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季水河 |
释义 | 季水河,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南省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负责人,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首届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奖”,2007年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08年获“湖南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称号。 个人信息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 季水河 出生日期: 1954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师 民族: 汉 任职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 出生地: 四川省邻水县人 代表作品: 美学理论纲要 获得奖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主持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研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主持的《比较文学》2006年被评为湖南省和国家精品课程。 成就及作品学术成就已出版《美学理论纲要》、《新闻美学》、《多维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阅读与阐释——中国美学与文艺批评比较研究》等学术著作9部,主编、合著、参著著作、教材18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著述逾200万字。论文、著作被国内外学者引用700段、次。 担任副主编的教材《文艺鉴赏概论》(第二版)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担任副主编的教材《新编比较文学教程》(修订版)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湖南省面向21世纪教材《文学原理》等,独著教材《美学理论纲要》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新闻美学》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参著教材《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个人作品1.《阅读与阐释—中国美学与文艺批评比较研究》(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多维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独著),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3.《秘书心理学》(修订版)(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新闻美学》(独著),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5.《现代装饰装潢美学》(独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美学理论纲要》(独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缪斯的吟唱》(编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秘书心理学》(编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文学原理》(主编),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 10.《新编比较文学教程》(副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文艺鉴赏学概论》(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普希金与中国》(参著),岳麓书社,1999年版。 其它信息1.《毛泽东与列宁文艺思想比较研究》,《文学评论》2008.2; 2.《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在20世纪的多向展开》,《文学评论》2005.4; 3.《论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山东社会科学》2007.10;《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7.12;《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7.12;《新华文摘》2008.2摘发; 4.《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7.3,第一; 5.《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4.5,第一; 6.《百年反思: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问题》,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4,重点转载;《文艺理论》(文摘卡)2005.2, 摘录;《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网》2005.12, 全文转载; 7.《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系统开掘与现代阐释》,《求索》2004.5; 8.《体系探讨与体系再思——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学研究》2006.2; 9.《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建构实践与历史反思——论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理论与创作》2006.2; 10.《译注诠释与离经叛道----论新中国前30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湘潭大学学报》2005.6; 11.《走向多元对话思维: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与思维方式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8辑,2005年; 12.《走向多种方法综合: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与研究方法变革》,《湖南社会科学》2005.1; 13.《走向多重资源整合—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创新与资源整合》,《理论与创作》2004.5,《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6; 14.《亦中亦西,恒新恒异——论蒋孔阳美学思想的超越性与未来意义》,《学术月刊》2003.2; 15.《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纲要评论》,《文艺研究》1996.6; 16.《拓展与深化》,《光明日报》1998.3.12; 17.《批判与重建——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现状的思考》,《江海学刊》1997.2,《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7.5; 18.《品性塑造与人性解放:中西不同的美育观》,《湘潭大学学报》1997.5,《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8.2; 19.《发展与偏离——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关系》,《湘潭大学学报》1996.3,《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6.10,《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5; 20.《九十年代文学的四脉流向》,《文艺评论》1996.1,《新华文摘》1996.5摘发; 21.《现代写作美学的空间拓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3,《新华文摘》1995.11全文转载; 22.《崇高与壮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齐鲁艺苑》1992.3,《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2.5; 23.《远离生活:安泰悲剧的重演——新时期部分探索作品失误的社会文化学分析》,《理论与创作》1992.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2.4; 24.《胡风与冯雪峰:不同轴心的现实主义理论》,《当代文坛》1991.6,《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2.2; 25.《文学的异化与异化的文学——批判现实主义与现代派文学异化之比较》,《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4,《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89.10; 26.《胡风现实主义理论中的“自我扩张”》,《文学评论》1987.2; 27.《“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论情感在艺术活动中的作用》,《文艺论集》第8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8.《浅谈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学术月刊》1983.2。 特殊荣誉1.2008年,“湖南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称号; 2.2006年,宝钢优秀教师奖; 3.2006年,“首届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奖”; 4.2006年,国家教学改革项目结题成果《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应用学科人才培养中的“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1); 5.2005年,论文《走向多重资源整合——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与资源整合》获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 6.2004年, 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7.2004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获湖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1); 8.2002年,《普希金与中国》,获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2); 9.2003年,《新闻美学》,获湖南省普通高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独立); 10.2001年,《新编比较文学教程》,获湖南省普通高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2); 11.1996年,《美学理论纲要》,获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独立)。 重要项目(2000年至今) 教学改革项目1.主持国家精品课程《比较文学》(2007-2012); 2.主持湖南省精品课程《比较文学》(2007-2012); 3.主持国家教学改革项目《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应用学科人才培养中的“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000-2004),已结题,获2006年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4.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培养“复合模式”研究》(2005-2008)。 学术研究项目1.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50年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2000-2005),鉴定等级为优秀; 2.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二十世纪文论的变迁》(2006-2009); 3.主持完成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世纪东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畴比较研究》(2002-2004); 4.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借鉴与超越——二十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与西方文论关系研究》(2004-2007)。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