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夹信子镇 |
释义 | 夹信子镇位于黑龙江省宝清县县城南2.5公里处,是典型的城乡结合型乡镇。镇南部由完达山余脉环绕,北部为三江平原的南缘,西部和西北部由饶力河、宝石河流经,土地多处半山区,坡岗地面积较大,地貌特征可概括为“三山一水六分田”。 简介行政区域面积178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21个自然屯,总户数5028户,总人口1.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9万人,耕地面积14.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37万亩,农民人均耕地占有量7.3亩,已有14个村开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全镇有16个卫生所,一所医院,中小学9所。 经济基础全镇资产总额1482.6万元,其中流动资产总额1105.8万元,固定资产总额376.6万元。2005年全镇乡镇企业产值实现3152万元,增长91%,镇财政收入达120万元,人均收入达3845元,增长11.2%。 公共事业全镇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2005年已有1.2万农民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资金达12万元。镇里先后投资20多万元修建了1900平方米水泥路面和增置了办公设备,建起了1600平方米的篮球场地两个,购置乒乓球案一个,微机10台,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已有3000多户安装了电话,入户率达到58%,砖瓦房入住率达70%以上,人均居住面积达20平方米,13个村开通了致富宝典,推动了信息化发展步伐。 主导产业依托市场,大力发展具有夹信子镇特色的四大主导产业,即毛葱产业,面积已人原来不足3000亩,发展到8160亩;万寿菊产业,面积已从原来不足1000亩发展到5500亩;平贝产业,面积已从原来不足800亩发展到2600亩;食用菌产业,已发展200万袋地栽黑木耳。特色经济总收入实现3800多万元,头道岗灌区水利设施完善,2005年又完成引挠入宝工程,工程总长10公里,修建构造物13处,下涵管120节,完成土方8万立方米,投入资金24万元,可使宝石河下游5000亩水田受益。农民科技培训力度不断加大,采取集中培训和深入村屯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此来提高广大农户的种植、养殖水平。目前,全镇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5期,受训人数达千余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突出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这个中心,围绕建设经济强镇这个目标,发展毛葱、万寿菊、平贝、食用菌四大产业,兴建蔬菜、烤烟、甜菜、白角瓜、高油大豆、绿色食品、水稻三超、畜牧养殖八个特色种植、养殖园区。抓好毛葱深加工、水稻精加工、大豆细加工、饲料精加工企业建设。 按照以产业带基地的种植结构,采取典型引导,示范带动措施,确定了57个典型示范户,用典型示范户的科学生产感染一些人,经济效益带动一些人,使科技含量得到提高,特色产业得到推进,农民收获得到增加。通过能人带动、典型促进、效益拉动,粮、经、饲比例调整为5.3:4.2:0.5。 基础设施全镇农户基本达到或接近小康水平,2005年人均收入实现3845元,增长112%。农民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砖瓦房入住率达到70%左右,电视机达到100%。洗衣机、摩托车达到40%。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劳务输出,大大增加了经济收入。相对增收潜力可挖掘的项目:劳动力转移可以使一部分剩余人员走出家门创收;实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市场需要啥去发展啥;发展乡镇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把当地资源开发出来。2005年,全镇乡镇企业产值实现3152万元,增长91%。主要是靠采矿业、砖厂、小作坊等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农民教育成效显著,全镇普遍建立了科技活动组织,使培训和普及形成梯次网络。号召广大农户参加农函大、农广校学习,已有600多人达到了中专学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双丰收,邻里之间矛盾减少了,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的人多了,一些群众自发地组织起秧歌队。农闲季节,徐马、河泉村男女老少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呈现出一派安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村风、民风大变样,稳定了社会,一种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气氛已经形成,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净化了人们的心灵。农民健康有保障,特别是近两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因病返贫现象得到了遏制。 信访制度夹信子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维护好、发展好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上突出位置,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不动摇,调防并重,主动出击,化解了大量的纠纷和矛盾,实现了无越级集体访和个体访的目标,确保了全镇社会稳定,促进了镇域经济社会发展。 制度一健全预防排查机制,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使信访案件能够尽早发现,及时解决,切实预防和减少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发生,夹信子镇在预防排查矛盾纠纷上狠下功夫,努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促进了全镇信访工作健康良性发展。一是定期召开会议。镇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每月末召开一次会议,定性分析预测不安定因素和矛盾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对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制定预案,明确责任人,落实稳控措施,限定时限要求,扎实有效地化解了大量的不安定隐患。二是健全预警网络。明确规定镇信访办主任为第一信访信息员,各村屯除了村党支部书记、村治保主任为兼职信访信息员外,还要多发展一些政治觉悟高、自身素质强的党员担任义务信访联络员,逐步建立覆盖镇村两级的信访预警预报网络体系,为镇信访领导小组当好“通讯员”。 制度二构建矛盾调处机制,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针对排查出的信访案件,抓住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调处力度,努力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化民怨,实行专案调处。夹信子镇把化解群众最有意见、最不满意、最有怨气的问题作为信访工作的切入点,对重点疑难信访案件,实行专案调处。去年秋季,我镇头道村农民对村委会在机动地发包未到期内,又与原承包户续签承包合同一事非常气愤,多次到镇里上访。镇党委立即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调处头道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专案组,进驻该村,现场调处。经过专案组一个多月的调查核实,作出了调整续签合同土地承包时间、承包价格,待机动地到期后一次性补给村民的处理决定。从而,化解了村民的怨气,稳定了村民的情绪,维护了村民的利益。二是排民忧,进行重点解决。夹信子镇把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作为调处信访案件的重点来抓,想方设法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期,一部分农民因欠集体债务,承包田被收回,挂帐债务又实行复利计算,使原本贫困的农民生活更加贫困。针对这一不安定因素,夹信子镇把此类信访案件列为2005年的头号信访案件来抓,成立了调处小组,深入调研,研究办法,使其得到了妥善解决。 制度三创新工作运行机制,把信访工作落到实处 夹信子镇党委、镇政府本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片、重特大事件不出镇”的信访工作原则,建机制、落实责,狠抓信访工作。一是实行领导包案制。对个别重大或疑难的信访案件实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案制度,明确责任,限期办结。按照领导包案制度的要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都能俯下身子,深入群众,研究办法,认真调处包保案件。二是实行个案责任制。对每个信访案件,由镇信访办公室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进行跟踪督办,直至得到妥善解决和处理。三是实行现场答复制。我们明确规定,凡是群众来访的问题,能当场答复的,必须当场给群众一个满意答复;若不能在当场答复的,也必须向群众说明情况,限定时限,给上访群众一个合理解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