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姜楼镇 |
释义 | 1 山东东阿县姜楼镇姜楼镇为地名,我国同名乡镇主要有:山东省东阿县姜楼镇,该镇位于东阿县西南12公里,现辖35个行政村,6900户,2.8万人;山东省惠民县姜楼镇,全镇面积133.56平方千米,人口54838人。辖118个村委会,117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姜楼村,邮编为251714。 姜楼镇位于东阿县西南12公里,现辖35个行政村,6900户,2.8万人,4.8万亩耕地,55平方公里。除省道324线齐南路穿镇而过外,县级道路单王路、关古路横贯全镇西、南。全镇林木葱绿,环境优美,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现存东汉古墓、宋元武当庙、清御敕节孝坊等景观点缀其间,是“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聊城市经济发展十五强乡镇”。2005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4.2亿元,民营经济销售收入21亿元。限额以上企业销售收入19.5亿元。工商税收3205万元,财政收入达到1520万元,增长94.6%。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招商引资1.4亿元,增长5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60元,增长22%。在全市强乡镇综合考核中,2003年位于第3名,2004年列第4名,2005年列第2名。 ◎ 姜楼镇-气候姜楼镇位于北温带,东近渤海,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型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2.2℃。一月份平均气温-4℃。极端最低气温-22.4℃。七月份平均气温26.3℃。极端最高气温42.2℃,年平均无霜期184天。作物生长期年平均238.9天,年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的持续时期为 276.8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89.4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013毫米,最小降水量为339毫米。 ◎ 农业情况形成了“丰产林、蔬菜、瓜果、畜牧”四大主导产业。共发展丰产林23000亩,蔬菜大棚2000亩,黄金梨、丰水梨、绿宝石等林果3000亩。产生了一批有特色的农产品,如“东升”西洋南瓜、“东映红”西红柿、“东寺”三水梨、“邓庙”水桃、“咸集”洋香瓜、“鲁青”樱桃、“赵陶” 硬池藕、“徐楼”葡萄、“王小楼”牛蒡等等,规模由小变大,竞争力越来越强。 ◎ 先后投资300万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鲁青园艺研究所合作创办了占地80亩的育苗基地,每年可供应优质种苗1000万株,被省科协命名为“山东省科技示范基地”。引进了投资1500万元的农业部蔬菜脱水加工项目――京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日加工蔬菜达30吨,能够生产茄干、胡萝卜干、豆角干、黄白干等绿色蔬菜产品。大力发展畜牧业,全镇已建起各类综合养殖小区85个,带动起畜牧养殖大户1000多个。如王小楼格瑞良种猪场总投资200余万元,占地30亩,养殖规模2000头。 ◎ 主要品种英系长白、比利时斯格、法系大约克等。姜楼镇属引黄沉沙池区,沉沙工程占压良田1万余亩。近年来,由国土资源部投资8000万元对3000亩高地进行了综合开发,全部深耕整平并配套机井灌溉设施,栽植防风固沙林,使昔日的淤沙废弃地将变成土质肥沃、高产高效、旱涝保丰的生态示范园。 ◎ 工业方面确立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环境、关键抓引导,突出抓项目”的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形成了“钢铁冶炼、钢球加工、车辆生产、木材加工”四大主导产业。现有民营企业130多家,500万元以上限额企业14家,亿元企业3家,个体工商户1100户,从业人员10000余人。全镇年产精密钢球100亿粒,生铁100万吨,各类车辆10万辆,实现工业产值30多亿元,转移劳动力10000多人。金华钢铁、中亚半挂车、华涛钢球、山水薄板、聊城龙兴汽车附件等14家企业为500万元以上限额企业,全市百强重点企业。 ◎ 行业主要涉及钢铁冶炼铸造、冷扎薄板、半挂车厢、高档玻璃钢、机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塑料建材、异型钢、机械配件铸造、钢球、汽车配件、轴承、食品加工、蔬菜加工、板材、印刷、家具生产等三十多种行业。为严格控制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镇政府为先后聘请了市规划设计院及其他部门的专家规划了工业园区。园区总体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2平方公里。开发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至2005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200多万元,已完成施工道路4740米,及交通、供电、供水、通讯、排水等各种管道的铺设,基本实现了八通一平及五纵六横的道路网络,成为带动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平台。 ◎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一是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0万元建设了镇供销社商品门市楼、投资130多万元建设了1600平方米的镇中心小学教学楼、投资80万元建设了姜楼地税办公楼。投资200万元建设镇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和镇派出所办公楼正在建设。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卫生社区服务室13处,老年活动室18处,确保农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方便、优质的娱乐和卫生医疗服务。王小楼村投资20万元建设了集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老年活动中心。全镇有13个建设了标准较高的村委会办公场所,如姜楼村、柳林屯村分别投资30万元建设了村委会办公楼。三是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保率达92%。免费为全镇家庭提供了契约式保险服务。认真开展扶贫帮困、助学帮教活动,使帮困助学制度化、经常化,确保农民子女不因贫失学一人。利用“村村通”工程,新修公路120公里,不仅实现了100%的村村通,而且实现了100%的村街通。 ◎ 先后被国家省、市、县命名为“全国民调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委”、“山东省生态建设示范乡镇”、“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明星乡镇”、“全市财源建设先进乡镇”、“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全市老年工作先进乡镇”以及“双拥先进乡镇”、“精神文明乡镇”、“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被誉为鲁西大地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 2 山东惠民县姜楼镇◎ 姜楼镇面积133.56平方千米,人口54838人。辖118个村委会,117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姜楼村,邮编251714。 在母亲河黄河下游的北岸,在辽阔富饶的鲁北平原上,闪烁着一颗璨的明珠,它就是素有“化纤绳网之乡”的鲁北重镇姜楼镇。 姜楼镇,她位于兵圣孙子故里、世界谋略之都的惠民县南部,在这方古老的土地上,曾活动着人类军事理论变革的鼻祖--孙武,其《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天下第一兵书”,在古今中外享有盛誉。孙子的兵学思想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世界军事史上独树一帜。 姜楼镇又是一座年轻的城镇,自1995年撤乡建镇,姜楼刚刚走完十年的发展历程。面对县委、县政府加快220国道两侧开发、建设化纤绳网产业带的历史机遇,近几年来,姜楼乘势而起,瞄准“建设全国最大化纤绳网基地”的宏伟目标,着力打造一方名镇。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鲁北大地涌起了一座名镇。这座城镇,凝结着姜楼五万四千儿女对现代文明的企盼,展示出一方干部群众抢抓机遇、众志成城的豪情,谱写下一组新时期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昂奏鸣。 ◎ 姜楼镇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这里是“惠民绳网”的发祥地,300多年前姜楼民间就有手工织造绳网的传统,成为当地有名的绳网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绳网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到目前,全镇已拥有安惠绳网集团、巨成化纤公司、黄河网厂、大汉网厂等绳网企业达110家,其中国家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持证企业8家,民用绳网企业102家,拥有市级知名商标8件,从业人员达到1.2万人。 ◎ 绳网产品的结构也由单一型向多种类、多性能、多用途的系列化方向发展。其主要产品有:安全平立网、密目式安全立网、安全带、运输网、氨基树脂、阻燃剂、色母料、机织土工布、土工格栅等,共26个品种,60余种规格。 “姜楼安全网,安全系天下”,他们的产品质量过硬,口号喊得就越响,销路就越广。 “安惠”牌产品除台湾、西藏外无处不在,并通过外贸出口到俄罗斯、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巨成”牌产品被建设部认定为准用产品,“大汉”绳网被天津、新疆等地指定为专用产品,“黄河”系列产品以出色的品质备受客户青睐。滨州久安塑化制品有限公司是滨州市唯一生产土工系列产品的企业。 ◎ 名副其实惠民县名副其实地跻身全国三大绳网生产基地之一行列,与其并驾发展还有福建的莆田和江苏的三泰,惠民县的绝大部分绳网产品出自于惠民南部的姜楼、李庄、胡集等乡镇,年总产量10万吨,产值16亿元。 而其中姜楼镇的产量达4.5万吨,占全县的45%,占到全国的10%。全国每使用10片安全网,其中就有一片是姜楼的产品。 在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上,你总能看到来自姜楼的绳网产品。 伴之而来的是姜楼绳网的营销,经过多年的织造,姜楼的绳网营销网络已相当健全和完备,8大品牌,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均设立了自己的直销办事处,营销人员高达2500人,占到全县的80%,全国4个绳网营销人员中,有一人就是姜楼人。 绳网业已成为姜楼镇的支柱产业,为当地的工业化立下了汗马功劳。经过多年的拼搏,如今的姜楼镇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化纤绳网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姜楼人从容地迎接全新的挑战,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着力做大、做强、做优绳网产业,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如何通过一种有效措施,强化对绳网产业的管理,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实现企业规模效益的迅速扩张,尽快形成产业集群,已成为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由此,由姜楼镇发起的国家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发展趋势论坛会应时而生。从2002年这个镇已成功举办了两届论坛会,引起了国家建设部、质量技术监督总局等有关部委和省市的高度重视,使社会各界对惠民绳网有了重新定位,提高了惠民绳网的声誉,赢得了充分的市场空间。 成功地市场运作,伴随的是一个产业的腾飞。 当前,国家正狠抓劳动防护、安全生产,下大力气规范建筑市场。姜楼镇抓住这一有利机遇,准备蓄势待发。 2005年4月中旬姜楼镇将在滨州再次举办“中国(惠民姜楼)第三届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发展趋势论坛暨产品展销会”活动,活动以论坛为主,力邀国家部委、省市有关领导专家和各地客商参加,并设置30余个展位,向社会推介全镇的有关产品,同时开展与外来客商签约活动和滨州风情游览、地方戏曲演出等娱乐活动,内容丰富充实,不仅能极大地吸引客商,提高市场份额,而且能及时有效地引导整个化纤绳网行业的健康发展、膨胀发展。 人才优势:中国最小的工程师王俊熙,绳网营销网络建全,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了直销办事处,现拥有销售人才3600人,专业技术人才300人。 资源优势:处于黄河冲击扇平原,土地富裕(其中荒碱地1万亩)。彼临黄河,水资源丰富。用电取自山东电网,电力充足。 区位优势:220国道横穿,省道纵穿,县道斜穿,东邻滨州45公里,西至济南国际机场70公里,南距济青高速公路45公里,距滨州港70公里。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