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祭蚕虫 |
释义 | 世界各地的民俗风情千差万别,而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集居着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更是丰富多彩,其中的虫文化也别具一格。汉族信仰习俗。流行于川西平原一带。相传,蜀中开国国王蚕丛教民养蚕, 每年做金蚕数千头,送给百姓,凡得到金蚕的人家,养蚕一定获得丰收。他死后,人们因感恩而祭祀他。 祭蚕虫基本信息昆虫在众多的昆虫种类中,有一些种类被喻为向往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其中蜜蜂和蚕是典型的代表。因为蜜蜂可酿蜜、产蜂蜡,蚕能吐丝织茧,是人们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唐代李商隐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耐人寻味,常吟常新。因此,人们常将蜜蜂视为甜蜜和勤劳的化身,将蚕喻为无私的奉献者,并将两虫视为婚礼中的吉祥虫。如我国拉古族人有捕蜂制成蜂蜡烛的习俗,在举行婚礼时,一对新人一定要点燃两支蜂蜡烛,以喻示他们婚后生活充满光明、甜蜜与幸福。蜂蜡灯在拉古族人的婚礼中之所以不可缺少,据说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对恋人因双方父母有矛盾而不同意他们的婚恋,无奈二人为情爱双双自杀而亡。后来二人坟上长出一棵七里香花树。不知为何两家长辈所养的蜜蜂都到这棵花树下来采蜜。双方家长吃了蜂蜜,又想念起亡故的儿女,悲悔莫及,不约而同来到这棵花树下握手言和了”。从此往后,晚辈们的婚恋不再受干涉了。人们把蜂蜡烛视为自由、光明和美好的象征。我国的另一少数民族京族人在举行婚礼之日,要有一系列的“歌宴”来欢庆,据说其中最精彩的是“结义歌”,其中男女对唱段“我俩犹如蚕虫,共吃一张桑叶,共一簇草吐丝”(男);“我俩犹如蜜蜂,一在窝内一在窝外(女)”……,将象征婚姻的和和美美与甜甜蜜蜜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增加了婚礼的情趣与热闹。 千古之恋化作蝶人们经常看到,蝴蝶总是成双成对地飞舞在花丛、田野,画家与作家也常以此为创作素材,赞美人间的爱情之美好。也难怪早在1400多年前梁简文帝就有“复此从风蝶,双双花飞上;寄语相知者,同心终莫违”《咏蚊蝶》的诗句。在民间和许多民族宗教、习俗中,常视死去的人之灵魂终将会化为蝴蝶。我国古典名曲名作《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家喻户晓、名扬海外的佳作,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所表现的纯洁、坚贞,而又凄婉、悲壮的爱情故事最终以二人化蝶双飞而成为千古绝唱。曾令多少耳闻目睹过这一作品的人,在赞美与同情之中,更为二人的亡魂双双化作蝴蝶飞向美好爱情的自由王国而深深地祝福。 在国外西方一些国家,人们在婚礼上有的用蝴蝶表示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蝴蝶的绚丽多彩和阿娜多姿常给喜庆之日增添了美好的瑕想和欢乐的气氛,是将神话、宗教、民族与欢庆融为一体的集中体现。 昆虫节日名目多有专家曾对昆虫节日做了详尽的统计和描述。仅在中国,各种名目的民间传统节日多达2000多个,其中与昆虫有关的竞有44个,且多有寓意。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无非就是害和益的关系,因此虫节的内容也必然围绕这两个主题。如广西山区仫佬族人一年一度的“吃虫节”(农历六月初二)是他们传统的节日,防虫灾获丰收。户户设宴。有油炸蝗虫,腌酸蚂炸,甜炒蝶蛹等。每逢清明节前后,也多有昆虫节,但形式和内容地区差异极大。如过“送百虫节”是南通一带乡间的风俗,“清明送百虫,一走定无踪”的红纸条帖在墙上,同时在地头田边燃火灭虫;此外,祭虫节、虫王节等都是祭神消虫灾望丰收的昆虫节。浙江地区蚕农清明期间多有祭蚕神保丰收的活动,用豆腐干等素食品祭供。山东蚕农则在每年卧蚕之日杀鸡设宴祭蚕神。“送蚕花”表祝愿,在江南蚕乡颇为盛行。在春节期间,乡间时常可听到“送蚕花”的民歌声和问候声,养蚕户往往还要对送歌上门者送些米、糕等“年货”,而且在春节当天清晨,养蚕女都要依俗“扫蚕花地”,即从外向里清扫蚕房,意在扫进来蚕花、蚕茧获丰收。 祭蚕虫-历史起源于商商代就已开始隆重的祭蚕,从先秦文物中大量的蚕纹古董也可知晓。 高昂的价格蚕 中国古代民间流传的叙述当桑叶价格高腾时,投机取巧的人灭蚕售桑以射其利反遭报应的传说,定名为“弃蚕鬻桑型传说”。根据对历史文献的考察可知,这类传说唐代流传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宋代流传于巴蜀地区,南宋开始在江西地区广泛流传,明清时代则多见于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弃蚕鬻桑型传说的传承地的变化,恰好反映了中国古代蚕业中心由黄河流域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的历史轨迹。 农家的经营在农家的蚕桑经营所必须具备的桑地、劳力、房屋、资金这四个条件中,桑叶的调剂、流通最为活跃。民间的桑叶买卖习俗构成了此类传说的形成和流传的社会基础;解放后,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又促使弃蚕鬻桑型故事完成了由传说向民间故事的蜕变。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承包制,蚕农可以自由处理自己承包的桑地所产的桑叶。但是,由于桑叶的买卖只是在蚕农和蚕农之间进行,不形成由牙侩操纵的桑叶交易市场及由此而产生的叶价高腾的现象,因此不可能孕育出新的弃蚕鬻桑型传说。 弃蚕鬻桑型传说弃蚕鬻桑型传说的形成和流传,还有一定的民俗心理为基础。古人不仅把“衣被天下”的吐丝虫看作能给人带来物质、经济利益的有益昆虫,还把它看作是有灵性的神虫。蚕一生过程中由卵而虫、由虫而蛹、由蛹而蛾的生物变态,使古人觉得不可思议,奉若神灵;尤其是蚕儿“三眠三起”的生活习性,更使古人以为它有起死回生的神力。因此,汉魏以前的古墓中常有金蚕(青铜蚕儿)、玉蚕、陶蚕之类的蚕的模制品作陪葬的现象。这种蚕虫神圣观成为弃蚕鬻桑型传说的形成和流传的民俗心理基础。宋代黄休复《茅亭客话》桑馒头”条中的“夫蚕者,灵虫,衣被天下。愚氓坑蚕获利,有此征报尔”一句,明确揭示了弃蚕鬻桑型传说宣扬蚕虫神圣观的主题。 祭蚕虫-蚕颂蚕颂蚕是天虫,她降临大地,给大地带来了什么? “我”是蚕蛾科昆虫的一种,被中国人驯化为家蚕已有3000多年历史。从那时起,养蚕和利用蚕丝便成了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养口资身赖以桑,终成王道泽流长。 吐丝不羡蜘蛛巧,饲叶频催织女忙。 三起三眠时化运,一生一死命天常。 待看献茧盆缫后,先与吾皇织衮裳。 (宋·谢枋得) 意译“我”和配偶的触角皆为栉齿状,下唇须短小,无单眼,体翅灰白色,翅脉灰褐色。不过,“我”出生时并没有如此英俊。“我"刚从卵中孵化出来时像蚂蚁,人们称“我”为蚁蚕或蚕宝宝,黑黑的,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我”了。 “我”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慢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用人类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我”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五岁时就开始吐丝结茧,此时,“我”已英俊。 “我”吐丝结茧时,常常潇洒地将头不停摆动,将丝织成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字形丝圈。每织20多个丝圈(称一个丝列)便动一下身体的位置,然后继续吐织下面的丝列。一头织好后再织另外的一头,因此,“我”织的茧总是两头粗中间细。“我”每结一个茧,需变换250~500次位置,编织出6万多个8字形的丝圈,每个丝圈平均有0.92厘米长,一个茧的丝长可达700~1500米。这花去了“我”二天二夜的宝贵时间。“身如蚕老已三眠,一茧何妨自裹缠。”《龟堂东窗戏弄笔墨偶得绝句》(宋·陆游)此时,“我”丝腺内的分泌物完全用尽,便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化蛹变蛾。“我”有人说“春蚕到死丝方尽”,其实,那时“我”还没有死。 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虽有翅膀,但“我”已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当然,“我”心飞翔,此时的诱惑,不是来自天空,而是配偶尾部发出的那种要命的气味,交尾后“我”死了,“我”偶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我”的一生经过蚕卵→孵蚕→变蛹→化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这就是“我”的生活史。 “我”的生是为了给人类贡献丝,“我”的死是为了给大地留下“我”劳的下一代。生生死死都是奉献。 向古江南地,桑园茂萋萋。嫫母植莎木,嫘祖教缫丝。天虫口中线,富贵身上衣。丝尽赤身死,谁为蚕叫屈《五律*悯蚕》 川西平原一带也曾流行祭蚕虫的习俗。相传,蜀中开国国王蚕丛教民养蚕,每年做金蚕数千头,送给百姓,凡得到金蚕的人家,养蚕一定获得丰收。他死后,人们因感恩而祭祀他。 人们感恩错了,其实,应该祭祀的是“我”。 “我”怜悯大地苍生 从天而降 “我”作茧自缚不惜死 “我”羽化为蛾不吝生 “我”活过 “我”爱过 “我”留下过 只要苍生还需要“我” “我”永存大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