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江敦厚
释义

人物介绍

江敦厚,江西婺源人,年青时就背乡离井来到长江之畔的南通,就读于我国纺织工业的“摇篮”南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杭州刚解放,风华正茂的江敦厚受聘于我国颇为著名的浙江麻纺厂任总工程师。

大家都知道,黄麻工业这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曾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中也经历了步履艰难的历程。江敦厚就是这一产业发展嬗变的见证人和实践者,他兢兢业业地为我国黄麻事业奉献了一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科学的春天来了”!这位德高望重的黄麻专家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角声中,再也坐不住了,他要以此生余热挽回十年的损失。此时,他已年近古稀,却仍担任浙江麻纺厂的高级工程师,还被推选为市科协主席,市政协副主席。他以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热心杭州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在周峰主席领导下,他率领科技界的政协委员一次又一次考察了运河沿线的杭州钢铁厂、半山发电厂等工业企业,为防治运河水质污染提出建议和办法。市政协关于运河污染防治方案在《人民政协报》一经刊出,立即引起全国各地政协对环境保护的共同关注。为了振兴杭州针织工业,他和黄宏照副主席一起北到常州,东到宁波,考察各地的针织工业,探寻振兴之路。在杭州旅游业起步阶段,江敦厚团结省、市一大批旅游专家,共谋开创新的局面。

学术研究

江敦厚一刻也没有放松为我国黄麻事业构思未来,发表了许多论文,受到当时纺织工业部的重视。他还立下宏愿大志,要在有生之年为我国黄麻工业打开通向世界的“金色纤维之路”。在麻纺厂,他虽已退居二线,但人们还是常常看到他魁伟的身形在车间里走动,探望工人们的忘我劳动。当他看到那些陈旧的设备时,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些设备在他进厂的时候就有了,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前进,“老掉牙”的设备是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技术步伐的。那几年,江老总是忧心忡忡,也争取到南亚各国去“取经”。在印度,在孟加拉……他被那一台台新式的黄麻纺织机吸引住了,他像小学生那样边记边问,察看他们的设备和工艺,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他试图和外国厂商谈判引进设备,但英国唯一的黄麻机器厂的老板答复:“单机设备不出售,购买成套设备可以商谈”。“成套设备”,那意味着国家要拿出一千多万元外汇,江老感到心疼:“我们一共就只有那么一点外汇,必须用在‘刀口’上。”在这次出国考察中他想追求的目标被“卡”住了。

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

小平同志在开幕词中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小平同志还指出:“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属,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学了这些指示,江老心潮澎湃,就像得到了精神支柱,增长了民族志气。他逢会必谈自己的体会:“我们中国人不吃洋人的现成饭,要走自己的路”!当他把靠自身力量搞科研的设想向纺织工业部汇报时,得到了部领导的支持,立即下达文件到浙江麻纺厂、上海第一纺织机械厂和无锡第三机械厂,由生产厂和机械厂联合起来搞科研和攻关,指定江敦厚担任研制组组长

研制过程和成果

研制工作开始了,三家厂的技术人员走到一起,一无样机,二无图纸,就凭着为民族争气走创新之路的意志,研究了日本等发达国家黄麻厂业升级换代的路子,结合国外先进设备的优点,总结我国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技术革新成果,然后进行综合配套设计。日日夜夜,废寝忘食,领导部门要调他到市里更好的岗位上去,他却要求留厂工作;有关部门组织他走庐山观光、青岛疗养,他都一一婉谢了。他说:“我余年有限,岁月催人!我要坚持打好这一场翻身仗”。

在研制过程中,大家摸索前进。新型并条机的研制刚开始,就遇到了提高针排速度的难题,讨论来,讨论去,无从着手。江老接连提了几个方案,反复比较,提出了缩短针板长度,改变针板结构的想法,在大家的赞同下,终于突破了这一关键问题,从此,再也无须为生产中的超针、断销、卷麻发愁了。而新创制的皮圈带伸精纺机的产品质量指标高,断头率低,也受到生产部门的欢迎。经过大家努力,黄麻新型的头、二、三道并条机和皮圈带伸精纺机终于试制成功了,某些方面的性能还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1985年12月,这些新型黄麻设备在杭州通过鉴定。与会专家热烈祝贺江敦厚为我国黄麻纺织工业作出了新贡献,并赞扬三厂技术人员发扬通力合作,共同创业精神,为我国科技攻关积累了经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9: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