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贾幼慧 |
释义 | 贾幼慧简介贾幼慧(1902—1965)生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系贾姓迁韩定居本村的第十九代孙。祖父乐天公,一生献身教育事业。(详见本书本传)父自强继承父业,于陕西同州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后,即服务乡梓,为人正直,常为乡民排忧解困,在地方上堪称德高望重。 求学经历幼慧自幼在祖父与父亲的薰陶下,勤奋好学,孜孜不辍,立志报国。1912年(民国元年)十岁,毕业于县立小学。1915年读完旧制中学。1917年,十六岁,入清华学校预科。1918年,考入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1925年毕业,考取官费留美,入美国加州大学研读历史。次年转入史丹佛炮兵专校学习炮兵,1929年毕业,同年秋入美国炮兵七十六团实习,完成文武兼备的现代化军事教育。 抗战历况1930年返国,任浙江省原保安处教导团第四营少校营长。1931年春,改任原中央军校宪警班第一大队第三中队少校中队副兼教官,此后相继担任过原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宪警第一团少校团副、财政部税警独立第四营少校营长、财政部税警官佐教练所中校教育长兼总队长、财政部税警总团第一团第二营中校营长等职。1933年夏,入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受训。结业后历任原财政部税警总团第一团第二营中校营长、炮兵营上校营长、财政部税警第一总团少将总团长,直接受孔祥熙领导。两年后转任军事委员会外事局第一处少将处长。1945年初,调任陆军新编第一军少将副军长、军长即孙立人将军。该军当年参与滇顷战役,战绩辉煌,闻名于世。 幼慧一生军旅,作战勇敢,尤俱谋略,知人善任,御下有方。曾多次参加抗日战役,均能克敌制胜,圆满完成任务。1937年8月,税警总团炮兵营营长任内,参加上海抗日战役,成功地摧毁了日方桥头堡及炮兵阵地,掩护我军进攻,稳定我军阵地,当我军转移时,掩护我军安全撤离,撤退时将全营大炮及配备乃至空炮弹壳皆完整无缺地带至安全地区。 归台同年秋,日本投降,该军奉令移驻广州,负责广州方面日军投降事宜。1946年春,整编为新编第一军奉命调赴东北驻守长春,并成立“长春警备司令部”,孙立人兼任司令官司,幼慧兼任副司令官司。1947年7月,孙立人奉调台湾,成立“陆军训练司令部”,负责训练新兵,幼慧亦奉命随之去台担任陆军训练司令部少将副司令官司。1949年秋,“训练司令部”改制为“台湾防卫司令部”,幼慧继续辅助孙将军担任其副司令官司。后“陆军总司令部”在台复建,孙立闪将军升任台第一任陆军总司令,幼慧亦奉命调任陆军总司令部中将副总司令。1957年4月,调“总统府”战略顾问。 收获爱情幼慧戎马生涯,矢志为国,婚姻爱情方面也值得记载彰扬。他留美回国后,于1935年在北平结识李静瑜女士。李女士为当时全国名指画家李石君之二女,时就读燕京大学,主修幼教,二人情投意合,旋即订婚。本拟于1937年结婚,嗣以抗日战争爆发,幼慧奉令随军参与保卫大海之役,而李女士亦因北平危急与其同窗好友迁往厦门鼓浪屿,就地担任教职。分离期间,彼此虽多方探听,均未未获丝毫音信。直到1947年幼慧任陆军训练司令部副司令官时,一日李女士自报纸上看到他飞赴南京公干的消息,极为兴奋,但因相隔十年之久,尚难确定其人为未婚夫,即写信探询。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由台湾传来佳音,二人遂于当年在台北终成眷属。时幼慧已四十六岁矣。 幼慧为官司清廉,婚后家庭生活简朴。1948年生女名南屏。南屏大学毕业后与周智仁结婚,育有一男一女,现居加拿大。李女士自幼慧逝世后,即与爱女相依为命,后亦随女儿旅居加拿大。幼慧早年父母双亡,兄弟姐妹五人,幼慧居长,大妹秋清与二北幼敏均已与世长辞。三北幼笃从十七岁起跟随长兄在外求学,完成大学教育后即服务于教育及港航界,现已由高雄港务局退休。小妹秋云现居韩城市井溢村,儿孙满堂。 逝世幼慧于1964年不幸身患肺癌,虽两次住荣民总医院手术治疗,但终于1965年7月28日与世长辞享年六十有四。安葬于台北阳明山第一公墓,其碑文“勤劳堪念”四字由蒋介石书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