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鸡毛松 |
释义 | 鸡毛松是罗汉松属鸡毛松组Sect.Dacrycarpus Endl,分布至中国的唯一代表,是海南中部山地雨林的标志种,是品质较好的商品材树种,其木材结构细密、易加工、有光泽,可用做建筑,船舶维修,造纸,铅笔、家具及器具等领域用材。 中文学名:鸡毛松 拉丁学名:Podocarpus imbricatus Pine 别称:爪哇罗汉松等 科:罗汉松科 属:罗汉松属 分布区域:海南等地 基本信息渐危珍稀植物:鸡毛松 英文名: Podocarpus imbricatus Pine 学名: Podocarpus imbricatus 别 名:爪哇罗汉松、岭南罗汉松、爪哇松、异叶罗汉松。 现状:渐危种。鸡毛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广西及云南东南部有零星散生,因材质优良 ,被长期砍伐,天然资源日渐枯歇竭。 物种简介鸡毛松属常绿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2米,树干通直;树皮鳞片状剥落。叶具有二型,枝条细部是短小鳞状叶紧密着生于枝条而形成;较长的线形叶排成二列羽状。花单性,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生枝顶;雌球花成对生枝顶,仅一个发育。种子核果状,具肉质假种皮,成熟时红色。 鸡毛松是典型的热带森林树种,多生于海拔400-1100米地带的山谷溪涧潮湿密林中,与常绿阔叶树组成混交林,纯林现已难见踪影。主要分布于南热带,向北至北热带,偶可契入中亚势带南缘。分布区较广,热量差异较大,但属于冬无严寒、夏不酷热的山地气候。年平均温18-23℃, 极端最低温为0℃以上,在北缘可下达-3℃或更低,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相对湿度常在80%以上。土壤为山地黄壤,pH值5.5-6.0。 鸡毛松树干通直,枝叶密生,伸展自然,可作为南方庭院观赏和荒山造林的树种。木材黄色,纹理结构细密,有光泽,耐腐力强,是建筑、家具的好材料。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2米,树干通直;树皮浅灰褐色或暗灰褐色,平滑或略粗糙,鳞片状脱落。叶二型,螺旋状排列,下延生长,鳞形、钻形或线形、常二者生于同一枝上;成龄树或果枝或小枝下部的叶小而紧密,鳞形或钻形,长2-3毫米,先端内弯; 幼树、萌生枝或小枝上部的叶线形,扁平,质软,排成羽状两列,长6-12毫米,宽约1.2毫米,两面有气孔线,先端有微急尖的长尖头。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单生枝顶,长约1厘米;雌球花单个或成对生于小枝顶端,通常仅1个发育。种子核果状,全部被肉质假种皮所包,种子卵圆形,长5-6毫米,有光泽,成熟时假种皮红色;种托肉外面密被乳头状凸起; 无梗。 地理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吊罗山、五指山、黎母山、尖峰岭、坝王岭、毛瑞岭及抱龙岭等山区;亦星散分布于广西北部融水、金秀,云南东南部西畴、麻栗坡、马关、屏边、 金平与南部勐腊。多生于海拔400-1100米地带的山谷与溪涧。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也 有分布。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有零星散生,国外的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也有分布。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鸡毛松主要分布于南热带,向北至北热带,偶可契入中亚势带南缘。分布区较广,热量差异较大,但属于冬无严寒、夏不酷热的山地气候。年平均温18-23℃, 极端最低温为0℃以上,在北缘可下达-3℃或更低,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相对湿度常在80%以上。土壤为山地黄壤,pH值5.5-6.0。群落学特性随纬度地带不同而有别,在海南以它 为标志种的山地雨林,主要乔木还有海南蕈树、橄榄Canar ium album(Lour.)Raeusch.、海南锥Castanopsis hainan ensis Merr.;在分布区北缘(大 苗山县的泗涧山),鸡毛松散生于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 A.DC.和栲树C.fargesii Fra nch.为建群种的沟谷季雨常绿阔叶林中。林下天然更新良好,幼苗幼树生长健壮。3-4月开花,10-11月种子成熟。 鸡毛松在自然界中具有普遍结瘤的现象,为了了解鸡毛松根瘤内生细菌的种类多样性,不同生态环境下鸡毛松根瘤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以及鸡毛松根瘤内生细菌与豆科植物根瘤内生细菌的关系,对不同环境中的鸡毛松进行采样,采样后用传统方法对鸡毛松根瘤内生细菌进行划线分离。从广西防城十万大山处采得鸡毛松基部根瘤,并从中分离得到菌株M8-1,M8,M8-2'‘,M82,M8-2’,M83,M8-2,M63,M61—1;从鸡毛松根与红豆根交际处采样,并从中分离得到菌株J1,J2,J3;从南宁良凤江采得鸡毛松根瘤,并从中分离得到M1,M2,M3,J4,M5。同时从与鸡毛松伴生的红豆根瘤中分离得到菌株H1。将从鸡毛松分离得到的各个菌株进行了侵染刺槐幼苗结瘤的实验,以验证其结瘤能力。从实验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这些鸡毛松根瘤内生细菌均能使刺槐幼苗根瘤产生结瘤现象。 为了验证十万大山处跟红豆树生长在一起的鸡毛松根瘤内生细菌的种类以及比较其与H1的亲缘关系,因此对J1,J2,J3,H1进行了16S rDNA序列的测序鉴定,并比较了J1和H1,J2和H1的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从测序结果可以看出J1,J2,H1为未知细菌,从序列比较结果可以看出J1和H1,J2和H1的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达到98%,亲缘关系较近。同时由于菌株J4和M8在侵染刺槐结瘤试验中,J4表现出较高固氮酶活性,M8的结瘤的形状为圆锥状和圆形的组合体,与其他的结瘤形状不同,因此对J4和M8也进行了16S rDNA的测序鉴定。通过16S rDNA的测序鉴定,证明J4和M8为芽孢杆菌。 由于明确了M8和J4是芽孢杆菌,并能导刺槐致结瘤,为了研究芽孢杆菌M8和J4侵染刺槐结瘤的侵染途径以及探讨其与刺槐共生关系机理,而进行了根瘤的解剖学超显微观察。研究发现:其侵染线结构与根瘤菌的侵染线极其相似,但侵染细胞结构却不尽相同;芽孢杆菌的类菌体周膜的形成以及菌体穿越细胞壁的方式也与根瘤菌有所不同。 为了能更真实的了解鸡毛松根瘤内生细菌的多样性,避免传统培养方法使环境微生物的丢失,还进行了直接从根瘤中提取混合DNA,并通过测16S RDNA的方式检测其多样性的探索工作,虽然没有完成通过测定混合16S rDNA序列鉴定根瘤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工作,但顺利提取了根瘤内混合D。 化学成分从鸡毛松的枝叶中分离到12个化合物。其中10个鉴定为鸡毛松双黄酮A(1),鸡毛松双黄酮B(2),罗波斯塔黄酮(3),罗波斯塔黄酮-7-甲醚(4),罗汉松双黄酮A(5),山达海松酸(6),β-谷甾醇(7),对羟基苯甲酸(8),正三十四烷醇(9),二十九烷酮-10(10),化合物4,5,8,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保护价值该种是罗汉松属鸡毛松组Sect.Dacrycarpus Endl.分布至我国的唯一代表,是海南中部山地雨林的标志种,对研究植物区系及罗汉松属分类、分布有科学意义。木材材质 ,为海南的主要用材种和造林树种之一。 保护措施海南尖峰岭已建立热带林自然保护区,并在部分采伐迹地上以鸡毛松人工更新,为了进一步保护天然资源,在其他分布区也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可将分布集中、生长旺 盛的鸡毛松林分划为保护林或作母树林。 栽培要点主要用种子繁殖。当种子肉质假种皮呈红色时即可采种。脱粒除杂后晾干,用湿沙层积催芽约1个月,然后播种,质量好的种子发芽率可达70-80%,幼苗宜遮荫,如能精心 管理,1年生苗高可达30-40厘米,但最用60厘米高的1.5年生大苗上山定植。造林地最好选在山坡下部水分充足的地方,穴状整地,适当保留一些杂树灌木蔽荫。亦可试用扦插繁殖法 。 非试管繁殖技术:渐危珍稀植物——鸡毛松(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快繁鸡毛松),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克隆植物技术园林苗木园林绿化快繁科隆实业花木中药材花卉植物快繁种苗中药材种苗木本苗木非试管高效快繁植物树苗种苗繁殖花木花卉繁殖。 主要分布于南热带,向北至北热带,偶可契入中亚势带南缘。分布区较广,热量差异较大,但属于冬无严寒、夏不酷热的山地气候。年平均温18-23℃, 极端最低温为0℃以上,在北缘可下达-3℃或更低,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相对湿度常在80%以上。土壤为山地黄壤,pH值5.5-6.0。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有零星散生,国外的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也有分布。 鸡毛松 鸡毛松是罗汉松属鸡毛松组Sect.Dacrycarpus Endl.分布至中国的唯一代表,是海南中部山地雨林的标志种,起源古老,在分类学中对罗汉松科的系统学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鸡毛松还是品质较好的商品材树种,其木材结构细密、易加工、有光泽,可用做建筑,船舶维修,造纸,铅笔、家具及器具等领域用材。鸡毛松属中国保护植物,因材质优良,被长期砍伐,天然资源日渐枯歇竭,故被列入经济价值大的珍稀渐危保护植物。为了进一步保护天然资源,现海南已建立热带林自然保护区,在其他分布区也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可将分布集中、生长旺盛的鸡毛松林分划为保护林或作母树林。鸡毛松叶形及其优美,大量繁殖幼苗作为盆栽或在适生区作为绿化树种经济价值非常高。在中国盆栽2-3年的苗市场价可高达200-300元。 但仅采取保护措施是远远不够的,需利用全新的植物克隆技术来扩大种群,尽力挽救这些已面临绝迹的珍稀植物。专家认为,利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TERNPC) 对鸡毛松进行快速繁殖取得成功,其优越性已在挽救鸡毛松这一濒危珍稀植物方面显现出来。该技术适应性极广,可生产季节长,繁殖系数高,大规模生产成本低。一年四季都可用此法连续快繁,从第二代起可达6代,并按几何级数高效快繁。生产繁殖成本随着快繁代数的增加而不断得到稀释和降低。一年中365天任何时间都可用科隆这一快繁技术启动生产,拓展了技术应用的时间和空间。利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16天即可获得完整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率达90%以上,真正实现了高效快繁。相信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TERNPC)对鸡毛松这类渐危珍稀植物的快繁成功,将预示着珍稀植物不再珍稀,经济作物种子不再昂贵。 应用鸡毛松叶二型,螺旋状排列;老枝和果枝上的叶呈鳞状,长2~3 mm,在幼枝、徒长枝或小枝上部的叶呈扁平条形,排为两列如羽毛状,长6~12 mm,宽约1.2 mm,两面有气孔线。雄球花单生于枝顶;雌球花单生或成对着生于枝顶,但常只有1个发育。种子卵圆形,长约5 mm,熟时套被红色;肉质种托的表面密生乳头状突起,无柄。属渐危种。该种是罗汉松属鸡毛松组Sect.DacrycarpusEndl.分布至中国的唯一代表,是海南中部山地雨林的标志种,对研究植物区系及罗汉松属分类、分布有科学意义。木材材质,为海南的主要用材种和造林树种之一。枝叶秀丽,可供华南区园林绿化及造林用。 相关研究海南岛鸡毛松人工林群落种间联结性研究对海南岛尖峰岭鸡毛松人工林群落主要树种的重要值、总体方差比率及x2统计量等种间联结性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鸡毛松人工群落树木种类丰富,种群间总体上正联结达显著水平,大部分种群种间联结性不显著,独立分布的为多。鸡毛松与极少种群的种间联结性显著,与大部分种群间联结性不显著,体现了鸡毛松较强的生态适应性。海南岛尖峰岭鸡毛松群落已逐渐向天然次生群落演替。 相似物种罗汉松 开放分类: 植物、花卉、园林、中草药、园艺 学名:Podocaarpus macrophyllus (Thunb.)D.Don 英文名:Yaccatree 为罗汉松科(竹柏科)(Podocarpaceae) 罗汉松属植物 罗汉松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以根皮及球果入药。根四季可采,秋季采球果。 罗汉松(Podocarp)化石证实这些巨大的树木生长在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时期,它们通常是树林中最高的植物,树冠伸展突出於其他的树丛之上,以便得到最多的阳光。 罗汉松为乔木,又名罗汉杉,树皮深灰色,成鳞片状开裂;枝叶稠密。叶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5—8毫米,顶端渐尖或钝尖,基部楔形,有短柄,中脉在两面均明显突起。雄球花穗状,常3—5簇生叶腋;雌球花单生叶腋,有梗。种子卵圆形,径不足1厘米,成熟时为紫色或紫红色,外被白粉,着生于肥厚肉质的种托上,种托红色或紫红色,有梗。花期5月,种子10一11月成熟。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树皮能杀虫,治癣疥;果可治心胃气痛。 鸡毛松繁殖: 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8月采种后即播,约10天后发芽。扦插,春秋两季进行,春季选休眠枝,秋季选半木质化嫩枝,12~15厘米,插入沙、土各半的苗床,约50~60天生根。 栽培: 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略差,怕水涝和强光直射,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移植以春季3~4月最好,小苗需带土,大苗带土球,也可盆栽。栽后应浇透水。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盛夏高温季节需放半阴处养护。每2月施肥1次。冬季盆栽注意防寒,盆钵可埋入土内,并减少浇水。 病虫害防治: 主要有叶斑病和炭疽病危害,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红蜘蛛和大蓑蛾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应用: 罗汉松树姿秀丽葱郁,夏、秋季果实累累,惹人喜爱。地栽适用于小庭院门前对植和墙垣、山石旁配置,也可盆栽或制作树桩盆景供室内陈设。 药性: 鸡毛松【性味归经】甘,微温。 【功能主治】 果:益气补中。用于心胃气痛,血虚面色萎黄。 根皮:活血止痛,杀虫。用于跌打损伤,癣。 【用法用量】果1~3钱;根皮外用适量,加黄酒捣烂敷患处。 【备注】(1)变种 短叶罗汉松(小叶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 var. maki (Sieb.) Endl.其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均与罗汉松相类似。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