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嘉祥武氏祠 |
释义 | 为汉代祠堂和墓地,位于嘉祥县纸纺镇武宅山村北,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是我市最早的建筑物,全石结构,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制精巧,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汉代石刻艺术珍品。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0余石。石阙和石狮系墓道的设施,对阙对称,间距4.15米,由基座、阙身、栌斗、阙顶组成。 嘉祥武氏祠 重檐平伸,顶刻四坡瓦垄,傍依单檐子阙,通高4.30米,基座各宽2.58米,厚1.4米,通体刻画像及花边纹饰。两阙身正面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题铭90余字,记有立阙人武始公暨弟绥宗、景兴、开明及营造工匠姓名。一对石狮相对立于阙前两侧,高1.24米,长1.45米,巨口膛目,昂首顾盼,浑朴端庄,形态生动。武梁祠为单间歇山式,现存6石,即“武梁祠画像”3石,“祥瑞图”2石,“武家林”断石柱1石。祠内遍刻画像,东西中三壁上部,罗列40余则历史故事,有从伏羲至夏商古代帝王,有蔺相如、专诸、荆轲等忠臣义士,有闵子骞、老莱子、丁兰、梁高行等孝子贤妇;三壁下部为祠主的车马出行、家居庖厨等画像。东西壁山尖刻东王公、西王母等灵仙故事,内顶刻布神鼎、黄龙、比翼鸟、比肩兽等各种祥瑞图像,旁有隶书榜题。前石室为双开间,悬山式顶,后壁正中龛。现存16石,即原“前石室画像”12石,“后石室画像”4-5二石,“孔子见老子”1石,供案1石。祠内满刻画像,亦有西王母、东王公等神话故事,壁西刻孔子见老子、孔门弟子和祠主的车骑出行,宴饮歌舞,以及文王十子、赵宣子、荆轲、邢渠等良卿古贤;西壁下部刻大幅水陆攻战图。小龛后壁刻祠主楼阁家居图,室顶为仙人出行、雷公电母、北斗星君、伏羲女娲等灵仙神话,伴有大量榜题,一般认为祠主当为武荣。左右室与前石室形制相同,现存17石,即原“左石室画像”2-9八石,后石室画像1-3与6-9七石,残脊石1,花纹条石1,内容布局亦类前室。其中如周公辅成王、二桃杀三士、管仲射小白,以及顶部的海灵山行、升仙图等均为前室所不见。无榜题,祠主待考。武氏祠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南宋洪适又将其部分榜题字与图像,集于《隶释》、《隶续》中,并始以“武梁祠画像”命名。后因水患淤漫,祠倾圮湮没于地下。清乾隆时,黄易等人进行了发掘清理,认为祠有四座,即“武梁祠”和“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除将其中“孔子见老子”一石移置济宁学宫外,皆就地建屋将画像石砌于壁间,外缭石垣,围双阙于内,题门额曰“武氏祠堂”。这批石刻艺术的重新问世,以其鲜有的“画像古朴,八分精妙”引起世人的注目,名家学者争相拓墨,中外书刊广为著录。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这批珍贵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在此专设文物保管所。1964年将处于深坑中的石阙、石狮,按原位置提升到现在的地坪以上,并建立了宽敞的保护室。1972年将旧墙壁中的画像拆出移入阙室陈列。1981年蒋英矩在进行全面考察后进行了配置复原,提出了“后石室”并不存在的确证。 武氏祠为汉代祠堂和墓地,位于嘉祥县纸纺镇武宅山村北,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是我市最早的建筑物,全石结构,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制精巧,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汉代石刻艺术珍品。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0余石。 石阙和石狮系墓道的设施,对阙对称,间距4.15米,由基座、阙身、栌斗、阙顶组成。重檐平伸,顶刻四坡瓦垄,傍依单檐子阙,通高4.30米,基座各宽2.58米,厚1.4米,通体刻画像及花边纹饰。两阙身正面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题铭90余字,记有立阙人武始公暨弟绥宗、景兴、开明及营造工匠姓名。一对石狮相对立于阙前两侧,高1.24米,长1.45米,巨口膛目,昂首顾盼,浑朴端庄,形态生动。武梁祠为单间歇山式,现存6石,即“武梁祠画像”3石,“祥瑞图”2石,“武家林”断石柱1石。 祠内遍刻画像,东西中三壁上部,罗列40余则历史故事,有从伏羲至夏商古代帝王,有蔺相如、专诸、荆轲等忠臣义士,有闵子骞、老莱子、丁兰、梁高行等孝子贤妇;三壁下部为祠主的车马出行、家居庖厨等画像。东西壁山尖刻东王公、西王母等灵仙故事,内顶刻布神鼎、黄龙、比翼鸟、比肩兽等各种祥瑞图像,旁有隶书榜题。 前石室为双开间,悬山式顶,后壁正中龛。现存16石,即原“前石室画像”12石,“后石室画像”4-5二石,“孔子见老子”1石,供案1石。祠内满刻画像,亦有西王母、东王公等神话故事,壁西刻孔子见老子、孔门弟子和祠主的车骑出行,宴饮歌舞,以及文王十子、赵宣子、荆轲、邢渠等良卿古贤;西壁下部刻大幅水陆攻战图。小龛后壁刻祠主楼阁家居图,室顶为仙人出行、雷公电母、北斗星君、伏羲女娲等灵仙神话,伴有大量榜题,一般认为祠主当为武荣。左右室与前石室形制相同,现存17石,即原“左石室画像”2-9八石,后石室画像1-3与6-9七石,残脊石1,花纹条石1,内容布局亦类前室。其中如周公辅成王、二桃杀三士、管仲射小白,以及顶部的海灵山行、升仙图等均为前室所不见。无榜题,祠主待考。武氏祠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南宋洪适又将其部分榜题字与图像,集于《隶释》、《隶续》中,并始以“武梁祠画像”命名。后因水患淤漫,祠倾圮湮没于地下。 清乾隆时,黄易等人进行了发掘清理,认为祠有四座,即“武梁祠”和“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除将其中“孔子见老子”一石移置济宁学宫外,皆就地建屋将画像石砌于壁间,外缭石垣,围双阙于内,题门额曰“武氏祠堂”。这批石刻艺术的重新问世,以其鲜有的“画像古朴,八分精妙”引起世人的注目,名家学者争相拓墨,中外书刊广为著录。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这批珍贵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在此专设文物保管所。1964年将处于深坑中的石阙、石狮,按原位置提升到现在的地坪以上,并建立了宽敞的保护室。1972年将旧墙壁中的画像拆出移入阙室陈列。1981年蒋英矩在进行全面考察后进行了配置复原,提出了“后石室”并不存在的确证。 简介此祠位于山东嘉祥县南15公里的武宅山北麓,早被发现,据考证这个武氏宗族石刻群是公元147年前后的作品。原有三个石室即武梁祠、武荣氏祠或武斑氏祠和武开明祠。今将三室遗石共置一堂之内,总称之为武氏祠堂,具有构图完整的画像石50余块。现在略选武梁祠数石加以描述。 武梁祠建于元嘉元年(公元151年),现存5石即石祠东、西山墙、北墙及屋顶前后两坡。石刻画像大多有隶书榜题。 东山墙画像分为五层。顶部正中是端坐的东王公,两侧有各种仙人神兽。 第二层从左方起有伏羲、祝融、神农、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夏禹、夏桀等像顺次刻出,像旁各有隶书题名。伏羲手执蛇身之矩,神农执耒耜、夏禹执锹,颇引人注目。第三层刻孝子事迹:最右为曾母投杼、向左分别为闵子骞坠鞭、老莱子彩衣娱亲、丁兰在二亲木像前跪拜的场面。第四层刻刺客事迹:从右起分别为曹沫劫齐桓公、专诸刺吴王、荆轲刺秦王。第五层刻有两辆车马、六个骑者和一个步行者。 西山墙也分五层。顶端刻西王母、神兽、仙人。第二层刻列女事迹:代赵夫人、梁节姑姊、齐义继母、京师节女。第三层刻孝子事迹:三州孝人、义浆羊公、魏汤、孝孙(原谷)等人。第四层刻刺客事迹:要离刺庆忌、豫让刺赵襄子、聂政刺韩王、无盐丑女钟离春。第五层刻庖厨和县功曹迎处士图,大约是描述墓主人事迹。 北墙画像分四层。第一层与东西山墙第二层相接,刻列女事迹:梁高行拒聘、鲁秋胡戏妻、鲁义姑姊、楚昭贞姜渐台。第二层刻孝子事迹:柏榆受笞、刑渠哺父、董永佣作侍父、田章孝母、朱明友悌、忠孝李善、金日c拜谒阙氏像。第三层中间刻楼宇燕居,楼上端坐一名妇女,旁有侍女4人,右方刻蔺相如奉璧于秦、范雎辱魏须贾;左方刻7人画像,居中3人身份高贵,其右2人作跪禀状,左2人拱手躬身侍立。第四层中央为上通第三层的楼宇下层,室内画4人,是宴享场面,室外两侧画人物车骑。 屋顶前后两坡皆刻祥瑞图案。 其他石室的画像石题材内容、装饰方式都和武梁祠相仿,在内容上还有泗水取鼎、孔子见老子、孔子门生、水陆攻战、鱼龙曼戏、仙人出行、雷神出行等构图。左石室所刻的《荆轲刺秦王》画面保存完整,它和《泗水取鼎》都具有贬斥秦王的含意,是汉代最流行的画像石刻题材。 武氏祠画像石是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技法雕成即画像轮廓之外减去一层,而画像轮廓内,如面相、衣纹等细部又为阴刻,比轮廓外刻画稍深。这种表现形式在汉代画像石中是最有代表性的。风格工整而朴实,布局严谨,人物多作侧面像平列展开,形象处理规律化,造型上偏于静滞,装饰趣味极浓。整个画面物象单纯、造型简洁、虚实相间,颇有节奏感。武氏祠画像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作者善于抓住情节发展的高潮,捕捉生动的瞬间,运用夸张的手法,有力地表达了主题。如《荆轲刺秦王》一图的处理就是刻画了情节发展的最高潮;荆轲一刺秦王不中,被人拦腰抱住,他双臂劲举,怒发直竖,奋力掷出匕首,不幸未中,秦王绕柱疾走,大惊失色。画中秦王和荆轲的动作及其相互位置都渲染出这一场面的紧张。旁边还以燕国勇士秦舞阳吓得仰面倒地的形态来烘托气氛、特别引人注目的细节是匕首刺穿柱心并露出锋尖,夸张地表现了荆轲孤注一掷的抗争。这一作品人物形态夸张,气氛紧张,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魅力。《泗水取鼎》同样生动有趣地表现了事物发展到一个转折点的瞬间:宝鼎已被人拉出水面,突然龙咬断了系鼎的绳子,鼎即将坠落,拉鼎人欲仰面跌倒,表现的正是由成功转向失败的那一刹那,充满了戏剧紧张。《闵子骞失鞭》刻画了闵子骞跪向父亲,他的父亲弄清真相后愧爱交加的一瞬间,他的父亲左手扶桯,转身以右手抚闵子骞脖颈,表现了他的怜子之情。《狗咬赵盾》刻画了赵盾逃出宴会,晋灵公的熬犬追咬他,他的救护者祁弥明正举足踢向熬犬。祁弥明的足尖恰在犬的颔下,非常形象地表现了这一尖锐的戏剧冲突。武氏祠画像刻画生动,耐人观赏,不论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代表了东汉画像艺术所取得的成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