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建平县第一高级中学
释义

建平县第一高级中学楼宇瑰伟,风光秀丽,教室宽敞明建平县高级中学始建于1977年,1979年跻身辽宁省第二批重点高中。2007年8月整体搬迁到教育园区,新校址占地240亩,建筑面积65000平米,全校设计78个班型,现有教职工296人,学生近4000名。

学校简介

宿舍环境清幽,操场平坦如砥,食堂洁净卫生。目前是辽西地区规模最大、班型最多、绿化最美、环境最优的一所省级重点高中。

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办公楼1栋,教学楼3栋,实验楼1栋,图书馆1栋、宿舍楼3栋、食堂1栋。有集教学、教研、管理功能为一体的高效校园网络。实验室全部按照国家一类标准配备,仪器配套,备品齐全;微机室和语音室设备充足,配置高档;体音美专用教室器材充足,布置高雅;校医室床位充足,药品种类齐全。学校还新建11个标准化篮球场,1个足球场,400米标准化田径场和宽广的体育看台。2010年学校更新了全部办公桌椅,为教师配备了电脑,至此,远程教育、校园网络、监控中心连成一体,为现代化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学校还更新了学生宿舍给水系统,为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进一步提供了保障。学校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救助机制,救助资金累计126万余元,让更多的贫困学生能够读得起、读得好。 教学工作坚持以质量、课堂、效益为中心,强化课堂管理,践行“学生为主、学法为重、会学为优、学会为用”的理念,追求教学管理目标系统化、管理标准规范化、管理过程精细化。我校实行班级小型化管理,使学生获得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另外,我校是建平县唯一一所具有“双语教学”的资质条件的学校,专门开设蒙语教学班,充分发挥蒙语在高考中的加分优势。

在德育管理上重点推进“多鼓励、多表扬,少惩戒、少批评”的德育机制,强化主题班会实践活动,实行半封闭管理,实现了教师管理科学化,学生管理人性化。

师资队伍

建平县高级中学有一支成熟、敬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9人,学历合格率为100%;现有硕士研究生8人,在读硕士研究生9人,32人研究生课程班毕业,占教师总数的12.9%。有高级教师134人,中学一级教师66人,中学一级以上教师占总数的71.9%,有3名教师承担双语教学课程。近三年以来,20人获市级“教学新星”称号,36人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27人获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7人获朝阳市“最佳教师”称号。1人获东北三省“十佳优秀课”,12人获省级优秀课,5人获市级优秀电教课。142人获市级优质课,10人获国家级论文奖,20人获省级优秀论文奖,14人获市级优秀论文奖。全校科研立项45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6项,市级1项。在国家级刊物或教育科研会上发表的论文34篇。获省级优秀课件17个,市级优秀教学录像6个。现在90%以上的教师都通过了计算机省二级考试,15人在辽宁省教育信息学会组织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上获奖。在2010年建平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有4科次获一等奖,8科次获二等奖。先后有10人获得“师德标兵”称号。4人次省级优秀教师,13人次获市县级优秀班主任,8人次获市级“三育人”先进个人,10人次被评为县级师德先进个人。

学校荣誉

建平县高级中学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先进集体,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名学校、模范学校和精神文明单位,2005-2007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行风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被县委命名为先进党委、宣传思想先进单位,2009年3月学校被评为全县教育系统唯一“平安建设示范”单位。2009年1月,《辽宁日报》以“满园桃李溢芬芳”为题登载了我校发展纪实。2009年5月,《朝阳教育》以“育人沃土,教苑奇葩”为题宣传了我校稳步发展的先进事迹。2010年11月,《建平县报》以“新学期、新班子、新举措”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学校获奖情况统计表:

获奖名称 发奖机关 发奖时间

辽宁省先进集体 省人民政府 1980、1

教育工作红旗单位 中共朝阳地区委员会
朝阳地区行政公署 1980、2

先进党支部 中共建平县委员会 1980、7

先进党支部 中共朝阳地区委员会 1980、8

冬季体育锻炼先进单位 省体育运动委员会
省教育厅
省高教局 1980

八0 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中共建平县委员会
建平县人民政府 1981、1

先进党支部 中共建平县委员会 1981、7、1

先进党支部 中共建平县直属企事业委员会 1981、7、1

自制教具电教先进单位 建平县教研室 1981、12

达标先进单位 朝阳地区体育运动委员会
朝阳地区教育局 1982

教育工作红旗单位 县委县政府 1982、3

三好班级(一年一班) 朝阳地区教育局 1982、5、25

先进党支部 中共建平县委高教部 1982、7、1

先进党支部 中共建平县委员会 1982、11

先进党支部 公共朝阳地区委员会 1983、1、29

八二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建平县教育局 1983、1、26

八二年工作先进单位 中共建平县委员会
建平县人民政府 1983、3

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朝阳地区行政公署 1983、4、7

达标先进单位 朝阳地区体委、教育局 1983、12、1

八三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建平县教育局 1984、3

八四年中学生乒乓球赛女子团体第一名 建平县体育运动委员会 1984、4、25

县田径运动委员会县直中学组男子总分第一名 县教育局、总工会、体委 1984、5、10

朝阳地区中学生、大中专学生田径运动会精神文明优秀队 朝阳地区教育局、体委 1984、5、29

文明学校 朝阳市人民政府 1984、10

八四年报刊发行、传递工作先进集体 县委宣传部、县邮电局 1984、10

八四年达标活动先进单位 朝阳市体委、教育局 1984、12

达标先进单位 县体委、教育局 1984、12

八四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县教育局 1985、3、2

县田径运动会县直中学组男子总分第一名 县教育局、体委 1985、5、10

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县委县政府 1985、9

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市体委、教育局 1985、12

实验室建设、仪器管理先进集体 市教育局 1985、12

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单位 市委、市政府 1986、1、23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县委、县政府 1986、2

八五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市委、市政府 1986、3

教育先进单位 县委、县政府 1986、9、10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集体 市体委、教育局 1986、12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县委县政府 1987、2

建平县八七年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县直中学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二名 县教育局、体委 1987、5、8

贯彻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颁发的学校体委卫生工作《暂行规定》经检查验收达到优秀单位标准 
 1987、12

先进职工之家 县总工会 1987、12

1987年朝阳市学校体育工作中被评为“冬季体育锻炼、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 市体委、教育局 1987、12、20

辽宁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 省体委、教委 1989、11、24

科普活动先进单位 县教育局、科学技术协会 1989

朝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中共朝阳市委员会、朝阳市人民政府 1992、5

建平县“银鹰奖”乒乓球赛男子团体第一名 建平县体委、体总、乒协 1993、3、31

庆“十一”文艺演唱会文明单位 县教育委员会 1993、12、31

先进党支部(文科支部) 中共建平县委员会 1995、6、28

朝阳市重点高中教学表演赛团体总分第二名 朝阳市教委、朝阳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1995、11

军训优胜班级 中共建平县委宣传部、县人武部、县教委、县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1995、5、12

“百日安全无案件竞赛”活动优胜单位 县公安局 1996、4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县委县政府 1996、4、8

朝阳市第九届中学生“三好杯”篮球赛男子组冠军 朝阳市中学生篮球赛组织委员会 1996、10、3

县城教工篮球赛中学组第一名 建平县教育委员会 1996、10、4

“三育人”先进学校 中共建平县委宣传部、县教委、县总工会 1996、12、6

95—96学年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 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教委 1996、12、18

“九六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先进单位 市体委、 1996、12、28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县委县政府 1997、3、22

“三育人”先进学校 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教育工会 1997、4

“三育人”活动先进学校 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教育工会 1997、4

96—97作文基本功团体一等奖 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1997、4

热电杯“迎回归、颂团绩、爱家乡”知识竞赛一等奖 共青团建平县委、县热电厂 1997、4、30

图书馆(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朝阳市教委 1997、5

先进党支部(理科支部) 中共建平县委员会 1997、7

建平县庆香港回归“邮电杯”排球赛女子团体、男子团体第一名  建平县总工会、县体委 1997、7、5

先进学校 朝阳市人民政府 1997、9、8

县直中学生“歌颂祖国、歌颂党”文艺演唱会优胜单位 县教委 1997、10、17

1997年校风建设先进学校 朝阳市教委 1997、12

朝阳市中小学生“学习周恩来”读书征文优秀组织将 朝阳市教委 1998、3

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 建平县总工会  1998、3、3

模范职工之家 建平县总工会 1998、3、3

在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中获优秀组织激奖 县团委 1998、3、10

1997年度先进团委 县团委 1998、3、10

在九七年度治安安全活动中被评为治安安全先进单位 建平县公安局 1998、4

朝阳市中学生、大中专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队” 朝阳市中学生、大中专学生田径运动会组委会 1998、5、14

县直教职工篮球赛女子组第一名 建平县教育委员会 1998、10

县直教职工篮球赛女子组第一名(奖状) 建平县教委 1998、10

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先进学校 朝阳市教委 1998、10

1998先进职工之家 市教科文卫工会 1999、3

朝阳市教科文卫系统“先进职工之家”(奖状) 朝阳市教科文卫工会 1999、3、30

先进职工之家 朝阳市教科文卫工会 1999、3、30

98年度园丁创业立功先进集体 省教委、省教育工会 1999、4

纸箱厂被评为勤工俭学先进集体 建平县教委 1999、4

先进党支部(一年级部) 中共建平县委员会 1999、7、1

模范学校 朝阳市政府 1999、9

1999年党报党刊发行先进单位 中共建平县委员会 1999、10、12

朝阳市第二届重点高中教学竞赛组织奖 朝阳市教委、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1999、11

县直中小学大课间操活动评比中学组优胜单位 县教委 1999、11

文明学校 市委市政府 2000

1999年先进职工之家 市教科文卫工会 2000、3

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省教育厅、省体育局 2000、3

朝阳市教科文卫系统“先进职工之家”(奖状) 朝阳市教科文卫工会 2000、3、18

2000年先进“职工之家” 市教科文卫工会 2001、3

朝阳市教科文卫系统先进“职工之家”(奖状) 朝阳市教科文卫工会 2001、3、13

先进党委 中共建平县委 2001、6

“金融杯”建平县羽毛球赛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冠军 县总工会、县体委 2001、9、16

模范学校 朝阳市委市政府 2001、9

2001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中共建平县委 2002、3、19

建平县“公路杯”职工乒乓球赛女子组第二名(奖状) 县体育局、总工会、机关工委 2002、4、2

建平县“公路杯”乒乓球赛男子B组第五名(奖状) 县体育局、总工会、机关工委 2002、4、2

建平县“公路杯”职工乒乓球赛(女子组)第二名 建平县体育局、建平县总工会、建平县机关工委 2002、4、20

建平县“公路杯”职工乒乓球赛(男子B组)第五名 建平县体育局、建平县总工会、建平县机关工委 2002、4、20

建平县“公路杯”职工乒乓球体育道德风尚奖 建平县体育局、建平县总工会、建平县机关工委 2002、4、20

县“路通绿化杯”职工羽毛球赛冠军 县总工会、机关工委、体育局 2002、6

先进党委 中共建平县委 2002、6

建平县“路通绿化杯”职工羽毛球赛男子组冠军(奖杯) 县体育局、总工会、机关工委 2002、6、26

县“路通绿化杯”职工羽毛球赛女子组第四名(奖状) 县体育局、总工会、机关工委 2002、6、26

2002年建平县“路通绿化杯”职工羽毛球赛(女子组)第四名 建平县总工会、建平县机关工委、建平县体育局 2002、6、26

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文化教育委员会 2002、7

模范学校 市委市政府 2002、9

文明单位 市委市政府 2002、10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教育观测基地 
 2002、12

先进职工之家 市教科文卫工会 2003、3

辽宁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体育局 2003、3

“公路杯”职乒赛基层组男子团体第五名 县机关工委、总工会、体育局 2003、6

“公路杯”职乒赛基层组女子团体第一名 县机关工委、总工会、体育局 2003、6

“人民保险杯”羽毛球赛企事业男子团体第二名 县总工会、机关工作委员会、体育局 2003、7

名学校 市政府 2003、9

普通高校招收空军飞行学员先进单位 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市教育局 2003、11、4

县中小学生“新奇特”杯读数有奖征文优秀组织奖 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文化局 2003、12、10

辽宁电视台特邀优秀教育行业代表 辽宁电视台 2004、2

辽宁电视台特邀优秀教育行业代表 
 2004、2

先进职工之家 市教科文卫工会 2004、3

先进团委 县团委 2004、4

朝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师范学校 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市教育局 2004、7

朝阳市第六届运动会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市政府 2004、9

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先进学校 市教育局 2004、12

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先进单位 团省委、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教育财政人事厅 2004、12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师范学院(高中) 
 2004、12---2005、12

先进学校 市政府 

安全文明单位 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中小学校长实践基地校 市教委 

卫生甲级文明单位 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建平县首届全民运动会“公路杯”县直学生组乒乓球赛高中男子团体第一名(奖杯) 赛会组委会 2005、5、27

朝阳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 朝阳市校长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2005、8

朝阳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市教育局 2005、9

朝阳市首届“联通·UP新势力杯”高中学生辩论赛优胜单位 共青团朝阳市委、朝阳市教育局、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 (约)2005、10

朝阳市中小学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市教育局、精神文明办、团市委 2005、12

2005年被评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 朝阳市教育局 2006、1

2005年被评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单位 县委县政府 2006、2

“清廉在我心中”诗征集大赛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中共县纪委、县监察局 2006、3、9

“先进团委” 共青团建平县委员会 2006、3、17

2005年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建平县教育局 2006、4

“盼奥运、迎十运”春季长跑接力比赛大中专高中男子组第四名 朝阳市体育局、教育局 2006、4、23

“盼奥运、迎十运”春季长跑接力比赛大中专高中女子组第二名 朝阳市体育局、教育局 2006、4、23

2004年被评为朝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朝阳市 

2005年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先进集体 朝阳市教育局 

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高中男子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建平县教育局、文体局 2006、4、30

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高中女子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建平县教育局、文体局 2006、4、30

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队 建平县教育局、文体局 2006、4、30

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高中男女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建平县教育局、文体局 2006、4、30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文明单位” 朝阳市委市政府 2006、6

朝阳市普通高中优质课工程竞赛优胜单位 市教育局、市教师进修学院 2006、12

建平县教育系统首届县直单位兴教杯教职工女子团体乒乓球赛第一名(奖杯) 
 2007、1、24

朝阳市中小学教学研训基地 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 2007、3

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奖状) 县教育局、文体局 2007、4、30

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女团体总分第二名(奖状) 县教育局、文体局 2007、4、30

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队 县教育局、文体局 2007、4、30

“联通杯”建平县第十七届文化艺术节优秀演出奖 县政府 2007、8、5

2007年度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先进党(工)委 县委 2008、2

2007年度全县宣传思想工作 县委 2008、2、28

2007年度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单位 县委、县政府 2008、2

2007年度全县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县委 2008、2、28

2007年度先进团委 县团委 2008、3、5

“兴税杯”颂改革迎奥运诗歌朗诵比赛团体组织铜奖,最佳潜质奖, 县委宣传部,等 2008、6、10

朝阳市第二十一届高中生“三好杯”篮球赛(男子组)第四名 朝阳市中学生篮球赛组织委员会 2008、9、27

升学情况

历经三十四年的风雨,建平县高级中学已经为各高等院校输送了30000多名学生,其中升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9人,升入其它全国名牌和重点大学的人数已达2900人之多,方永刚、陈国华、唐国华、关成华、高皓等都是优秀的代表。他们已长成参天大树,有的成了外交大使,有的成为知名学者、科学院士,有的成为航天专家、建筑师,有的成为银行家、企业家,有的还光荣地成为奥运火炬手……尤其是方永刚,以其卓越的理论研究成就,多次获得国家奖励,受到胡锦涛主席的亲切接见和看望,在建平县历史上书写了新的辉煌。

继2005年我校李靖、吴翔文同学双双考入清华大学以来,张晓磊、高帅同学分别荣获2008、2009年全县文科状元。2010年高考我校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考生全部上提档线。其中一本上线105人,二本上线230人。理工类一本升学人数中应届生占91.4%,二本升学人数中应届生占85.5%,在三所兄弟学校中荣居榜首。文科一本升学人数中应届生占58.33%,位居全县第二名,文科二本升学人数中应届生占80.7%,在全县位居第一。理科陈冠华以671分(数学满分150分)的成绩荣膺建平县第一名,考入清华大学。文科宋俐洁以596分荣膺全县第二名,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优秀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吸引了优秀学子到建平高中圆梦。他们带着理想走进北大、清华,走进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世界最优秀的大学,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百年沧桑传薪火,千秋事业谱华章。昨天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如何开创建平高中的未来,是摆在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今,学校以“教师德正学高,学生德才兼备,提高学校声望,力争享誉朝阳”为目标,以“荣辱与共,勤奋敬业,提升水平,打造形象”为指南,坚持“以学生为本”求生存、“以教师为本”求发展、“以立志求实、拼搏进取的高中精神为本”求创新、以“高中人团结协作为本”创辉煌的办学思路,增强改革意识和发展意识,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办人民满意教育,争创省级示范高中。

学校校训

百年沧桑传薪火,千秋事业谱华章。昨天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如何开创建平高中的未来,是摆在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今,学校以“教师德正学高,学生德才兼备,提高学校声望,力争享誉朝阳”为目标,以“荣辱与共,勤奋敬业,提升水平,打造形象”为指南,坚持“以学生为本”求生存、“以教师为本”求发展、“以立志求实、拼搏进取的高中精神为本”求创新、以“高中人团结协作为本”创辉煌的办学思路,增强改革意识和发展意识,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办人民满意教育,争创省级示范高中。

学校地址

地址:建平县叶柏寿镇向阳街55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