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寄生草·酒
释义

作品名称:寄生草·酒

创作年代:元代

文学体裁:散曲

作者:范康

作品原文

[仙吕]寄生草·酒①

范康

 常醉后方何碍②,不醉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③。

醅淹千古兴亡事④,曲埋万丈虹霓志⑤。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⑥,但知音尽说陶潜是⑦。

注释译文

注释

①寄生草:曲牌名。

②方何碍:没有妨碍。

③糟腌(yān)两个功名字:将“功名”二字抛弃。糟腌:用酒或盐渍食物。

④醅淹(pēi yān)千古兴亡事:将千古兴废大事淹没在酒里;指但求终日一醉,不管古今兴亡之事。醅:未过滤的酒。

⑤曲埋万丈虹霓志:将远大的志向埋没在酒醉之中。曲:酿酒的酵母。虹霓志:指远大的志向。

⑥不达时皆笑屈原非:屈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被人讥笑为不识时务。

⑦但知音尽说陶潜是:了解陶潜的人,都说他的行为是对的。

译文

终日酩酊大醉又有何妨?要是不喝酒清醒着,又能作何思量!这酒啊,改变了功名的风味,淹没了千年的兴亡,埋没了冲天的志向。屈原守身独醒,世间人都笑他太不识相;陶渊明饮酒海量,一个个都把他引为知音、同党。

作品鉴赏

此曲多嬉笑怒骂,看去似乎作者对人生已经厌倦,“但愿长醉不愿醒”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消极反抗。小令先以设问形式肯定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接着连用三个与酒相关的“糟腌”、“醅淹”、“曲埋”等词。把“功名”、“兴亡”、“虹霓志”全部予以否定,具有振聋发聩之力。视功名如粪土,宁愿在壶里乾坤中寻找生活的寄托,也不愿到名利场中去追腥逐臭。

长醉不妨于人生,不醉反而无所适从;功名事业、历史兴亡,以及个人的雄心壮志,统统为酒所掩埋销蚀;屈原不甘众醉而独醒,被招致非议;人人以陶渊明的喜酒作为榜样和同道。全篇无一句不扣合“酒”的主题,也无一句不以反语出之,从而表现出愤世嫉俗的强烈心情。

这首小令中间的三句鼎足对,素来为人们所称道。它以酒的三种附属物——糟、醅、曲配搭酒外的人事,句句形似无理,而细细体味,却又觉寓意无穷。试想“功名”两字真被“糟腌”了,那就只剩下酒气冲天,这不正说明功名本身味同嚼蜡、淡然乏味吗?同样,“千古兴亡事”淹没在酒醅中,浑浑噩噩,也喻示出历史的盛衰荣枯,本身就是一本糊涂账,不值得去分辨个明白。而虹霓般的冲天志向,在古人来说即是所谓“治国平天下”,如今为曲所埋,可见“虹蜺志”的内容本身也无异于腐渣。“功名字”、“兴亡事”、“虹蜺志”与糟、醅、曲等价,这是从字面上的一层理解。而从“常醉后方何碍?不醉时有甚思!”的醉酒意义来看,“糟腌”、“醅渰”、“曲埋”又都是主动行为,也就是在醉乡中可以淡忘、蔑视和放弃一切追求的意思。这三句鼎足对涵义相似,却横说竖说而无重复之嫌。这种在工整的对仗中逞示老辣尖峭的语言功力,是元散曲的一种习尚,也就是所谓“当行”的表现之一。清李调元赞誉本曲“命意造词,俱臻绝顶”,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的。

作者简介

范康

生卒年不详,字子安,杭州人。能词章,通音律,散曲存小令四首,套数一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8: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