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江都区
释义

江都区位于江苏省中部,南濒长江,西傍扬州市广陵区、邗江区,东与泰州市接壤,北与高邮市毗连。境内地势平坦,河湖交织,通扬运河横贯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平均海拔5米左右。总面积1332.54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85.8%,水域面积占14.2%)。

中文名称:江都区

外文名称:Jiangdu District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扬州市

政府驻地:仙女镇龙川北路

电话区号:0514

邮政区码:225200

地理位置:江苏省中部

面积:1332.5平方公里

人口:107.2万(2008年)

气候条件:副热带湿润气候区

机场:苏中江都机场(在建)

火车站:江都站

车牌代码:苏K

基本概况

扬州市江都区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河湖交织,通扬运河横贯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平均海拔5米左右,气候属副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9℃,降水量978.7毫米,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位于江都区南郊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拥有东南亚最大的引排能力,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具有灌溉、排涝、排洪、发电、通航以及提供工业、生活用水和沿海垦区洗碱冲淤水源等功能,1982年被评为全国优质工程,曾先后接待过许多中外贵宾的参观考察。江都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的南半部,地下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000万吨,占全省60%以上,是江苏省石油和天然气主要产区。

江都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春秋时期属吴国。秦楚之际,项羽欲在广陵(今扬州市)临江建都,始称江都。公元前223年(秦政王二十四年)秦灭楚,地属秦国的广陵县。公元前153年(西汉景帝前元四年)建江都县。此后,县域历经多次演变。1956年江都县西部地区设为邗江县,东部地区设为江都县。1994年7月,撤江都县,建江都市。2011年11月,撤江都市设为扬州市江都区。

江都区位于江苏省中部,南濒长江,西傍广陵区、邗江区,东与泰州市接壤,北与高邮市毗连。全区总人口约1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5.2万人,占总人口的79.6%。全区总面积1332.5 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161平方公里。全区耕地面积约103.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约1.2亩。江都区气候属副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9℃,降水量978.7毫米,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适宜种植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苏北的粮仓之一。截止2008年该区发展高效农业面积累计达53.5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51.5%。农副产品资源丰富,蚕茧、棉花、银杏、无花果、猪鬃、杞柳以及各种花木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同时,20多万亩的湖河水面盛产河鳗、甲鱼、螃蟹、罗氏沼虾和邵伯菱等特种水产品。2006年末,全区设有13个镇,分别是:仙女镇、小纪镇、武坚镇、樊川镇、真武镇、宜陵镇、丁沟镇、郭村镇、邵伯镇、丁伙镇、大桥镇、吴桥镇、浦头镇,64个居民委员会,309个村民委员会。

2003年,全区设有24个镇、1个场圃、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个居民委员会、561个村民委员会、5333个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1075582人,全年出生人口10820人,人口出生率10.1‰,死亡人数8096人,死亡率7.55‰;人口自然增长率2.54‰。全区非农人口218956人,占总人口20.36%。全市汉族1073977人,占总人口99.85%。主要少数民族22个,1605人,占总人口0.15%。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1069008人。

江都历史上是农业大区,改革开放以来,一、二、三产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保持稳步增产,花木、畜禽、水产等多种经营生产形成了自身特色。工业经济已成为全区经济的主体,形成了机械、电子、纺织、化工、建材、造船等行业,出现了一批重点企业和名特优新产品。建筑业是江都的传统优势产业,有10万建筑大军分布在全国各地,连续四次获得全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市场,基础设施、文化娱乐设施配套齐全,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江都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据初步测算,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8.8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559元。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实现同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显著,财政金融运行稳健有序,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连续八届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入选“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列第48位。现为扬州地区最强的县(市、区),力争苏中率先崛起,历届江都政府都把张家港作为学习和赶超对象。

江都是扬州经济的领头羊,绝大多数经济指标列扬州市第一位,与靖江启东海门并称“江北四小龙”,在未来的数年里,江都将会在苏中地区迅速崛起。四个千亿产业群也在迅速发展,沿江开发如火如荼,可以说,追赶苏南的脚步正在加快。2010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与上海市黄浦区共同申报的“毛笔制作技艺(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项目类别,序号13。

自然地理

境内地势平坦,河湖交织,通扬运河横穿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地面真高1.6~9.9米,倾斜坡度小于6度,南北最长处55.75千米,东西最宽处42.76千米。总面积1 332.54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85.8%,水域面积占14.2%)。

江都区河湖交织,黄金水道长江、京杭大运河在江都交汇,世界著名的江都引江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江都区南郊,拥有东南亚最大的引排能力,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具有灌溉、排涝、排洪、发电、通航以及提供工业、生活用水和沿海垦区洗碱冲淤水源等功能,1982年被评为全国优质工程,曾先后接待过许多中外贵宾的参观考察。

江都区气候属副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9℃,降水量978.7毫米,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

江都资源丰富,经济繁荣。地下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燃气;矿泉水品质好、贮量大、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一百多万亩的耕地适宜种植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苏北的粮仓之一。农副产品资源丰富,蚕茧、棉花、银杏、无花果、猪鬃、杞柳以及各种花木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同时,20多万亩的湖河水面盛产河鳗、甲鱼、螃蟹、罗氏沼虾和邵伯菱等特种水产品。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动物种类较多,鸟类有154种,鱼类有90余种,还有爬行、哺乳、甲壳、软体等类动物。植物约205种。

公交线路

说明:1,2,3,4,6,7,8,9,22,23路可使用扬州城市一卡通IC卡,刷卡八折(老年卡,学生卡五折(其中:1,7,22,23路无人售票车,南京“金陵通”通用)。

泰江城际公交(空调车):泰州西站——北站(火车站)

线路:江都公交南门(小站南)-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交警大队(江淮宏运)-江都东站-凡庄-徐庄-家得福家居广场——砖桥——宜陵镇——九龙水果批发市场-泰州大桥——泰州东站——泰州西站

首末时间:05.50-17.30

间隔:15分钟

票价:2元起步,全程:9元

扬江城际公交(空调车)

扬州汽车西站——北站(火车站)

线路:

上行:江都洪泉医院南门-世纪花园-人武部-行政中心-农贸市场-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华润苏果(装饰城)-客运中心-建盈御景花园——金盛国际家居(扬州汽车东站)-副食品城-扬州大桥东-扬州大桥-石油指挥部(新兴金属公司)-武警医院-工业品市场-东花园-汽配城-工人新村-冶金厂-水利学院-福客都酒店-开发大厦-邗江中专-扬州汽车西站

下行:扬州汽车西站-邗江中专-开发大厦-福客都酒店-水利学院-冶金厂-工人新村-汽配城-东花园-工业品市场-武警医院-石油指挥部(新兴金属公司)-扬州大桥-扬州大桥东-副食品城-金盛国际家居(扬州汽车东站)——建盈御景花园-客运中心-华润苏果(装饰城)-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龙川桥北-体育场(待)-汇银家电-商城-刑大(华垠世纪园)-红光小区--行政中心-人武部-世纪花园-江都洪泉医院南门

首末时间:05.50-19.00

间隔:10-15分钟

票价:2元起步,全程4元

1路(空调车)线路:西站-公交公司-引江饭店(新华书店)-大会堂-水厂-仙女镇政府-电信局(世纪联华西)-区人医-机床厂-商城-汇银家电-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华润苏果(装饰城)-客运中心-建盈御景花园-商贸城-张纲财校-张纲-职教集团

首末时间:05.55-19.00

间隔:6-8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无人售票

注:可使用扬州城市一卡通IC卡(南京“金陵通”通用),刷卡八折(老年卡,学生卡五折)。

2路

线路:西站-公交公司-引江饭店(新华书店)-五星电器(世纪联华南)-区人医-机床厂-商城-汇银家电-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交警大队(江淮宏运)-江都东站-凡庄-徐庄-家得福家居广场-高速二大队-可锻厂-砖桥-砖桥中学阿波罗-火营-敬老院-闵火-潘火渔桥-同和-砖桥摇臂厂

首末时间:06.20-17.00

间隔:50分钟

票价:有人售票

注:可使用扬州城市一卡通IC卡(南京“金陵通”不可用),刷卡八折(老年卡,学生卡五折)。

3路

线路:西站-公交公司-引江饭店(新华书店)-五星电器(世纪联华南)-区人医-机床厂-仙城北路-货运停车场-恒通绿城-丽江花园-长江国际花园-双沟慧科电子-江苏博际-陈甸-星荡

首末时间:06.40-17.40

间隔:20分钟

票价:有人售票

注:可使用扬州城市一卡通IC卡(南京“金陵通”不可用),刷卡八折(老年卡,学生卡五折)。

4路(空调车)

线路:江都水泥厂-利民桥北-酒厂(天伦雅居)-江都桥-汇银家电-龙川广场-引江桥-船厂-工业学校-庄台(七闸村)-头道桥-扬州变电所-万福闸-扬州水厂-万福大队-三叉汪-季家-朱家桥-新城大厦-汽车东站-金盛国际家居-副食品城-大桥东-扬州大桥-曲江商品城(新兴金属公司)-武警医院-跃进桥东-第一人民医院吴道台府-琼花观银河电子城-世纪联华-文昌阁-蓝天大厦-瘦西湖-迎宾馆-五亭桥-宋夹城遗址公园-宋夹城首末站

首末时间:05.50-21.40

间隔:白天,3-6分钟;晚间,6-8分钟

票价:2元起步,全程3元

注:可使用扬州城市一卡通IC卡(南京“金陵通”不可用),刷卡八折(老年卡,学生卡五折)。

5路

线路:东站-汇银家电-商城-机床厂-世纪联华北门(区人医,步行街)-利民桥-新村桥-勤丰-油库-石化厂-陈行-秀云路——邵伯桥-邵伯红绿灯-甘棠路-邵伯车站

首末时间:05.30-22.00

间隔:白天,5-6分钟;晚间,6-8分钟

票价:有人售票

6路

线路:西站-公交公司-引江饭店(新华书店)-大会堂-水厂-仙女镇政府-电信局(世纪联华西)-区人医-机床厂-商城-区一中-供电局-农贸市场-龙川桥北-长江路(苏昊超市)-江中西-新加坡花园(双语)-法院-国税局-建盈御景花园-商贸城-正谊—苏家—花荡—齐心

首末时间:06.20-17.00

间隔:30分钟

票价:有人售票

注:可使用扬州城市一卡通IC卡(南京“金陵通”不可用),刷卡八折(老年卡,学生卡五折)。

7路 (空调车)

线路:建工学校-三院-工校-船厂-引江桥-龙川广场-公交公司-引江饭店(新华书店)-五星电器(世纪联华南)-区人医-机床厂-商城-汇银家电-体育场(待)-龙川桥北-长江路(苏昊超市)-龙川小学-江中北门-江中西-新加坡花园(双语)-乐和嘉苑-金域地中海-亚威机床(扬子江电缆)-舜天制衣-和二新村-友谊花园-富豪花园(南苑二村) 首末时间:06.00-20.10

间隔:白天,6-8分钟;晚间,10分钟

票价:全程2元 无人售票

注:可使用扬州城市一卡通IC卡(南京“金陵通”通用),刷卡八折(老年卡,学生卡五折)。

8路(空调车)

线路:西站-公交公司-引江饭店(新华书店)-五星电器(世纪联华南)-区人医-机床厂-商城-汇银家电-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华润苏果(装饰城)-客运中心-建盈御景花园-商贸城-张纲财校-张纲——职教集团——中海船业

首末时间:05.45-17.45

间隔:14-16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注:可使用扬州城市一卡通IC卡(南京“金陵通”不可用),刷卡八折(老年卡,学生卡五折)。

9路

线路:西站-公交公司-引江饭店(新华书店)-五星电器(世纪联华南)-区人医-机床厂-商城-汇银家电-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交警大队(江淮宏运)-江都东站-凡庄-徐庄-家得福家居广场——砖桥-砖桥中学——杨曹

首末时间:07.00-17.20

间隔:50分钟

票价:有人售票

注:可使用扬州城市一卡通IC卡(南京“金陵通”不可用),刷卡八折(老年卡,学生卡五折)。

11路

线路:公交南门-公交公司-引江饭店(新华书店)-五星电器(世纪联华南)-区人医-机床厂-商城-区一中-供电局-三江-花园小学-收费站-交警大队(江淮宏运)-江都东站-凡庄-徐庄-家得福家居广场——宜陵镇——韩塘

首末时间:07.40-16.50

间隔:2-3小时

票价:有人售票

12路(空调车)

线路:东站-汇银家电-商城-仙城北路——双沟——丁伙

首末时间:05.45-18.00

间隔:8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12路(支线1)(空调车)

线路:东站-汇银家电-商城-仙城北路——双沟——华阳

首末时间:05.45-18.00

间隔:60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12路(支线2)(空调车)

线路:东站-汇银家电-商城-仙城北路——双沟——双华

首末时间:05.45-18.00

间隔:60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12路(支线3)(空调车)

线路:东站-汇银家电-商城-仙城北路——双沟——丁沟西

首末时间:05.45-18.00

间隔:60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15路(空调车)

线路:东站-汇银家电-商城-仙城北路——锦西——阚桥

首末时间:06.45-17.30

间隔:60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16路(空调车)

线路:公交南门-汇银家电-商城-酒厂-利民桥-新村桥-勤丰-油库-石化厂-陈行-秀云路-邵伯南-艾菱——京沪高速公路江都北入口-杨庄——滨湖桥-滨湖-曹桥——邱墅阁

首末时间:07.00-17.00

间隔:2-3小时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17路(空调车)

线路:公交南门-汇银家电-商城-酒厂-利民桥-新村桥-勤丰-油库-石化厂-陈行-秀云路——邵伯桥-邵伯红绿灯-南渡-梁庄——杨庄西——蒙套

首末时间:07.00-17.00

间隔:2-3小时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18路(空调车)

线路:东站-汇银家电-商城-酒厂-利民桥-新村桥-勤丰-油库-石化厂-陈行-秀云路——邵伯桥-邵伯红绿灯——昭关镇

首末时间:06.00-18.00

间隔:15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18路(支线)

线路:公交南门-汇银家电-商城-酒厂-利民桥-新村桥-勤丰-油库-石化厂-陈行-秀云路——邵伯桥-邵伯红绿灯——昭关坝——原种场——荇丝

首末时间:07.00-17.00

间隔:2-4小时

票价:有人售票

19路(空调车)

线路:东站-汇银家电-商城-酒厂-利民桥-新村桥-勤丰-油库-石化厂-陈行-秀云路——邵伯桥-邵伯红绿灯——昭关西——渌洋

首末时间:06.00-18.00

间隔:15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20路(空调车)

线路:东站-汇银家电-商城-酒厂-利民桥-新村桥-勤丰-油库-石化厂-陈行-秀云路-邵伯南-艾菱——京沪高速公路江都北入口-杨庄——真武镇

首末时间:05.40-17.50

间隔:5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20路(支线1)(空调车)

线路:东站-汇银家电-商城-酒厂-利民桥-新村桥-勤丰-油库-石化厂-陈行-秀云路-邵伯南-艾菱——京沪高速公路江都北入口-杨庄——真武镇——永安

首末时间:05.40-17.50

间隔:20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20路(支线2)(空调车)

线路:东站-汇银家电-商城-酒厂-利民桥-新村桥-勤丰-油库-石化厂-陈行-秀云路-邵伯南-艾菱——京沪高速公路江都北入口-杨庄南——金巷阳圩

首末时间:07.20-16.40

间隔:3-4.5小时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20路(支线3)(空调车)

线路:东站-汇银家电-商城-酒厂-利民桥-新村桥-勤丰-油库-石化厂-陈行-秀云路-邵伯南-艾菱——京沪高速公路江都北入口-杨庄——三周

首末时间:05.40-17.50

间隔:60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20路(支线4)(空调车)

线路:东站-汇银家电-商城-酒厂-利民桥-新村桥-勤丰-油库-石化厂-陈行-秀云路-邵伯南-艾菱——京沪高速公路江都北入口-杨庄——立新

首末时间:06.40-16.50

间隔:2-3小时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22路 (空调车)

线路:江都火车站-石油新村-仙城中学-长江国际花园-洪泉医院-世纪花园-人武部-行政中心-龙川二桥(红光小区)-刑大(华垠世纪园)-机床厂-区人医-五星电器(世纪联华南)-引江饭店(新华书店)-公交公司-公交南门-体育场(待)-龙川桥北-长江路(南苑一村)-怡园(如意园)-南苑医院(华润苏果西)-区政府宿舍-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交警大队(江淮宏运)-江都汽车东站

首末时间:06.00-18.30

间隔:6-7分钟

票价:全程2元 无人售票

注:可使用扬州城市一卡通IC卡(南京“金陵通”通用),刷卡八折(老年卡,学生卡五折)。

22路(支线)

注:请留意车牌头 线路:江都火车站-石油新村-仙城中学-长江国际花园-洪泉医院-世纪花园-人武部-行政中心-龙川二桥(红光小区)-刑大(华垠世纪园)-机床厂-区人医-五星电器(世纪联华南)-引江饭店(新华书店)-公交公司-公交南门-体育场(待)-龙川桥北-长江路(南苑一村)-怡园(如意园)-南苑医院(华润苏果西)-区政府宿舍-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交警大队(江淮宏运)-江都汽车东站-凡庄-徐庄-家得福建材广场

首末时间:06.00-18.00

间隔:12-14分钟

票价:全程1元 无人售票

注:可使用扬州城市一卡通IC卡(南京“金陵通”通用),刷卡八折(老年卡,学生卡五折)。

23路(空调车)

线路:北小区工业园-勤丰-春江人家-大运集团-北小区菜场-锦绣院西门-利民桥-世纪联华北门(区人医,步行街)-机床厂-商城-汇银家电-体育场西-江都东闸(引江水利枢纽)-纺织路南-长江路(苏昊超市)-江都中学北门-劳动保障局(区政大楼)-新世纪大酒店(香格里拉花园)-华润苏果南(金牛湾)-扬瑞新型-高海化工-金鑫电器-金鑫东南-外资工业园(三友村)

首末时间:05.55-18.30

间隔:5-10分钟

票价:全程2元 无人售票

注:可使用扬州城市一卡通IC卡(南京“金陵通”通用),刷卡八折(老年卡,学生卡五折)。

26路(空调车)

线路:公交南门-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交警大队(江淮宏运)-江都东站-凡庄-徐庄-家得福家居广场——宜陵镇——郭村-宗村——麾村

首末时间:05.45-17.30

间隔:15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28路(空调车)

线路:公交南门-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交警大队(江淮宏运)-江都东站-凡庄-徐庄-家得福家居广场——宜陵镇——东汇

首末时间:05.45-17.30

间隔:15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30路

线路:公交南门-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交警大队(江淮宏运)-江都东站-凡庄-徐庄-家得福家居广场——宜陵镇——七里——韩垠——丁沟镇

首末时间:05.45-17.30

间隔:15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33路(东线)(空调车)(停运)

线路:涵东-金桥石油苑-站前馨苑-洪泉医院-广源商业中心(区政府北门)-北苑小区-锦绣苑-利民桥北-世纪联华北门(区人医,步行街)-机床厂-商城-区一中-供电局-三江百货广场-花园小学——诚德钢管

首末时间:05.50-19.00

间隔:8-10分钟

票价:全程2元 无人售票

33路(南线)(空调车)(停运)

线路:涵东-金桥石油苑-站前馨苑-洪泉医院-广源商业中心(区政府北门)-北苑小区-锦绣苑-利民桥北-世纪联华北门(区人医,步行街)-机床厂-商城-汇银家电-公交公司-区三中-引江桥-引江西闸-中远美墅-扬子江电缆-建乐村-钱江公司-康进船厂

首末时间:05.50-19.00

间隔:8-10分钟

票价:全程2元 无人售票

307路(空调车)

线路:公交南门-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华润苏果(装饰城)-客运中心-建盈御景花园-商贸城-张纲财校-张纲——曹王——大桥

首末时间:05.45-19.10

间隔:5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308路(空调车)

线路:公交南门-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华润苏果(装饰城)-客运中心-建盈御景花园——张钢照相馆(张钢医院)——张钢——曹王——昌松——高汉

首末时间:05.45-17.30

间隔:15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502路

线路:公交南门-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交警大队(江淮宏运)-江都东站-凡庄-徐庄-家得福家居广场——二姜

首末时间:05.45-17.30

间隔:2-3小时

票价:有人售票

503路

线路:公交南门-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交警大队(江淮宏运)-江都东站-凡庄-徐庄-家得福家居广场——五巷

首末时间:05.45-17.30

间隔:2-3小时

票价:有人售票

506路(空调车)

线路:公交南门-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交警大队(江淮宏运)-江都东站-凡庄-徐庄-家得福家居广场——吴桥

首末时间:05.45-18.30

间隔:15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507路(空调车)

线路:公交南门-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交警大队(江淮宏运)-江都东站-凡庄-徐庄-家得福家居广场——郭村

首末时间:05.45-18.30

间隔:15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623路(空调车)

线路:公交南门-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交警大队(江淮宏运)-江都东站-凡庄-徐庄-家得福家居广场——宜陵镇——武坚

首末时间:05.45-18.00

间隔:15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623路(支线)(空调车)

线路:公交南门-体育场(待)-龙川桥北-天天渔港(行政服务中心)-阳光家居广场(新亚大厦)-交警大队(江淮宏运)-江都东站-凡庄-徐庄-家得福家居广场——宜陵镇——武坚——吴堡

首末时间:05.45-18.00

间隔:15分钟

票价:2元起步 有人售票。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江都先后属吴、越。汉初,称扬州为广陵郡。汉高祖刘邦封侄刘濞为吴王时,曾建都于此,称吴国,后又更名为江都国。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前元四年),江都始建县,隶属于江都国。“江都”之名,始见于史。称江都者,按郭璞江赋云:“表神委于江都”。大概是以江水都汇于此,故而得名。另一说称江都者,“乃江淮的一大都会”。二说并存,皆与水有关。

江都历史有据可考的当从西汉建县开始,它的治所从隋朝以来直到解放前久一直设在扬州,所以江都的历史沿革与扬州密切相关。

公元前106年(汉元封五年),江都和广陵两县各划分部分地域建舆县。502年(梁朝)以后,江都县历北齐、陈、北周,时废时置。北齐、北周复立江都县时,均隶属江阳郡。581年(隋开皇初年)后,江都县属吴州;589(隋开皇九年)直属扬州;605年(隋大业元年),隶属江都郡;620年(唐武德三年)江阳县并入,江都县又划分至兖州;742年(唐天宝元年)后,江都县又先后隶属广陵郡、江都府。

公元997年(宋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江都县属淮南东路,与广陵县同属扬州府,史称“一府两县”。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朱元璋占领南京后,江都县先后隶属淮海府、维扬府、扬州府。公元1731年(清雍正九年),析江都以西之地为甘泉县,同受治于扬州府。

1911年底,甘泉县又并入江都县。江都县抗日发主政府成立后,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曾三次以通扬运河为界分县:1942年9月第一次分县,通扬运河北称江都县,通扬运河南称邗东县,1943年4月两县合并称江都县;1945年4月两县合并称江都县;1948年11月第三次分县,河北称江都县,河南又称邗东县,1949年1月两县合并仍称江都县。

建国后,江都县治所设于仙女镇,当时江都县的辖境包括现在邗江区。1956年设仙女镇以西之地为邗江县。1994年7月,江都撤县设市。

2011年1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撤市设区,称为扬州市江都区。江都从此翻开新的一页,江都区的辖境,北与高邮交界,东和东南与泰州市吡邻,西与邗江区接壤,南与扬中隔江相望。

风土人情

“三月三”庙会是古镇仙女庙的传统“节日”。据说,此会始于汉代。相传西汉末年,王莽造反,天下大乱,三月初三,汉高祖第九代孙刘秀被王莽追逃到蔡家庄一带,为一渔夫所救。后来,庄民感念刘秀的福泽,特建金龙王庙(乡民以为皇帝是金龙化身)。此后每年三月三,都有四乡八镇的村民前来烧香朝拜,渐而演变成庙会。也有人说这“三月三”与农事有关。农忙开始,乡民总是祈求风调雨顺,所以,这一天先祭奠一下龙王,以求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传说总归是传说,对于身居乡间,辛苦劳作的人们来说,这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庙会的来源并不重要,但这一自娱性的节日倒是令人向往。庙会那天,镇上的居民要事先邀请外地的亲友赴庙会。于是,方圆数十里的男女老少云集镇上,甚至扬州、南京一带的都市中人,也有乘车赶来的,场面煞是壮观。

这一日,龙王庙庙场四周,商贩云集,各种小吃遍布,诸种土产杂陈。耍猴的,舞刀枪玩棍棒的,打莲花落唱道情的……吆喝声、叫卖声、锣鼓声,还有孩子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合成了“庙会交响乐”,二三里外也听得见。庙前有一处平地,但见香客摩肩接踵,面容虔诚,烧香的、烧纸锭的,火光熊熊,浓烟升腾。庙堂内灯烛辉煌,香烟缭绕,钟磬悦耳,一片伽蓝香气。

10时许,行香开始,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起程了。只听锣鼓喧天,鞭炮震响。“马批”(充神马的人)赤着上身,穿红裤,脸涂花纹,口中横衔一枝五六寸长铁签(代马嚼口),手执四五尺长的铁棍,在神前跪拜踊跃,挥舞开道。其后是香火队,信徒们背着香袋,手执香火,排成4行,徐徐而行。只见烟雾缭绕,缥缈弥漫,如入仙境一般。紧随香火队之后是鼓乐队,乐师身穿青衫,腰束黄带,手执鼓、钹、笙、箫、弦子、二胡等乐器,演奏乐曲,但听鼓乐喧阗,清亮激越;丝竹和谐,悠扬动听;声伴乐和,优美悦耳,在半空中萦回不绝。接下来,是人数最多的化妆娱神的歌舞队,各种歌舞争奇斗胜,美不胜收。一出绚丽的“八美争艳”,把历朝的醉贵妃、病西施、笑褒姒、恨妲姬表现得各具个性。高架秋千上,穿红着绿的姑娘,忽上“九天摘星”,忽下“海底捞月”。最独特的要数龟蛇斗法和耍木头人戏的。龟蛇斗法中的龟蛇皆以人扮成,龟的笨拙,蛇的灵活,惟妙惟肖,令人捧腹。耍木头人戏的则靠一根扁担,扛着一个小台子,周围有布挡,上面挂有一排排尺把长的小木偶,台前挂有一个小布帘,艺人在布挡下面一手牵引线,一手敲大锣,嘴里唱着台词,台上的小木偶就绘声绘色地表演起来,什么《猪八戒招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集生、旦、净、末、丑和文场、武场于一身,其景令人陶醉。走在行香队伍最后的,是那些逢大难不死的劫后余生者,他们身穿大红囚衣,口里喃喃念语,三步一跪,五步一叩,感谢神明恩宠,祈祷保佑平安,虽为愚昧之态,但拜者都是心虔志诚。行香队伍吹吹打打,热热闹闹,行一程停一阵,停一阵行一程,缓缓地绕镇一周后再返回龙王庙,此时已是红日偏西……

“三月三”是庙会也是集场,十里方圆,处处是货摊,吃、穿、用、耍,琳琅满目,五彩缤纷。从正月起,外地商贸和手工业者,即分水陆两路,或肩挑驴驮,或推车乘船,从四乡八镇涌向仙女庙,其中有土特产品、农副产品、农具,也有一些小商品。最多的是“窑货”和“水鲜”,窑货即宜兴一带的大缸、沙缸、砂锅、绿瓮、锅碗瓢盆等,水鲜则是宝应一带的藕、荸荠,所以“三月三”的江都集又称为窑货集和八鲜集。而通州大布及本地的家机布也倍受欢迎。赶集的人几乎个个都拿着购来的物件,尤其是农民,扛着买来的崭新农具,眉飞色舞,喜气洋洋,那神情,远胜于刚看了一场社戏。

“三月三”龙王庙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精心组织、规模盛大的“三月三”新庙会。届时,各地商贾、群众云集江都镇大街上,有来卖货的,有来买物的,有来看热闹的,有来采风的,还有来谈对象相亲的,万头攒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集市上各种货物应有尽有。许多部门、单位借此机会,纷纷走上街头,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农民在集市上不仅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还能在无形之中受到文明的熏陶。

经济概况

江都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据初步测算,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1亿元,位列苏中苏北第三位,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6亿元,增5.3%;第二产业增加值205.74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103.8亿元,增长15.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9:61.2:30.9,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376元,增长14.3%。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实现同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显著,财政金融运行稳健有序,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连续八届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入选“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列第48位。现为扬州地区最强的县(市、区),力争苏中率先崛起,历届江都政府都把张家港作为学习和赶超对象。

2009年上半年,江都区规模工业产值达550多亿元,位列苏中苏北地区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列苏中苏北县市第一位。与靖江、启东、海门并称为“江北四小龙”。再有3—5年,江都将崛起特钢生产加工、车船制造及配套件、机械电子三个年销售超千亿元的产业群,走出一条有江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江都民营经济发达,扬州地区百强民企,江都占三分之一强;江苏省百强民企江都入围两家(占扬州地区一半)。江都是著名的建筑之乡,截止2008年,共获得12次鲁班奖。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萎缩等不利影响,江都区开放型经济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对外贸易保持平稳增长,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2%,其中出口总额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4%。在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3.2亿美元,自营生产企业出口额4.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3%和51.3%;贸易进出口企业出口额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机电产品出口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9.4%,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2.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0%,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5%。

沿江开发加速形成集聚效应,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注重功能升级、结构优化,并努力向特色化、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沿江开发区与大桥镇成功实施“区镇合一”,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9亿元,新拓园区面积近10平方公里,配套完善“五横四纵”工业区路网,建成诚德11万伏变电所和滨江森林公园一期工程,投运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一期工程;建成安置房15万平方米,完成拆迁安置1200户,启动建设二期规划的50万平方米安置区工程。新开工海螺水泥等15个亿元以上项目,同昌电子等8个项目竣工投产。沿江船舶工业园升格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大桥镇被评为中国经济名镇。镇级工业集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5亿元,当年竣工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新增入园项目220个。

2009年度中国科学发展百强县,江都位列47位,2009年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江都列45位。2009年1至10月,江都工业技改投入188亿,同比增长25%,工业技改总量位居全省前六名。1-10月份江都实现财政收入39.6亿元,增长1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9亿元,增长22.4%,收入总量位居扬州各县(市、区)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922亿元,位列苏中苏北各县市区第一位。

2010年8月15日,在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出炉,江都区连续十届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位列全国第54位,比上届前移一位。

行政区划

江都区南濒长江,西傍运河,京沪、宁通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华东地区最大的50万伏变电所、南水北调东线源头、亚洲引排能力最大的引江水利枢纽工程均在境内,是苏中、苏北地区重要的交通、电力、水利枢纽。

汉语拼音:Jiangdu Qu 行政代码:321012

区人民政府驻仙女镇

2004年底,江都区辖23个镇。

2006年末,全区设有13个镇,分别是:仙女镇、小纪镇、武坚镇、樊川镇、真武镇、宜陵镇、丁沟镇、郭村镇、邵伯镇、丁伙镇、大桥镇、吴桥镇、浦头镇,64个居民委员会,309个村民委员会。

交通区位

江都交通发达,素有“江淮孔道”、“苏北门户”之称。

公路——横穿东西的宁通高速公路与纵贯南北的京沪高速公路在此交汇,328国道、淮江、沿江、江平等国家级、省级公路在江都穿境而过。江都至南京约1个多小时车程,到上海约2个多小时车程,到北京约8个多小时车程。市内村村通公路,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主体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铁路——宁启铁路与规划中的江淮铁路、京沪铁路组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江都(扬州)火车站拥有直达北京、广州、西安、上海、武汉、成都、深圳、杭州、连云港等多条黄金铁路线,辐射全国东西南北中,客货运输便捷。

港口——长江、淮河与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汇集于江都,形成贯穿东西、连接南北的水路大动脉。江都港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雄居长江之滨,为江都搭起了走向世界的跳板。沿长江逆流而上可直达安徽、江西、湖北等中上游地区,顺流而下可直抵上海,国际航班可直达世界各大港口。江都港拥有3.5万吨件杂货码头、1万吨综合码头、三千吨液化气码头、万吨舾装码头各一座,可常年停靠5万吨以下货轮,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服务机构配套齐全。

大桥——在以江都为中心点的一百多公里的长江之上,六座跨江大桥飞跨南北,将江都与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苏南各大城市连成一体,实现了零距离对接。江都城郊的五峰山过江通道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航空——在300公里范围内,拥有南京禄口机场、上海虹桥机场、浦东国际机场等中国三大国际空港。获国家批准而在建的“扬州泰州机场”坐落在江都区境内,距区中心10多公里。

大力推进城乡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新建农村公路86公里,新都路南延(至夹江大桥,邗江区)、黄海路(原张正路)、安大公路江都段等工程相继建成,江海高速建设有序推进,新都路与沿江高等级公路实现对接,舜天路东桥头堡连接文昌路工程稳步推进,将于2012年底建成通车。全年公路货运量4.3万吨(系统内),公路客运量1031万人次,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448万吨。江都港区改造升级为1.5万吨一类开放口岸,投资2亿元的3.5万吨件杂货码头正式投入运行。

文化旅游

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类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文化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大力挖掘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繁荣文艺创作,该市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有1200多篇幅。大型现代扬剧《陈巧云》在省精品大赛中获奖。图书馆改造扩建后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特色文化普查和“申遗”工作走在扬州市前列。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成绩喜人。2007年,全市有线电视用户数23.66万户,城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8.6%,达到苏中领先,全省领先水平,被省广电局等三家单位联合表彰为“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先进单位”。实现广播有线电视“村村通”,并加快向“组组通”目标迈进。广播电视质量不断提高。成功组织了中国花卉节和经贸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现场直播活动。全年累计发行报纸1599.85万份,发行各类杂志97.17万份。该区被省命名为“扬剧之乡”。蝉联三届“全国文化先进市”。

江都物产富庶,盛产粮棉桑麻,有"苏北粮仓"之称。宽阔的江面出产河豚、鲥鱼、刀鱼、鱼回鱼等"长江四鲜"。20多万亩湖河水面成为盛产鱼虾螃蟹、菱藕。江都人擅长烹饪,所制作的维扬菜肴细点,使远方宾朋"闻香下马、知味停车"。江都无愧于"鱼米之乡"的美誉。

江都文化艺术繁荣,这里是风靡全国的《拔根芦柴花》、《茉莉花》、《撒趟子撩在外》等民歌的诞生地,是扬剧、扬州评话重要的发源地。江都的漆器、金属工艺形美工精,名闻遐迩。舞龙灯、赛锣、莲湘花鼓等传统民俗,淳朴丰厚。

江都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中国建筑之乡”、"中国花木之乡"。丁伙、曹王的花卉苗木名扬四海,盆景剪扎巧夺天工;江都境内的鱼类有90多种,渌洋湖自然保护区鸟类逾150种。

江都风情淳朴、婚丧喜庆、饮食起居、岁时风俗等各类礼仪习俗代代相承,丰富多彩的民俗世象曾使许多人慕名而来、流连忘返。

江都旅游资源十分丰厚,如仙女公园、引江水利枢纽、邵伯湖、邵伯铁牛、开元寺、真如寺、波斯龙骧祭等,均体现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独特魅力。

江都引江枢纽工程:江都江苏,拥吴楚而连中原,濒东海而纳大川,江淮沂沭泗贯东西,古大运河穿南北,南蕴太湖一明珠,北怀洪泽数镜泊。然低处不胜寒。多有洪水骤汇之险危,常遇暖冷气流交碰之变机,潜存海陆相风暴潮之威逼。大洪年份,江淮并涨,风暴肆虐,海潮顶托,水天一色;大旱时节,河湖干涸,赤地千里,淮北尤甚。故而,一江两地,差莫大焉。

乾坤得定,水利大兴,领袖又指点江山,绘制南水北调宏图,江苏勇著先鞭。依滨江之势,于江都铸引源三站;承运河之基,拓输水北上通道;倚洪泽诸湖,蓄贮降引之源;选沿途节点,打造多级翻水控制。次第又工成四站,配套涵闸船闸十三。工程始于一九六一年,竣于一九七七年。其间,遇三年自然灾害,遭十载文革浩劫,而江淮儿女,矢志不渝,气吞山河,拓进不息,终成降龙伏虎之鼎器。又经治淮治太修复加固,枢纽完善矣。

观江都枢纽系统,引长江,连淮河,串湖泊,衔五百流量之江水,攀四十米之高程,越五百公里之坎坷,达淮北千万顷之渴沃,并吞吐淮河里下河之潦涝入江。从此,淮北旱涝无虞。流泉鸣处,陇亩平添锦绣,粮仓涌立;碧波荡时,街衢插翅腾飞,万象更新。此则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之为也,其效其益,难述备矣。

迩岁,南水北调三线筹划就绪,引江济淮之东线先启扩容,江都龙首,再露峥嵘。会期滔滔江水,逾黄淮而穿泰岱,济海河直达京津,泽润齐鲁,碧染幽燕,其膏民济世之功,可与日月同辉也,是为记。

注:江都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2003年,管理处成立40周年之际,在一站上游立一巨石,取名“源头”,以此纪念。水利部水利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原水利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祁正卫专门为此撰写碑文。

名人

董恂

郭东坡(第十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

江上青(江泽民同志养父)

刘力上

刘重民

毛如柏

束星北

王少堂

汪中

肖锋

徐芝纶

许晓轩

释星云

吴志明(曾任上海市委常委)

宦军

朱自清

王伯龄

方靖

孔庆桂

谭辅烈

束星北

李玲玉(著名歌手)

姜斯宪(海南省副省长,曾任上海市委常委)

马长贵(曾任山东省副省长)

谢邦定(曾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郭春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理事会理事)

罗青(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吴瑞林(原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原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张九汉(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共十六大代表)

朱玉泉(湖北省高校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共湖北省委委员)

王霞林(原江苏省人大副主任)

扬州泰州机场(原苏中江都机场)

扬州泰州机场(苏中江都机场),简称“苏中机场”,由泰州市与扬州市共同建设,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

苏中机场是《江苏省民航“十一五”至2020年发展规划》中近期(2006年-2010年)建设的机场之一。根据规划,苏中机场2020年前进入中型机场之列。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苏中机场按国内航空支线机场标准规划建设。本期工程目标年为2020年,设计年吞吐能力9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1.8万吨,飞行区指标为4C,跑道长2400米,航站楼面积11500平方米。工程投资估算9.11亿元。机场终端目标为1条跑道,3万平方米航站楼,设计年旅客吞吐能力300万人次,货物吞吐能力6万吨。主要为扬州、泰州、镇江、安徽省东部地区提供民航服务。

苏中机场的选址报告已于2008年2月经国家民航总局审查批准,同意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为新建苏中机场的首选场址。2010年2月初,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复同意,在苏中地区的江都新建苏中民用机场。扬州泰州机场(原苏中江都机场)是《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确定的新建机场之一,系国内支线机场,由扬州、泰州两市联合共建,位于江都区丁沟镇境内。航站区按近期满足150万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设计,机场项目和集疏运系统建设总投资约16亿元,计划于2012年5月8日正式通航。该场址距市区公路距离30公里,距泰州市公路距离20公里。

苏中机场已经于2010年1月16日奠基。苏中江都机场已正式命名为扬州泰州机场,已于2012年3月15日试航,定于2012年5月8日通航。

水利概况

江都地处长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东侧,西傍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水系发达,水源条件优越,京杭运河、通扬运河、盐邵河纵横交错,境内南有长江,西有淮河入江水道,通扬运河横贯中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交汇于我区三江营,全区以引用江水为主,我区是长江中下游一座新兴的滨江园林生态区。

我区范围内有金湾河、芒稻河、高水河纵贯南北,新、老通扬运河横穿东西,著名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就坐落在城区西南部,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工程,4座抽水机站共装机33台套,装机总容量49800千瓦,设计流量400立方米/秒,具有灌溉、排涝、调水、洗碱、冲淤、发电、航运及城乡工业、生活用水等综合利用功能的水利工程。

我区总面积1332.5平方公里,水面积161平方公里,区内由南向北共分为5个区域,其水系及工程情况分别如下:

一、沿江圩区

1.基本情况。沿江圩区位于我区南部,涉及嘶马、大桥、江都三镇,区域面积83.26平方公里,圩区内地势低凹(地面高程在真高2.5—3.5米左右),南受长江洪水威胁,北受通南高沙区高水压迫,遇雨易涝。

2.主要水利工程。沿江圩区水利工程主要由圩区堤防(含江堤和返坎堤)及圩区引排工程组成。

(1)江堤。沿江堤防主要用于防御长江和淮河归江道洪水,堤防总长40.8 公里,其中,金湾河堤防4.2公里,芒稻河堤防10公里,夹江堤防11.3公里,长江堤防15.3公里,堤顶由东向西渐高,高程在8.8—9.1米之间,顶宽6米,内外坡比1:3。江堤按100年一遇设计,挡洪标准为6.89米。

(2)返坎堤。返坎堤位于圩区北侧,主要用于防御通南高沙地区的高水。返坎堤总长29.21公里,堤顶高程为6.0米——8.5米,顶宽3米,坡比1:3,返坎堤设计挡水高度为5.5米。

(3)主要引排河道和控制建筑物。沿江圩区有14座穿江堤引水涵洞,33座排水涵,10座引排涵洞,排涝泵68台套,抽排流量57立方米/秒,圩内引排以小河道为主。

3.沿江圩区水情。沿江圩区引水主要依靠江堤引水涵洞自流引水,其防汛防旱工作重点是江岸防坍治坍、长江防洪和圩内防涝,长江防洪警戒水位为5.32米,历史最高水位为1996年的三江营水位6.27米。圩区防涝警戒水位为2.2米至3.2米,超过警戒水位时,需开机抽排。

二、通南高沙区

1.基本情况。通南高沙区南临沿江圩区,北至新通扬运河,涉及嘶马、大桥、吴桥、浦头、塘头、花荡、宜陵、江都镇等8个镇,区域面积364.14平方公里,该区域地势相对较高(真高4.5—6米左右)。

2.主要水利工程。通南高沙地区水利工程主要由引排水河道和控制建筑物组成。

(1)主要引排河道。通南高沙地区主要通江引排河道由红旗河(15.8km)、白塔河(18.2km)、向阳河(12.9km)、姚港河(4.2km)等河道组成,区域内还有老通扬运河(28.5km)、北箍江(5.23km)、灰粪港(15.3km)等骨干引排河道。

(2)主要建筑物。通南高沙地区引排水建筑物主要有通江闸、河口闸、九龙闸、杨湾闸、姚港闸等沿江水闸及九龙闸翻水站、通江闸翻水站和浦头套闸等引排闸站组成。

3.通南高沙区水情。通南高沙区设计灌溉水位为真高2.5米,灌溉季节,当区域内河道水位低于2.5米时,依靠九龙闸、通江闸、河口闸等工程通过向阳河、红旗河、白塔河、姚港河等河道,在长江高水位或高潮时自流引水,提高水位,保证灌溉。在长江水位低于灌溉水位时,也可通过通江闸翻水站和九龙闸翻水站提引江水补充供水。通南高沙区的排水一般经红旗河、白塔河等河道自排入江,当江水较高,自排困难时,启用通江、九龙闸翻水站抽排,也可经省防指批准后,通过浦头套闸向引江河排水。野田河南接工程实施后,可通过塘头套闸及翻水站增加引排水量,提高通南高沙地区引排能力。通南地区1991年大水时,内河水位猛涨,长江持续高水位,无法自排,出现历史最高水位,向阳河水位达5.45米。

三、通北高地

1.基本情况。通北高地位于我区中部地区,南临新通扬运河,西至高水河,北与里下河圩区和昭关灌区相接,范围涉及丁伙、双沟、邵伯、丁沟、宜陵、麾村、郭村、永安、樊川等9个镇,区域面积189.96平方公里,地面高程在真高4—7.5米之间。通北高地分为两个水系,一个是三阳河以西,昭关灌区以南,地势最高,在真高5.0——7.5米左右,涉及双沟、丁伙、邵伯、宜陵4个镇,该区域内水系为独立水系。其他通北高地属里下河水系。

2.主要水利工程。通北高地水利工程主要由引排河道和控制建筑物组成。由于部分通北高地属里下河水系,其水利工程在里下河圩区中介绍,这里主要介绍三阳河以西,昭关灌区以南的独立水系的水利工程。该区域的主要引排河道有邵仙河(5.7km)、老通扬运河(28.5km)、小涵河(21km)和顾圩河(8.2km),引水建筑物主要是邵仙闸洞、谈庄洞、肖桥洞和玉带洞,水源来自于高水河,排水建筑物主要有小涵闸、横沟闸、丁伙闸。

3.通北高地水情。该区域设计灌溉水位为2.5米,但由于河道淤浅日益严重,目前灌溉水位标准达到2.7米以上。主要引水建筑物邵仙闸洞属省管工程,因此,引水时需得到引江管理处批准同意。该区域原排水出路是通过老通扬运河向东入海,泰州引江河工程实施后,切断了排水出路,现在是通过小涵闸、丁伙闸、横沟闸自排入里下河,但由于省厅规定,高地水不得排入里下河,因此,该区域实际已没有规范的排水出路。2003年汛期,该区域水位达到4.9米,部分地区受淹。

四、沿运自灌区

1.基本情况。沿运自灌区位于我区西北部,西临京杭大运河,涉及邵伯、丁伙、真武、昭关、丁沟、永安等6个镇,面积189.96平方公里,地势较高,地面高程在真高4——5米左右,灌区依靠引大运河水源实现自流灌溉。

2.主要水利工程。该区域为自流灌溉地区,水利工程主要是各级自灌渠道及控制建筑物,灌区内有总渠1条长15公里,干渠5条长42.6公里,支渠289条215.3公里。灌区共有各类涵闸7642座,均为进水控制涵闸,其中,总渠渠首昭关闸为灌区总进水闸。灌区在二干、三干和五干渠中部设有三座补水站,用于灌区尾部补水。灌区排水主要通过戚墅河和盐邵河等河道排入里下河。由于灌区各级渠道均高于地面,所以确保渠堤安全特别是总干渠堤防安全是灌区防汛工作的重点。

五、里下河圩区

1.基本情况。里下河圩区位于我区东北部,涉及永安、真武、凡川、小纪、高徐、周西、武坚、吴堡、麾村、郭村、昭关等11个镇。区域面积342.83平方公里。该区域地势低凹(真高1.6——2.5米之间),河网密布,易涝。

2.主要水利工程。该区域的水利工程主要为骨干引排河道、圩堤、圩口闸、排涝站等工程。

(1)圩堤。我区里下河圩区现有圩口143个,圩堤总长度794.7公里,圩堤标准为“四五三三”,设计挡水高度为真高3.5米,目前达标圩堤总长度为362.59公里,顶高不足真高3.5米的圩堤尚有66公里。

(2)圩口闸、站。我区里下河圩区共有圩口闸525座,排涝站215座,排涝总动力9798KW,排涝流量为267立方米/秒,排涝模数达到0.78立方米/秒/平方公里,为五年一遇标准,现尚需新建圩口闸71座,改造圩口闸79座,新建排涝站71座,机改电21座。

(3)主要引排河道。里下河圩区除各镇圩内引排河道外,区属主要引排河道有新通扬运河(28.7km)、三阳河(25.7km)、野田河(28.37km)、盐邵河(48.6km)、龙耳河(27km)等。引水主要通过引江枢纽的东、西两闸自引江水,排水通过引江抽水站和泰州引江河抽水站抽排入江。

3.里下河圩区。里下河圩区原设计灌溉水位为1.0米,现由于河道淤浅,灌溉水位已提高到1.2米,灌溉季节,水位低于这一水位时,开启引江东、西闸引江水入里下河。里下河圩区挡涝警戒水位为1.7米,当里下河水位高于这一水位时,引江抽水站将开机抽排,1991年,我市里下河水位达到历史最高为3.31米。

六、京杭大运河和淮河入江水道。

京杭大运河和淮河入江水道位于我区西侧,是长江以外穿过我区境内的一大流域性河道。

1.京杭大运河。现为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的主要送水河道,在我区境内总长度37.7公里,由南向北由高水河和里运河两段组成,高水河堤防长22.77公里,堤防顶高为10.16——11.92米,顶宽5——10米,坡比1:1——1:3,设计挡水高度8.5米。里运河堤防长14.93公里,东堤顶高为10.7——10.42米,顶宽10米,坡比1:2,设计挡水高度8.5 米。京杭大运河水位由引江抽水站控制。

2.淮河入江水道。我区境内淮河入江水道为邵伯湖段,总长度20.03公里,设计最大泄洪流量12000立方米/秒。邵伯湖东堤为我区境内唯一的一级堤防,堤防长度20.03公里;堤防顶高为真高9.9——11.9米左右,警戒水位为7.75米。去年汛期,崇湾凹段水位达8.98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