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吉尔伽美什与阿伽 |
释义 | 苏美尔文学作品,用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刻在泥板上。据考证,泥板的创作年代属于公元前2000 年前期,而诗中反映的社会现实是苏美尔城邦联盟的社会。诗篇形象地描绘了吉尔伽美什和基什王阿伽为争夺乌鲁克的一场鏖战。 中文名:吉尔伽美什与阿伽 创作年代:约公元前2000年 类型:苏美尔古诗 概述苏美尔文学作品,许多亚述学家从众多泥版残片中逐渐修补起来。全首诗的原文,用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刻在11 块泥板上,共115行。据考证,泥板的创作年代属于公元前2000 年前期,而诗中反映的社会现实是公元前2800左右的苏美尔城邦联盟的社会。诗篇形象地描绘了吉尔伽美什和基什王阿伽为争夺乌鲁克的一场鏖战。主人公阿伽、阿伽的父亲恩美巴拉格西和吉尔伽美什都是历史人物。阿伽自恃是基什大邦之主,有权有势,为了自己兴修水利工程却不想出人出力出物,反而强迫弱小的乌鲁克。作为乌鲁克这个小邦之主的吉尔伽美什,沉着应对,不畏强势,通过有理有节的斗争,终于大获全胜。诗歌将他作为一位受人民爱戴的小城邦的首领与英雄来刻画和颂扬。 现实意义社会意义首先表现了他作为民族首领的两个方面特征。⒈他有民主作风,重要政事与群众商量后才决定执行。⒉表现吉尔伽美什的有勇有谋的特征。他以群众力量为后盾,用和平方式解决异邦之间的社会矛盾。作为一个小邦的首领,他知道与强敌抗争即使能获胜,也会使自己的一方带来很多的伤亡和很大的财物损失。所以,他尽量想争取能用和平的方式去化解矛盾。 美国学者克莱默不仅从中看到了民主,更看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两院制”,长老会议就犹如现代某些国家实行的民主体制中的“上议院”,而由达到服兵役年龄的年轻人参加的会议就相当于“下议院”。 美学意义苏美尔民族叙事诗《吉尔伽美什与阿伽》在美学上也具有重要价值。第一,质朴的现实主义特征。作者采用较为冷静的态度,把双方的社会矛盾的主要观点、事件经过的主要细节记述下来。甚少作者的主观渲染,没有把事件夸大和把人物神化。第二,它开始摆脱神话的百科全书的叙事传说,有明显的追求真、善、美的文学创作特征。在这儿,神话的经典和权威性已经淡薄。而转为着重于记叙社会现实——真,讲究表达的伦理道德倾向——善,追求艺术感染力——美的文学创作特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