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吉林省妇女联合会 |
释义 | 吉林省妇女联合会成立于1949年8月,现有市(州)级妇联9个,县(市、区)级妇联60个,乡(镇、街)妇联1162个,城乡妇代会14706个。县以上党政机关教科文卫妇委会共1823个,厂矿企业女职工委员会4956个,各级妇女联谊组织141个。全省有专职妇女干部1630人。省妇联机关现设行政编制40人,实有人数35人。省妇联下设5个企事业单位:首妇女干部学校、妇运史志办公室、《时代姐妹》杂志社、首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省妇女旅行社。还成立了吉林省妇女学会、吉林省婚姻家庭研究会、吉林省家庭教育学会和吉林省女企业家协会。 妇女工作近年来,吉林省妇联把妇女工作置于社会发展和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中,根据自身职能、特点和优势,开创吉林妇女工作的新局面。1、从政治着眼抓教育,进一步提高妇女整体素质。针对妇女群众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根本性变革思想准备不足,参与意识不强,知识能力水平低的善开展系列教育,把提高妇女素质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抓住江泽民同志发表《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讲话以及第四次世妇会等有利时机,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提高妇女的参与意识;通过培训等方式加强科技文化教育,提高广大妇女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2、以富有特色的活动为载体,组织发动妇女为全省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1989年起在农村广大妇女中开展的"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的竞赛活动,吸引了全省300多万农村妇女的广泛参与,这项活动已成为我省农村一项有声势、有影响、有生命力的群众性活动。围绕"巾帼建功"活动,在全省十大行业三十个窗口单位开展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巾帼文明岗"、"巾帼岗位明星"活动,在下岗女职工中开展了"巾帼创新业"活动,目前,这项活动已成国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大、组织城区女职工参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以文明家庭活动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文化系列活动,融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为一体,家庭细胞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显著。3、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构筑维权工作新模式。一方面积极建议省人大制定我省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推动有关部门制定"九五"期间吉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并会同省人大等有关部门对"妇女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为维护妇女权益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另一方面就妇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为党委和政府解决妇女问题提供依据。各级妇联通过代理妈妈、结对子、一帮一、富帮贫、手拉手等形式帮扶救助失辍学女童、特困家庭儿童重返校园。目前,全省有7295个集体和18.6万人参与实施"春蕾计划",共集资750.7万元,资助失辍学儿童3万余人,其中80%是女童。4、把握机遇,发展自己,不断增强妇联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发展规划我省各级妇联始终把着眼点放在加强妇联自身建设上,制定并实施了一套科学规范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主动将自身建设纳入到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基层妇女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大大增强;我们充分利用省妇干校等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对各级妇联干部进行岗位培训,大大提高了妇联干部的整体素质,为更好地完成新时期妇女工作任务提供了组织保证。 历届主席吉林省妇联历届主席(主任)名单:王东瑜(1949.9-1950.5) 周秀清(1952.8-1955.2) 王 毅(1955.2-1966.5) 张松亭(1973.7-1978.4) 张青芝(1978.7-1983.4) 王振英(1983.4-1991.4) 杜学芳(1991.4-1996.4) 杨湘岚(1996.5-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