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夹山村
释义

1、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袁花镇夹山村

夹山村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袁花镇东约3公里,东临海盐县,南接黄湾镇,西靠该镇镇东村,北与长啸村相邻,辖22个村民组,人口4729人,总户数1227户,党员132名,企业30多家,总面积6.5平方公里,水田3900亩,专桑1078亩。2005年粮食产量3328吨,蚕茧产量143吨,经济总量1.3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9828万元,农业产值3685元,人均纯收入7433元,村集体收入127.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元。

2、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永固镇夹山村

夹山村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永固镇,该村主要经营金太阳杏等的种植、销售。目前,拥有社员200余人,分布在永固镇夹山村各自然村中。主要由种植大户、运销大户组成。

有生产基地三百余亩,南邻山坡,北傍水库,自然条件相当优越,种植出的金太阳杏属无公害、绿色食品,成为附近淮北、徐州一带的畅销产品。

3、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石门乡夹山村

夹山村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西南六公里。地处山区,南靠大岭主峰双嘴山,是淄博市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村南“风门道”,过去是博山、淄川、章丘、莱芜四县分界,是淄博和莱芜广大地区的制高点,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设博山县夹山办事处于此,现故址尚存。设一村民委员会。206户,748人。耕地1,120亩。 主产玉米、谷子、小麦,兼植树造林。特产椿芽,驰名全省,出口日本。工副业有石料厂和铁编。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穆氏族谱》载:“余祖本冀州枣强人,自明初迁发以来,……盗寇时起,迁徙无常,则散居西山夹山诸村者,遂家焉。”据《谱系图》记载,穆氏当于清初迁来居住。

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 《淄川县志》 均载村名为“夹桑峪” 。民国十二年(1931年)《博山乡土志》载村名为“夹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白石洞碑记》载村名为“夹山庄”。

据该村81岁老人吴宗清讲:因村处西岭山下,东、西两山岭夹峙,古代又多桑树,故名“夹桑峪”、“夹桑岭”,后简称“夹桑”。“夹山”是“夹桑”的别名和现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23: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