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祭城 |
释义 | 祭城此处“祭”读作“zhài”,不读“ji”祭城,地名,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现郑东新区),原为祭城镇,现为祭城办事处。“祭”城作为地名专属名称是,读作“zhài”,外地人常误读为“ji”,被当地人善意哂笑。 报纸报道据东方今报报道,“东郊有个祭(zha)城镇,我在词典里怎么查也查不到。明明是祭祀的祭(ji),为啥要念zha?又不是多音字。我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记者帮我解决一下。”王女士打来电话,想问问这个字的读音。 王女士家在西郊,50岁了,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退休在家开了个小店,喜欢研究文字,偶然翻起字典,竟然发现“祭”字在各种字典里都只有一个音——ji。王女士想不明白:“如果说老鸦陈是咱们郑州人把音念转了,那祭城既然字都写成这样了,音也得对着啊,至少应该按现代汉语词典给规范一下啊。我翻了好几本都没有。” “如果一个外地人到咱们祭城了,问路呢,人家读祭(ji)城,咱只认祭(zha)城,要问咱们为啥叫这名,咱郑州人可咋给人家说啊?”老郑州人王女士很看中郑州人的形象。 记者翻阅04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发现祭字确实只有一个音——ji,通过网上搜索“祭(zhai)公谋父,穆王卿士。祭(zhai)国姓祭(zhai),祭(ji)奠祭(ji)祀”。祭似乎是一个多音字。 “我就是想弄明白祭字到底该读什么,为什么这么叫?”王女士希望大家能帮她解惑。 地名渊源历史上祭城叫祭国 祭(zha),最早为商朝(郑州又称商都)的邦国,在商代甲骨文中多次被提及。周灭商后也将祭国灭掉。 周昭王的时候,祭国国君曾随昭王南征,回师途中,因沉船和昭王一起淹死于汉水。到了周穆王的时候,祭国出了个重要的人物,叫祭公谋父。祭公谋父是一位贤明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辅佐周穆王的过程中,祭公谋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为周穆王兴国,但周穆王采纳祭公谋父的意见时,常常只用一半。 周穆王初期,祭公谋父献治国之道。他以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周朝为榜样,指出:治国靠的是德政,而不是暴政。不能轻易使用暴力,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宠爱亲戚疏远贤臣,要用中庸的方法治理国家。这种理论在那个年代提出是相当了不起的,但周穆王只是敷衍了事地采纳了些许。 有一年,周穆王要攻打一个叫犬戎的民族,祭公谋父进一步劝说周穆王:圣明的君王向来是光大自己的德政,而不炫耀自己的武力,用武力征服别人,早晚会带来严重后果的。周穆王不听劝告,率兵攻打犬戎,尽管战争最后取胜,但周边的少数民族再也不称臣纳贡,直接的后果是周王朝国力一年不如一年,到了周幽王的时候,竟然被犬戎反过来打败,后不得不迁都洛阳。 到了东周初年,国力渐渐强大的郑庄公开始成为这一带的霸主,并开始开疆拓土,创建霸业。而此时,没有了周朝庇护的祭国,也渐渐衰败下来。一直把祭国视为嘴边肥肉的郑庄公,马上出兵祭国,不堪一击的祭国难挡郑庄公的威武之师,从历史上消失了。 据文献记载,祭国的地域就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东郊与中牟县一带,今郑州市金水区祭城乡之祭城村,就是古祭国都邑所在地。至今,祭国故城遗址仍保留着几段墙基。城址内外,还出土过西周、春秋时期的陶器残片。 祭(zhà)城的由来周代在历史上分为两段,一是西周,一是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西周是中国奴隶制最盛的时代,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许多创造,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周初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活动,仅在郑州附近,就建立了近二十个邦国。这些邦国建立之初,确实强化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统治,但到了东周时期,却导致了诸侯的争霸和兼并,处在争霸中心位置的是郑国和韩国。 祭国处在今郑州和中牟之间,商代时与商王朝关系良好,周武王灭商时也被灭掉。今天郑州市金水区祭城乡祭城村就是当年祭国都城的所在地。 中新社8日报道,据介绍,两年前,他们在文物调查钻探的过程中,于祭城村下发现了这一古城。经过一年多的考古钻探,现已探出城圈、护城河、夯土基址等文物遗迹,初步探明该遗址范围达50万平方米。 有关专家根据现在的祭城镇地名、地理位置及取得的钻探资料分析,这里就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古祭伯城。 在郑国进入中原地区前,在郑州市东北郊与中牟县一带还有一个祭国。这个祭国最早是商王朝的一个邦国,周灭商后也将祭国灭掉。到西周初年时,周成王把周公旦的儿子分封到这里,仍称为祭国。据文献记载,今郑州市祭城镇祭城村就是祭国的都城,直到现在,祭国故城遗址仍保留着几段城墙。 祭、蔡音同相通,商甲骨文有祭,为商代与国,位于河南郑州市东北部祭城村。武王灭商后封其弟蔡叔于此。平三监之乱后,成王改封此地给周公第五子祭伯。周昭王南征荆楚,祭公随行,回师途中,船沉汉水,祭公与昭王溺水而亡。祭公之子祭公谋父是穆王时的名臣,他曾谏阻穆王不要征伐犬戎,而以德安邦。作为王臣,他虽然反对但仍陪伴周穆王西征和巡游。祭国约在春秋初年,郑国东迁时被灭,成为郑国大夫祭仲的食邑。 今天的祭城《郑县志》记载,从清宣统二年起,祭城就有了区一级当局的建制。 沧桑岁月中,祭城还曾屡次更名,1984年春,那时的郑州市郊区人民当局作废人民公社建制,在这里成立了祭城村夫民当局;1987年,郑州市进行区划变革,那时的祭城乡被划归金水区;1996年,祭城撤乡建镇;因祭城镇所在地舆地位,目前已划归郑东新区。 祭城路位于郑东新区东北部,全长9500米。西至商务内环路,东至陈岗村。它的得名与郑州老地名祭城有关。 祭城本来是一个镇,归金水区管辖。跟着郑东新区的疾速开展,已被规划到郑东新区的局限内,村民变市民,成为郑东新区祭城街道做事处。郑东新区地名专项规划中,在街道做事处的北侧建筑一条大道,为表现前史文明,借用老地名“祭伯城”,2005年8月经市当局常务会议研讨经过,同年12月28日,经市地名治理办公室同意正式定名为祭城路。 2006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郑州市撤销金水区祭城镇,将其所辖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设立祭城路、凤凰台两个街道办事处,实行城市管理体制。 按照省民政厅《关于撤销郑州市金水区祭城镇实行城市管理体制的批复》,将祭城镇的凤凰台村、张庄村、王庄村和建业社区、英协社区、茂祥社区整建制划出,设立凤凰台街道办事处。该辖区东到东环路,西、南至管城回族区边界,北至熊儿河,面积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万人,流动人口4.7万人。同时,将其他19个村民委员会,主要包括崔庄村、白庄村、祭城村、庙李村、邢屯村、陈岗村、金庄村、贾岗村、弓庄村、魏庄村、新村、花庄村、十里铺村、八里庙村、花沟王村、花胡庄村、南录庄村、北录庄村、小郭村整建制划出,设立祭城路街道办事处。新设的祭城路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为,东至祭城镇与龙子湖街道办事处边界,西至107国道、祭城镇与柳林镇边界,南与管城回族区接壤,北至祭城镇与柳林镇边界,总人口12万人,面积63平方公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