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
释义

基本信息

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地处黄桥老区的千年古镇张甸镇老镇区,创建于1952年。1958年6月增设高中部,学校更名为泰县张甸中学。2004年布局调整,高中部搬迁,另建新校区,原张甸二中与张甸中学初中部合并,校址为原泰县张甸初级中学校址,学校更名为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2006年,梅垛初级中学合并至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

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简介

学校现有正式教职工127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近70人,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6.3%,有近30名教师受到姜堰市及以上表彰。学校29个教学班,近1500名学生,寄宿生近1400人。学校总占地面积54375m2,校舍建筑面积15247m2。

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拥有教学楼、行政楼、综合实验楼、学生宿舍楼、食堂餐厅楼、男女浴室楼、田径运动场等,能满足办公、教学、实验、生活及活动的需要,而且设施先进,设备齐全。

学校秉承“惟德惟才,至善至美”的校训,坚持“办负责任的教育,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核心办学理念,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

学校十分重视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视师德、师能的训练,实施精细化管理,构建学习型学校、事业型队伍。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实施课堂创新,向“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训练、有效巩固”要质量。大力实践制度管理、文化管理、自我管理“三位一体”的学校管理新模式,不断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品位。狠抓师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人人办负责的事,人人讲文明,讲礼仪;人人讲道德,讲秩序;人人讲规范,讲纪律;人人讲整洁,讲卫生。着眼学生特长和兴趣的培养,组建了学生田径、球类学校运动队,建立了班级文体活动、科技创作、社区服务等兴趣小组,促进了学生更好更快地成人成才。

学校多次荣获姜堰市、泰州市“文明单位”称号,是“江苏省青少年媒介素质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校园文学总社会员单位”“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学校团委为“泰州市六有团委”,学校连续十年荣获姜堰市素质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优秀(良)奖或进步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正凝心聚力,与时俱进,攻坚克难,乘风破浪,正朝着把学校打造成“姜堰市争一流、泰州市有名气、江苏省有影响”的农村强校的目标而高歌猛进。

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2008-201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本管理,更新教育理念,以内涵发展为主攻方向,创建教育品牌,不断推进学校特色教育建设进程,牢固确定“办负责任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和“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的办学理念,精心打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活泼校园,实施“出名师、育名生、塑名校”的可持续发展品牌战略,不断增强竞争力,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升办学品位。

二、现状分析:

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地处黄桥老区的千年古镇张甸镇老镇区,创建于1952年;1958年8月更名为泰县张甸中学,学校设初中部和高中部;2004年布局调整,高、初中分离,高中部搬迁,另建新校区,原张甸二中合并到张甸中学初中部,学校更名为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2006年8月,梅垛初级中学合并至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

几轮整合使得张甸初级中学优质资源更为集中,教师队伍更加壮大,发展后劲更加充足,也使张甸初级中学一举成为全姜堰市乃至泰州市最大的一所农村初中。

学校现有三十个教学班,在校生近1600人,其中寄宿生1400多人,在编在岗教职员工128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70多人。学校总占地面积约90亩。张甸初中现已成为全姜堰市农村初中教育的航母。

三、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2008.9—2009.9):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制度管理,校长第二;文化管理,思想引领; 自我管理,和谐发展”的“三位一体”的学校管理新格局。极大改变学校校容校貌和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极大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现代化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确立“办负责任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核心理念和“既成人又成才”的育人目标。学校初具规模,生源充足且生源质量呈逐步提升趋势,形成科学性、主体性、民主性、发展性、自主性的“五性”结合的教学新潮,营造一种“积极、主动、紧张”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学秩序规范、充满活力,学生行为习惯良好,校园环境优美,富有人文气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创建“市级安全文明校园”“姜堰市文明单位” “姜堰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启动数字化校园和A级食堂的创建,把学校办成姜堰市上河地区最有朝气,最具潜力的姜堰市农村规模最大的农村初级中学。

第二阶段(2009.9—2011.9):切实减负增效,向课堂、向五天要质量,;办好寄宿制学校,让学生学会自理、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健康成长;让教师形成“学习、研究、创新”的科研意识和工作习惯,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创建“园林式学校”、泰州市级“文明学校”、 “绿色学校” 、“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通过A级食堂、数学化校园的验收,教学质量不断攀升,把学校办成姜堰市农村最大最强的名校。

第三阶段(2011.9—2013.9):打造一个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化教育水平高的省级示范名校、绿色学校、文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减负增效的示范学校,把学校办成姜堰市办学实力最强、质量最优的农村初级中学。

四、主要举措:

一学校管理:

⒈全面深入实施现代管理,深化改革,真正使管理成为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师生成长的有力手段。

⑴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班子成员必须树立全局、合作、服务、责任、榜样意识以及超前、到位和科学创新意识,能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高尚的人格熏陶人,以实际行动带动人,形成一个“理论学习好、团结协作好、廉洁自律好、工作实绩好”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从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办事效率。

⑵坚持以人为本,倡导“研究先于决策,服务大于领导,协调多于控制,观念重于方法,环境优于制度”的管理理念,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形成以“落实目标责任”为核心,以“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以“科学、民主、高效、和谐”为基本特征的、具有我校特色的、科学高效的岗位目标管理办法;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坚持依法治校,以情育人,构建人文校园,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

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真正把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责任追究制落到实处。促使全员明白“问责只是手段,负责才是目的”的道理。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地搞好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逐步优化干部、教师队伍结构,真正体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⑷科学规划,建章立制,有效管理,力争使学校管理水平有大的飞跃,基本形成切合我校实际的管理特色和管理理论,创建省级示范学校。

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⑴营造“绿化、美化、净化、香化,科学化、艺术化、教育化、人文化”的校园环境;

⑵营造“文明、和谐、拼搏、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⑶营造“乐学、自主、活泼、奋进”的学习气氛:

⑷营造“博爱、民主、严谨、合作”的教师工作氛围;

(5营造“积极、主动、紧张”的学生课堂学习气氛;

(6)发扬胸怀祖国、热爱集体,“用心管理、用心教学、用心服务”,“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训练”,“朴实生存、诚实待人、 踏实做事” 的优良传统和高尚精神;倡导“求知、明理、和谐、报国”的校园精神;

(7)打造老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活泼校园的特色品牌。

二队伍建设:

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着眼点,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形成教师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健全奖惩机制,建立一支适应21世纪教育教学要求的新型教师队伍。

⒈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敬业精神教育的主题活动,牢固树立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大力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完善师德评价制度,每学期对教师的师德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每年推出1-2名师德先进典型,通过召开现场展示会、举行演讲报告会等形式对先进典型加以宣传和推广,形成“领导当楷模、党员做旗帜、教师创榜样、学生树形象”的良好德育氛围;把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综合评估的主要内容,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与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的依据,同时,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对于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在教师名师确认、评优评先、竞争上岗、职务评聘、晋升职称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⒉努力建设一支学历层次较高,综合素质较好的教师队伍,到2010年,专任教师合格学历达到90%,到2013年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80%,硕士学历达5%以上。

⒊以“名师工程”为载体,以业务培训为关键,建立高层次的教师业务进修制度,特别是加大校本师资培训力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现代化教学水平;建立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制度,组织教师参观一流学校、拜访一流名师、学习一流经验,以达到“采百花之蕊,酿自家之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不断完善教师苦练内功的教学比武制度,开展优质课比赛、说课竞赛、课件制作比赛等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强化教师基本功,使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理论修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确保80%的教师能胜任区级,40%的教师能胜任姜堰市级及以上级别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教学,涌现5-7名省、泰州市、姜堰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促进我校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⒋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龙头,开展以构建素质教育教学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教改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争取每年在市级以上的学术研究会或CN刊物上交流或发表论文的教师总数的20%左右。

⒌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培训,鼓励和提供条件让教师学习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技能,要求每位教师在三年内基本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45岁以下的全体专任教师3—5年内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达到中级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考核要求;能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各种辅助教学课件;能掌握网络知识,自由地上网交流、获取信息;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资源、网上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借助校园网熟练地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育内容、彰显办学效益; 学校要成为高品位的数字化校园,师生能熟练地进行网上学习和获取教学资源,一批名师、骨干教师能借助姜堰市教育论坛、开设教育博客等形式走在全市新课改教育教学的前列。

⒍教师能根据学科特点、教育对象,在学校统筹规划下,承担相应的教科研任务,无论是草根式教研还是省市级教研,都力求参与者每年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三教育科研: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不能脱离教育教学这个中心。这五年,学校将瞄准省级一流名校的目标,以新课改为契机,坚持课题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强化课题建设,吸取教科研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做到“一个保证、两个确保”:保证80%的专任教师参加校本、市级、省级三级课题的研究;确保每次活动都有智慧火花的碰撞,确保每次活动都有质的提升,建立高效的教育教学运行体系,使课堂有人文精神、生活气息和感性经历,并不断总结新课改课堂实践的理性经验。

⒈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提高对规范化教学管理的认识,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形成“围绕课堂抓考核、围绕质量抓教研、围绕科研抓提高、围绕特长抓竞赛”的学科特色建设,使实施新课程改革与提高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

⒉加强教学目标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强化督查评估力度,基本实现整体教学最优化,确保各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⒊实施全面质量监控,形成规范的质量监控的分层负责、分层管理。

⒋加强教研组建设,逐步形成立体型教研工作机构,形成造血型的教研工作模式,通过这种结构模式,把学校的各类有关教学信息传递给教师,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指导,教科室通过教研组全体组员的教学观念、知识、技术的更新,使教研工作规范、创新。

⒌坚持“常规管理与各项活动相结合,师资建设与学生参与相结合,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习宣传与检查督促相结合”的原则,以《江苏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标准及实施细则》为指导,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结合学校特点,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学校工作常规,形成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立体化管理网络,规范有序地推进创建工作。

⒍建立、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坚持客观、全面、公平、有效的原则,对教学管理中的各层面实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绝对评价、相对评价、自我差异评价。

⒎分阶段按层次落实教科研五年目标:

⑴常规管理年(2008-2009)。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管理、教学教研常规制度,加强针对教师基本技能的校本培训,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要求每一位教师有自己发展的五年目标,以此带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使学校教研工作运转有序、有效。

⑵课改深化年(2009-2010)。主要任务为通过深化课改实验,实施、申报市级以上课题,要求人人都有解决自己课堂问题需要的研讨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特别是良好教研学术氛围的营造;加强针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校本培训;突出教师骨干力量的培养,积极承担市级开放课题研究的研讨课,以此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⑶名师工程年(2010-2011)。主要开展课改成果展示,上市级开放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课,对课题进行阶段小结。突出数字校园的校本培训,要求人人都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发挥名师辐射示范作用,培养一批在全市乃至更大范围内有知名度的教师,以此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⑷学术百花年(2011-2012)。与时俱进,以课题的深化转型促进高品味校园文化的形成,拟向市外或全省开放课题研讨课;每一位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突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本着人人都是研究者的理念,展示自己的个性研究成果;校本研修突出教师学历的普遍提高与课题的研究水平提升,以此显现学校的办学品味。

四学生管理:

⒈与时俱进,改革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以培养“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健体、会审美、会生活、会创造”的高素质现代人、文明人为育人目标,对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地位、内容、方式、方法、途径、层次等问题进行探讨,不断完善一套重视流程管理、讲究实效的学生管理制度。

⒉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活动内容和空间。

⒊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师生情操,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展示学校精神风貌。

⒋以“五有五无”达标竞赛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绿化、美化、净化、香化、科学化、艺术化、教育化、人文化”校园环境,增强美感体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开展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宿舍”“优秀班级”等系列活动,引入竞争机制,建设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把优美的环境设施与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结合起来,促进教育资源建设与内涵发展的有机整合。

⒌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效。

⒍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⒎积极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创新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⒏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帮助学生培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的健康心理;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进行解答和帮助,培养学生参与竞争的勇气和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⒐注重人文教育,养成交流与合作的习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友爱、健康和谐的生生关系,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和睦相处与交流,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生活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与能力。

⒑构建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方案。教师通过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特长表演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评价内容涉及校内外,涉及德智体等各个方面,贯彻全过程;注重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的评价,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科学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效,淡化分数评价意识,注重学生个体成绩发展过程的评价、能力形成的评价、学习方法与学习效率的评价,要求学生能比较客观评价自己,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善于根据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

五特色建设:

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以“追求高标准、高品位的教学效益”为中心,打造学校“传承并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推展多元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接纳、弘扬和超越,由此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板块,使学校成为承续文明的载体,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在内涵建设上求发展,以赢得师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⒈实施特色学校建设的策略,即“以营造氛围来推动特色建设,以教育科研来支撑特色建设,以师资建设来保障特色建设,以课堂教学来彰显特色建设,以课外活动来丰富特色建设”。

⒉把传承老区集镇庙会传统文化紧紧地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以美育为主旋律、以民俗文化、书画、社区互动为龙头,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基地为依托,推展多元艺术教育,扩大美育效果,真正收到以艺辅德,以艺增智,以艺滋体,以艺怡美,以艺补劳的整体效果,培养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兴趣,用民间文化艺术点燃当代青少年的心灵,全面构建“优势-特色”的名牌学校。

⒊弘扬办学特色是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有效渠道,也是展示学校亮点的重要手段。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立足学校实际,扬长避短,选准特色项目,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形成艺体、信息教育或其它方面的办学特色。近五年,学校的办学特色将在两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提升办学特色层次。今后五年,要力争在全省有较强的声誉。“秋韵”文学社:巩固现有成果,扩大规模,同时争取在各级比赛中提高获奖等级、层次和“含金量”,从而扩大知名度,塑造特色品牌。信息教育:要把注意力指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上来,着力开发研究,逐步实现数字管理、数字教学、数字科研等,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是扩大办学特色领域。根据时代要求,使更多方面成为我校特色。尤其是英语,进一步从教师、教学、教科研入手,着重以活动化的形式,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通过3-5年的努力,争取在各级比赛中崭露头角。

六办学条件:

2008-2013年,我校将充分发挥现有设施设备的应有作用,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充分保证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办公无纸化、备课电子化、教学网络化、家校联系一体化,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创造良好教学环境,使我校整体办学条件达到全姜堰乃至泰州市一流水准。

⒈实验设备、微机室、电教室设备及艺体、图书阅览设施设备均按省一类标准配备,创建“十配套”达标学校,确保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⒉以校园网配套为重点,实现校园联网(所有办公室、教室),建成学校信息资源中心。搞好信息媒体设备的装备,每个班级和功能教室均装备彩电和微机,力争教师每人一台微机,使每一个教室都能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随时随地借助网络自由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实现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开展家校一体化的网络教学实验,使教育教学活动由校内向家庭、社会延伸,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网络化。

⒊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教学软件建设。坚持自主开发与统一购置相结合的原则,搞好各门学科教学软件的装备,使各科教学软件系列化、网络化。

⒋逐步完善校园的美化、绿化工作,并把这一工作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高雅、浓厚的教育氛围,创建“绿色学校” “园林式学校”。

学校荣誉

学校在近三年来的获奖情况

1、2007~2008年 姜堰市文明单位

2、2008年 青少年科技先进学校

3、2008年 征兵工作先进集体

4、2008年 姜堰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十名

5、2008~2009年度 先进基层党支部

6、2009年 泰州市文明单位

学生获奖情况

1.2007年“与奥运同行,为奥运喝彩”主题活动征文比赛 唐蓉、钱小敏获二等奖

2.2008年“天目杯”第七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竞赛 肖倩玉、王敏获姜堰市一等奖, 张彩获泰州市三等奖

3.2008年江苏省首届“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 谭艳获省一等奖

4.2008年“金钥匙”科技竞赛

陈伟、钱小敏、朱倩男获省一等奖

5. 2009年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张磊同学中荣获三等奖

6、2009年“三八”劳动妇女节主题征文 李宇航荣获省一等奖

6.2009年江苏省化学活动周

曹萌获初中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

7.2008年姜堰市堰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江华在获初中女子组跳远第三名,韩云获初中男子组1500m第三名

领导、教师获奖情况

1.王存富校长2009年初评为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2.王存富校长被评为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

3.杨青2006~2007年度被评为泰州市优秀班主任

4.魏玉凡、梅友成2006~2007年度被评为姜堰市优秀班主任

5.袁万萍、魏玉凡获2008年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初中英语学科二等奖

6.李庆山、梅友成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省优秀辅导员

7.李秀芹、林乔女2009年被评为姜堰市优秀工作者

8.杨建明老师2009年获江苏省说课及课件展示比赛一等奖。

(资料不断更新中)

姜堰市张甸初中核心办学理念

办负责任的教育,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校长:王存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7: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