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肌节 |
释义 | 部位组织学名词,在肌原纤维中,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每个肌节由1/2 I带+A带+1/2 I带组成的。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形态横纹肌的肌原纤维反复重叠的单位。是邻接的Z膜中间,按Z膜-I带-A带-I带-Z膜的顺序构成的。肌(原纤维)节的长度,收缩时可变短,脊椎动物静止时一般约为2―3微米。蟹螯中的肌肉,肌(原纤维)节的长度为10―15微米。 结构肌节由粗、细肌丝组成。粗肌丝主要由肌凝蛋白构成。机凝蛋白分子可分球头部和杆状部。杆状部聚合成粗肌丝的主干,球头部伸出粗肌丝的表面。形成横桥。细肌丝则由肌动蛋白、原肌凝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 功能横桥在肌肉收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具有 ATP酶的性质,并有两个结合位点,一个与ATP的结合位点,另一个与细肌丝上肌纤蛋白的结合位点。细肌丝中肌纤蛋白上排列着许多与横桥结合的位点。在肌肉舒张时,原肌凝蛋白的位置正好在肌纤蛋白与横桥之间,掩盖了肌纤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点,阻止横桥与肌凝蛋白的结合。 机理肌丝滑行过程 肌丝滑动是在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下,将分解ATP释放的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具体包括4个连续的阶段:①安静时,由于横桥具有ATP酶活性,可水解ATP释放能量,其结果是形成横桥-ADP-Pi复合物,同时也使横桥呈现高势能状态,此时横桥以90°垂直于细肌丝。并与肌动蛋白具有高度亲和力,但由于原肌球蛋白覆盖在肌动蛋白表面,阻碍横桥于肌动蛋白的结合。②当胞质钙离子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使肌钙蛋白分子构型改变,致使原肌球蛋白分子构型变化移位,将肌动蛋白与横桥的结合位点暴露出来,使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③肌动蛋白与横桥的结合使横桥的头部发生构型改变,使头部向M线方向45°摆动,拖动细肌丝向暗带方向滑动。在此过程中,横桥能将分解ATP的能量转变为克服负荷的张力并使肌节缩短。在横桥发生摆动时,结合的ATP和Pi与之分离,横桥变为低能量状态。④在ATP竭力的位点,横桥又结合另一份子的ATP,因此横桥对肌动蛋白的亲和力降低,随即与之分离。由于ATP分解又形成横桥-ADP-Pi复合物,并重新获得自由能,使横桥又恢复垂直与细肌丝的高势能、高亲和力状态。如此时胞质内的钙离子浓度依旧较高,横桥可再和新的结合位点结合。这样通过横桥与结合为位点的不断结合、解离,使横桥反复摆动,拖动细肌丝不断向粗肌丝滑动,肌小节不断缩短,即发生肌肉收缩。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