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姜源 |
释义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姜源,男,汉族,1966年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大学学历,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校长。 个人履历1989年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后,先后任同江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长、教导处副主任、主任,同江市教育局副局长、同江一中校长兼书记。在一线从事10年教育教学工作,其中6年是高三班主任和语文把关教师,班级管理水平和高考成绩均名列前茅。 1999年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后,在同江一中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师生精神面貌改观、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同江市教育科研和师训干训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尤其是普通高考成绩斐然,一大批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每年高考升学率90%以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好评。在职期间,先后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和中央党校教育战略理论研究班学习并结业。之后,通过北京市朝阳区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校长, 2008年9月调任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副校长 2009年11月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校长。 成就及荣誉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撰写了二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教育科学研究》、《语文月刊》、《语文报》、《学习报》、《贵州教科通讯》等刊物上发表或获奖。获得市区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校长”、“标兵校长”等光荣称号二十余次,1998年被黑龙江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模范教师”。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姓名:姜 源性别:男 生平:1958.2.18-2010.3.21 职称: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学位:文学博士教育背景1.1978年-1982年:四川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读书,获得学士学位。 2.1997年8-9月:参加国家计委、中国企业协调中心、以色列外交部在成都举办的“现代管理实践”培训班,获得证书。 3.1999年6月-8月,参加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与美国新闻署合办的“美国政治体制”研究班学习,获得证书。 4.1999年9月-2005年6月:在四川大学和哈佛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博士,获得博士学位。 国外访学经历1.1990年1-6月:英国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和艾萨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学习英语语言教学和英国 历史。(由英国大学教育交流协会赞助。) 2.1999年6-8月: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dale)参加由美国新闻署和该大学联合举办的 “美国政治体制”研讨班(Summer Institute)。(由美国驻华领、使馆推选、支助。) 3.2000年2月28日-8月28日: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tania)欧洲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由中欧高等教育交流项目 审查、批准、支助。) 4.2002年9月5日-2004年6月22日: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访学、修课、撰写博士论文,并担任哈佛大学本科学生论文指导。(由哈佛-燕京学社和哈佛大学东亚系审查和支助。)专业学会/协会成员 美国政治学会会员(1999-2000); 中美关系史学会会员(2004-2010) 主要课程英语写作,英汉、汉英翻译,以及英语阅读与翻译(包括在四川大学为文、理、工博士生开设的西方文化论文选读课程)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英文系硕士生课程,从2000年起) 中美文化交流史(英文系硕士生课程,从2001年起) 形象研究与中美学术(英文系硕士生课程,2005年起) 美国社会与文化(英文系本科生,1997年起) 欧美短篇小说精华讲座(川大本科生课程,1998年起) 中国的文字与文化 (2002年10月-2003年12月,在哈佛大学剑桥教育中心学院讲授)发表和出版的论文和书籍 (一)论文/著1.《19世纪后期美国作家对华人形象的正面建构简论》,载刘海平主编:《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东亚视角——中国哈佛燕京学者第 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选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420-430页。 2.《英国人著述中的中国及其对美国早期中国观形成的影响》,载《浙江社会科学》(CSSCI),2005年第2期。 3.《20世纪中期欧美异国形象研究及其后来发展》,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CSSCI),2005年第2期。 4.《异国形象研究中的文化意义》,载《社会科学研究》(CSSCI),2005年第2期(《光明日报》2005年6月21日的《学术专刊》摘录 ) 5.《美国形象在中国的早期建构》,载《求索》(CSSCI),2005年第1期。 6.《新时期儒学与马克思主义》,载《社会科学研究》(CSSCI),2004年第4期 7.《文学文类学》,载《比较文学论》,台湾扬智出版公司2003年版 8.参编《圣经文学文化词典》(石坚等主编),个人编写约6万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9.《俄苏及东欧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9月 10.《迈向新世纪――多元文化时期的比较文学》,载成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 学理论》(2000年第3期) (二)译文/著1.《比较文学:再次处于十字路口》,(译自亨利·雷马克Henry H.H. Remak),载上海:《中国比较文学》(CSSCI)(2000年第1期) 2.Translation of “‘Sichuan School’ and Breakthrough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March 2000 3.《张大千敦煌壁画摹本及个人藏印》(汉译英,主译,主要系佛教和艺术内容),澳门:福利有限图片社(Tipografia Welfare Limitada),2001年3月,共221页 4.《弗朗兹·卡夫卡致菲丽丝的书信》(合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共716页 5.《福建协和大学》(主译,详述该校的基督教办学史),珠海:珠海出版社,2000年3月,共237页 6.《大足石刻》(汉译英,主要系艺术与佛教传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共103页 7.《中国的反右运动》(主译,译自Naranarayan Das),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7月,共247页 8.《中国:苦海沉浮》(合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5月,共551页 9.《苦恋》(译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萨克·辛格Issac Singer),载南京:《译林》1988年第1期 10.《和爸爸跳舞》(译自美国文学刊物《大西洋月刊》),载北京:《外国文学》(CSSCI),1987年第3期 (三)参加学术会议论文1. 《十九世纪中期士大夫眼中的华盛顿》,由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与四川大学联合主办、在成都举行的 “‘中美关系中的人物’学术研讨会”(2005年5月)上宣讲的论文。 2.《美国国内异国形象研究的发展》,由哈佛燕京学社-南京大学主办,在苏州举行的“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国际研讨会”(2004年 8月25-28日)上宣讲的论文。 3.《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历史述评》,在洛杉矶举行的“中国语境中的基督教”学术会(2003年6月7-9日)上的大会发言。 4.《中国人认识的美国》,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举办的英文讲座上的专题发言(2002年11月15日),出席讲座的人有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越南的学者。 5.《现实批评家:爱德华·萨伊德》,在昆明举行、《外国文学评论》杂志社主办的“杂交与迁徙”学术会(2001年4月23-25日)的 论文。 6.《九十年代初的美国科技政策及其文化影响》,在四川大学与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联合组办的“美国研究论坛”学术会(1999年4月 12-13日,主要由美国来华的富布赖特专家参加)上的论文发言。 悼念四川大学姜源老师昨日,在成都市锦华路某小区的篮球场上,摆放着9张小方桌,川大教授姜源的灵堂就设在这里。十几个年轻人手捧菊花,排着队走进灵堂,他们是姜老师的在读研究生。在过去半年里,姜老师常常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和学生们一路走一路探讨问题。现在,学生们用这种简单的方式,默默地陪老师走上一程。 3月21日,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主任、文学博士姜源教授和儿子吃过午饭后,进屋睡午觉。直到下午6点钟,外出归来的儿子才发现父亲已经停止了呼吸,法医鉴定姜老师是因病突然辞世,终年53岁。 一辆单车承载着学生的梦 一辆骑了多年的“二八”黑色自行车,温和的面孔,缓慢的语速,学生们说,老师身上有一种温润的气质,让人很自然地想与他亲近。 无论刮风下雨,姜老师总是会骑着车准时赶到教室。虽然只相处了半年的时间,研一的学生们对这辆自行车已留下深刻印象。从教学楼到岔口只有5分钟的路程,姜老师却常常要走上半个小时。每次下课,姜老师推着自行车走在前面,学生们就常常抱着书本跟在身后。学习上的难题,生活中的困境,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嘘寒问暖中随风而逝。 对于研一学生彭姝来说,这辆自行车具有更特殊的意义。2009年,彭姝在研究生考试中不幸落榜,成了一名跟读生。从翻译学转向美国文化研究,她一 度迷茫,姜老师经常推着自行车与她交流谈心,从选课方法到研究态度,从论文篇章到选词用语,老师深入浅出,详细讲解。当半年后,她终于以一名正式研究生坐在课堂里时,却只能在泪眼中回忆老师推着自行车的身影。 一心工作他忘了保重身体 早在几年前,在单位的体检中,姜老师就因心脏问题受到医生的警告。虽然院领导、同事和他的学生,都劝他多休息,但是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并没有将医生的话放在心上。 这学期开学不久,作为系主任,姜源就承担了系里第二专业的教学工作,加上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中午连睡午觉的时间都没有。上周五早上,他准时出现在了讲台上,给研一的学生讲了两个小时的“中美文化交流”。课程结束后,他又赶到了新校区,参加了学院第二专业的开课仪式。当天下班回家时,已经是晚上10点钟。 院领导段峰说,姜老师胸怀坦荡,淡泊名利,只是做事太认真,工作中事无巨细都记得很清楚,却单单忘了自己的身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