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击壤 |
释义 | 击壤是一项古老的投掷游艺,相传远在帝尧时代已经流行。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壤夫者,尧时人也。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壤夫年八十余而击壤于道中,观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夫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德与我哉!'"的确是一幅恬静闲适的画面。 中文名:击壤 起源:帝尧时代 记载:《高士传》 类别:投掷游艺 古代地位如果从传说中的“尧”算起,到现在至少有四千年历史。击壤的产生大约与狩猎有关。远古时代,人类用木棒打野兽,为了投掷得更准确,平时便要练习。后来,狩猎工具得到改进,有弹弓和弓箭,不再依靠木棒掷击野兽。这种练习便演变成一种游戏。 由刘侗往上溯源,还可以得到击壤的不同版本。明人杨慎《丹铅余录·卷九》就记录了宋元时代的击壤:“宋世寒食有抛堶(音驼,砖)之戏,儿童飞瓦石之戏,今之打瓦也。梅尧臣《依韵和禁烟》诗:窈窕踏歌相把诀,轻浮赌胜各飞堶。或云起于尧民之击壤。”“尧民击壤”是引汉王充《论衡·艺增》中的典故:帝尧之时,“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我自得其乐,关尧帝屁事!傲骨神态倒是跃然纸上,可是游戏方法却让人如坠烟中雾里。好在汉人邯郸淳《艺经》上有记载:“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阔三寸,其形如履。将戏,先侧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击之,中者为上。”原来,这里的壤不是土壤,而是木制的道具。三国时的吴人盛彦曾在《击壤赋》中说:“论众戏之为乐,独击壤之可娱,因风托势,罪一杀两。”击壤是他那个时代的第一大运动,类似于今日的足球地位。 起源发展尧舜时期无事,有八十老人击壤于道。”《高士传》中也记述了尧时存在击壤游戏,说尧出游于田间,路遇“壤父”击壤于道旁,一边击壤还一边歌唱。汉代王充《论衡·艺增》中曾记载一首尧时击壤老人唱的歌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意思是说太阳出来起床劳动,太阳落山回家休息,打井有水喝,种地有粮吃,击壤跟尧有什么关系呢?这里是反驳旁观者说击壤是尧的大恩大德。因而,“帝尧之世,击壤而歌”成了后世歌颂太平盛世的典故。 两晋南北两晋南北朝时,击壤在民间流行,南朝诗人谢灵运在《初去郡》中写下了“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声”的诗句。张协的《七命八首》中也有“玄龆巷歌,黄发击壤”之句,是说当时黑发的童子歌唱,黄发的老翁在玩击壤游戏。 引申发展击壤所用的壤,三国魏邯郸淳《艺经》中载:“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阔三寸,其形如履。将戏,先侧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敲之,中者为上。”明王圻《三才图会》中也有同样记载。说明击壤在古代是有比赛、分争高下、力求准确的投掷运动。 击壤早已失传,大约是太单调的缘故。不过,击壤后来发展成为击砖游戏,用砖代替了壤,比赛的规则也较完善,在儿童的游戏中延续下来。宋代时流行于寒食节、清明节前后的儿童抛 游戏和明清时儿童游戏“打瓦”、“打板”等都是用瓦块、石头玩的击壤游戏。 打是从击壤发展而来的。《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记载:“二月二日龙抬头……小儿以木二寸,制如刺核,置地而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 。古称击壤者耶!”打 在全国各地的儿童中较为流行,只是史籍忽视,未予记载。 张侃在《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诗中提到了抛·的游戏,诗云:“五五三三抛·忙,柳丝深处映陂塘。”宋时类似抛 的游戏,还有“飞石”。《太平御览》记载,飞石的玩法是:“以砖二枚长七寸,相去三十步为标。各以砖一枚,方圆一尺掷之。主人持筹随多少。甲先掷破则得筹,乙后破则夺先破者。”这是一种带有赌博性的“飞石”比赛。 明清时期明清时,击壤之戏被称为“打瓦”。此外,还有一种叫“打板”。《顺天府志》记载:“小儿以木二寸,制如枣核,置地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板。板古称所称击壤者也。”“打板”与满族风俗中的“打 栲”的玩法是一样的。近代,类似击壤的儿童投掷游戏仍然存在。有人根据《高士传》关于"壤父"击壤的描写,认为击壤与投壶相似,本是士大夫的一种休闲习艺方式,因具有较强的娱乐性,遂逐渐流向民间,并改变了活动形式。所谓"壤父",特指善于击壤的人。 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击壤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活实践,在没有发明弓箭以前,初民主要靠投击石块来捕猎飞奔的禽兽,为了提高投掷的命中率,自然需要经常进行动作训练。古老的击壤游戏,很可能是从这项远古的谋生手段中蜕变而来。后人每将击壤与飞堶并称,甚至混为一谈,也是其端初意义的折射。 还有人认为,击壤最初是从事农作的初民借以谢土报社的俗信活动,蕴含在游戏外表中的内核是对土地神的膜拜。以《高士传》的描述看,虽然没有直接言及亲土祭神之事,但"壤父"所唱歌辞与农事兴作饮食相关,并与击壤动作相配,应当是奉献土地神的祝颂。正如《诗经·小雅·甫田》中关于"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的描写一样,击壤和击鼓都用娱乐的方式祭奉土地,是一种动态的乐神行为。由于这种俗信活动所具有的欢怡气氛,决定它由娱神向娱人的方向转化,最终形成为一种季节性游戏,并在传习过程中逐渐淡化掉俗信的成分。但作为历史遗存,它仍潜含着早期的文化信息。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仍旧盛行于南京的击壤之戏的变态形式"打梭"为例,游戏者以"斗一"、"斗二"、"斗三"的计数判定胜负。这种斗量计数方式,其实表达出万担归仓的谢土报社的喜悦,并寄托着来年获佑的愿望(陶思炎《风俗探幽》)。 另外,也有人推测击壤游戏的源头可能是一种生产巫术,或一种预测秋成的占卜形式,但都不具论据。总之,有关击壤之戏溯源寻义的讨论,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学者对此还会继续探讨。 游戏玩法壤用木制成,前宽后窄,其形如履(鞋子),长一尺余,阔约三寸;玩法是置一壤于地,后退三、四十步,以手中之壤击地上之壤,击中为胜。这项游戏因器具简易、颇能激发兴趣的缘故,长期在民间流传,并演变出多种形式,较为人们熟悉的是抛堶,也称飞堶,用白话说就是打瓦,即以砖瓦替代壤木。另一方面,其原始形态亦长流不竭,清周亮工《书影》:"秣陵童谣有'杨柳黄,击棒壤'。"用于投掷的壤木则由鞋形变为圆形的棍棒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尚是少年人的笔者在上海热衷于玩一种"笃棚门板"游戏;"笃"乃沪音,意为"投掷",该游戏亦从击壤演变而来,只是壤棍变成了似扑克牌盒子形状的木块。 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得知,小时候玩过的这个游戏有可能叫“击壤”。刘侗记云:“二月二日龙抬头,小儿以木二寸,制如枣核,置地而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柭,古所称击壤者耶。”这条记述与我玩过的游戏有重叠部分。所不同者,也许是时代创新之故,使其更有趣味性、竞技性。现代棒球没准就是击壤的最新进化版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