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吉首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释义 | 简介吉首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前身为数学科,创办于1958年9月,1980年更名为数学系,1996年更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2004年9月更名为吉大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办学规模数计学院现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四个本科专业。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高等数学教学部、公共计算机教学部、计算机实验中心等教学机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数据结构》、《数学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为学校在建精品课程;基础数学学科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学院拥有计算机系统集成、数模与图形处理、计算机网络等实验室,以数模与图形处理实验室为基础组建的数学建模实践教学实习基地获湖南省优秀实践教学基地称号。学院拥有700多个计算机终端和近20万兆各类软件,方便快捷的校园网,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吉大数计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代码070101-理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务实、致用、创新等时代特征的数学与应用数学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培养,学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广阔的知识面、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初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毕业后能在中学从事数学和数学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0605-工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并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研究、设计与开发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门代码070102-理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知识,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613W-工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通信基础理论、网络工程和网络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具有较宽的通信系统和网络工程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能力和相关工程技术能力,能在相关行业内从事网络设备的设计和生产、网络通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网络系统的集成和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师资力量学院名师学院现有教职工60名,教授7名,另聘有客座专家、教授4名,副教授24人,讲师26名;博士15人,硕士34人。 所授荣誉近几年来,主持国家天元基金项目一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级科研项目11项,校级科研项目19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9项,三项教学成果分别获得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 在近五十年的办学实践中,注重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铸造了“尊师、守纪、团结、奋进”的学院精神,形成了“勤奋、严谨、求是、创新”的学风;2000年非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中,获全省本科院校第一名,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多次获奖,2003年获得了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湖南赛区一、二等奖。2006年又获得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湖南赛区一等奖一项,国家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07年获湖南省区二等奖一项、国家二等奖一项。 学院更变详细情况2011年6月,经吉首大学批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与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两个大院拆分成3个院系,原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改名为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保留原院的物理师范、物理应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改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保留原院的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三个专业;增加的院系名称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即原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以及原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