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季卫桥社区 |
释义 | 社区简介浙江省余姚市凤山街道季卫桥社区 【社区概述】 季卫桥社区位于余姚城区东北方位,区域范围东起东江桥、南至北河沿路,西接联盟桥、北到子陵路,辖区总面积为0.8平方公里。现有住户1733户,常住人口4077人,拥有文明特色楼群8幢,党员特色小区1个,是一个地域宽广、人口分散、外来流动人口较多的社区。社区因内有余姚的历史名桥——季卫桥而得名。 季卫桥社区建成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称为爱国居委。至1987年,爱国居委分为侯青门居委和季卫桥居委。当时新增了一批农转非的居民,为方便管理,在居委内又增设了一个包家居委,属原余姚镇联盟桥街道管辖。在2000年4月拆镇并居时由原邮电居委和 原季卫桥居委、包家居委合并称为季卫桥居委。归属余姚市东北街道(现为凤山街道)管辖,2002年6月居委拆扩并时改为季卫桥社区。 社区荣誉近年来,社区不断开拓创新,先后被评为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宁波市级优秀基层党组织、宁波市“六好”关工委、宁波市青少年暑期文化活动先进社区、市“五好”党组织、市文明社区、市老年体育先进、市示范平安社区、市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 社区建设社区地理方位呈长方形,居民住宅楼分布疏散,是一个人居混杂、城效相结合的老城区。连接沿海城市宁波、省城杭州和全国各地的重要枢纽站——火车站,就建在此;而杭甬高速汽车站与它相毗邻,成了余姚的重要交通中心。这里商贸繁荣、店铺林立,有五金市场、灯具装潢市场、爵士大酒店等。公益设施配套齐全,在2003年东北街道(现为凤山街道)用200万元买下450平方的办公楼作为社区办公用房,社区内教育设施齐全,设有社区党校、市民学校、家长学校、电化教育室等。按照社区规范化要求,室内建立了“三室三站”,即社区办公室、警务室、活动室,职工维权站、再就业服务站、计生服务站,各项制度都规范化上墙。在小区内还设有社区卫生服务站。 辖区内有邮政局、银行、海事局、国际物流、大小超市、文娱活动场所等。社区精心构筑文化阵地,成立曲艺沙龙团,建有秧歌队、象棋队、乒乓球队、书画队、篮球队、太极拳队、飞镖队、摄影队等8支文体队伍,自2004年举办了首届“百姓之声”文化艺术周以来,每年9月份就会举办为时一周的“百姓之声”文化艺术周活动,成了社区居民每年一度的文化大餐。辖区内有健身路径1条、篮球场1个、健身公园1个,棋牌室1个,图书阅览室1个,科普长廊1个,宣传窗8只,大小黑板76块。在2005年社区开辟了全市首家社区网站,率先进入了社区信息化管理。 社区管理社区坚持以党建为龙头、服务为重点、文化为载体,开展居民自治活动。设有党总支1个,下属支部10个,共有党员190名。结对共建单位4家,与6家辖区单位成立了党建联席分会。2002年建立了季卫桥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议事委员会、议事监督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进一步融洽了社区内的各种关系,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建设的积极性。特别在2005年党总支换届选举中,在全省率先成功的采用了“无候选人”直选,进一步扩大了居民自治,充分体现了民主性。社区在2005年还开辟了全市首家社区网站,搭建了与居民之间互相沟通的又一个平台,也使社区率先进入了信息化管理。 近年来社区花了很大的精力、财力、立足于老区改造,成立业主委员会,实行了老区物业管理。现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6人,居民代表38人,居民小组长120名。 社区景观社区内有一古桥季卫桥始原名侯青桥,当时只有3个桥拱。明嘉靖34年拆毁御倭,后数次改建。在清道光15年县人叶樊召集众人集资,改孔5个。叶樊字季卫,桥以字其名,又称五洞桥。当时是沟通南北、连接城乡的重要通道。 社区办公室位于亭台长廊相掩映,假山池水互映衬的邮电公园内,是真正的一个也是全市唯一的一个花园式社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