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假福王草 |
释义 | 假福王草为一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直立,单生。舌状小花粉红色;瘦果黑色,稍粗厚,见压扁,纺锤状,顶端窄,淡黄白色。冠毛2层,白色,微糙毛状。花果期5-8月。 中文学名:假福王草 拉丁学名:Paraprenanthes sororia (Miq. ) Shih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菊目 科:菊科 亚科:菊苣亚科 族:菊苣族 属:假福王草属 种:假福王草 命名来源:Act. Phytotax. Sin. 26: 1988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直立,单生,上部圆锥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光滑无毛。基生叶花期枯萎;下部及中部茎叶大头羽状半裂或深裂或几全裂,极少羽状深裂或几全裂,有长4-7厘米的狭或宽翼柄,顶裂片大,宽三角状戟形、三角状心形、三角形或宽卵状三角形,长5.5-15厘米,宽5.5-15厘米,顶端急尖,边缘有大或小锯齿或重锯齿,齿顶及齿缘有小尖头,基部戟形或心形或平截,极少顶裂片与侧裂等大或几等大,披针形或不规则菱状披针形,长4-11厘米,宽3-7厘米,侧裂片1-2(3)对,椭圆形,下方的侧裂片更小,三角状锯齿形,全部侧裂顶端圆形或急尖,有小尖头,边缘有小尖头状锯齿;羽轴有宽或狭翼;上部茎叶小,不裂,戟形、卵状戟形、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有短翼柄或无柄;全部叶两面无毛。头状花序多数,沿茎枝顶端排成圆锥状花序。总苞圆柱状,长1.1厘米,宽约2毫米;总苞片4层,外层及最外层短,卵形至披针形,长1-2毫米,宽不足1毫米,顶端急尖,内层及最内层长,长1. 1厘米,宽1毫米,线状披针形,顶端钝或圆形;全部苞片外面无毛,有时淡紫红色。舌状小花粉红色,约10枚。瘦果黑色,稍粗厚,见压扁,纺锤状,顶端窄,淡黄白色,长4.3-5毫米,每面有5条高起纵肋。冠毛2层,白色,长7毫米,微糙毛状。花果期5-8月。 生长分布分布江苏(宜兴)、安徽(黄山)、浙江(杭州、寿昌、宁波、昌化)、江西(宜黄)、福建(长汀、沙县)、湖北(合丰、宣恩)、湖南(新宁、黔阳)、广东(龙门、和平)、广西(兴安)、四川(奉节、峨眉、宝兴、天全、雅安、南川)、贵州(大方、凯里、贞丰)、西藏(察隅)。日本、朝鲜、中南半岛有分布。 生长习性生于山坡、山谷灌丛、林下,海拔200-3200米。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药用价值全草:甘,平。清热解毒,止泻,止咳润肺。用于疮疖肿毒,骨痨,肺痨,外伤出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