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鸡黄 |
释义 | 读音注音鸡黄(鸡黄) 拼音:jī huáng 注音:ㄐㄧ ㄏㄨㄤˊ 词语解释(1)鸡蛋黄。《说郛》卷二二引 宋 苏轼 《物类相感志·禽鱼》:“鸡黄双者生两头及三足鸡。” (2).比喻如鸡蛋黄之物。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岂非断乎鼇足之时,剖彼鸡黄之日,二仪各立以交泰,一气旁流而洋溢。”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背画天图,子星历历;东升日影,鸡黄团团。” (3).指小鸡。孵出不久的小鸡身上的绒毛大多呈黄色,故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林衡署、蕃毓署、嘉蔬署、良牧署……职掌进宫瓜蓏、襍果、菜、栽培树木、鸡黄、鹅黄、鸭蜑、小猪等项。” 2.一种药材鸡黄是指家禽鸡的胆囊结石。鸡黄,别名鸡宝。本品为家禽鸡干燥的胆结石。鸡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鸡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阳瘘、早泄、月经不调、口疮痈肿、疗毒症。由于天然鸡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