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尖头青竹 |
释义 | 基本信息尖头青竹 种中文名:尖头青竹 种拉丁名:PhyllostachysacutaChuetChao 种别名: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刚竹属 属拉丁名:Phyllostachys 国内分布:产江苏宜兴、浙江杭州古荡。模式标本采自杭州古荡。 命名来源:[ActaPhytotax.Sin.18(2):172.f.2.1980] 中国植物志:9(1):270 组中文名:刚竹组 组拉丁名:Sect.Phyllostachys 亚族中文名:刚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PHYLLOSTACHYDINAE 族中文名:倭竹族 族拉丁名:SHIBATAEEAE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竿高8米,径粗4—6厘米,幼竿无明显白粉,深绿色,节处带紫色,老竿绿色或黄绿色;节间微I句中部收缩,最长节间长约25厘米;竿环较隆起,高于箨环。笋绿色,圆锥形向顶端削尖;箨鞘背面绿色或绿色带褐色,有紫褐色斑点,尤以中部较密集,无白粉,疏生易脱落的刺毛或近于无毛;无箨耳及鞘口缝毛;箨舌中部隆起,两侧多少—厂延,边缘生白色短纤毛;箨片带状,平直或波状,外翻,绿色具黄色边缘。末级小枝具3—5叶;叶鞘最初被细毛;叶耳半圆形,有长5—10毫米的继毛;叶舌明显伸出;叶片带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9—17厘米,宽1-2.2厘米,下表面被短柔毛,沿中脉的毛较密。花枝呈穗状,长8—10厘米,基部托以4—5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5—10片,脉间具微毛,叶耳小形或无,鞘口继毛仅数根,每佛焰苞通常含假小穗1枚。小穗披针形,长2.5—3(3.5)厘米,含2或1朵小花;小穗轴有柔毛;颖通常1片,有时2,稀可3或无;外稃长2.2—2.4厘米,被柔毛;内稃短于其外稃,脊上生短柔毛,其余部分无毛或疏生短柔毛;鳞被线形或椭圆形,长5毫米;花药长1.1厘米;柱头3,羽毛状。笋期4月,花期4—5月。 用途笋味美,竿材可篾用或整竿使用。 产地分布产江苏宜兴、浙江杭州古荡。模式标本采自杭州古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