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急性黄疸肝炎
释义

急性黄疸肝炎的临床定义

急性黄疸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种,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食欲减退,厌油,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恶心,呕吐,部分病人畏寒发热,继而尿色加深,巩膜、皮肤等出现黄疸。由于急性黄疸肝炎起病急,所以要尽快治疗,防止肝炎的慢性化趋势。

急性黄疸型肝炎初期症状

急性黄疸肝炎在发病的前期,其病情发展比较缓慢,急性黄疸肝炎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肝区胀痛、乏力、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腹泻等,还会有畏寒发热的症状,有一些患者还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其症状类似感冒,患者要注意鉴别。有的还伴有关节疼痛,头痛,腹痛,肝区痛和寻麻疹。查体时可在肋下触及到肝脏。肝功能实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升高(AST),尿胆红素阳性。

急性黄疸肝炎症状在黄疸期可分为三期:

(1)黄疸前期:为时数日至半月,先有全身乏力不适,(小儿伴低热),约1/3起病急,有轻、中度发热,亦可高热伴寒战。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及腹胀,少数有肝区疼痛,腹泻或便秘等。根据起病时突出症状的特点,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流感型;以消化道为主的消化不良型;以上腹剧痛、寒战、黄疸为主的胆道疾患型;恶寒、驰张热,迅见黄疸的败血症型和以关节肌肉酸痛,发热的风湿型等。这些对作出早期诊断极为有益。

(2)黄疸期:约2—6周。此期黄疸加深,尿色深黄,巩膜(眼白)皮肤黄染,一至二周达到高峰,多数不再发热,大便色泽变浅,消化道症状乏力明显加重,皮肤发痒、肝肿大、有叩痛,有的患者大便呈陶土色,肝功能明显损害。

(3)恢复期:二周至4个月,以上症状在二周左右开始逐渐消失(儿童病程短)恢复快,。成人中约有5%长期有肝区痛,不适,食欲减退、乏力的肝炎后综合症出现。乙型肝炎等尚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免疫等原因可演变成慢性肝炎。病程多在半年以上。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危害

急性黄疸型肝炎会造成以下危害:

(1)首先是造成肝损伤: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并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水肿、破坏使肝脏组织发生炎性侵润,充血、水肿、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损害了肝脏代谢的各种功能。

(2)容易引起的并发症:本病的转归与黄疸的性质体质强弱,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阳黄、阴黄、急黄虽性质不同,轻重有别,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阳黄若患者体质差,病邪重,黄疸日益加深,迅速出现热毒炽盛症状可转为急黄;阳黄也可因损伤脾阳,湿从寒化,转为阴黄;阴黄重感湿热之邪,又可发为阳黄;急黄若热毒炽盛内陷心包或大量出血,可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候;阴黄久治不愈可转为积聚鼓胀。

急性黄疸肝炎的传染

病毒性急性黄疸型肝炎在发病期间具有传染性,传染途径大致有经血液、消化、性接触、母婴等。甲肝、戊肝属消化道疾病,是粪-口途径传播。急性感染时,传播比较厉害,而且没有疫苗,一般在一起吃饭、住一起就很可能传染他人。乙肝、丙肝则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一般只要没有暴露性的血液接触,是不会感染乙肝病毒的。另外,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的预感染乙肝病毒,这类肝炎好预防,但不易治愈。 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吗?由此可见,急性黄疸型肝炎也需要根据病情判断是否传染。另外,建议已患上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在饮食上也要注意。一定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烟酒,食物应新鲜可口、清淡、易消化、冷热适宜,无刺激性,适量,富于营养的流食、半流食、软食。

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个类型,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食欲减退,厌油,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恶心,呕吐,部分病人畏寒发热,继而尿色加深,巩膜、皮肤等出现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该怎么治疗:

一、西医治疗

急性黄疸型肝炎一般可按急性肝炎治疗。但对黄疸较重,持续时间长,且有进行性加重趋势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治疗。

二、中医治疗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矛盾是湿热郁蒸,肝胆受损,所以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应以清热利湿(清利肝胆)为主,须区别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或湿热并重而分别施治。至于无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原则,肝热气滞者应清热解毒、疏肝化瘀;肝脾不和者应健脾和胃舒肝;阴虚者养阴健脾,根据病情虚实之不同而辨证论治。

中医把急性黄疸型肝炎(不论何型)都旧属于“黄疸”范畴。有阳黄、阴黄之分。

阳黄者又分为:

(1) 热重型:黄疸色泽明亮如桔色、口干、苦、渴、喜饮、口臭、恶心、呕吐、厌油、食减、尿赤、便干。腹胀满,或有发热恶寒。舌红津少,苔黄腻,脉弦滑或滑为主证。

(2) 湿重型:身目色黄,但色鲜减暗,头重身困、肢体倦怠、胸脘痞满、纳少厌泊,便稀或粘腻,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或漏缓为主证。

(3) 湿热型:兼有上述(1)(2)特点湿热主证均显著。

阴黄者:其黄色暗晦,纳少脘闷,腹胀便糖、畏寒乏力、舌质谈、苔黄腻,脉沉迟为主证。多见于慢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者少见。

治疗急性黄疸肝炎方1.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法,此方法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用(龙胆草、茵陈蒿、虎杖、大青叶、连翘、栀子、茯苓、白茅根、大黄)或用(茵陈、鸡骨草、田基黄、败酱草、白花蛇舌草)治疗,疗效甚佳。

治疗急性黄疸肝炎方2.温阳化湿,利尿退黄法;本法适用于寒湿困脾型。方用(茵陈、白术、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加茯苓、郁金、黄芪治疗,疗效颇佳。

治疗急性黄疸肝炎方3.健脾化湿法,本法用于脾虚失运型。以(党参、茯苓、白术、扁豆、炙甘草、山药、柴胡、白芍、五味子、山楂、黄芪)治疗成人脾虚及小儿急性肝炎,效果满意。

急性黄疸型肝炎饮食

急性黄疸型肝炎以起病较急、肤黄、目黄、小便黄为特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在饮食上也要注意。

急性黄疸型肝炎在饮食上的要求是:食物应新鲜可口、清淡、易消化、冷热适宜,无刺激性,适量,富于营养的流食、半流食、软食;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并要求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烟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血液后分解代谢需在肝脏进行,分解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能使已有病损的肝细胞损害程度加重)的基础上对急性黄疸型肝炎进行了辨证实施饮食护理指导。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1)急性黄疸乙肝前期临床表现:患者开始有症状到出现黄疸,时间约为数日到2周。初期,先见畏寒,发热(体温在38℃左右),少数患者会持续高热,儿童伴有低热。中期,明显症状为全身疲乏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尤其厌恶油腻,腹胀沉闷,尿黄如茶,便稀便秘。部分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酸痛,上呼吸道炎症,儿童可见颈后淋巴结肿大,容易被误诊。检查期间,如若出现这些症状,做一次专业的肝脏检查。末期,体检有明显肝病症状。如:叩击肝部,痛楚,半数以上的肋缘下可以触及肝脏,ALT明显升高,尿胆红素乙肝表面抗体的阴|阳性,在此期间,患者排泄物及血液都有很强的传染性。请注意隔离,餐具分开。

(2)急性黄疸乙肝期间临床表现:患者开始出现黄疸,黄疸症状加深,时间约持续2-6周。期间,患者发热减退,消化道症状进一步加重,肝脏持续肿大,按压便有痛楚。巩膜,皮肤及粘膜黄染,2周之内达到高峰。35%-10%的患者脾脏肿大并能触及,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徐缓。顶峰期消化道症状明显好转。按疗程治疗,切勿自行中断治疗,停药。某些患者可能会有短期梗阻性黄疸,大便呈陶土色。

(3)恢复过程临床表现:患者症状逐渐消退,时间约为4周。黄疸期间多数症状在2周左右逐渐开始消退,肝脏,脾脏日渐不再肿大,肝脏各项功能趋于正常,小儿病程较短,恢复较快。定期复查,以防残余病毒复制,导致复发,造成经济损失,耽误治疗。约有5%的患者肝区持续疼痛不适,症状不退,呈肝炎综合症症状。注意尽量避免应用对肝脏有所损害的药物和接触有毒的化学物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7: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