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姜曾明 |
释义 | 江苏省姜堰中学文科考生,于2010年参加高考,总分高达412分获得2010年江苏省文科状元。各科成绩分别是语文134+30分,数学131分,英语112分,4A加5分,选测等级历史A+,政治A。 家庭背景姜曾明家住姜堰经济开发区西查村。 2010年江苏高考状元姜曾明 母亲曾红英说,她种田之余,到苏陈镇一家企业打工;丈夫长年在外做木工;儿子从小自立自强,不需要父母操半点心。她家三人,从来都是各问各的,互不干涉。每次放假回家,儿子都自己乘公交车到她厂里,然后再骑电动自行车回家,从不需要接送。高考期间,在南通打工的父亲不放心儿子,要回家送考,被儿子劝住了,“高考也是正常考试,没有什么特殊。你安心工作就是对我的最大支持”。 她担心儿子在校挨饿,营养跟不上,有空送点食品给儿子,儿子都劝她带回,还说,“学校的伙食不错,无需多此一举。”儿子更是反对她送补脑之类的保健品:“要考好成绩,靠自己勤奋好学,而不是靠保健品。”她送的保健品,儿子完好如初地带回。 成长经历姜曾明获悉自己是江苏省高考文科状元时谦虚地说,前20名在预料之中,但第一有些意外。 2010年江苏高考状元姜曾明 姜曾明说,他是个很自信的人,坚信付出就有回报。他喜爱看书读报,喜欢读鲁迅的文章。母亲给的零花钱,大多用于买书。广泛的阅读,使他的语文水平大有长进。2010年高考,语文考得164分。 “各人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盲目跟从。”姜曾明说,他原来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到了高三,每晚睡觉前坚持做阅读理解,强化听力。他还自制了一个小本,随时带在身上,里面收集了容易错的题目和一些易忘的知识点,有空就掏出来翻看,获益匪浅。“我的记忆力不怎么好,小本本帮了大忙。” 姜曾明认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平时遇到难题,不到万不得已,他决不问老师。高考前,姜曾明参加了北大的自主招生,未能通过。老师怕他灰心丧气,找他谈心,谁知姜曾明说:“丢了星星,丢了月亮,也许能得到太阳!” 学习之余,姜曾明喜爱打乒乓球、喜好玩游戏,还称“学习要劳逸结合”。不少家长听说子女玩游戏,就担心影响学习;他认为,玩“战略性”游戏,有益于放松大脑、增强大脑的活力、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多些色彩,只是玩游戏要有度,不能痴迷。有时,他还通过看漫画的方式,提高想象力,缓解紧张的学习氛围。 姜曾明另一个心得,是学习要有责任心,锁定目标决不放弃。他爱看动画片《火影忍者》,特别欣赏片中的漩涡鸣人那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姜曾明说:“感谢父母给了我宽松的学习环境,感谢老师无私的教诲。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戴年宝、英语老师许永新,从来只有鼓励,没有批评。” 姜曾明也有遗憾。他说:“数学考了131分,有点失常,正常发挥,应该能考140分。” 姜曾明心仪北京大学。从上小学开始,他从家长口中听说了这所学校 ,从此产生莫名的憧憬,这种感觉到初中更强烈,到高中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进高一的时候,我跟班主任老师说,我要上北大,坚决上北大,老师很支持我的想法。” 但是,在北大自主招生考试中他发挥失利,并未被北大挑中 。这一次的打击,却让姜曾明越战越勇。“我就是要上北大。”这股拧紧让姜曾明最终如愿以偿。 懂事的姜曾明说,知道自己能上北大后,心里打了一个小算盘。“等录取结束后,我就去打工,既能赚到学费也能锻炼能力啊。”姜曾明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