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建州之战 |
释义 | 建州之战,南宋建炎四年至绍兴二年(1130~1132年),在南宋农民战争中,宋宣抚副使韩世忠等率军攻建州(治建安,今福建建瓯),镇压范汝为起义的作战。 背景及结果 建炎初,继南宋平息建州叶浓军乱后,苗刘兵变叛宋窜入福建,围剿大军接踵而入。连年战祸使民贫、地狭、人稠的福建残破不堪。耕田荒芜,粮食乏绝,饥民被迫迁徙散亡。四年七月,为反抗官府残酷压榨,私盐贩相聚,共拥范汝为为首领,据建州起义,即得饥民响应,从者达10余万人。同时,光泽(今属福建)、顺昌(今属福建)饥民亦纷起,与建州义军互为犄角,共同抗衡官府。八月,福建安抚使程迈率军攻讨,失利后,改用间诱降之策,遣谢向、陆棠等混入义军招安。范汝为一度就招,旋复叛。十一月,宋遣神武副军都统制辛企宗率1万兵往讨,军至邵武(今属福建),屡战失利,畏惧不进,师老无功。乃命韩世忠为福建、江西、荆湖宣抚副使,统兵3万,自温(治今浙江温州)、台(治今浙江临海)路趋福建。绍兴元年十一月,韩世忠选精锐航海,水陆并进,经福唐(治今福建福清)抵延平(治今福建南平)。时义军焚桥、塞路,于延平至建州间埋巨木为鹿角,散布竹签、铁蒺藜,挖设陷马坑等障碍,堵截官军逼近。韩世忠受阻改道,率先乘马浮渡剑潭,令诸军偃旗息鼓,沿山堑溪,披践荆棘,间道潜进,至凤凰山(今福建建瓯东北),迂回包围建州。绍兴二年正月,韩世忠督军以天桥、对楼、云梯、火炮齐攻,义军婴城固守,日久不支,城陷,战死万余人,500余人被俘杀。范汝为逃至回源洞,自焚死。后义军余众转战龙泉(今属浙江)、处州(治丽水,今浙江丽水西),亦被官军镇压。 历史评价宋代土地兼并程度加剧,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贵族、官僚和大地主手中。到了南宋,版藉缩小,土地兼并愈加剧烈,许多自耕农破产成为佃客,而官僚、大地主则集中前代剥削的方法,对佃客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闽北地区山多、地少、民穷,是地主阶级剥削最沉重的地区之一。加上各级官吏的层层敲诈勒索,以及连年兵祸,造成百姓流离失所,从事耕种的无几,因而日食益缺,多数人饥寒交迫,挣扎于死亡线上。故高宗即位不久,农民起义蜂起,其中规模最大的为范汝为领导的农民起义。 同时因为这场战斗福建建州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史书上记载被火炮轰炸过的城市。 闽国——建州之战概述闽永隆年间发生在福建建州的这场战役,以王延政为首的建州部,先后击败了福州部以及吴越军队,这场战斗改变了福建当时的格局,建州在次役之后建立闽殷,定都建州。建州从此战后开始强盛,并最终统一福建。 背景及结果五代闽永隆二年(940年),建州节度使王延政击退闽王军,再破援己吴越军图建州(治建安,今福建建瓯)的反击战。 闽通文四年(939年),闽王曦在康宗朝衙军兵变中被拥为闽王后,对宗族、勋旧猜忌杀戮胜过康宗王昶。曦弟王延政数贻书规劝,反遭忌恨。永隆二年,曦先遣亲吏叶翘赴建州监军,再于福(今属福建)、建2州邻界的永平镇置南镇军,扼守险要,控制建州,由此兄弟积相为仇。二月,王延政为摆脱控制,欲杀叶翘,并发兵攻南镇(今南平),击溃福州西部戍兵。叶翘奔还福州后,曦命统军使潘师逵、吴行真率福州兵4万攻建州。及至,焚城外房屋,潘、吴分别置营于城西、城南,与建州隔建阳溪水而峙。王延政守建州恐自力不敌,遣使向吴越求援。二十六日,吴越王钱元瓘遣内牙统军使仰仁诠、都监使薛万忠率4万兵出宣州(今安徽宣城)南下往援。 三月初二,潘师逵命都军使蔡弘裔领3000兵出战,被建州将林汉彻击败于茶山(亦名凤凰山,今福建建瓯东)。十一日夜,王延政集骁勇千余人,潜出城西,涉建阳溪,乘风纵火,突袭潘军营垒,潘师逵猝不及防,战败而死,其部众皆溃逃。建州兵尚未转攻城南,吴行真及其将士已弃营而逃。王延政继乘势率军攻取水平(今福建南平)、顺昌(今属福建)。四月,建州之危已解,吴越援兵方至。王延政犒劳吴越军,并请班师,仰仁诠有图建州之心,安营城西北,拒不撤兵。王延政遂遣轻骑断吴越军粮道,恰逢久雨,吴越军粮断。五月,王延政在泉州刺史王继业2万兵增援下,大破吴越军,俘斩万余人。十八日夜,仰仁诠领余众北撤。建州实力自此始盛。 南唐保大元年(闽永隆五年,943年)正月,闽主王曦之弟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大殷,福建成了闽、殷两国并立。次年三月,闽拱宸都指挥朱文进发动政变,杀王曦自立为闽王,泉、漳、汀三州不服,归附于殷。殷主王延政遂于十一月发重兵进攻福州。福州裨将林仁翰杀朱文进,迎殷军入城。至此,福建五州全归殷所有,王延政遂于次年正月改国号为闽,以福州为南都。 评价在福建历闽国历史上,福州、建州二地经常互攻,导致“使福(州)、建(州)之间,暴骨如莽”。极大的阻碍了福建的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