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建兰路街道 |
释义 | 简介建兰路街道位于七里河区中心位置,西站商业繁华区。东至七里河北街,南接西津西路,西至敦煌路,北倚黄河风情线, 占地面积1.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634户、43126人。辖49个单位(其中:地级1个、县级20个、科级28个),辖建兰路、王家堡、吴家园、吴家园西街、建兰北路、火星街、光华街7个社区;有楼栋259栋,院落164个,是一个集医疗卫生、电力维护、市政管养、学校、住宿、餐饮、娱乐、住宅为一体的综合型辖区。 街道党工委下设11个党支部,其中机关党支部1个、社区党支部7个、离退休党支部1个、企业支部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1个,党工委现有在册党员202人。街道现有职工24人,社区干部17人。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立足街情,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 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主体,辖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党员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正在形成,街道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后被区、市、省、中央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街道司法、计划生育、民政、双拥、城市管理等各项工作受到省、市、区的表彰;街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街道”称号。2004年街道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双拥模范街道”,并成功实施了综治员队伍规范化管理和治安资源整合工作,顺利通过市上对街道“无毒社区”的考核验收。 历史明清,街境内有周家庄、王家堡、吴家园等村落,居民以农业为主,种植粮食、蔬菜、瓜果。抗战时期中国银行雍共实业有限公司在吴家园一带开办面粉、毛纺、化学、机器、造纸等近代工业,抗战胜利后,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萧条至兰州解放前,境内工业有的停办,有的因经营困难而濒临倒闭。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官僚资本企业,面粉厂、毛纺厂相继恢复生产,1950年在原毛纺厂的基础上新建兰州第一毛纺厂到1990年成为一个拥有17608锭的大型综合毛纺企业,职工6395人。1956年在光华街新建兰州电力修造厂;在吴家园新建兰州木器厂至1990年境内省、市、区属企业单位85个。1980年建成建兰路综合贸易市场,为七里河区内最大的集贸市场。1988年、1990年被国家工商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 境内、主干道有建兰路、滨河路、安西路、火星街等接连区内街巷有8条公交线路经过,设站停靠边是6路、78路公共汽车站终点站,交通便捷。 辖区有幼儿园4所、小学3所、中学4所和兰州市商业学校、省杂技团、长征剧院等教育文化单位,有省中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医疗单位,1983年开展争创文明单位、五好楼院、五好家庭活动到2002年有文明单位26个、其中获市级文明单位和园林化单位的有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兰州电力修造厂、省妇幼保健院、兰州污水处理厂等11个单位。五好楼院5个、五好家庭1170户,占街道总户数的93%。标兵单位和园林化单位有友谊饭店、省中医院高档次的大型小区的建设开发如曦华源、上河苑、嘉成、嘉禾园等正在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辖区有兰州市武警市支队、军区药检所、军区房管二所驻区部队、2000年有各类扰抚对象846人、其中 现役军人138人、复退军人708人、(伤残军人38人)烈属4户(4人)、军人遗属3户(3人)、近年来辖区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为促进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和保一方平安作出了贡献,街道曾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双拥模范街道。2001年街道综合治理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其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也正在蓬勃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