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忌雷节 |
释义 | 贵州丹寨有些苗族寨子的群众过“忌雷节”。 在高高的龙泉山下,有一道小山游龙般沉浮着向南伸去。住在山下 忌雷节的丹寨合心公社塘中、杉木等寨的苗族群众,过着一个独特的节日——忌雷节。每年从第一声春雷响起,以后每隔十二天便忌雷一次,直到秧叶长成鸡毛状为止。忌雷期间,不能犁田、耕地、播种,如果违犯,以为雨水不宜,庄稼歉收 节日简介忌雷主要是针对每年头次雷声而言。这种忌雷的生产民俗形成的原因,可能一是由于敬畏雷神,俗以为雷声表明天神又开始光顾下界,大地又将生机勃勃。农夫必须若干天禁止耕作,以示迎接雷神的庄重。二是以每年第一次响雷为信息标志,确定春耕春种的起始时间。因为头几次春雷常在正月下旬,二月上中旬,这时尚属早春,寒潮未止,所以禁忌过早翻地下种,以免春苗受到寒冻。 节日活动当第一声春雷震响讨,有枪的人家都朝天鸣枪,无枪的便敲起簸箕或木盆、铁盆等东西。据说是为了表示响应,让上天知道,我们听到雷声了!因为春雷是春天的信息,要求人们准备好春耕农具。苗乡的青年男女们则更是闻雷起舞。每逢这一天,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到丹寨与三都交界的二台坡去唱山歌。 清晨,二台坡如染,百鸟争鸣。至中午光景,坡脚四面绿树丛中,隐约传来了嬉笑声,姑娘们的银手镯、银项圈也在“绿伞”下闪烁。他们都背着篮子、口袋来讨蕨菜,等把蕨菜讨够了,藏在灌木丛中,然后就整整装饰,合奏一首木叶,齐喊一首飞歌,爬上山来。而小伙子们早就在山头上等急了,一听见歌声和木叶声,急忙对答。一时,飞歌、木叶声漫山而,四处回荡。一点钟光景,青年们云集山头,形成了个大歌场,一群群,一对对,各寻恋手,对起歌来。唱歌的程穿是先唱季节歌,一问一答,如某月开什么花,发什么芽,长什么菜,种什么,熟什么,应该做什么等,一路路,一套套的。遇到会唱的歌手,一天一夜都唱不完季节歌的。此时,有不敌者和性急者,总是巧妙地将歌引入“歧途”(恋爱歌),稳操胜券者则刨根到底。天黑了,歌正酣,情正浓。这时,男青年便“忍饥耐寒”随姑娘们到门闾边接唱。唱完歌便相约下个忌日再会。 忌雷原因忌雷,即在第一次或头几次春雷时忌出工种地。过去,水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普米族等以农耕为主的民族,都有这种忌雷习俗。 汉族及一些以农耕为主的民族,都敬奉雷神,有闻雷辍耕的习俗。 水族忌雷期最长,每年春天第一次打雷,忌生产劳动九天,第二次七天,第三次五天,第四次三天,第五次一天,以后每逢十三天忌一天,直到插秧播种为止。 忌雷期间,不能犁田、耕地、播种,如果违犯,以为雨水不宜,庄稼歉收。忌雷主要是针对每年头次雷声而言。这种忌雷的生产民俗形成的原因,可能一是由于敬畏雷神,俗以为雷声表明天神又开始光顾下界,大地又将生机勃勃。农夫必须若干天禁止耕作,以示迎接雷神的庄重。二是以每年第一次响雷为信息标志,确定春耕春种的起始时间。因为头几次春雷常在正月下旬,二月上中旬,这时尚属早春,寒潮未止,所以禁忌过早翻地下种,以免春苗受到寒冻。 节日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雷、龙、虎和人的祖宗阿耶都是同胞兄弟。雷是老,阿耶是老幺。老幺生得标致,人也聪明。一次,阿耶趁雷不在,一个人一顿就把家里的一头大肥猪杀吃光了,却把个猪尾巴塞进岩石缝里。雷回来以后,阿耶便哄他说:“猪钻岩洞去了,还有个尾巴露在外面。”他叫雷在外面拉尾巴,说自己进里面去推。可是他却在里面拉尾根。拉了一阵,他一放手,雷倒了个仰翻叉。于是他说猪断了尾巴,钻进岩洞深处去了。又一次,他和雷去砍柴,他推说有事,叫雷来背,自己却悄悄钻进柴里,等雷把柴背到家,他才从柴里钻出来哈哈大笑。雷由此不服阿耶,两个常为争天下闹得不可开交。有一次,阿耶叫蛇去烧坡,蛇向他讨价;他叫蛇去吃鲫壳鱼,鲫壳鱼听了不服气:“凭什么让他来吃我?”阿耶又悄悄告诉它:“憨包!蛇到清水来,你就钻浑水里去;蛇到浑水里,你不会钻烂泥中去。一切办妥后,便把火捆在蛇的尾巴上。蛇到处窜,引得四下起火,顿时大火熊熊。众兄弟害怕,慌忙来请阿耶想办法。阿耶对雷说:“大哥,你脾气暴,见不得人间火,干脆从太阳树爬上天去算了。”又对龙和虎说:“二哥本身与火不相容,快顺杨柳树下大海去;三哥一身是毛,也怕火,只好钻岩洞才能活命罗!”众兄弟一想,也只有这样了,于是各自顺着阿耶指引的路途逃命去了。就这样,宽广无比的大地全部留给了阿耶。 雷公到了天上才省悟过来,可是已经晚了。所以它在天上经常“轰隆轰隆”地发脾气,对下方不顺心的就劈。劈得阿耶发火了,就带着一筒蜜蜂,一筒马蜂,一筒地马蜂上天去。到了天上,雷公的门神不肯开门。阿耶便放出一筒蜜蜂去蜇门神,门神不觉痛。阿耶又放了一筒地马蜂进去,把门神蜇得跪地求饶。阿耶又晃着个空筒子威吓说:“还有一筒更厉害的呢!”门神慌忙开了门。阿耶到了霄公家,正值雷公父子去锯木板了。他将鸡屎抹在雷公的酸坛子上,将米汤泼在雷公的衣服上。等雷公父子回来了,阿耶大吼一声说;“好你个大哥,天天乱劈下方的生灵,看看你家,鸡跑到酸坛予上拉屎,儿媳的奶洒在公公的衣服上,你还有脸见人吗?”雷公输了理,才修订了劈杀生灵的条件。他说:“兄弟,你把太阳树踩矮就行了,也不要再上天来了。我吼第一声,下方的万物都复苏,你也收拾犁耙去犁你那一大片土地,好给子孙们吃。” 从此,阿耶天天去犁大地,犁呀犁!实在太累了,就倒在田埂边睡起觉来。这一觉整整睡了一个冬天。雷公吼起了第一声,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了,可是阿耶还没醒来。雷公一连吼了几声,阿耶还是没醒,这才派辣蚂蚁下来把阿耶蜇醒。不料辣蚂蚁这一针,恰好蜇到阿耶的要害处,把阿耶蜇死了。雷公大怒:“那是我的亲兄弟呀!我叫你去把他蜇醒来做活路,哪个叫你去把他蜇死?”于是,雷公要劈辣蚂蚁,辣蚂蚁慌忙钻进土里去躲藏起来。后来只要雷公喊,大家都起来做活路,这便是忌雷的由来。 相关禁忌生活方面:命带“三丁六甲”的人忌吃狗肉、羊肉和斑鸠肉,否则认为会眼瞎、腿瘸。每年阴历八月下旬起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共四个),就是水族人民过“端”节的日子。过节期间忌荤腥,点灯也忌用桐油。临出远门最忌煮饭不熟和摔破碗、掉筷子,生怕途中遇难回不了家。无风无雨而山崩树倒,蛇、蚁进家或马蜂在家做窝等,都认为是不祥之兆。忌见大群乌鸦出现,认为这样地方必有乱事。忌飞鸟屙屎掉在人身上,认为这样出行不利或是预报凶 忌雷节 事。忌野兽进寨,认为野兽进寨是全村有祸的征兆。忌见孕妇。做事时,有孕妇看见,会失败。忌猪、牛进家,认为这样是极大的不祥,要把进家的猪、牛杀掉敬神。忌狗一胎仅生一子,猪一胎仅生二子,忌鸡在酉时叫。 婚姻方面:结婚之日忌打雷,否则认为是大不吉而终日悬悬,因此水族人结婚多在冬、腊月结婚时辰未到,忌新娘进 入新郎家,怕以后新娘不跟丈夫住在一起。新娘进新郎家门时,忌踩门坎,怕将来新娘不落夫家。同时,男家一切人都要回避,待新娘进新房后,家人才会聚问好。生育方面: 产妇未满月忌入别人家;产妇家在产后三日内也忌别人进来,怕踩子孙。若有人进来,产妇家要招待来客吃一顿饭;妇女生产,外婆来看女儿,忌进产房,怕不能回家;产妇忌食生鸭血、猫、蛇、蛙肉。 丧葬方面: 人死后,全家族一律忌荤食素(鱼类除外)。女子死了,娘家夫家两族人都吃素,一直到落土安葬为止。已出嫁的女子,不许死在娘家,即使娘家许可,全村人也要反对,认为对全村不利。活人眼泪忌滴在死者身上,怕死者找不着投胎的路或遭雨淋;死者寿衣要穿单数;死人入殓时,忌穿棉衣,怕子孙耳聋。 生产方面:忌雷节 普遍忌雷。每年立春后第一次听到雷声,家里有枪放枪,即时各处枪声齐发,如两军交战,枪声不断,历数小时之久。以雷声发出的方向来判断一年的雨水。他们根据水书,以东方甲乙属木,南方丙丁属火,西方庚辛属,北方壬癸属水。雷声从东方和南方或东南角起,都是旱象;雷声从西方和北方或西北角起,都是雨多的征兆。从闻雷的那天起(如在夜间,则以亥、子时划分,亥时以前属前一天,子时以后属后一天)忌动土,第一轮甲子忌七天,第二轮忌五天,第三轮忌三天,第四轮以后忌一天,一直忌至栽秧为止。例如子时打新雷,第一轮从子日忌到午日,只能做其他活路,不能动土,如翻田、薅地等;第二轮从子 忌雷节 日忌到辰日;第三轮从子日忌到寅日;第四轮以后仅忌子日一日。 "端"节忌晴雨。第一次过端节,如遇大太阳(三天内),则第二年缺乏撒秧水;第二次过端节,如遇大太 阳,则第二年缺乏栽秧水,所以这两次端节的三天内总要有一点雨才好。第三次过端节又忌雨,以为下雨,第二年会烂谷子;第四次过端节也忌雨,怕第二年会烂谷草。总之,认为今年端节的晴雨,关系到明年的旱涝。种棉花和小米时,忌谈关于棉花和小米的话,否则认为它们会长得不好。禾苗将抽穗时,忌烧竹篾、竹筒,怕将来禾苗生白穗,减低收成。干旱时不能抬水淋秧,否则认为会冒犯天意;不能打井修沟,否则认为会挖断龙脉。 逢“火”日,"金"日不下秧,怕禾苗烧死;非“鸡”日、“虎”日、“马”日忌种玉米,免致鸟兽糟踏。父母去世之日不挖地种庄稼,怕禾苗不生长。立夏日忌天晴、月夜忌种菜,认为如有违犯,农作物就会受灾而减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