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火真芳
释义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燧人氏,出自远古时期发明火的三皇之首燧人氏,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人类的远古文明的起源首先是用火。因为用火关系人类生存,一是熟食,二是御寒,三是照明。一些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用火的历史始于石器时代中期,相当于欧洲的莫斯特文化时期。据此,他们不承认处于旧石器代早期的“北京人”能使用火。直至2001年,美国的权威杂志《科学》载文还对“北京人”用火提出质疑,认为“那里的任何火焰都不是人手所点燃的”。可是“北京人”遗址文化积淀厚达几十厘米到几米的灰烬层,燃烧过的朴树子、木炭、烧石、被烤的石器、烧过的鹿角和各种动物骨骼,都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北京人在新石器早期已经完全学会了用火!”北京山顶洞人的用火说明,中国猿人比欧洲人用火的旧石器中期早几十万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燧人氏”吧!

有学者推算,从发明火的三皇之首燧人氏以黄帝纪年元年岁次甲子、公元前2697年推算,燧人氏生于黄帝纪年前岁次乙卯一千八百零九年(公元前4606年,学者招琳以三皇之二太昊伏羲氏在位元年加三十年而得来此年数),实际上,按盘古氏起算,至三皇之一的燧人氏,相距也许有数万年,或十数万年,由于当时文字未兴,因而无法推测真正的次第顺序。

燧人氏,三皇之首,他首先发明了钻木取火,以备火化,熟食保健,并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在史籍《帝王世纪》中记载:“燧人之世,有巨人迹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燧人氏又发明了“阳燧”,用阳燧取日光为火,世人称其为“盗天火”,因汤古氏为人类进入火文明立下盖世之功,所以世人称其为“燧人氏”即“火神”,又曰“炎帝”,即火人之王。史籍《后汉书·荀爽传》中证曰:“汤在地为火,在天为日”。

燧人氏时代,即蒙昧中期的社会阶段,是中期旧时石器时代。在这个历史时期中,人类有几个显著的特征,即骨器的出现、凿孔技术的发明、特别是火的应用。由于劳动生产的发展与火的应用,发达了人类自身的肉体机构,因而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扩大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占领,随着采集向狩猎开始转化,这就出现了男猎女采的原始分工,至成“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食足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燧人氏之后裔中有世袭为掌火之官者,后分衍有火师氏、大火氏、鹑火氏、西火氏、北火氏、中火氏等,多省文简化为单姓火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

源于口传历史,出自远古时期人类朴素自然辨证思维,属于以五行氏说为氏。

远古人类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物组成,天上有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遂之,有木氏、火氏、土氏、金氏与水氏的出现。这五个部落非同小可,他们均是强大、有影响的部落,各自崇拜木神、火神、土神、金神与水神。

由“神”而“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什么是“帝”,这在典籍《孔子家语》中回答得非常精彩:“季康子问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孔子曰:‘……古之王者,易代改号,取法五行,是以太皋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昊配金,颛顼配水。’季康子曰:‘太皋氏其始木,何也?’孔子曰:‘五行用事,先起于木。木,东方也。万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则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则以所生之行,转相承也。’季康子曰:‘……曰帝者何也?’孔子曰:‘……五行佐,而称上帝。太皋之属配焉,亦云帝从其号。’”

中国的“五帝”,各配木、火、土、金、水。此五行即五种物质,同时也是方位与顺序,全是苍天之所赐。

火氏,由此而来。口可传千古,必有其源能依!

第三个渊源

源于苗族,出自东汉末罗匐人(南蛮)火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东汉末期有“南蛮”(罗匐人)火济,在蜀汉时期因助诸葛亮南征有功,被封为罗甸国国王(今贵州大方),其后代子孙有以先祖名中的“火“为姓氏,称火氏。

第四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上古帝喾高辛氏之臣祝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记·五帝纪正》记载:“帝喾高辛氏,其母不见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夌,龆龇官圣德。能顺三辰。年十五佐颛顼,三十而登帝位,都毫,以木承水。以人事纪官,以勾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元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是为五行之官。分职而治诸侯,于是化被天下,遂作乐六茎,以康帝位。”

古史相传,祝融出于颛顼,也就是帝喾高辛氏的弟弟,时为火正,就是掌管火之官,为五天官之第二位。据史籍《左传》记载:“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已、董、彭、秃、云、曹、斟、芈。”其实,祝融八姓皆为庶支之姓,嫡支皆以祝融的官职称谓“火正”为姓氏,称火正适,后省文简化为火氏,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五个渊源

源于回族,出自出自波斯语“火者”,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

回族中的火姓,出自古波斯语“查拉斯图拉”,汉语即“火者”、“圣火”,原意为显著和富有,后来演变为尊贵、学者、圣高等多种含意,故而,在回族中采用“火”为姓氏者颇多。

著名的北京八达岭居庸关长城处于关沟,是南口城至八达岭岔道城之间长约二十公里的高山峡谷地段,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通往塞外的咽喉要道。

关沟两侧层峦叠嶂,一侧为太行山余脉,一侧为燕山余脉。沟内清溪萦绕,草木葱翠、禽鸟飞鸣,其风景名胜比比皆是。明朝时期即有“居庸八景”之称。其“居庸叠翠”为清乾隆大帝所提,亦是“燕京八景”之一,并有关沟“七十二景”之说流传至今。那里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其历史源远流长。

雄握燕京北门的居庸关长城,有一处地方叫做“五桂头”,原名乱柴沟,历史上也是防守的重点区域。传说,当年燕王朱棣率军扫北时,手下有回族火氏五兄弟,齐心协力帮助朱棣攻下乱柴沟,为明军击溃元朝大都北境守军主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棣后来夺侄位当了皇帝,对骁勇善战的火氏五兄弟很是不放心,因此没过多久,就以“蒙古细作“的罪名杀害了五兄弟,并将其五颗人头悬于弹琴峡附近的路旁示众,此后,人们就称该地为“五鬼头”。

火氏五兄弟无辜被诛,使许多当年投奔燕王又立过战功的人感到自危,人心浮动,皆想离开。刚刚坐上江山的明成祖朱棣一下子慌了,为了安稳人心,连忙又为火氏五兄弟平反,再赐封其为“五显财神”,并立五显财神庙于关沟之内。世人因而又改“五鬼头”为“五贵头”,亦有称“五火头”者。

清朝末年,中国铁路鼻祖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认为“贵”字太俗,因而又将“五贵头”改成了“五桂头”。至此,该地三易其名而终为“五桂头”。

第六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郭尔罗斯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

蒙古族郭尔罗斯氏:亦作郭洛罗斯,世居察哈尔、科尔沁地区。后满族也用以为姓氏,满语为Gorlos Hala,世居沾河等地。内扎萨克也有此姓,以部为氏。

蒙古族郭尔罗斯氏后改汉字单姓为郭氏、火氏。而满族郭尔罗斯氏后改汉字单姓为郭氏、高氏。

另外:

在今上海市浦东闵行区,有当地火氏一族的聚居村。

传说,该支火氏原来是元朝官宦,在元朝末期自湖南衡阳避祸迁徙而来,一路上自称为火夫,以通过明军的盘查。待安全抵达目的地后,遂以“火”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火家宅以前的祠堂内,供奉有祖上武举的弓具和马鞍,初步判断为元末蒙古族官员后裔携族流亡,属于避祸改姓为氏。该姓源为口传历史,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七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出自古锡伯族霍火齐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锡伯族霍火齐氏,世代居于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山西等地部分地区)、虎尔哈乌拉(今黑龙江牡丹江)等地,后有改汉字单姓为霍氏、火氏、齐氏者。

随着清乾隆大帝下令锡伯族人西迁戍边,一部分霍火齐氏族人迁徙到了新疆伊犁地区,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完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部分霍火齐氏族人后在新疆察布查尔地区生息繁衍,因此又称“中国东北、西南有两把火”。

得姓始祖:火济。

火济为三国时期罗匐人(苗族)。在三国时期,蜀汉国境内南夷孟获谋反,诸葛亮率兵南征,途经贵州,火济率众出营四百余里迎皆,并有金、银、衣被、刀枪箭、战马车架、军队民夫,尽力支助诸葛亮军。在战斗中,火济身先士卒,多发挥关键作用。得胜回朝后,诸葛孔明奏刘禅,封其为罗匐国国王,后长期为西蜀政权掸压南方。最后一次为西蜀出征时,火济达一百零四岁高龄,骑不动战马,便坐滑竿指挥作战,得胜后被刘禅接到西蜀,称其为仲父,并在金殿为其长设座位,入朝免礼,并赐以“银鸿义仗”,以示极宠。因其寿诞极高,民间称其为寿王。火济后代子孙有的以祖名中的火字为姓,称为火氏。故火氏后人奉火济为火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缺)火姓望居罗甸国(今贵州省大方县一带)。

历史名人

历史人物(三国)

火 济:又称火阿济,三国时为助武侯征孟获者。《明史》作火济,《贵州通志》及《黔书》因夷谱三十三世有齐齐活之名,而误以为济济火而称为济火将军。济火以鹿里分与其兄莫布,即芒部,为德施氏而创业贵州,今《镇雄州志》有七里营,为武侯收济火处,见《镇雄县志》。又云莫布为济火之子,火济深目长身,而黧色而白齿,习战斗,尚信义,善抚其众,诸蛮戴之。武

侯使李恢由平彝通道进盘江,火济献粮通道,助兵有功,世长其上。火济牂牁帅,实为罗甸中兴之祖。后世混作始祖慕齐齐及其活,今正之。”

画家

火 石:世界艺术家。1926年生于江西宁都,原名卢升,青年入上海美专,一生从事美术工作,曾任教师和文化干部,潜心书画文艺理论及收藏创新剪纸。国内外累获奖并被收藏,书法熔草书,甲骨、金文一炉自创流派。首届中外咏梅等获奖收藏,亚运及奥运、国际文化交流,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中外书画艺术交流展获金奖。第二届王子杯海峡两岸及日本、韩国、巴西、比利时、圣保罗展获银奖。

火真芳:女,1936年生,字璧如。江苏南京人,画家。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1998年荣获“醍师杯”中国全国精品书画大赛特等奖,作品被新神州艺术院收藏,在东南亚及中国巡回展出;2000年1月入选中国二十世纪中华民族书画长卷精品展,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被编入《百年经典——中国美术全集》;1999年12月入选中国文化艺术城组委会、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组织的“99”国际老年人年中国书画世纪名家展,获“世界名家创作奖”;同年1月,作品被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选入国际互联网,荣获“中华书画艺术成就奖”,并获润格证书;2000年10月入选中国杰出艺术家系列丛书编委会、赴韩展组委会在韩国汉城举办的“中国百名杰出书法家”、“中国百名杰出美术家”赴韩作品展,展后作品被组委会收藏;作品多次在《金陵老年大学学报》上发表;2000年8月已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质部ISO2000艺术品价值评审认定;近年来有20余次入选省市举办的书画展;《双雁含情风亦暖、祖国统一好江山》1997年入选华东六省老年书画联展,并被交流到江西省收藏。作品和传略编入《百年经典——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术家选集》、《当代中韩书画名家大师精品大典》、《中华书画集萃》、《中华人民共和国书画名家作品集》、《中华翰墨书画博览》、《中国专家大辞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等20余部大型典籍。现为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新加坡共和国新神州艺术院高级名誉院士、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特聘书画家、中华当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教授等,并荣获“中华当代书画艺术名优”、“跨世纪世界艺术名人””、“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当代名家)”、“中华艺术华表奖杰出艺术家、中国国际知名书画专家学者等称号,荣获中国文联艺术指导交流中心、中国文化艺术城组织委员会颁发的“另历代书画名家”证书、二十一世纪中日书画名匠勋章。

词作家

火 华:北京市怀柔县人,1942年l0月生,原名郑桂富。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负责人。诗人、词作家。著有诗集《军垦新曲》、《边防号角》、《军马歌》、《火华诗选》、《幽默寓言诗》、《珍珠河》,著有歌词集《塞上星辰》、《火华歌词选》,出版歌曲专辑磁带《昭君出塞》。

历史人物(明)

火源洁:明初蒙古郭尔罗斯人,洪武年间官翰林侍讲,与编修马沙亦黑等编著有《华夷译语》、《元朝秘史》等,著有《涵芬楼密籍》第四集等。

火源洁:(生卒年待考),蒙古族,郭尔罗斯氏;内蒙古科尔沁人。著名明朝初期大臣,古代民族文字学家,火氏鼻祖之一。

明朝洪武年间官至翰林侍讲,与编修马沙亦黑等编有著名的《华夷译语》、《元朝秘史》等,还著有《涵芬楼密籍》第四集等。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命通晓蒙汉两种文字的翰林院侍讲火源洁与编修马沙赤黑二人,在光华门附近的会同馆里编纂一部“用汉字译写胡语”的词典,这就是中国工具书史上第一部正规的多文种词典——《华夷译语》。

《华夷译语》中收录了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包括蒙古、女真、高昌(畏兀儿,即维吾尔)、西番(藏)、倮倮(彝)、壮、百夷(傣)等,古蒙古文即八思巴文亦为其一种。

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政工师,曾任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办事处干部。现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特聘书画家,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名誉院士、特聘高级书画家,颜真卿书画院画师,金陵书画院创作研究员。

近年来,有三十多幅作品分别入选省、市等主办的书画展,作品《迎春》载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名人大辞典》、《松鹤长春》入编《中华书画精典》、《松鹤图》入编《迎庆香港回归祖国华东六省老年书画联展作品选集》、《王香》为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收藏并在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巡回展出。

防疫医学专家

火忠礼:(公元1954~今),蒙古族;内蒙古包头人。著名防疫医学专家。

教授,内蒙古包头医学院室主任。内蒙古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职业病专业委员会常务主任(第一届)。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至今一直从事预防医学教学、科学研究及教学管理工作。

曾先后出席1989年华北五省(区)劳动卫生职业病学术会议;1990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会职业流行病学学组成立暨学术交流会;1996年全国预防医学学术会议;所提交论文均在大会发言。特别邀请曾赴宁夏医学院进行理论教学,深受师生好评。

自1990年以来,主持了七项科学研究课题,撰写的七篇有价值的科学研究论文在市级。省级、国家级杂志公开发表,如《噪声暴露对人体血压及心率的影响》、《粉尘剂量与尘肺发病关系分析》、《硅肺诊断中二项生化指标正常探讨》、《呼和浩特市1991~1993大气污染状况分析》等。

1996年为《预防医学主要课程教学指导》编者,1996年为《预防医学综合论文集》编委,1998年为《预防医学论文集》副主编。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罗甸国:又称罗殿国,它的立国最早见于三国时蜀汉封罗甸国,中心在今大方县。《大定县志》卷三《前事志?纪年一》引《三国志》载:“建兴三年(225年)丞相亮南征,火济积粮通道,佐丞相擒孟获,命世为罗甸君长。”《明史》载:“蜀汉时,火济从诸葛亮南征有功,封罗甸国王。”明郭子章《黔记》卷五十九载:“蜀汉时,有火济者从丞相亮破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王,即今宣慰使安氏远祖也。”《读史·方舆纪要》载:“蜀汉建兴三年,诸葛武侯南征时,帅火济积粮通道,以迎武侯,表封罗甸国王,居普里。”《大定府志》载:“火深目长身,面黛色而白齿,习战斗,尚信义,善抚其家众,诸蛮戴之。武侯至,献粮通道以迎,遂佐擒孟获,因令世长其土。”云南《镇雄州志》载:“七星营为武侯会见火济处,火济献粮通道,助兵有功,封为罗甸王,世长其地。”按:火济彝名妥阿哲(者),汉称火济或济火。

察布查尔:得自察布查尔渠名,系锡伯族语,意为“粮仓”,本源出蒙古语“凹陷的隘口”之意。两汉时期,察布查尔僻处要荒,先后为塞种、月氏居牧。

2、堂号(缺)

============================================================

【火姓宗祠通用对联】

〖火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南征著绩;

翰苑蜚声。

——佚名撰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末蜀将火济,曾跟从诸葛亮南征,因战孟获有功,受封为罗甸国王。下联典指明初蒙古人火源洁,洪武年间官翰林侍讲,著有《华夷译语》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6: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