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吉拉德·德布鲁 |
释义 | 吉拉德·德布鲁(Gerard Debreu),美籍法国人,1921年7月4日生于法国的加莱。著名数理经济学家,德布鲁于1939年获学士学位,1956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50年前往美国,并加入考尔斯经济研究会。1962年以后一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经济学和数学教授。1975年入美国国籍。德布鲁在数学方面造诣很深,在经济计量学界享有盛誉,其突出贡献在于运用数学方法,完善和发展了“一般均衡理论”。 个人简介曾于1969-1971年先后被选为美国经济计量学会副会长和会长。1959-1969年任《国际经济评论》副主编,1972年至今任《经济学理论杂志》编委,1974年至今任《数理经济学杂志》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价值理论:经济均衡原理分析》、《数理经济学:德布鲁的20篇论文》等。 个人履历1941年夏,德布鲁进入有声望的高等师范学校,在那里学习和生活直至1944年春季。1945年底1946年初,德布鲁在巴黎取得了数学助教的资格,并开始学习研究生课程。当他在1943年读了莫里斯·阿莱的《个体经济学说研究》中陈述的列昂·华尔拉在1874—1877始创的一般经济均衡的数学理论时,他对一般均衡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面临重建的繁重任务。德布鲁认识到,经济学奖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进一步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的热情。结果兴趣变成了终生事业。得到数学助教资格后的两年半,德布鲁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作研究助理。这一时期,他完成了从数学领域向经济领域的过渡。 1948年夏,德布鲁参加了在萨尔茨堡举行的为时几个星期的研讨班。这个研讨班由像瓦西里·列昂惕夫这样的人物讲授经济学。年底,他由阿莱提名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奖学金。洛克菲勒基金会给予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使他在美国、挪威和瑞典度过了1948——1950年这段时期。 1949年,在德布鲁访问芝加哥大学期间,考尔斯委员会向他提供了一个经济学副研究员的位置。那时他开始同肯尼思·阿罗合作,联名发表了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章《竞争性经济中均衡的存在》(1954年)。在这篇文章中,他们运用迄今在经济学中尚鲜为人知的拓扑学方法,对一般均衡的存在提供了权威性的数学证明。 1955年,德布鲁与考尔斯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去耶鲁大学,直到1960年为止,他一直在那里任副教授。 1956年,德布鲁获得巴黎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德布鲁从1962年1月初开始作伯克利大学的经济教授,并于1975年7月获得数学教授职务,至今没有离开过伯克利。但他也是许多国外的著名大学与研究中心的客座教授、研究员和顾问。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他作为古根海姆的研吭焙涂妥?淌诜梦柿寺?虼笱У脑顺锛熬?眉屏垦е行模?972年,他是丘吉尔学院、剑桥大学的海外研究员;1973年和1987年,他作为客座教授访问新西兰的坎特伯雷大学。 他从许多大学获得荣誉科学学位,如1977年在波恩大学、1980年在洛桑大学、1981年在西北大学和1983年在图卢兹社会科学大学。 他还是几个著名杂志的主编或顾问。他从1972年开始作《经济理论杂志》的主编。他还一度做过工业应用数学学会的《应用数学杂志》(1976——1979年)的主编。1974年以后,他是数理经济学杂志编委会的成员。 他是计量经济学会的成员(1964——1972年),稍后,他成为执行委员会的成员(1969——1971年);他于1977年成为全国科学院成员;1982年到1985年期间,他是经济科学处的处长。从1982年起,他是美国经济协会会员;从1984年起,他是美国尖端科学协会会员。除了1983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外,他于1977年获得波恩大学亚历山大·冯亨博尔特基金会美国高级科学家奖。1976年,获得名誉勋级会骑士称号。1984年,他成为法国科学院的外国非正式会员和全国荣誉团体的负责人,以表示法国对这位学者的高度尊敬。 主要学术成就德布鲁的主要学术成就是对一般经济均衡理论所做的贡献。这集中反映在他1959出版的仅102页的代表作《价值理论:对经济均衡的公理分析》一书中。就是这本篇幅极小的著作,帮助他摘取了诺贝尔经济学的桂冠。他的学术贡献不在于理论本身,而在于分析方法上的改进。 主要理论贡献德布鲁的主要理论贡献包括: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的度量、概括帕累托的最优理论(福利经济学)、具有相关商品的均衡存在性(一般竞争均衡理论)、用效用函数表示偏好次序关系、总量超额需求函数(效用的需求理论)、经济核算的收敛定理等。50年代初,他与合作者通过建立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的拓扑学集合论基础,引起了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一场革命。此外,德布鲁首倡的一般均衡分析领域,已成为大部分西方微观经济理论的统一构架。他使用的公理化分析方法已成为西方经济分析的标准形式。70年代以来的资本理论、区位理论、金融理论、国际贸易和宏观经济理论等,均从他的一般均衡理论概念、思想和新加入的工具中获益匪浅。 主要的著作主要的著作有:《价值理论:对经济均衡的公理分析》(1959年)、《竞争性经济的均衡存在》(1954年)、《有限均衡的经济》(1970年)、《德布鲁教授的“市场均衡”定理》(1973年)、《总量需求函数》(1974年)、《数理经济学——德布鲁论文20篇》(1983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83 ,杰拉德·德布鲁(GERARD DEBREU)因在一般均衡理论的数学论证方面做出杰出贡献而获奖,成为一九八三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方著名经济学家。 传略1983年获奖者、现代价值理论的集大成者 ——吉拉德·德布鲁(Gerard Debreu) 德布鲁的最杰出的贡献或许还是间接性的。他用词准确,分析有说服力,始终强调把一种理论与其解释截然分开,这一切对经济学中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的选择产生了深刻而卓绝的影响。 ——198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告 德布鲁的工作改写了现代数理经济学。他的影响在各个领域都能看到,他不仅引入了许多重要的新概念,而且对国内外同事和学生产生了许多强有力的影响。 所有的经济学家都熟悉德布鲁有关瓦尔拉斯模型中竞争性经济均衡价格的存在性证明。他的价值理论在数理经济学中是一项经典贡献,这篇论文是他以解释的优美性和论断的纯粹性来写作的,这种方法对这个领域的其他学者尚属陌生。德布鲁对当经济中参与人的数目趋于无限时,竞争性均衡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把测度论方法引入经济分析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测度论常常被用来分析存在无限代理人的经济。通过借助于微分拓扑的方法,德布鲁还证明了局部和一般竞争性均衡的唯一性问题。 ——1982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杰出资深会员颂词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