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疾病学基础 |
释义 | 疾病学基础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口腔工艺专业培养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主要涉及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和病理学,内容包括绪论、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生长繁殖和变异、细菌的分布、消毒与灭菌、细菌的感染、免疫学概论、抗原、天然免疫、适应性免疫、超敏反应、免疫学应用、疾病概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炎症、肿瘤。本教材主要适用于中等职业教育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师及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口腔临床工作者的参考书。 图书目录(绪论 第一篇 免疫学基础 第二章 免疫细胞激活物 第三章 免疫分子 第三篇 医学遗传学基础 第四篇 病理学基础) 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第三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和变异 第四章 细菌的分布 第五章 消毒与灭菌 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 第七章 免疫学概论 第八章 抗原) 1.图书信息书 名: 疾病学基础 作 者:王易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2月 ISBN: 9787802318724 开本: 16开 定价: 49.00 元 内容简介《疾病学基础》内容简介:疾病学(nosography)是一门十分古老的学问。从医学诞生伊始,人们关于疾病的认识也就自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疾病学。如果我们将疾病学定义为对疾病发生的原因、机制、过程与转归的诠释,那么,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希波克拉底文集》(The Hippocratic Corpus)和中医学的经典之作《伤寒杂病论》都可以算作疾病学的不朽之作。 图书目录绪论一、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二、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机制 三、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四、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第一篇 免疫学基础第一章 免疫学概述 第一节 免疫学研究的范畴与历程 一、免疫学研究的范畴 二、免疫学研究的历程 第二节 免疫现象、功能与概念 一、免疫现象与“免疫”概念 二、免疫力的构成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 第三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 一、免疫器官和组织 二、免疫细胞 三、免疫分子 第二章 免疫细胞激活物第一节 免疫细胞激活物的概念与类型 一、免疫细胞激活物的概念 二、免疫细胞激活物的类型 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活性细胞激活物 一、抗原概念的形成 二、抗原的免疫反应性 三、抗原的免疫原性 四、抗原的分类 第三节 非特异性免疫活性细胞激活物 一、有丝分裂原 二、超抗原 三、佐剂 第四节 其他免疫细胞激活物 一、脂多糖 二、非甲基化寡核苷酸DNA 第三章 免疫分子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二、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断 三、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活性 四、各类免疫球蛋白特点 五、人工制备抗体 第二节 补体系统 一、补体系统组成与特点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 三、补体成分的生物学作用 第三节 MHc分子 一、MHc分子的发现与生物学意义 二、HLA基因复合体 三、HLA分子的结构与分布 四、HLA分子的免疫生物学作用 五、HLA多态性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 其他免疫分子 一、CD分子 二、黏附分子 三、细胞因子 第四章 免疫细胞 第一节 免疫细胞的组成和演化 一、免疫细胞的组成 二、免疫细胞的演化 第二节 T淋巴细胞 一、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二、T淋巴细胞的膜分子 三、T淋巴细胞的亚群与功能 第三节 B淋巴细胞 一、B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二、B淋巴细胞的膜分子 三、B淋巴细胞的亚群与功能 第四节 其他免疫细胞 一、NK细胞 二、单核/巨噬细胞 三、树突状细胞 四、粒细胞与肥大细胞 第五章 免疫应答 第一节 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 一、固有免疫应答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一、抗原识别阶段 二、淋巴细胞活化阶段 三、抗原清除阶段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一、抗原识别阶段 二、淋巴细胞活化阶段 三、抗原清除阶段 第四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后果与类型 一、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二、正向应答与负向应答 三、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 四、免疫保护与免疫损伤 第二篇病原生物学基础 第六章 病原生物学概述 第一节 病原生物学的研究范畴与历程 一、病原生物学的研究范畴 二、病原生物学的研究历程 第二节 寄生现象与感染 一、生物间的生存关系 二、寄生关系 三、人体微生态与条件致病 四、感染 第三节 病原生物类群 一、现代生物分类学中的生物类群 二、病原生物的分类学位置 三、病原生物的命名 第四节 病原生物控制 一、病原生物控制的基本概念 二、病原生物控制的主要方法 三、影响病原生物控制的因素 第五节 生物安全 一、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生物安全常识 第七章 医学病毒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一、病毒的形态与特征 二、病毒的结构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与培养 一、病毒的增殖 二、病毒的人工培养 第三节 病毒的遗传变异 一、病毒的变异现象 二、病毒变异的机制 三、病毒变异的医学意义 第四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一、病毒感染 二、抗病毒免疫 第八章 医学细菌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形态与形态检测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 三、细菌的特殊结构 第二节 细菌的增殖与培养 一、细菌的营养物质 二、细菌的生长繁殖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细菌的变异现象 二、细菌变异的机制 …… 第九章 医学真菌 第十章 医学寄生虫 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病毒 第十二章 常见致病细菌 第十三章 常见致病真菌 第十四章 常见致病寄生虫 第三篇 医学遗传学基础第十五章 医学遗传学概述 第十六章 染色体病 第十七章 单基因病 第十八章 多基因病 第十九章 遗传病的防治 第四篇 病理学基础第二十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 …… 2.图书信息作者:吴增春 ISBN:10位[7117094575] 13位[978711709457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18.00 元 内容提要全书分四大部分即正文、复习题、实践指导和教学大纲。 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疾病学基础的性质、范围和内容 第二节 疾病学基础在医学中的地位 第三节 疾病学基础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第一节 微生物的概念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及医学微生物学 第三节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第四节 细菌的形态检查法 第三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和变异第一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第二节 与医学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第四节 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第四章 细菌的分布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第二节 微生物与疾病 第五章 消毒与灭菌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第三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第二节 感染概述 第七章 免疫学概论第一节 免疫的概念、分类和功能 第二节 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第八章 抗原第九章 天然免疫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 第十一章 超敏反应 第十二章 免疫学应用 第十三章 疾病概论 第十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十五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十六章 炎症 第十七章 肿瘤 附 实践指导 疾病学基础教学大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