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绩光铜柱坊
释义

“绩光铜柱”坊横跨在漳(州)泉(州)古驿道中,是目前厦门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清代石牌坊。石坊通高9米多,明间宽3.6米,次间宽1.23米,这一座古朴古香重檐仿木楼式结构的古龙坊,上檐镶有镂空“恩荣”圣匾,刻上“双龙抢珠”、“太公钓鱼”浮雕。石坊正面镌“绩光铜柱”,背面镌“思永岘碑”字样,是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为纪念统一台湾的施琅将军而立的。

施琅 (公元1627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是晋江衙口人。他原来是郑成功部将,先后在同安有7年的活动时间。

康熙二十二年 (公元1683年)六月,施琅领兵自东山出发,在澎湖击败郑军统帅刘国轩,一举解决了台湾统一问题。中秋佳节捷报传到京城,龙颜大悦,随即钦赐龙袍御衣并褒锡诗章,赞扬施琅统一台湾的功绩。施琅逝世后,福建巡抚、学台、布政使、道、府、厅、县等地方官员,为他建造了这座永久性的纪念牌坊。

石坊匾额的 “绩光铜柱”和“思永岘碑”是对施琅的歌功,而且具有一定的典故。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带兵平定交趾,立铜柱以表功,这就是“绩光铜柱”的含义。而西晋羊祜任官时关心民瘼,深得民心,卒后百姓在他经常登游的岘山立碑纪念。因此,“绩光铜标”、“思永岘碑”是歌颂施琅在统一台湾伟业中,像马援那样武绩显赫,像羊祜那样绥怀远近,值得后人永远怀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