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贾岙村
释义

贾岙村原名下贾岙村,属乐清县石帆乡(原西联乡)。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雁荡山支脉龙门山麓。1949年前,贾岙村只有60户人家都不到,几百口人。1992年,贾岙村有405户人家、共1660多人。主要姓氏有叶、贾、刘、陈、黄、张、蔡、郑、许、管、沈等。水田1025亩,旱地260亩,山林面积2700亩。

简介

贾岙村原名下贾岙村,属乐清县石帆乡(原西联乡)。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雁荡山支脉龙门山麓。贾岙村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自然资源丰富。2006年,贾岙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8亩。村设有12个行政村民小组,至2007年年末,贾岙村行政户数453户,人口1644人,外来人口80人,其中劳动力1038人。2007年贾岙村农村经济总收入657.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996元。

人文历史

贾岙村原称鹿岩村。宋乾德年间(693~968),福建安溪人贾仁三任台州黄岩县尉,期满为变乱所阻,流落浙南,遨游山水。闻乐清雁荡山脉的龙门山麓风光宜人,便携眷居于龙门山麓。此地南面横亘龙门支脉,岩多窟窿,犹如群鹿驰过所踩下的脚印,故名鹿迹岩,顺取地名为鹿岩村,即今贾岙村。

贾岙村的杰出人物当推贾如规。贾如规(1088~1166)字元范,号鹿岩居士。平生手不释卷,钻研儒学。北宋靖康初,金人迫近。时如规为太学生,诸生恐惧,欲逃去,如规道:“我辈久被教育,国家阽危,乃苟免求活乎!”闻者愧之。南宋绍兴七年(1137),中特奏进士,御封兴国军司理,并御赠“司理”匾额悬其府门。宋代状元王十朋曾以“真君雅敬黄承事,仙籍曾告窦十郎”诗句颂之。

贾如规轻财好施,据明隆庆《乐清县志》载:“族里有不能婚葬者悉资之,常折券斥金(《鹿岩贾氏宗谱》作'拆券金')周恤补赡为事。海溢之变,躬率乡社为掩流。岁大饥疫,乞人满道,为设糜粥,活人甚众。前后郡守亦皆移书问以赈济之策施行之。县起学宫,与钱尧卿等规划既成,又为置田养士。”

自然景观

贾岙村山清水秀,多名胜古迹,著名的有“贾岙八景”。

司理门

系南宋“兴国军司理”贾如规的府第大门。府门三间,坐西朝东,面阔6米,进深4米,高约5米。明间阔2.5米,次间阔1.85米。明间左右两榀有八角石柱一对,上有卷刹。柱头、梁枋和斗拱等构件,留有明代早期的建筑特点。府门匾额“司理”二字原系南宋御题,“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屋面原盖筒瓦,府门古朴、端庄。府门底有左右池塘两口,中以石桥沟通,当年养植荷花。宋代的建筑物,迭经修葺,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明代修建后的面貌。

七星池

池水碧绿,终年不枯。其外形如北斗星座,夜间在月色下闪烁银波,常可映见七女星。据传,池名系宋代王十朋所取。民间故事《王十朋捉蟹精》即以此池附近的贾宅为背景。池畔有一眼水井,水净如碧玉,冬暖夏凉。

鹿迹岩

岩坡呈凤翼状,坡上窟窿星罗棋布,状如群鹿踩过的足迹。其中一处维妙维肖。民间传说为“八仙过海”时仙鹿踏过的遗迹,故名鹿迹岩,贾氏祖先贾仁三建村即以“鹿岩”为村名。此岩所依的山形如凤凰,山上有古墓“金雀坟”遗址。

俩老峰

系龙门山光朗堂主峰之一,奇峰耸立,状似俩老者相伴,形态逼真。峰下山色如画,草木葱茏,鸟语花香。

王十朋读书处

又名龙门庵,典出自“鲤鱼跳龙门”。传说南宋王十朋少年在此攻书,曾题诗:“三更打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期。黑发不知读书早,白头方悔求学迟。”后由其叔公(妻之叔)贾如规资助上京(临安)投考,中取状元。

玉箫峰

与县城箫台山遥遥相对。据传王子晋当年在乐成吹箫骑仙鹤经此,见此峰奇特,在此吹奏一曲仙乐,箫声悠扬,远近可闻。

仰天龟

在玉箫峰旁,状如灵龟观天。传说当年灵龟在此仰首听王子晋吹箫。王子晋骑仙鹤飞去,灵龟仰首送行,呈恋恋不舍状。王十朋曾有诗咏之。

梅花洞

在玉箫峰下,洞高约40米,阔8余米。可容百余人。洞境清幽。据传梅花娘娘在此修行得道,听仙乐后成仙。后人在洞内建寺,塑梅花仙子像。

综合经营

贾岙村绿化成绩显著,山坡松、杉、竹林茂密。又盛产杨梅、枇杷、柑桔、柿等水果。1991年春,温州市分管林业的副市长率领各县林业领导到该村杉木基地召开全市绿化工作现场会,表彰了贾岙村绿化的先进事迹。1990年以其砖瓦、服装、算盘、电器、五金产品发展而名闻遐迩,并涌现了众多的企业经营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