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价值与资本 |
释义 | 《价值与资本》在西方经济学界被认为是将近七十年来论述价值理论问题的最重要著作,由于该书的首创性贡献,1972年,希克斯与肯尼恩·阿罗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摘要《价值与资本》(Value and Capital)最近八十年来论述价值理论问题的最重要著作。 作者:约翰·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1904—1989):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概述首次出版:1939年全书名:《价值与资本:经济理论的若干基本原则之探究》(Value and Capital: An Inquiry into Som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conomic Theory) 被誉为: 最近八十年来论述价值理论问题的最重要著作 理论体系希克斯的主观价值理论是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也是本书的出发点,西方经济学家称它是本书的“杰作”部分。 《价值与资本》他看到了商品的效用无法直接衡量,同时又认为效用有大小高低之别,即效用不是数量概念而是次序概念。而效用的高低大小,乃是受消费者既定“偏好尺度”支配的,希克斯采用了埃奇沃思、帕累托的几何方法,用无差异曲线图说明自己的主观价值论。 他提出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横轴X代表X商品,纵轴Y代表Y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消费者按照已定的收入和价格可以对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进行选择。不同的商品组合可以使消费者得到相同程度的满足,因而具有无差异性。把商品X和商品Y的不同组合在坐标平面上的点连接起来,便得到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所有点都代表同等的满足水平。只要每一项商品都有正的边际效应,无差异曲线必定都是向右下方倾斜。 希克斯在以序数论代替基数论时,用“边际替代率”概念取代了“边际效用”概念,又以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取代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说该无差异曲线表明边际替代率随着X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希克斯认为,这一规律可以告诉我们边际效应的变化趋势。 希克斯在引言中写道:“我相信我很幸运地找到一种可以应用于广泛经济问题上的分析方法”。其实,他所找到的分析方法不过是马歇尔和瓦尔拉“均衡分析方法”的继续,其特点是把“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结合起来。 全书除序言和引论以及数学附录外,共分四篇24章。第一篇是主观价值理论(含3章);第二篇是一般均衡(含5章);第三篇是动态经济学的基础(含6章);第四篇是动态体系的运行(含10章)。 图书目录《价值与资本》共分4篇24章。 第一篇是主观价值理论(3章); 第二篇是一般均衡(5章); 第三篇是动态经济学的基础(6章); 第四篇是动态体系的运行(10章)。 理论贡献1.-LM模型,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2.乘数-加速原理,用于解释经济周期。 1950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理查德·希克斯(JohnRichardHicks)在《经济周期理论》(AContributiontotheTheoryoftheTradeCycle)一书中提出。希克斯认为,从历史上看,经济物品和劳务实际产量的波动表现为一种沿增长或趋于上升路线上下运动状态。其波动的高涨阶段和低潮阶段是由乘数和加速原理结合的作用决定的。即:希克斯经济周期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加速数的作用,产量(收入)的增长会引起投资的加速度增加;又由于乘数的作用,投资的增长又引起产量和收入量按某一倍数增长。从而使生产能力迅速扩张。其扩张幅度受周期上限限制。周期上限取决于社会已经达到的技术水平和一切生产资源可被利用的限度。当扩张达到周期上限时,就会转向经济收缩。收缩时,由于加速数的作用,投资的下降又会引起产量和收入量按照某一倍数下降。其下降幅度受周期下限的限制。下限取决于总投资的特点和加速原理作用的局限性。当下降到周期下限时,经济又开始回升。希克斯根据对过去一个半世纪的经济发展史的研究,认为在这一长时期内显现出一种有规则的7-10年的周期性波动,以经济增长为背景。 希克斯对西方经济学理论有许多重要贡献。他完善了以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来解释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发展了一般均衡理论。提出了IS-LM模型,其中,I代表投资,S代表储蓄,L代表货币需求,M代表货币供给,并利用它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的同时决定,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模型把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现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核心。他继卡尔多之后提出了新的补偿标准,在批评庇古福利经济学基础上,建立起新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他还研究了通货膨胀,提出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他与萨缪尔森提出乘数-加速原理,用以解释经济中产生周期性波动的根源。他在工资理论、货币理论、增长理论、资本理论以及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史理论方面都有所贡献。 作者简介约翰·理查德·希克斯 1904年,出生于英格兰沃里克。 1926年,获得牛津大学硕士学位; 1932年,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以后历任伦敦经济学院,剑桥大学; 1938-1946年,任曼彻斯特大学教授; 1946年,回到牛津大学。 1942—1971年,先后成为英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意大利林西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国院士,并担任牛津纳斐德学院名誉委员、剑桥冈维尔和凯乌斯学院名誉委员、皇家经济学会会长、维也纳大学名誉委员等职务。 1964年,封爵士。 创作背景《价值与资本》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从而创立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其灵魂的宏观经济学。二战后,宏观经济学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一跃升为主流经济学。在宏观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无论就其基本问题、分析方法,还是政策含义,都存在着深刻的差异和矛盾,两者的内容相互隔绝。为解决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这些矛盾,经济学家们力图使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力求重构宏观经济理论,使之重建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理查德·希克斯则是这一领域的先驱,他在1939年出版的专著《价值与资本》开创了宏观经济学微观化研究的先河。希克斯没有盲从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认为凯恩斯的经济学还是一种萧条经济学,而是以马歇尔、瓦尔拉和维克塞尔的理论为基础,力图把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从此奠定了宏观经济学微观化的研究基础。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