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贾秀 |
释义 | 《北史·魏书·贾秀传》贾秀,贾彝子,本武威姑臧人也。位中庶子,赐爵阳都男,本州大中正。献文即位,进爵阳都子。时丞相乙浑妻庶姓,而求公主之号,屡言于秀,秀默然。后因公事,就第见浑。浑夫妻同坐,厉色曰:“尔管摄职事,无所不从。我请公主,不应,何意?”秀慷慨大言对曰:“公主之称,王姬之号,尊宠之极,非庶族所宜。秀宁就死于今朝,不取笑于后日。”浑左右莫不失色,为之震惧,秀神色自若。浑夫妻默然含忿。他日,乃书太医给事杨惠富臂,作“老奴官悭”字,令以示秀。浑每欲伺隙陷之。会浑伏诛,遂免难。 时秀与中书令勃海高允俱以儒旧重于时。皆选拟方岳,以询访被留,各听长子出为郡。秀固让不受,许之。自始及终,历奉五帝。虽不至大官,常当机要。廉清俭约,不营资产。年七十三,遇疾,诏给医药,赐几杖。时朝廷举动及大事不决,每遣尚书、高平公李敷就第访决。卒,赠冀州刺史、武邑公,谥曰简。 白话文翻译贾秀,贾彝之子,原籍是甘肃武威姑臧人。为中庶子(太子近臣),赐爵位阳都男。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即位,进其爵位阳都子。此时丞相乙浑的妻子名号不高,而想求公主之号,屡次向贾秀说这事,但贾秀总是沉默。后来因为公事,贾秀去见乙浑。这时乙浑和妻子都坐在厅堂,厉声对贾秀说:“凡是你求见公职的事情,我没有不办的。但是我请公主之号你却不允许,这是为什么?”贾秀慷慨以言相对说:“公主的名号,王姬的称谓,是何等尊荣啊,不是什么人想称谓就能加此名号的。今天贾秀我就是死,也不会让后人取笑我的。”坐在乙浑左右的人都大惊失色,为贾秀感到震惊和害怕,但贾秀神色自若。乙浑夫妻只能默口不语而心含气忿。 他日,乙浑把太医杨惠富叫来,并在他手臂上写了“老奴官悭”,乙浑让他去贾秀那里让贾秀看看。乙浑总是等待时机陷害贾秀。后来乙浑因乱政、杀害许多无辜大臣被诛灭,贾秀这才免于乙浑的迫害。 贾秀与中书令勃海高允都以儒而被当时所重。此时朝廷都在遴选人才做官,贾秀被询访而留下,当时规定可以让长子到外郡做郡守。但是贾秀却不愿意,朝廷也随他的意愿。贾秀自始至终历奉五帝。他虽然没做过非常显赫的大官,但却是机要人物。贾秀为官清廉俭约,没有资产。七十三岁遇到疾病,皇上下诏御医给他治疗,并赐几仗。那时只要是朝廷有事或者是决定不了的大事,都派遣尚书、高平公李敷去贾秀那里问访决断。病卒,赠冀州刺史、武邑公,谥号是“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