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济南兴教寺 |
释义 | 百科名片济南兴教寺位于济南南部山区红叶谷景区内,肃穆庄严,古色古香,依山傍水,风景清幽。始建于北魏时期,后多经变故,多次重修,现建筑是在原有朱老庵古址上建成,属唐代寺庙建筑风格,展示了盛唐时期第三大高僧、济南人士--义静僧人的生平事迹。如今成为信众云集和游人观瞻的场所,逢佛诞日或斋日香火旺盛。 中文名:兴教寺 地理位置济南兴教寺位于济南南部山区红叶谷景区内,肃穆庄严,古色古香,依山傍水,风景清幽。寺内有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圣水泉,泉水清冽,冬暖夏凉,四季长流。 乘65路公交到锦绣川水库下车南行3公里即到。自驾车从济南到达景点约需30分钟车程。 或从济南外环高速济南南口下来南行7公里左转到红叶谷巨石牌坊,再行山路3公里即到。 兴教寺简介兴教寺是在原有朱老庵古址上兴建而成,为佛教寺院,由大雄宝殿、观音殿、义净禅堂、偏殿、山门等古建筑群组成,展示了盛唐时期第三大高僧、济南人士--义静僧人的生平事迹。 大雄宝殿正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及弟子铜像,东西北三向为108罗汉铜像,造型生动,线条流畅,气韵挺拔,栩栩如生。逢佛诞日、斋日香火旺盛,信徒众多。 观音殿内供奉观音菩萨圣像。 义静禅堂内供奉地藏菩萨坐像。 偏殿内供有大佛塑像多座。 山门殿内供奉僧人义静立像。 寺中央被毁大殿(为西汉时建成)仅见地基,正待恢复重建。 寺院现为唐代寺院建筑风格,以丹红为主,肃穆庄严。 寺内有圣水泉,是济南名泉之一,泉水清冽,冬暖夏凉,四季长流。泉水流入红叶广场,形成动态景观。 兴教寺 向上半山处建有万佛塔(原为万叶塔),塔高七层,雄伟挺拔,曾在此供奉佛祖真身舍利。现1-6层供奉有十二生肖本命佛,顶层为佛、儒、道三教教主圣像。 僧人 义静义静是继唐僧玄奘之后第二位远赴西域取经传道的高僧,他的突出贡献不仅仅在于他是第一位取水路西去取经的僧人,更在于他回国后著书立说,传经授道,对中国与友好邻邦间交通往来、翻译外国佛经做出了重要研究,是中印、中日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对中国佛教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唐高宗李治封为“又一唐三藏”。 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义静朱亚非在中国古代史上,法显、鉴真、玄奘、义静是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几位佛教高僧。但与前三位相比,后人对义静的宣传与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发掘。值此义静诞辰1360周年、西行取经返回长安1300周年------摘自《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朱亚非撰文一《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义静》 义净(635年~713年)中国唐代僧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俗姓张,字文明,祖籍齐州(今山东济南)。 义净十四岁出家,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二月到达东印耽摩梨底国,和另一住在那里多年的唐僧大乘灯相遇,停留一年,学习梵语。其后,他们一同随着商侣前往中印,瞻礼各处圣迹。往来各地参学,经历三十余国,留学那烂陀寺历时十一载,亲近过那烂陀寺宝师子等当时著名大德,研究过瑜伽、中观、因明和俱舍,并和道琳法师屡入坛场,最后求得梵本三藏近四百部,合五十余万颂,方才言旋。 久视元年(700年)以后,他组织译场,自主译事。从此直到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止,译钞经典并撰述共六十一部,二百三十九卷(《贞元录》「敕荐福寺翻经」下一百零七部,四百二十八卷)。他所译述虽遍三藏,但力行专攻律部,译事之暇,常细心地把日常重要律仪教授学徒,漉囊护生,净瓶涤秽,严守规矩,树立新范,学僧传习,遍于京洛,为一时所称叹。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卒于长安大荐福寺翻经院,享年七十有九。 义净的西行和翻译佛经活动对唐朝的佛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印度归来时,义净除了带回近四百部合五十万颂佛经外,还带回金刚座真容一铺,舍利三百粒,这些都成为中国宗教界的瑰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