达2000余年的文化古镇。它在公元前201年的年汉朝就是霞萌县的治所,相继在东晋的安帝,南北朝的宋、齐、梁,北魏的宣武帝,北周等朝晋安县的治所,南宋设霞萌县至元朝的至元二十四年,隶入昭化,江口紧依嘉陵江自秦汉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两千多年间,都是嘉陵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由于它在嘉陵江流域设置县最早,故它在整个嘉陵江流域的场镇中除保宁(阆中)顺庆(南充)外,它是规模最大的一个,东自马道院大沟边,西至新禾村一组大沟边,有学校、庙宇、会馆、寨子门、烽火台,兵器库、店铺民居等,由于嘉陵江通航早,流域长,将中原、黄河的先进文化带进了江口带进了西蜀,从上世纪的90年代至本世纪2003年在本地及嘉陵江故河道中出土的秦砖及船骸,王莽时期的钱币,70年代炸掉的烽火台等就足以证明江口的历史岁月。嘉陵江是一条内陆通江通海的水上丝绸之路,也是唯一一条避开难于上青天的旱蜀道,自阳平关至重庆的水上蜀道。公元756年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幸蜀就是从阳平关弃车马乘船至江口经木马、剑阁、梓漳、绵阳至天回镇,再经剑门走旱蜀道返回长安,并在剑门时留下墨宝。 江口也是兵家的战略要地,在明祯十年十月(1044年左右)左右农民军首领李白成、混天星、过天星兵分三路寇四川,因官兵塞石牛道不得过,问道江口袭陷剑州其间对江口场镇进行了报复性的烧杀,将长约4公里长的街道几乎烧毁殆尽,一九三五年红四方面军长征强渡嘉陵江这里也是强渡渡口之一,解放后江口担负着全县乃至梓漳、江油的的公粮收储调运任务,保障了川北行署、沿江市县和重庆市的粮食供应。为了按时如期调运,把江口作为川北物资集散地和重要转运港口,)II北行署特在江口段设立船业工会,保障了运输的畅通。

发展概况

由于行政体制的改革,但它仍然是原江口行政区所辖乡镇及元坝区的陈江、丁家、黄龙的经济、文化中心。 1、经济概况:江口场镇,现有常住人口5000余人,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各一家,从事商业、建筑、修造、修理加工,酿造等企业300余家行商摊点100余家,年产值及营业额上亿元,创税近百万元,本镇农副产品及畜产品,产值近2亿多元。 2、文化事业:有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所,卫生院、医疗门诊六家,在校学生二千余人,教职员工近百人,卫生院住院床位20个,医护人员近50余人,能做中小型手术,CT,X光、心电图 设备齐全。 3、交通:有方便的交通网络,南经柏江路19公里至剑苍路,西至108国道39公里,北经高江路达绵广高速48公里,一条顺江公路下通合林上达昭化古城,虽年久失修,尚可通车,只有东面距212国道仅19公里,因嘉陵江阻塞不得过而望江兴叹,故江口的交通断了东面。 4、嘉陵江大桥:江口上距广元约90公里,下离苍溪约9Q公里正好处于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的中间地段,在这约180公里的河段中没有一座跨江大桥,只虎跳有一轮渡,一遇洪水大风就得停渡,故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的需要。 江口是革命老区,丁家、黄龙等也是革命老区,自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乃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饿着肚皮,卖粮食支援国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国家在亭子口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在江口段架设一座嘉陵江大桥,也是作为对老区人民的补偿,这样江口的交通方可称得上四通八 达也是造福子孙的千秋功业。 5、文化资源:江口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省级经保护的红色文化一·九兵变遗址,有1800余年历史的宗教活动场所马道院,有极待保护的人文文化300余年的冉家老院子,有和睦宗教文化的范本建于唐朝的润溪寺遗址,有千年汉柏,八百年余年的紫荆。

农业经济

1、种植业:为实现江口镇的经济腾飞,党委政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根据本镇土质肥沃,气候适宜的特点,种植烤烟3000亩,年售烤烟7500担,实现产值5625000元,种烟农户户均6720元,创税100万元以上;油菜7400亩,产量814吨,优质水果2400亩,收入50万元。 2、养殖业:党委、政府始终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农牧业调整,实现粮食主产镇向畜牧业的重大转型。目前畜牧业已成为江口镇农民增收和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全镇养生猪100头以上大户16户,大户出肥能力达到1万头以上;母猪大户20户,母猪存栏达到2000头以上;出栏生猪2.67万头以上(猪肉产量160.6万公斤);小家禽出栏30.2万羽,禽蛋7.1万公斤;肉羊1.5万只。畜牧业总产值204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40.1%。

工业经济

全镇现有企业16个,从业人员120人,5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有5个,50万以下的工业企业7个,全年创税35万元为全镇人均增加收入250元,解决剩余劳动力200人。江口白酒远近闻名,有中小型酒厂5家,年出酒量250吨以上,创税达十万元。

目前,酒量销售势头兴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江口酿酒分公司隶属于剑阁县酿酒有限公司,创建于1965年,现有员工22人,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及设备50余万元,是剑江牌江口白酒品牌创始厂,年生产剑江牌江口白酒120吨,产品有60°、57°、52°散装红高粱酒,2200ml大瓶红高粱酒,取江口著名“面口子”山泉,以东北优质红高粱为主要原料在保留传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发酵精酿而成。口感醇和,长绵回甜于一体。曾于1989年荣获广元市优质产品称号,自1999年企业连续每年创税利3万余元,被评为先进集体。企业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努力开拓,扩大经营生产规模、以品牌创效益,以产品质量占市场,以优质的服务赢利消费者的厚爱,江口酒厂规模有待开发,我们热诚欢迎有意者前来投资,我们将以最优惠的政策和服务欢迎投资者的到来。

江口预制板厂,位于江口场西南方,与柏江路相邻,通方便,年产预制板1万张,销售范围辐射相邻乡镇,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过硬并开展配套服务。江口页岩砖厂两家,投资规模500万元,年产红砖2000万块,年创利税70万元,产品远销毗邻五个乡镇。

灾后重建

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镇党委政府迅速反应,救助遇难群众,疏散安置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的单位人群,确保全镇近150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灾害发生后,江口镇党委政府一般人“更新观念、转变思路、调整结构、抢抓重建”。通过全镇人民两年的艰辛努力,已顺利完成全镇740户的重建任务和所有的维修加固任务 ,确保了江口镇灾后重建工作提前按质按量完成。

场镇搬迁与城镇建设

江口镇位于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原场镇即将被淹没,即将实施整体搬迁。新场镇已纳入剑阁县“一城八镇”规划,属该县重点建设的“八镇”之一,场镇总体规划人口1万人。

江口镇场镇搬迁选址位于长江村三组﹑清明村二组﹑三组﹑四组。地名:清明嘴,蒲家坪。按移民搬迁规划2010年6月应启动场平建设。由于江口集镇原规划街道长3.6公里,布局规划不合理,现根据《剑阁县江口集镇发展总体规划》调整布局,作《剑阁县江口集镇搬迁详细搬迁规划》规划为两台建设,街道长度2.2公里。计划搬迁建设时间推延至2011年。

5 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

基本概况

江口镇位于武隆县城东部,距县城17公里,座落于芙蓉江与乌江汇合处。319国道横穿其境,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东邻文复乡,南联浩口乡、石桥乡,西接巷口镇,北与火炉镇、彭水县高谷镇接壤。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7010΄---108051,北纬29002/--29040/;海拔在210米-----1581.1米之间。江口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0С,无霜期287天,年均降雨量975.2毫米,气候四季分明。

江口镇辖8个行政村,70个组,二个居委,共6348户,其中农业户4766户。总人口20870人,其中农业人口16821人,非农人口3655人,城镇化水平25%,幅员面积13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195亩,草地面积4500亩。

历史沿革

江口古镇历史悠久,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置信安县于芙蓉江西岸马鞍山,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信安县更名为信宁县.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信宁县治地迁芙蓉江东岸边罗州坝.宋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降信宁县为镇如彭水县.其间江口为县治地447年.明万历年间改称信宁县,清康熙年间改信宁县为江口镇,设巡检司、武器讯置于镇上;光绪四年改造江口镇为遗爱乡、民国二十四年复称江口镇。1953年划归武隆县,1958年,人民公社时与蔡家人民公社合并,又于1992年建制调整恢复为江口镇至今;2003年底,全县乡镇建制调整,将原黄草乡及文复乡双山村一组、中嘴乡柏香村擦耳岩农业社整体划入江口镇。

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该镇经济发展速度、发展后劲、发展活力都走在了全县的前列。2007年实现GDP3.53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农业增加值实现4300万元,同比增长12.9%;工业增加值实现2亿元,其中江口电站实现1.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和43.6%);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50万元,同比增长14%;实现本级财政收入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同比增长4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820万元,增长15%;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000人,新解决绝对贫困人口200人脱贫;完成烤烟收购50万斤、实现产值270万元。新增城镇人口1456人。年末人口自然增长率7‰。

资源状况

特色景区

江口镇是重庆市的八大特色旅游区之一,也是全市37个重点旅游镇之一,有被誉为“辉煌的地下艺术宫殿,丰富的洞穴科学博物馆”----芙蓉洞国家4A级风景区(世界自然遗产),2007年6月,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芙蓉洞、天生三桥、后坪箐口天坑为代表的“武隆喀斯特”获得全票通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川东九寨沟”的芙蓉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唐长孙无忌墓”、“李进士故里石刻”等人文景观。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到石斧,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钺,汉代铜釜铁釜等。

自然资源

该镇水能资源丰富,已建成的装机容量30万kw、投资24亿元的芙蓉江江口电站已于2003年开始发电;正在建设的有装机65万千瓦、投资60亿元的乌江银盘电站,在2009年竣工开始发电。该镇动物品种达2300多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有200多只,植物品种约600种。该镇坐落于芙蓉江与乌江汇合处,形成铁路、公路、水运有机结合的综合交通网络,特别是乌江银盘电站、武务路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相继实施,巨大的投资将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大发展的机遇,使旅游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链条,使之成为渝黔两地重要的通商口岸和乌江流域主要的物资集散地,商贾云集,市场繁荣。

特色产业

旅游业:江口镇是重庆市的八大特色旅游区之一,也是全市37个重点旅游镇之一,已开发的有——被誉为“辉煌的地下艺术宫殿,丰富的洞穴科学博物馆”----芙蓉洞风景区。被誉为“川东九寨沟”的芙蓉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自然景观和“唐长孙无忌墓”、“李进士故里石刻”等人文景观。

餐饮业:依托旅游业的发展,着力发展以旅馆、餐饮、娱乐、休闲为主的服务业,努力打造商贸支柱产业。利用其良好的自然环境,突出“农”家特色,重点发展农家乐娱乐中心和精心打造“江口鱼”饮食和旅游商品批发交易中心。

6 重庆市云阳县江口镇

基本镇情

江口镇位于云阳县东北部,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三峡库区尾水地。幅员面积84Km2,人口43958人。其中农业人口30725人,辖20个村,255个组,4个居委。全镇地形呈陵形。地理坐标为北纬31°15′,东经108°48′。东与盛堡镇比邻通云阳,西同路阳、后叶、农坝镇相连通开县,南面是长洪镇通万州,北与鱼泉镇接壤通巫溪县。

地理位置

江口辐射面达3县18个乡镇,60余万人口,是云阳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工业、商贸副中心,是云阳第二大城镇。九五年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九八年分别被重庆市、云阳县命名为“市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县非公有制经济试验小区”。

地形

江口镇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川东褶皱带,页岩层,地层结构较为稳定。镇域以团滩河为轴心,中部低,两边高,峰峦重叠,山大沟深坡陡,田少地多,属立体小区,海拔高程在175米—1350米之间。镇区用地,东西之间较平坦,南北之间起伏较大,海拔高程在175—390米之间。

气候

江口镇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霜雪稀少,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7℃。年平均降水量为1130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历史沿革

江口镇因汤溪河与团滩河的交汇而得名。在清末民国初年属云阳北岸崇善里,1930年设江口镇,1940年撤销江口镇并入路阳乡,1941恢复江口乡,1953年民主建政设江口镇,1956年将农坝、路阳区合并到江口区,设区公所于此地,1958年并入团滩乡,1986年恢复江口镇,1992年与团滩乡合并建立江口镇。

自然资源

农业资源:2002年底全镇耕地面积16272亩,其中水田7260亩,地9012亩,粮食总产量9969吨,以水稻、小麦、玉米、薯类为主。镇内瓜果资源丰富,多种经营有桐油、蕉藕淀粉等,药材杜仲、黄柏、枯梗基本形成批量。

林业资源:镇北有千亩自然森林,另有4万亩速丰林,长防林已初建成效。

畜牧资源:年生猪出栏2.4万头,牛600头,山羊8000只,兔1万只,家禽10万只。

矿山资源:煤矿储时约520万吨,表层露出,易于开采。现年开采量为8万吨,石灰石、页岩、河沙、卵石储量极为丰富。铁矿也有一定储量和开采价值,是云阳工业、建筑、建材原料基地。

水资源:现有团滩、汤溪两条常年不断的河。有两座水库库容20多万方,有山坪塘281口,大小河沟堰320余条,水利资源可供开发两座电站,装机容量3000KW,高山低谷还有长流不断的泉水,新华泉水可引水进入场镇供3万余人的人畜饮水。溪水可保农业用水和发展工矿企业。

实施五大战略打造四个中心 建设小城市

近年来江口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商贸富镇、文卫兴镇、交通活镇、农业稳镇、城镇建市的五大战略工程,全力打造工业、商贸、文卫、交通四大中心,由小城镇建设小城市,取得显著成绩。江口镇在快速发展中迅猛崛起, 在去年的GDP中,工业产值占36%,第三产业占35%,农业产值仅占29%;在财政收入中,农业税仅占10%;从事第二、三产业工作的人员达到4000 人;城镇人口达2.1万人,占全镇人口的48%。虽然这是一组枯燥的数据,但无不展示出江口镇在实施工业化、城镇化中取得的令人刮目相看的显著成绩,云阳县城镇次中心作用正在迅速增强,其聚集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江口镇位于我县东北部,现有人口4.3万余人,是云阳、开县、巫溪三县交通的枢纽。该镇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县城搬迁带来的辐射空白,以及江口镇作为建设部命名的“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云阳县非公有制试验区,重庆市首批启动的45个“百强镇”之一的系列有利条件,结合本镇实际,大胆探索创新经济发展路子,响亮提出实施五大战略工程,打造四大中心。决心用8—10年时间把江口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强大、商贸发达、文卫兴旺、交通便捷、城镇人口达5万人的小城市,云阳名符其实的第二大城镇、次中心。 实施工业强镇战略, 打造工业中心。强大的工业经济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是农村驶入小康的强有力引擎。该镇根据本镇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资源特色,科学确立了“1234”产业发展目标。“1”即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0个亿,利税超过1个亿;“2”即抓好现有的两个龙头企业,即三峡硅锰厂和植物油厂,让硅锰冶炼产量达到12万吨,产值5个亿;以植物油加工厂为龙头,通过滚动发展建设油料城,争取5年后产值超过3个亿。“3”即扩建上游公司酒业基地,重庆渝洋食品有限公司,江口车辆配件厂,使其产值达到2个亿。“4”即抓好四类现有工业企业使产值达到1个亿,主要是农产品加工、资源采掘、建筑材料生产经销、农业机械加工及营销。

7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江口镇

简介

江口镇位于广西桂平市东北部,与平南县相邻,珠江中游。全镇面积152.8平方公里,古称“大湟江口”,太平军水师驻地,曾在大湟江大败清军。是广西最负盛名的三大古镇之一,桂东南四大名镇之首。 江口镇距桂平市区陆路36公里,水陆32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江口镇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全镇辖2个街委,20个村委,人口10多万人,是广西第二人口大镇。城镇面积230多公顷,城镇居民2万多人,拥有耕地64000多亩,其中水田42000多亩,是优质谷、淮山、半夏、黄麻、桑蚕、香芋、篙竹等名产地。

经济建设

江口镇党委、镇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发展经济,工农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努力实施“工业化”战略,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镇区内形成了东升科技工业园和红河工业小区,拥有工业企业54家,其中我资企业4家,2001年工业总产值达3.9亿元。基本形成了以竹藤为龙头及保险柜、麻纺、针织、造船、印刷协调为发展的工业体系。农业方面引导农民走“压扩经”的路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创税农业,形成了三布难桑蚕、果蔬基地,东升大樟香芋基地,六宝淮山基地,和合甘蔗基地等,基地农业达10000亩,农业产值达1。8亿元。 配合工业化建设,江口镇同时实施“城镇化”战备,积极推动小城镇建设。全镇筹资5000万元投入防洪、道路、车站、市场、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镇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江口镇在城镇建设方面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大胆让利给投资者,目前规划中的世纪大道、木材专业市场、建材专市场等建设项目又成了投资者竞相争夺的目标。

8 湖南溆浦江口镇

江口镇地处沅水与溆水的交汇处,俗称“大江口”,是溆浦的西部门户和工业重镇。全镇80平方公里,辖12个村,4个街道居委会,15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39313 人,其中农业人口 20581人,非农业人口 18732人,耕地面积12726.25亩。江口镇交通便利,沅水流经镇区,上至洪江、安江、贵州,下达洞庭长江;湘黔铁路穿境而过,境内设中型客货站,省道S308线横贯全镇,西至怀化,北至辰溪、沅陵,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江口镇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境内盛产水果,以柑桔为主,其中以朱红桔最负盛名,被誉为柑桔王国中的“明珠”;另外还发展了不少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如百合、两系杂交猪、三元杂交猪、反季节蔬菜等;江口镇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钻石、黄金、锑、瓷泥、煤及尼纶矿、水泥矿、石灰矿、白土矿等,其中以煤和尼纶矿储量最大。江口镇工业发达,镇内落户的省、市、县属企业达10余家,省大型企业湘维有限公司坐落镇内,全镇按照“依托大厂办小厂”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形成了一批以建材、建筑加工、矿山开采等为主的龙头企业。

10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江口镇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江口镇位于衡阳市东南方向41公里处并与耒阳市交界,耒水(四季通航)绕江口镇西南,至南向西北流过。其境内的江口鸟洲是鸟类活动的理想王国,1984年已列为全国重点和湖南省以保护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境内有京港澳高速,S316省道经过。附近有京广铁路,京港高铁,G107国道,湘江(四季通航)经过。

江口镇辖:上街、新街、正街、丁字街4个居委会;中甲、大安、周田、袁家、江洲、江口、丹成、三冲、玉碧、金堂、大岭、福文、杉林、池塘、犁头、公坪、太石、关美、花开、楠木、延寿、农发、盐沙、沙子塘、合心、斯陂、德胜、三坪、泉边、白马、浦塘31个村委会。

11 四川省彭山县江口镇

彭祖山(原名仙女山),位于“长寿之乡”彭山县东北部江口镇,地处成都至乐山、峨眉山黄金旅游线上,距成都国际机场仅40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是世界长寿文化和茶叶文化的 发源地之一。 古称彭蒙山、彭亡山、彭女山,八百寿星商贤大夫彭祖葬于此山。

彭祖山

彭祖山,原名仙女山,是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彭山县江口镇,距县城6公里。古称彭蒙山、彭亡山、彭女山,因八百寿星商贤大夫彭祖和其女儿在此生息而得名。

彭祖山

彭祖山绿树成荫,修竹滴翠,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海拔608米,垂直高158米,绿化面积超过90%,自然生态环境极佳。四周群山环抱,中心孤峰耸立,山与山之间构成了奇特的天然立体太极地貌,彭祖墓就处在太极地的阳鱼鱼眼上,气场特强,中外气功爱好者慕名而来,采气者不计其数,真可谓“山得彭则山灵”。

彭祖山是中华养生文化发祥地,景区内至今仍完好保存有彭祖祠、彭祖墓、彭祖炼丹洞、玉女洞、拜谒石等历史遗迹;有展示彭祖长寿三大秘诀(导引术、膳食术、房中术)的养身殿,殿中各种栩栩如生的雕刻、彩画充分体现了长寿医翁彭祖在三千年前研究、提炼、总结的养生长寿之道;有深受中外气功爱好者喜爱的采气场,是游人采纳仙气、强健身

彭祖山齐山双佛

体、养颜美容的好地方;有高度居世界第八位的齐山双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比乐山大佛早建近百年;有险峻奇特的“天下第一洞”玉女洞,是九天揽胜最具刺激的探险通道;有专门展示彭祖膳食养生术的养膳斋,游客在领会彭祖膳食文化的同时,还可品味特级厨师烹制的美味佳肴;还有香火旺盛的慧光寺、璧山寺等20余处景点。

景区内还有中国文字记载最早的茶叶市场—汉代“武阳茶肆”遗址、5000余座东汉崖墓群、唐代诗人李白读书台和将军湖、仙女湖等。景区以其独具特色的彭祖养生长寿文化和飘雅秀色的风光而闻名遐迩,是休闲、度假、健身养生、游览观光的理想胜地。

江口汉崖墓博物馆

江口汉崖墓,简称江口崖墓。江口汉崖墓博物馆位于彭祖山下的江口古镇下江口,是眉山市唯一一处被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的单位。这一带分布的汉代崖墓,是汉崖墓最集中的地区,共发现了5003座,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实属国内罕见。岩墓大多凿于府河与岷江岸边的石崖上,结构分单室、双室、三室等多种类型,它不仅是古代建筑艺术、古代雕塑艺术文物宝库,也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经济、军事、民俗等方面的宝贵实物资料。崖墓中的浮雕“秘戏图”、“伏羲女娲”,画像砖“摇钱树”“西王母”画像砖、“西王母神兽”画像砖、“博戏图”画像砖、“祥瑞”画像砖、“酿酒”画像砖、“庖出单人”画像砖、佛祖画像砖等文物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在《中国100件国宝》一书中,从彭山江口崖墓出土的文物就有6件,

江口崖墓

分别是摇钱树、秘戏图、庖厨单人画像石棺等。摇钱树俗称富寿树,道家称神树。如今这棵摇钱树保存在四川省博物馆内。

千船沉银之谜

300多年前,张献忠携带打劫而来的千船金银珠宝从成都顺水南下,在四川彭山县江口镇“老虎滩”一带遭到川西官僚杨展的突袭,千船金银珠宝绝大都分随船队沉落江中;300多年来,这一史实成为传说。2005年4月20日,彭山县城开建引水工程,一施工队在岷江“老虎滩”河床上用挖掘机开挖铺设管道的沟槽时,一铲就铲出一捆共10枚银锭。据彭山县文管部门初步鉴定,这批被挖掘出土的银锭为明代官银,它为破解张献忠在此“千船沉银”之谜找到了证据。

开挖朽木腹中滚出银锭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2005年4月20日上午,彭山县岷江大桥附近的老虎滩河床引水工程建设工地一派忙碌。10时30分左

中空藏银的朽木

右,一辆挖掘机照例从河床3米深处掘起一铲砂土,可是伴随这铲砂土落地的,还有一截黑不溜秋像朽木一样的东西。这朽木从挖掘机斗子里滚落到地面后,眨眼间,一枚枚乌黑发亮的“铁砣砣”撑破朽木的肚子滚了出来,一农民惊叫:“银子!银子!”周围的人立即围上来,仅几分钟,银锭就被拣拾得一个不留。

保护全力阻止银锭外流

就在银锭被围观群众拣走后,工地负责人迅速向彭山县文体局以及彭山县政府办公室汇报情况。彭山县文物主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勘验调查,全力设法阻止出土银锭外流。彭山县文体局、公安局立即组成清查小组,派出二三十人深入双江等村摸底调查,向群众宣传文物保护法,鼓励群众把拣到的银锭自觉捐献出来,并由彭山县政府向捐献文物的群众进行奖励。

开发适当时候再现遗址

在彭山县文管所,记者有幸目睹了一枚银锭。但见银锭乌黑中泛着亮光,其边缘虽有些残损,但银锭身上铸造时打上的“崇祯16年8月,纹银50两”字样清晰可见。按照包装的容积计算,挖掘出的银锭应为10枚。

据彭山县文体局局长谢开远介绍,300多年来,张献忠在彭山县江口镇沉银之说一直是世人难解的一道谜团。此次挖掘出土的银锭,无论从银锭本身还是其外包装,都与史料记载相吻合,从而证实了张献忠300多年前在此沉银之说完全符合历史真实。文体局将在适当时候再现张献忠沉银遗址。

虞公著夫妇墓

虞公著夫妇墓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江口镇石龙村,是南宋虞公著及其夫人留氏夫妇分室合葬墓,墓室建筑及石刻浮雕大部保存完好。虞公著生前为“宋中奉大夫和渠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使、仁寿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12 广东省封开县江口镇

广东省封开县江口镇是封开县的县中心,位于贺江、西江两河交汇处,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封开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市中西部,居西江上游,毗邻广西梧州市,是“西江走廊”经济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珠三角”与大西南的交汇点,更是一块诱人开发的宝地。全县辖16个镇,总人口48万人,总面积2723.4平方公里。县城江口镇坐落于西江与贺江交汇处,依山傍水,环境优美。321国道穿城而过,是广东通往广西及西南诸省的咽喉之地。素有“两广门户”“岭南第一乡”之称。各类通讯设施齐全。321国道和西江贯穿县境,县通镇、镇通村公路已全部实现硬底化,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县城江口与广西梧州市相距23公里,被称为广东的西大门、“珠三角”和大西南的结合部。

2010年

全镇四级企业总产值12509万元,同比增长6%,其中工业产值7095万元,同比增长3%;农业总产值15056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5577元,同比增长7.5%;全镇村级集体收入41.5万元。实现国税359万元、地税650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县要求,经济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运作正常。

2010年柑桔新发展800亩,全镇沙糖桔达13600亩,产量6600万斤,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油栗1100亩,长势良好;在大旺海军基地内创办了县级杏花鸡养殖基地,占地面积约500亩,年已出栏杏花鸡15000只,发展沼气池60只。林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抓好荒山迹地、砍伐迹地造林更新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 全年荒山迹地更新造林852亩,超额完成县下达我镇的任务。加快推进林改工作,山林权证已发放1919册,发放率达100%。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积极开展“我承诺、你监督,抓落实、促发展”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县重大项目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集中时间人力,积极配合县新城城区和重点项目建设。

13 安徽省颍上县江口镇

安徽省颍上县江口镇

江口镇

江口镇是多个省市的建制镇名词。它们中有:安徽省颍上县江口镇,重庆市武陵县江口镇、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镇、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江口镇、江西省赣县江口镇、四川省剑阁县江口镇、四川省平昌县江口镇。

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 :江口镇位于颍上县的西北部,西与颍东区杨楼、新乌江乡相邻,北与利辛板集、胡集乡接壤,东与本县陈桥、古城乡镇相连,南与本县建颍乡隔颍河相望。

(二)地理特征: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平均地表高程26米,高差只有1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冬寒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5.1C°,年平均降水904.6毫米,平均无霜期221天。境内河沟纵横,南靠颍河,北邻苏沟,济河横贯其中,乌江河至北向南注入颍河,与大、中、小沟构成水利网络。

(三)人口:2006年末全镇总人口76873。以汉族为主,有极少数 回、苗、傣、布衣、朝鲜等少数民族。有少数群众信仰基督教及佛教,约2000名基督教信仰者在批准的四个堂点内“守礼拜 ”,极少数佛教信陡在批准开设的观音寺内初一、十五活动。

(四)耕地;全镇耕地面积74835亩,土壤分为三种类型,南部沿颍河一带系沙和沙淤混合土,约占总耕地面积的30%,济河以北地区为黑土岗地,约占40%,中部是淤地占40%。适应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五)行政区划:镇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村建有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了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各村根据情况各自建立若干个村民小组。

(六)历史沿革:据历史记载,江口岸夏商时代属豫州地,称慎 邑(既北古城遗址),北宋时期称江陂镇,明初为颍阳乡,清未称县北乡五部,民国时期属江口区,解放后一直是区(大公社)所在地,在

1991年撤区并乡时,由原江口区所辖七个乡 镇中的乌江、马圩、江口三个小乡镇并成现在的江口镇,办公地点设在原江口区所在地。

(七)文化:江口镇是个文明古镇,文化底蕴丰富,源源流长,人民素好文娱,每逢良宵佳节、庙会社日,多有歌舞表演,形式多样,如舞龙、划旱船、推彩车、踩高跷、跑驴、花鼓灯等。群众喜好梆剧,推剧等。流行大鼓、评书、清音、坠子等。杂技表演是特色民间艺术,80年代有近20个民间杂技表演队常年在全国各地演出,顶杆、咬花等节目有相当水平,不愧为杂技之乡称号。1982年建成面积792平方米,911个座位的影剧院,至1985年影剧演出560场,观众达11万人,多次接待河南、山东等地著名剧团在此演出,教育了群众,丰富了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尽管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电影戏剧市场疲软,但江口镇党委政府仍将位于闹市区的影剧院保留下来,现作召开大型会议之用,有时接待外地歌舞剧团前来演出。江口镇文化站始建于1952年,2000年乡镇机构改革时,与江口广播电视站合并成江口镇乡镇社会事务服务站。

(八)教育:全镇中学3所,小学24所,在校中学生3200人,小学生11000人,在职教师404人。1997年至2000年,镇委镇政府提出不建办公楼建造教学楼,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400多万元,为马圩、王楼中学,江口中心小学新建三座教学楼。2000年随着国家危改项目工程的进行,镇党委政府又积极主动争取项目11个,面积6786平方米,资金300多万元。2001年祖籍江口,现任合肥兴华投资集团总裁的胡炯先生,不忘记家乡,捐资20万元,为西元小学新建一座兴华教学楼。2004年祖籍江口镇林圩村,现在 芜湖 长信科技有限公司任职的陈奇先生,积极向本公司建议,投资20万元,也为林圩小学新建一座教学楼。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们通过在职培训、自学函授等形式,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显著提高,教师队伍中,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108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1999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通过国家级验收。

(九)卫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务工作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卫生防役网络建全,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医疗水平遂步提高。江口中心卫生院1992年新建四层门诊大楼,内设中西医、化验、检查等科室18个,被授为一等甲级医院。著名中医主任医生绳新墨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五号治疗肝病的方剂,根据病情,灵活运用,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1、农业发展潜力大。江口镇耕地平坦,土壤多样,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水利条件优越,是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小麦、大豆、芝麻、花生等农产品品质优良。

2、交通便捷。近两年来,镇政府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入,2003年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千方百计筹集配 套 资金,共投入3000多万元,改建阜阳至颍上北二级公路(境内10公里),新建江口至江北13.5公里三级公路,连接江口、徐桥、江北店三个集镇,东至颍上城,西到阜阳市,北达利辛县十分方便。阜淮铁路经江口集北首横穿而过,快慢客车均在此停靠,便利外出务工人群出行。2004年引进浙江客商,投资120万元兴建江口镇水厂,2004年颍河颍上船闸动工兴建,又为江口镇开僻了黄金水道。

3、文化底蕴丰富。江口镇是个文明古镇,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淳朴。位于汤圩村乌江河边的古慎城遗址,源于春秋时代,是原颍上城所在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全镇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1997年被阜阳市委市政府首批命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2002年又顺得通过市委市政府的复验。

4、宣传通讯条件较好。1991年撤区并乡后,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新建了调频广播和电视差转台,31个行政村相继建成二级广播站,1995年集镇开通了有线电视,可收视到20套清晰的电视节目。1994年开通了程控电话,目前用户已达5000 户,移动和联通公司在集镇上分别建了微波塔,手机已经普及,宽带网延伸至江口。

5、江口镇政府联系方式:

乡镇特色

(一)农业为主导产业。江口镇过去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小麦、大豆、芝麻等农产品品质优良。近年加大了农业结构的调整,玉米、红芋及经济作物面积逐年扩大,王桥、聂湖、小河等村的大蒜、林圩、孙庄、刘庄等村的 辣椒,王李等村的烟叶,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品质,都远近闻名。1995年后,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了高标准林网建设,四旁植树和成片造林大幅度增加。目前全镇拥有速生杨树180万株,木材积累量20万立方米。畜牧养殖业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全镇黄牛饲养量16219头,生猪饲养量58576头,山羊饲养量85566只,家禽饲养量967440只,樊南、闫徐村养鸡超6万只,逐步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二)商贸流通活跃。江口镇是古老集镇,历史上是颍上县五大集镇之一,徐桥集、江北店近年来发展较快,三个集镇南北一线排列,集市繁荣,交易活跃。江口集镇服装市场全市有名,农贸市场吸引着外地客商,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蒜苔收获季节,大批蒜苔销往天津、东北地区。1988-1991年,江口免毛市场全国闻名,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免毛到此交易,年成交量近千吨,交易额上亿元,销往广东、浙江外贸出口。

(三)煤炭资源丰富。据有关部门勘测江口镇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新兴的刘庄煤矿首批开采区包含了东部的6个村,西部和北部地下丰富资源有待开采。

(四)劳务经济成为支柱。早在80年代农村剩余劳力就走出了家门,到沿海各地打工,后来务工队伍逐步壮大,遍布全国各地,到目前全镇外出务工人数高达2.6万人,签定长期务工合同和在外有房产的近万人。部分人有相当高的技能,成为企业的骨干。不少人在外事业有成,注册成立了公司,当上了老板,少数人企业固定资 产有几 千万元,在当地也是知名企业。

招商项目:

(一)江口集货运码头建设

今年颍河颍上船闸动工兴建,为江口镇开僻了黄金运输水道,在江口集建一中等级别的货运码头,潜力大,前景好。

1、江口集距谢桥煤矿12公里,距刘庄煤矿仅4公里,煤炭从水路外运成本最低,货源充足。

2、江口集镇规模大,辐射面广,交通方便,公路铁路与之相连,全镇7.5万人,黄沙、石子,水泥需求量大,利用水运成本低,在竟争的建材市场中具有优势。

3、江口镇属商品粮生产基地,年外运粮食平均有5000吨。

4、码头地理条件好,货场平坦宽广,投资少,效益高。

(二)江口集镇中心商场

江口镇历史上是颍上县四大集镇之一,覆盖面广。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目前集镇上没有一家上档次的商店。建一中等规模的商场,前景广阔 ,效益高,风险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2: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