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计算负荷
释义

计算负荷也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负荷,其热效应与某一段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分钟的最大平均作为按民热条件选择电器工导体的依据。

计算负荷概念的引出:

负荷不是恒定值,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变动值。因为用电设备并不同时运行,即使用时,也并不是都能达到额定容量。另外,各用电设备的工作制也不一样,有长期、短时、重复短时之分。在设计时,如果简单地把各用电设备的容量加起来作为选择导线、电缆截面和电气设备容量的依据,那么,过大会使设备欠载,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过小则又会出现过载运行。其结果不是不经济,就是出现过热绝缘损坏、线损增加,影响导线、电缆或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严重时,会造成火灾事故。因此负荷计算也只能力求接近实际。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设计时,用的总负荷应是一个假定负荷,即计算负荷。

计算负荷,是通过统计计算求出的、用来按发热条件选择供配电系统中各元件的负荷值。由于导体通过电流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大约为(3~4)τ,t为希腊字母, 发热时间常数,读音“搭屋”,而截面在16mm以上的导体的t均在l0min以上,也就是载流导体大约经30min后可达到稳定的温升值,因此通常取半小时平均最大负荷作为“计算负荷”。

负荷计算方法: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需要系数法的优点是简便,适用于全厂和车间变电所负荷的计算,二项式法适用于机加工车间,有较大容量设备影响的干线和分支干线的负荷计算。但在确定设备台数较少而设备容量差别悬殊的分支干线的计算负荷时,采用二项式法较之采用需要系数法合理,且计算也较简便。

负荷计算公式

主要计算公式有: 有功功率: P30 = Pe·Kd (图一) 无功功率: Q30 = P30 ·tanφ(图二)

视在功率: S3O = P30/Cosφ(图三)

计算电流: I30 = S30/√3UN (图四)

其中:Kd为需要系数,即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为用电设备组的半小时最大负荷与其设备容量的比值。

cosφ为用电设备组的平均功率因数 ,Un为用电设备组的额定电压,Pe为设备容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