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家蝇
释义

家蝇在人住所中家蝇约占全部蝇类的90%。家蝇曾是城市内主要的扰人昆虫和影响公共卫生的问题,目前在有垃圾和腐败的有机废物堆积的地方仍是如此。

家蝇 (Musca domestica Linnaeus,1758)

双翅目(Diptera)蝇科(Muscidae)的常见昆虫,学名为Musca domestica Linnaeus,1758 ,深灰色,腹部有污黄色的区域,胸部有纵形条纹。体长约5~7公厘(0.2~0.3寸)。复眼显著,约有4,000个小眼面。口器不能叮咬,只能舐吸(近缘的螫蝇会叮人)。由于足上每个爪下的爪垫的分泌物的表面张力,家蝇能在垂直的玻璃窗上或背朝下在天花板上行走。雌蝇一次产100多个细长卵(长0.8~1公厘),一生产600~1,000粒卵。经12~24小时孵化。幼虫称为蛆,污白色,长约12公厘(0.5寸),经数次蜕皮,转化成蛹。羽化时头上扩展成一额胞,突破蛹壳的端部而出。

家蝇-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双翅目 Diptera

科: 蝇科 Muscidae

属: 蝇属 Musca

种: 家蝇 M. domestica

家蝇-外观特征

体长约7mm。体色为单纯灰黑色,没有其他明显的斑纹或色彩;复眼红褐色。第四纵脉角型弯曲,胸背有四条纵纹。

家蝇-生态习性

本种是分布最普遍的家蝇类。幼虫的孪生地以垃圾场和鸡粪堆为主,因此在养鸡场或使用鸡粪当堆肥的农场、果园附近,常会有非常庞大的族群,算是极严重的环境卫生害虫。

家蝇-生活史

家蝇是完全变态的昆虫,生活史主要包括:卵、幼虫、蛹及成虫 4 个时期。卵孵为幼虫,幼虫通常称为蛆。幼虫蜕皮 2 次共有 3 龄,第三龄幼虫不蜕皮即前后收缩而变为蛹,由蛹前端开一环裂而羽化出成虫。成虫初出时,两翅尚未展开只能爬行,过数十分钟翅即展开,开始飞行生活。由卵到成虫所需时间依温度、食物及种类的不同而异。温度对家蝇各虫期发育的影响。据测定,卵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12℃,最高生存温度为 42 ℃ ;幼虫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2-14℃,最高生存温度为 46 ℃ ;蛹发育的最低温度为日 l1-13℃,最高生存温度为 39 ℃ 。人工养殖时,幼虫饲养温度以25 一 35 ℃ 为宜,低于 22 ℃ 生长周期延长,高于 40 ℃ 则幼虫会从培养基中爬出,寻找阴凉适温处。在恒温室( 28 士 1 ℃ )和营养丰富的条件下,家蝇的生活史周期约需两周。在自然界,家蝇生活周期视季节和地区的不同差别很大,据广东白水东镇观察,在当地的自然条件下,家蝇生活史周期春季( 20 . 5 ℃ )为 14 一 18 天,夏季( 28 . 1 ℃ )为 7 一 9 天,秋季( 23 . 1 ℃ )为 9 一 15 天,冬季( 16 . 4 ℃ )为 23 一 29 天。一般情况下每完成一个世代,需要 12 一 15 . 5 天。

( l )卵 家蝇卵为乳白色,呈香蕉形,长约 1 毫米。卵壳的背面有两条嵴,嵴间的膜最薄,卵孵化时壳在此处裂开,幼虫钻出。家蝇卵的发育最低有效温度为 8 一 10 ℃ (乌霍娃, 1952 )。自卵产出后至幼虫孵化出所需的时间为卵期,卵期的长短和温度有关。蝇卵的孵化温度范围为15一 40 ℃ 之间, 35 ℃ 时最短,仅需 6 一 8 小时;当温度为 25 ℃ ,湿度为65%时, 8 一 12 小时即可孵出幼虫;当温度低于 13 ℃ 时,蝇卵停止发育;低于 8 ℃ 或高于 42 ℃ 时,卵则死亡。霍新北报道在自然变温条件下,家蝇卵发育的起点温度为 13 . 46 士 2 . 5 ℃。 在腐烂物质堆中,卵发育时期的长短,因温度不同而有差异,夏天一般经过 8 一 12 小时即可孵化。湿度对蝇卵的孵化率也有很大的影响。家蝇卵的发育需要高湿,相对湿度低于90% 的时候率高。家蝇的卵壳对于各种化合物的抵抗力比幼虫的表皮强。

家蝇的足上带有千百万病菌。凡家蝇接触的垃圾、粪便及废物要用杀蛆药喷洒。长效杀虫药在数周内对家蝇有效,但有的家蝇对一些杀虫药(如滴滴涕)已产生抗药性。

蝇科家蝇亚科昆虫的1种。又称欧家蝇。分布于新疆、甘肃、亚洲北部、欧洲、北美。体长5~7毫米,色深灰。雄性两复眼间距离约为一眼宽的2/5。间额黑色。头顶单眼三角至眼缘间的距离约等于单眼三角横径的宽度,后头上部凸出部分约为眼长的1/2。头部除额黑色外,均复银白色粉被。雌性眼远离,侧额向头顶部变狭。胸部背面黑色纵条4。翅M1+2脉端部呈角形弯曲;腋瓣淡棕色,平衡棒棕黄色。腹部灰黄色棋盘状斑较明显,正中具深褐色纵条,第4、5背板有2~3暗纵条,不明显。

家蝇蝇蛆-食用及医用价值

1、蝇蛆在动物蛋白饲料方面的应用 据国内外对蝇蛆营养成分的分析:蝇蛆含粗蛋白59%-65%,脂肪2.6%-12%。无论从原物质或干粉,蝇蛆的粗蛋白含量都与鲜鱼及肉骨粉相近或略高。蝇蛆的营养成分较全面,含有动物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且每一种氨基酸含量都高于鱼粉,必须氨基酸和蛋氨酸分别是鱼粉的2.3倍和2.7倍,赖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6倍。同时,蝇蛆体内还含有多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饲养试验证实:用蝇蛆代替部分鱼粉作饲料,喂养畜禽、鱼类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用10%蝇蛆蛋白粉喂养蛋鸡相比,喂养蝇蛆蛋白粉的蛋鸡产蛋率比喂鱼粉的提高20%;在基础口粮相同基础上,每头猪喂100g蝇蛆的蛋白粉或100g鱼粉,结果喂蝇蛆蛋白粉的猪体重比喂鱼粉的增加7.18%,而且每增生0.5kg毛重的成本下降13.2%,瘦肉中蛋白质含量比喂鱼粉的高5%。此外,蝇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开发成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氨基酸类和中药类饲料添加剂。

2、利用蝇蛆蛋白开发食用及滋补保健品 以蝇蛆作为人类的食物,国内外均有记载。近年来许多学者大力尝试开发蝇蛆在食用及保健方面的应用技术,如蝇蛆锅巴、蝇蛆活性粉、蝇蛆蛋白提取液、蝇蛆食品添加剂、蝇蛆保健酒等。蝇蛆活性粉具有抗疲劳、抗辐射、延缓衰老、保护肝脏、增强免疫能力等保健功能,可生产保健品。蝇蛆蛋白质可用于食品工业、发酵工业等。蝇蛆油成分优良,可供食用和开发新型医药、化妆品等。其前景十分广阔。

3、利用蝇蛆提取甲壳质 甲壳质(又名几丁质)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属于氨基酸多糖,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的外壳以及真菌胞璧中。由于甲壳质天然、无毒、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可降解性以及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因此它在医学、药物制剂学、化工、食品、化妆品、印染、造纸、农业、环保以及酶的固定化载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被国内外科学界、医学界、企业界所重视。 目前甲壳质的生产原料主要是蟹虾壳,其生产原料呈现相对不足,且蟹虾壳含重金属、钙质、色素等较高,难以生产出高纯度的优质甲壳质;而家蝇可大规模养殖,克服了蟹虾壳收购分散的问题,目前工厂化大规模养殖的蝇蛆主要利用农业下脚料作为养殖饲料,养殖成本较低,为制取甲壳质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原料。此外,蝇蛆碳酸盐含量低、重金属、钙质、色素含量低于蟹虾壳,因此,利用蝇蛆提取甲壳质的生产工艺较简单,成本较低,并可生产出高纯度的优质甲壳质。

4、利用蝇蛆可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抗菌肽 家蝇具有独特的免疫功能,其体内含有一种具强烈杀菌作用的"抗菌活性蛋白"-抗菌肽,这种活性蛋白只要万分之一的浓度就足以杀灭入侵的病菌,具有广谱抗菌性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长期使用不会产生抗药性。因此,抗菌肽的制取和大量生产,是21世纪可能替代抗生素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抗菌药物。

5、蝇蛆培养基可生产高效有机肥 繁殖蝇蛆所使用的培养基富含氮、磷及微量元素,经加工处理,可生产高效有机肥,可用于无公害蔬菜及花卉的栽培。

6、可用苍蝇提取抗癌物质 日本有关专家从一般家庭常见的大麻蝇幼虫的体液中提取到一种蛋白质“大麻蝇外源凝集素”,并分离出这种蛋白质的脱氧核糖核酸。通过小鼠摄用大麻蝇外源凝集素的实验,观察证明,鼠体内原有的肿瘤大大缩小。专家们认为大麻蝇外源凝集素能使哺乳动物体内的抗体和破坏肿瘤细胞的因子活化,从而杀死癌细胞。

总之,蝇蛆系列产品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其中尤以医学、药物、化工、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最为活跃,而且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还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家蝇系列产品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将会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3:5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