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吉哈德
释义

吉哈德是阿拉伯语“جهاد”的音译,又译“杰哈德”,其字面意思是:努力、奋斗,是尽心尽力,克服困难,努力做好一件事。为学业、生计、事业的成功奋斗也属于吉哈德。吉哈德可以是个人的行为和责任,也可以是社会集体的行为和责任。因此,在伊斯兰教中吉哈德包含两层含义:同私欲作斗争属于重大的吉哈德,反抗侵略属于微小的吉哈德。吉哈德的法学定义是以言语,财产,生命为主道奋斗;为捍卫宗教信仰,生命财产,为抵抗外来侵略,保家卫国,为消除暴力、迫害而进行的正义斗争。西方学者将其单纯译为圣战(Holy War)是有误的。

简介

吉哈德源于“为主道而奋斗”,此词在《古兰经》中出现过20多次。为了获得真主的喜悦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主道奋斗。吉哈德是信士遵循真主启示的进取精神,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高贵的思想品格,创造社会财富和改善生活环境也属于吉哈德。吉哈德包括一切领域中的奋斗,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治安、健康、能力和家庭生活。任何吉哈德行动都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有规划的行动,为了自己的家庭和国家,也为了其它人的幸福,不许可迫害或损伤别人利益。禁止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吉哈德也包括战争内容,在战争中,吉哈德的目的局限在善功之内,不能越过界线变成对外发动侵略,建立霸权。

从语言环境看,当时主要指积极传播教义,有时主要指自觉施舍财产,有时则指反抗迫害的军事暴力,更多的没有具体指向,但不等于“圣战”,而是对为传播和捍卫伊斯兰信仰而奋斗的诸多行为的统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吉哈德”理所当然地成为每个穆斯林的宗教义务。

巴基斯坦学者赛义德·阿布杜拉·毛杜迪在其所著《伊斯兰生活方式》一书中写道:“吉哈德即尽自己最大努力,无论是通过口或笔,或剑,传播真主的话,使其成为至高无上,扫除伊斯兰道路上的一些障碍。”多齐说:“武力吉哈德只有在伊斯兰教的敌人发动进攻时才进行;如果按别的意思来理解《古兰经》的规定,那么就是错误的。” 阿齐兹·伊本·巴兹说:“吉哈德有诸多的形式,或自己去投身战斗,或奉献自己的财产,或通过祈祷,或通过传授和引导,或者对任何有益的善举来提供帮助。”

伊本·凯伊姆认为吉哈德有四种形式:自我的吉哈德,抵抗恶魔的吉哈德,抵抗异教徒的吉哈德,抵抗伪信者的吉哈德。自我的吉哈德分为四种情况:尽力去学习伊斯兰的教义,尽力使自己学以致用,尽力去传播伊斯兰信仰,对于在唤醒人类信仰真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甚至是凌辱,要有耐心和坚韧。抵抗恶魔的吉哈德分两种情况:抵御恶魔撒旦掀起的使人们怀疑信念的迷误;抵御恶魔撒旦让人类腐蚀堕落的诱惑。抵御异教徒和伪信者的吉哈德分为四种:用心,用口舌,用自己的财产,用自己亲身的努力。在同异教徒的斗争中,大多是采取身体力行的战斗方式,而在同伪信者的斗争中,常见的斗争方式是用言谈和思考。反抗压迫民众、推行异端的行为,有三种方式:如果条件允许,用自己的双手去亲身参与;如果不能够进行亲身的斗争,就用自己的口舌来说出,也就是进行宣传和反驳;如果也不可能,就用内心去憎恨恶魔的行径,用心去感悟这些恶行的错误。现代穆斯林学者把吉哈德分为精神方面的和物质方面的吉哈德。

精神吉哈德

1、同私欲作斗争。修身养性是重大的吉哈德。私欲是人类的最大敌人,因为私欲是致人作恶的根源。人只有战胜自己,戒除私欲才能成功。“凡培养自己的灵性者,必定成功;凡戕害自己的灵性者,必定失败。”(古兰经 91:9-10) 这是说要净化心灵与自身和谐,这与儒家讲的“修身”是同一个意思。欲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就是诚意、意念,意念是非常重要的。

2、同恶魔作斗争。魔鬼是人类的明敌,蛊惑人心,引诱作恶。只有战胜魔鬼,人心才能向善,才能不违背真主的命令。

3、同分裂势力吉哈德。

4、同家人吉哈德。教育子女以及所有家庭成员遵循正道,敬主爱人,遵纪守法。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违背真主的命令,违背先知的教诲,那他就变成了进行吉哈德的对象了。这就是说家庭要和谐,只有家庭和谐,才能构建社会和谐。这与儒家所讲的“齐家”是一个道理。

5、宣教。伊斯兰不赞成独善其身,穆斯林有责任向非穆斯林介绍伊斯兰。宣教是众使者的吉哈德,伊斯兰是全人类的宗教。

6、劝善戒恶。用语言进行吉哈德,宣扬伊斯兰真理,主持正义,说公正的话。先知穆罕默徳说:“最好的吉哈德是向暴君进谏。”在统治者面前讲真话,这是语言的吉哈德,这就是说要消除邪恶势力,命人行善,止人作恶,从而构建公正、公平、和谐安稳的社会。这与儒家所讲的“治国、平天下”也是同一个道理。武力吉哈德,是迫不得已的事,目的就是达到天下太平。

7、求知。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求知是信士的天职。先知穆罕默德说:“谁出门寻求知识,等于为主道出征,直到归来。”

8、孝敬父母。有人请求先知允许他出征参加吉哈德,先知说:“你留在家中好好孝敬父母吧!在家孝敬父母也属于吉哈德。”

物质吉哈德

1、用财产进行吉哈德。凡是为了获得真主的喜悦而花费的钱财都是为主道而奋斗。

2、用生命进行吉哈德(武力吉哈德)。在被侵略和受压迫的情况下,进行自卫反击战。伊玛目根据教法规定宣布自卫反击战,任何个人不可以随便宣布。在自卫反击战开始之前,应先向对方宣教,如对方接受伊斯兰,则放弃开战。如对方言和,则马上停战。进行武力吉哈德时应遵守的礼节:不可伤害老人、妇女、儿童以及神职人员;不可毁坏寺庙、教堂;不可毁坏果树、庄稼、屠杀牲畜等。不可伤害敌军所派遣的使者。

武力吉哈德的历史渊源

公元610年,穆罕默徳奉真主的命令以和平方式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历时13年,受尽折磨和迫害,《古兰经》中关于战争的启示开始于先知创建麦地那社会的最后十三年期间,当时麦加的敌人集合大军向先知创立的第一个穆斯林政权扑来,时局非常危险,不奋起反抗抵御侵略,穆斯林生命不保,伊斯兰将遭灭顶之灾,在生命受到威胁的危机关头,真主降示了允许武力抵抗的经文,也就是说进行武力吉哈德。建立军队是为了自卫和抵抗外来侵略。真主说:“被进攻者,已获得反抗的许可,因为他们是受压迫的。" (22:39) 允许抵抗但不可过分。真主说:“你们应当为主道而战斗进攻你们的人,你们不要过分,因为真主必定不喜爱过分者。" (2:190) 因此,武力吉哈德是自卫反击战。

穆斯林也不是绝对的和平主义者,战争是万不得已的自卫行为,面对来犯的敌人,真主允许穆斯林拿起武器,组织抵抗,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伊斯兰不许可穆斯林对任何人发动侵略战争,禁止欺凌弱小民族,不许可在国外建立殖民地,贩卖奴隶,奴役、压迫和屠杀居民。战争的唯一原因是必要性的自卫,捍卫信仰,保家卫国,保护当地居民安居乐业,仅此而已,不许可在战争中有过份的行为。当然有严格的前提和善后要件,却不是唯一的一种。千百年来穆斯林们对这些经文的理解,也并不仅仅指向参战奋斗这一种形式。吉哈德涵盖了和平与战争状态下的各种情形,为之确立了圭臬。

吉哈德圣战

多数伊斯兰教法学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将“吉哈德”义务的履行方式概括为心、舌、手、剑四类,其中“剑”的方式即真正意义上的“圣战”(圣战一词源于十字军东征)。在伊斯兰教早期反对麦加多神教徒的暴力迫害和军事进剿的斗争中,“圣战”对于穆斯林的生存和伊斯兰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是当时“吉哈德”的主要履行方式。但是,伊斯兰教的和平本质决定了“圣战”是非常时期的特殊律令,是—定阶段的宗教义务。一旦对伊斯兰的威胁解除,穆斯林就不能继续杀戮。倘若把“剑”式“吉哈德”推而广之,坚持一贯,则有违真主旨意,同伊斯兰教的和平宗旨相背离。所以,穆斯林履行“吉哈德”义务,经常的主要的途径只能是和平的心、舌、手方式。“心”即按照真主的教导,自觉地同内心邪恶作不懈斗争,以抵制诱惑,净化心灵,坚定信仰。什叶派和苏菲学者尤其推崇这种方式,称之为“重大吉哈德”。“舌”和“手”的方式,泛指以口、笔传播伊斯兰,劝诫大众信奉伊斯兰,驳斥教内的异端邪说和教外的歪曲攻击。“吉哈德”有这种丰富有效的完成方式,所以穆斯林履行这一宗教义务时,完全可以选择非暴力对抗的手段,特别是不存在敌对势力剑拔弩张的迫害和进攻的环境中。“圣战”让位于有利社会发展进步的和平方式,更是伊斯兰教义原本的要求。

战争形式的吉哈德,根据《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遗训,只能为了反抗对穆斯林的迫害,或为解救处于残暴统治之中的人们,或为平息危害伊斯兰政权的叛乱,均属于自卫性质。伊斯兰学者还指出,即便这种迫不得已的战争,也应当严格遵守伊斯兰战争规则:

1、当伊斯兰民族识破了敌方的背信或侵略意图时,就要竭尽所能进行备战:“你们应当为他们而准备你们所能准备的武力和战马,你们借此威胁真主的敌人和你们的敌人......”(8:60) 这是为威慑敌人而作的准备,而不是为侵略作准备,是警告敌人,不是警告朋友和盟友。

2、若敌军放弃了侵略和战争的念头,伊斯兰民族当倾向和平。“如果他们倾向和平,你们也应当倾向和平,应当信赖真主。他确是全聪的,确是全知的。”(8:61)

3、若敌人执意挑起战争,进行侵略,那么他们将自食其果:“受人欺辱而进行报复的人们,是无可责备的。应受责备的,是欺辱他人,并且在地方上蛮横无理者,这些人,将受痛苦的刑罚。”(42:41-42) “谁侵犯你们,你们可以同样的方法报复谁;你们当敬畏真主,当知道真主是与敬畏者同在的。”(2:194)

4、如果战事爆发,则要尽量减少其灾难,因而战争中采用计谋是可以的。先知穆罕默德曾称战争为诈术。即利用谋略来摧毁敌人的运动部署,挫败他们的锐气。这样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伤亡尽快结束战争,维护和平。

5、如果战争很激烈,战士们要勇猛杀敌,要祈真主默助,要多记念真主。“归信的人们啊!当你们遇见一伙敌军的时候,你们当坚定,应当多多记念真主,以便你们成功。”(8:45)

6、一旦战争不可避免,应当告诫参战士兵,所进行的是为解放弱势者和被压迫者的正义战争,要紧缩战争范围,只消灭那些携带武器者或首先进攻的人,不能像敌人对待的民众那样滥杀无辜:“你们当为主道而抵抗进攻你们的人,你们不要过分,因为真主必定不喜爱过分者。”(2:190) 在此,伊斯兰表现了尊重人权的极致,禁止杀害老弱妇孺,禁止杀害宗教人士、乡民以及未参加战斗的和平人士。

7、如果敌方在双方交战正酣时,请求和解,穆斯林应当接受,即使将要取得胜利。然后,遵守双方达成的协约。“当你们缔结盟约的时候,你们应当履行。你们既以真主为你们的保证者,则缔结盟约之后就不要违背誓言。真主的确知道你们的行为”(16:91)。若敌人采取欺骗手段率先毁约,在告知他们所立盟约已无效并向他们宣战的同时,很快讨伐他们是无妨的。

8、如果战争以敌人的失败、伊斯兰的胜利而告结束,则不应侵害尊严、破坏城市;不应当贪婪财物、损害他人;不应冲动地报复和发泄愤怒;而要善良公正、教育协调、抑恶施善。“如果我使那些人在地面上得势,他们将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劝善戒恶。万事的结局只归真主。”(22:41) 这节经文规定,获胜的伊斯兰民族在战争结束后当做四件事:谨守拜功,这是伊斯兰在人类传播崇高精神的标志;完纳天课,是在人民之间实现社会公正的标志;劝善,是在有益于人类利益、安宁、幸福方面互助的标志;戒恶,是杜绝招致战争以及以造成不安定因素的标志。

9、对待俘虏,不能施加酷刑,不能凌辱,不能以饥饿来折磨他们:“他们以喜爱真主而赈济贫民、孤儿、俘虏。我们只为爱戴真主而赈济你们,我们不望你们的报酬和感谢。我们的确畏惧从我们的主发出的严酷的一日。”(76:8-9)

10、至于被战胜者,伊斯兰则尊重他们的信仰、生命、财产、宗教。但他们有保卫国家和国民权利的义务,要求他们忠诚国家,变纳极小数额的款项(人丁税)。这种款项是伊斯兰传播前和传播后社会上通行的战败方给战胜方交纳的款项。即使在现代,仍有国家常常向战败国索取人头税、保护费等各种款项。但伊斯兰收取的人丁税同其他民族收取的人头税的本质是大相径庭的。

伊斯兰的战争观完全符合现代国际惯例有关正义战争的规范。第一,战争由国家宣告,在政府瘫痪的情况下,能够对战争进程具有控制能力的社会政治集团或军事集团,只要能够满足使国民利益得以代表和保障这一前提条件,那么也可以称得上是发布战争的权威性机构。第二,动用武力必须是最后一种手段。第三,武力保卫须以遭受侵略为前提,目标是恢复原有秩序,而非消灭敌手。第四,最大可能地避免伤害无辜。原则上讲,任何战争都会引起伤亡,但正义战争的组织者能够尽最大可能避免伤害无辜。

吉哈德是主命

吉哈德是真主为每一位穆斯林所规定的不可逃避的必需义务,凡是有能力、理智健全的穆斯林都应当进行吉哈德。如果整个国家都受到外敌入侵,那么,国家首脑发布命令,全民都应奋起反抗,武力吉哈德则成为主命。老弱病残者、妇女、儿童,不应当参加。《圣训》说妇女的吉哈德是朝觐。吉哈德是伊斯兰信士的善功,每个穆斯林在吉哈德行动中都期待真主在今后两世的赏赐和报酬。

真主鼓励穆斯林要渴望吉哈德。并对战士和烈士许以重大的报酬,只有从事吉哈德和效法他们的人才能得到。无论今生后世,真主赋予他们一般人无法企及的精神和行动的优越性。真主使他们纯洁的鲜血成为他们今世胜利后世成功的保证。真主严厉谴责那些落伍之人,斥责他们是一些落后懦弱之徒,将要遭到最可怕的惩罚。今世他们将蒙受只有吉哈德才能避免的羞辱,后世他们将遭受即使散尽伍侯德山那样多的金子也不能逃避的惩罚。在真主看来,落后和临阵脱逃是遭致毁灭的七宗大罪之一。《古兰经》说“为主道而阵亡的人,你绝不要认为他们是死的,其实,他们是活着的,他们在真主那里享受给养。”(3:169)

吉哈德的目的

吉哈德的目的都是为了正义和合法的事业,虔诚服从真主的命令,为获得真主的喜悦;捍卫基本人权,包括宗教信仰、生命财产、自由、名誉、国家等;抵御外来侵略,支持受害者,弘扬真理;消除邪恶势力,建立公正、公平、安稳的社会。伊斯兰是博爱的宗教,真主命令穆斯林善待非穆斯林。伊斯兰尊重人的尊严,不论是否穆斯林。伊斯兰认为,人类同根同源,都是阿丹(亚当)哈娃(夏娃)的子孙。伊斯兰不强迫任何人入教。“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因为正邪确已分明了。”(古兰经2:256) 伊斯兰教也尊重其他宗教,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都受到伊斯兰法的保护。

合法的吉哈德就是为了消除世界上所有形式的恐怖活动,有偏激思想的个别穆斯林,假借吉哈德的名义,做出极端行为,导致无辜生命的丧失,这是与正当吉哈德背道而驰的,是不被接受的,也是不能容忍的。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安稳的社会是全体穆斯林的义务,也是伊斯兰的宗旨。

精神意义

要把握伊斯兰教所理解的“吉哈德”的精神涵义,及其在几乎人类生活每一面向的广泛施用,伊斯兰将其本身置于这一理念之上,即在个人的存在之内建立平衡,并实现现世生活目标,即人类社会中建立平衡。作为神圣正义的尘世映照、以及在人类领域实现和平的必要条件,这一平衡也是灵魂飞向“超乎各种意念的”平安的基础。生命的每一阶段都要进行奋斗,人性本质上的健忘,且因人类的不朽灵魂经受着肉体和情欲的进攻,因而,个体的和集体的生命进程始终隐伏着丧失平衡的危险。在生命的每时每刻尽己所能,去和那些破坏平衡的力量作外在的和内在的斗争属于吉哈德。

在最外在的意义上,吉哈德指面临非伊斯兰势力的进犯和入侵时保卫伊斯兰家园。伊斯兰历史上最早期的战争被视为这种外在意义上的吉哈德的典范,在生存的外在环境中重申正义,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声名,捍卫自身及其家庭的荣誉,本身就是一种吉哈德和一项宗教义务。这样一次早期战役中返回时,先知告诉他的同伴们:他们从微小的吉哈德回归到了重大的吉哈德中,即与私欲做斗争,规范原初的、天赋的本性。

从精神的观点来看,伊斯兰的所有“支柱”可被视为与吉哈德相关,礼拜本身是一种精神的斗争。只有经长期的预备和努力,承受并忍耐艰难困苦方能亲赴位于麦加朝觐,由于这需要巨大的心力和奋斗,先知才说,“朝觐是所有吉哈德中最优越的”。出散天课又是一种吉哈德。要从自己的财产中分舍出一部分来,出散者要与其肉身灵魂的占有欲、贪婪作斗争;而且在于,通过多种方式的布施天课,出散者为在人类社会中建立经济正义做了奉献。尽管吉哈德不是“伊斯兰的支柱”之一,然而它在某种意义上内在于所有的“支柱”当中。事实上,从精神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支柱”都可以据内在吉哈德来理解;从伊斯兰的视角来看,它对于人的生命是必不可少的。

参悟和安宁源自对惟一者的参悟。若要脱离此世的污浊,以托生于神圣临在的纯洁中,就需要行深切的吉哈德;因为灵魂深植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沉沦其中的人却误认它为实在。若要克服灵魂的懒散、被动和麻木,就得恢复忘却了其真实本性而沦为第二性的特性,这同样构成了持久的吉哈德。若要将铁石之心溶解成爱的涌流——因对主之爱,其中可以包容万物。是一场克服灵魂蜕变的战役。从精神的和隐秘的角度来看,内在的吉哈德,可被视为理解整个精神进程的关键。通达圆满的道路,可以据大吉哈德的象征意义来理解,这是先知在地上开辟出的道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