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教材——申论
释义

图书信息

开本:280*205

字数:704千字

印张:首版时间为2008年6月;本次为第7版第7次

书号:978-7-80724-558-2

作者:张小龙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图书特色

2012最新版《申论》特色:

1、本书由华图申论教研名师张小龙老师精心编著,内容体系全面革新,系统梳理申论备考的误区,并根据申论考分难以提升的困局提出科学的建议;

2、深刻解读申论命题核心,对申论考查的全部题型进行独到、权威的剖析,切实帮助考生理解并掌握不同申论题型的高分作答方式;

3、精心筛选最新时政热点,以申论最新命题动向为指引,以国家及各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为基础,精准定位申论考查重点,有效拓展考生的申论思维。

内容节选

张小龙

庚寅年冬至日晚于广州康乐园珠江河畔初稿

庚寅年冬月十八夜于杭州西湖修订第一章申论命题的大趋势——全面反模式化第一节提问方式的反模式化

第一章申论命题的大趋势——全面反模式化

反模式化是命题的必然趋势。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上百万,命题者不可能要一百万人写同样的文章。更重要的是,任何一个命题者都要尽量避免那些只会拿套路套的考生考上公务员,要尽量避免只让那些有条件参加公务员培训的考生考上公务员。这既是对国家负责,也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需要。从大的方面来说培训行业和命题之间是竞争关系,这种关系就如同网站和黑客的关系。反模式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反培训,就是反投机取巧,就是要避免一些能力很差的人通过短期的技巧训练混入公务员队伍。反模式化要求考生的答卷一定是自然大方的。2011年的申论命题反模式化是非常明显的,以后将越来越明显,反模式化主要从提问方式、答题内容、材料选择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节提问方式的反模式化

一、问题的模糊性

所谓“模糊性”,是指问题不直接告诉我们要答什么,而是采取暗示的方式,用一些抽象的语言来提问。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有两个:方法一,从总体上对问题进行把握,把握提问的目的和用意;方法二,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把握答题的关键。年份问题模糊之处解决方法类似问题2011年国家(地市级)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写信的内容应该是什么?方法一:总体理解题干。

根据写信的目的来确定写信内容。很明显这封信的目的是说服家长支持寄宿制。要家长支持,可以大谈寄宿制对家长和孩子的好处以及不寄宿的坏处等。2010年国家(地市级):A市市政府准备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2011年国家(省部级)“给定资料4”写道:“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到底是要客观地概括规律呢,还是对黄河规律谈自己的主观看法?方法一:总体理解题干。

根据题干要求,这句话本身已经概括了黄河的规律。如果只是简单的复述,这个题目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所以这个题目的重点可以放在解释黄河规律和对黄河规律的主观认识上。2010年国家(省部级):请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话的理解。2010年4月天津、山东、重庆(B类)三地联考H总经理采取停水36天的举措,形成强烈的社会舆论。这种舆论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是实质?方法二:把握关键词。

我们不用去查字典,根据常识,实质是指背后的、根本性的、深层次的东西。这个题目就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出深层次的问题。2009年国家:对“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2010年4月天津、山东、重庆(B类)三地联考座谈会的主持人说“关键是我们如何来平衡”。这里所说的“平衡”指什么?平衡的含义。方法二:把握关键词。

需要平衡通常是指两个东西之间存在矛盾,平衡就是对矛盾的化解。这个题目就需要回答矛盾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2010年浙江:资料四中画线句子提到“遭遇着一个两难境地”,根据资料四、五,根据情况对此进行分析。二、提问方式的多样化

提问方式的多样化就是指同类别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提问。通常的题型主要有概括问题、提出对策等。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翻译”将问题还原成为传统的问题。以2007年国家考试的一个题目为例:“给定资料7”提出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请结合“给定材料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

这个题目问得有点怪,不仅是考生,包括很多参考资料都没有搞明白 “从哪些方面评价”是什么意思,给出的答案稀奇古怪,不知所云。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对一件事物这个或那个方面进行评价,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这个方面很重要,另一个是这些方面总是容易出问题。比如我们要评价一个人的相貌,我们会把眼睛列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方面,而耳朵可能就不在评价范围之内。那是因为眼睛对于人的相貌本身很重要。这里要求谈谈“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就是要找出在土地管理和利用过程中,很重要、但又容易出问题的那些地方。即指出在“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题型传统提问方式新提问方式解释说明概括分析问题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07年国家:假如中央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请列出此项检查所查的主要内容。什么样的东西需要检查呢?有问题的!这个问题“翻译”一下,就变成了:请指出地方在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2010年国家(省部级):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解释“死海”是怎么形成的,也就是海洋污染带来的问题。2010年浙江:谈谈对“大面积对化石能源实施价格补贴显然是不适宜的”这句话的理解。“……是不适宜的”说明这种做法有问题。对策类题目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资料所反映的种种弊端,提出对策建议。2011年国家(省部级):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08年国家: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启示。2009年广东:请用不超过250字的篇幅,概括出H市政府应从材料3和材料4(仅限材料3和材料4)所涉事故中吸取的教训。前面两个问题的结构是“……提供的启示”,能够带来启示的不外就是好事和坏事,好事带来的启示就是学习他人经验,坏事带来的启示就是要避免那样做,所以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是应该怎么做,也就是对策。“……吸取的教训”是同样的提问方式。三、问题的微观化

以前的题目要求总是非常宏观抽象,这样就给考生泛泛而谈提供了机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现在的问题向着微观化方面发展。这类题目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问题的针对性很强。我们用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2008年北京市申论试题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请从行业协会的角度谈谈如何提高‘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个题目里面有两个要求,一个是从行业协会的角度看问题,这决定了所提对策要尽量和行业协会相关;另一个是谈提高中国制造的地位问题,这决定了谈的问题要针对中国制造来谈。这两个条件是对那些泛泛而谈的对策的限制,在这个对策中很多模式化的对策都用不上。如果这个问题换成了“请就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问题的针对性就打了很大的折扣。

题型年份题目性质问题2000年国家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宏观对策2005年国家根据给定资料,概述我国近年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概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宏观对策2010年国家(地市级)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微观问题2010年4月十一地联考“给定资料1”里说“连健康都算不上”指的是什么问题,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微观问题+对策2011年国家(地市级)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微观将问题细化使问题越来越小是反模式化的重要手段。越具体越微观的问题对作答的针对性要求越高,相应的分值也就越高。

题型年份及题目字数分值性质问题2009年国家: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30020宏观问题2009年国家:对“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20020微观对策2009年辽宁、重庆、福建、海南联考:试分析“给定材料6—9”对加快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50字。35015宏观对策2009年辽宁、重庆、福建、海南联考:给定资料介绍了当前农村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些做法及其利弊。请针对重庆市石堰镇农民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做法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给出你的解决思路。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有针对性,不超过350字。35025微观看以上的表格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是宏观的题目?什么是微观的题目?对于这两类题型不用定义,看具体的题目就知道了。宏观的题目就是给定很少的字数写一个很庞大的话题或内容;微观的题目则是针对具体的、个别性的问题来提问的题目。

图书目录

引论

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申论1

第一章申论命题的大趋势——全面反模式化

第一节提问方式的反模式化3

一、问题的模糊性3

二、提问方式的多样化4

三、问题的微观化5

第二节答题内容的反模式化7

一、内容的不确定性7

二、取材的多样化——答题信息三个基本来源7

第三节材料选择的反模式化9

一、话题的争议性9

二、材料的人文色彩增强10

三、主题的多重性11

第四节反“反模式化”之一——把握申论话题特点14

一、申论考试考“热点”话题吗?14

二、现实性14

三、重复性15

第五节反“反模式化”之二——把握申论基本题型16

一、主观题与客观题16

二、单一题与综合题17

小结18

第二章夯实基础——高效阅读

引论19

一、阅读材料有固定的时间吗?19

二、是什么让我们陷入材料?19

三、如何取舍材料——阅读材料的辩证法20

第一节审题——阅读的首要任务22

一、答题内容22

二、题目之间关系22

第二节浏览材料——对材料的初步处理25

一、浏览材料的节奏——不求甚解25

二、浏览材料的目的——掌握材料信息量分布26

第三节阅读与答题——在问题与材料之间31

一、题目与材料哪个更加重要?31

二、答题阅读的方法——兼论材料与问题的几种关系31

第三章实事求是——概括新论

引论38

一、什么是概括38

二、概括要求辨析39

第一节概括题的关键词41

一、客观41

二、简明42

三、规范44

第二节按部就班——高效概括的步骤49

第三节概括问题55

一、“问题”中的问题55

二、题型分析57

三、答题技巧58

四、新题型解难73

第四节概括影响79

一、题型分析79

二、题型精讲79

第五节综合类的概括94

一、题型分析94

二、答题技巧94

三、新题型解难106

第四章 深入浅出——对分析的分析

引论117

一、什么是分析117

二、分析——在各种题型之间117

第一节分析的关键词120

一、深刻120

二、全面120

三、贴切120

第二节分析的角度与方法121

一、多头并进分析法121

二、内外因分析法122

三、主客观分析法122

第三节分析题型分类解析124

一、表面问题分析124

二、深层次问题分析127

三、其他分析129

第五章动静有序——策论新解

引论131

一、什么是对策131

二、对策语言表达131

第一节提对策关键词134

一、可行134

二、恰当135

三、全面136

第二节形质彬彬——提出对策的方法与形式140

一、材料——对策140

二、治标——治本146

三、先——后150

四、主体——行动152

第三节对策类题目分类解析154

一、宏观对策154

二、微观对策159

三、特殊提问方式对策161

四、特定身份的对策163

五、应急对策168

第六章与时俱进——新题型解难

第一节时政评论170

一、引论170

二、观点评论170

三、现象评论172

第二节理解解释176

一、引论176

二、概念的理解与解释176

三、句子的理解与解释179

第三节对比分析184

一、引论184

二、观点对比184

三、对策对比193

四、事件对比195

第四节判断辨析198

一、引论198

二、对策的判断辨析198

三、观点的判断辨析200

四、综合的判断辨析204

第五节公文类写作211

一、引论211

二、策划211

三、公开信216

四、演讲稿219

五、报告227

小结227

第七章鹤立鸡群——个性化文章的写作

引论228

一、气象万千的申论写作228

二、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申论文章?230

第一节申论写作关键词233

一、明确233

二、新颖235

三、深刻237

第二节文章各部分基本要素组成240

一、画龙点睛——标题的结构240

二、开门见山——开篇的思路243

三、论证有力——正文的写法246

四、意味无穷——结尾的风格252

第三节高屋建瓴——文章的整体结构设计255

一、直接明了——并列式255

二、层次分明——递进式257

三、盛气凌人——批判式259

四、以小见大——引申式261

五、鞭辟入里——追问式263

六、重点突出——发散式264

七、无形无相——个性化文章267

第四节申论文章写作常见问题解答270

一、申论文章一定要写对策吗?270

二、申论文体辨析271

三、申论文章是否可以用文学修辞?273

四、申论文章是以公务员的身份写吗?274

五、申论文章可以批评吗?274

六、写好申论文章应该看什么资料?274

第八章国家公务员考试2009—2011年申论真题详解

第一节2009年国家申论真题详解276

第二节2010年国家申论真题详解(省部级)286

第三节2010年国家申论真题详解(地市级)295

第四节2011年国家申论真题详解(省部级)303

第五节2011年国家申论真题详解(地市级)311

附一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321

附二常见公文写作格式33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