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籍贯 |
释义 | 汉语词语基本信息【词目】 籍贯 【拼音】 jíguàn 【英译】[the place of one’s ancestors' birth or origin ;native place] 【基本解释】 指祖居(祖籍地)或原籍 详细解释祖居地或原籍。祖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认定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出生地。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籍贯。原籍指的是某人迁徙到某地前的某人原来的籍贯。户籍地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的祖籍地或籍贯地,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某些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设的新地方和近代才有很快发展的地方,大量的人的籍贯地不是户籍地,这些人一般都是改革开放后或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按照当时国家的分配从外地迁移或近代时才移民到新地方的。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地的一种表述,这是现代的户籍与籍贯不同的地方。 《魏书·食货志》:“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 正德年间,有个举人,姓杨名延和 ,表字元礼 ,原是四川成都府籍贯。” 杨沫《乡思的朝和暮》:“多少年来每当有人问到我的籍贯时,我总是这样自豪地告诉对方。” 籍贯的由来籍贯一般从父、也有从母系的;从祖籍,祖籍是指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按现在的地域划分填写。省/自治区/直辖市 + 市辖区/县级市/县+镇/街道+村/居委会,省级和镇级行政区划中间不写地级市名称。 没有明确规定上溯到几代,但“祖辈的长久居住地”这个定义,对于部分人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确定的。 可以越往古代前面追溯,现在一般追溯到清朝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这段时间,越早越好,包括近代,这个时期的某人的祖先出生地或长久居住地,这个时期是现代某地人(如现代中原人、现代山西、辽宁等地人)形成时期、近代人口大量迁徙、户籍变换非常频繁的时期。1840年到1949年是人口大量迁徙时期,户籍变换非常频繁的时期,因为外国的长达110年的侵略和蒋介石国民党的残暴统治和发动的几十年的内战,如国民党军阀间的中原大战,1927年到1937年的残酷围剿中国正义力量,如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1940年皖南事变等,日本军队的侵略等,让人民不得不流离失所,变换户籍地。即使中国人民历尽千心万苦让新中国好不容易成立了,外国列强仍然想阻止中国的恢复,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追溯到清朝到是因为在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和清朝军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实现了大统一,再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那时的中原人、华南人等再次在统一的国家里,比较彻底的消除了明朝200多年的北方少数民族和那时的中原人的矛盾和始终无法解决的边患问题,为华北的民族融合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这时的华北人的籍贯开始比较稳定,也因为奠定了近代、现代华北人的基础,所以这时清朝的籍贯才有意义。 一般以某人的太祖父或高祖父或曾祖父或祖父的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或太祖母或高祖母或曾祖母或祖母的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或外太祖父或外高祖父或外曾祖父或外祖父的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或外太祖母或外高祖母或外曾祖母或外祖母的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 祖父的出生地这一说,是1999年全国范围内重新填写新版《干部履历表》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填写说明”里产生的一个意思。 籍贯的由来:比如现代中原人,他们的籍贯不定是在中原,各时期中原人即使籍贯地相同,但是不同时期的中原人的籍贯地,这类籍贯没有相比较、相同的意义,因为中原自古是各大势力争夺混战地区和民族交汇、融合、变动非常频繁、户籍变动的地带:从春秋战国到楚汉战争到古代的金朝军队和宋朝军队争战再到近代的中原大战、淮海战役,中原因此自古是各中民族、民系融合、户籍变动的地区:从先秦东夷族等进入中原与华夏族的融合到中国秦朝中央政府下令迁徙旧六国人民移民到中原,汉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迁徙地方豪强到中原居住,迁徙古吴越人、古闽越人到淮河流域等是中原民族融合是众多例子之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民族大规模融合中的时期,首先晋室南渡与中原百姓大迁徙到南方、东方等地,其次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如少数民族在中国北方建立了十六国,如北魏迁都洛阳与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留在中原的汉族与迁徙到的少数民族大融合,那时不仅北方少数民族的民间自己在汉化,还有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府推动的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辽朝时期,少部分北方少数民族再次迁入中原,金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元朝成吉思汗南下,大量蒙古族等民族迁入中原,比如从元朝初年开始,元朝统治者已经把辽朝金朝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相融合,在元朝已被视为“汉人”。明代进入中原的大量移民与流民和少数民族,如蒙古族、回族等,在中原再次出现了民族、民系的融合,因此那时的中原人不定是现代的中原人,所以现代的中原人的籍贯要进行上溯到清朝到近代期间。 户口簿上一般照抄父亲的,对于一般老百姓管得不是很严,乱填的不少,出于各种原因通过各种渠道改掉的也不少。对于一定层次的干部,有必要的话,通过查个人档案、政审之类,是可以追查清楚的。 比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的籍贯是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人,今江西省婺源人。国民党为“剿共”将婺源从安徽划到江西,1947年又划回安徽,1949年解放后又改划到今江西省。朱熹唐朝到南宋的父系朱姓祖籍是徽州婺源(今属江西,本属安徽),生于南剑州,原属南剑州(今南平)尤溪,今属福建尤溪县),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年轻时,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翚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求学侨寓于延平、建州、建阳、崇安一带(今南平市到武夷山市建溪一脉)。朱熹的例子非常适合现代大量人口频繁迁徙的情况下,解决如何填写籍贯:朱熹虽然生于南剑州尤溪县,后来又迁到建阳一带,但是朱熹唐朝到南宋的祖籍在婺源,所以朱熹的籍贯是徽州婺源,即朱熹是徽州婺源人。 公民的籍贯按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规定,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籍贯的使用现在,籍贯的使用频率仍然很高,但特别是年轻人不很重视,他们普遍错误认为籍贯就是户口所在地或出生地,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的一种表述。由于近代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数量巨大的流动人口和人口迁徙,大量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籍贯地或忘记了自己的祖籍地,就勉强以父亲或母亲的籍贯地作为自己的籍贯地,这是错误的。户籍地,就是指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18周岁以前的户籍所在地,即个人的出生的地方(按照最新的地域划分)或目前居住地,不是父亲或母亲的籍贯地,也不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籍贯地。而“祖籍”要追述到哪一代,一般是祖父辈。举个例子,张三此前户口在四川,出生地是湖北,祖籍(祖父辈)是湖南,现在户口迁到了北京。他的籍贯准确说是湖南。经常使用的 XXX 人,其中的 XXX 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贯,而不是户籍地,比如“湖南人”,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贯地是湖南,是湖南的人,而不是说某人的户籍地是湖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