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火星家园 |
释义 | 基本信息火星家园——太空时代丛书 【作者】傅雪峰编著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ISBN】7506546434 【印次】1 【纸张】胶版纸 【出版日期】2004-5-1 【字数】50,000 【版次】1 内容提要中国人心中的星空,是有着深深的民族传统和浓浓的人文精神的,而中国知识分子的宇宙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是文理交融的。 本书就是一本“文理交融”的介于科普与科幻之间的图书。作家们从现实社会和现实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起飞,超越时间和空间,让读者震撼于未来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沉醉于神奇、瑰丽的大千世界之中,从而启迪智慧,丰富想象、激发创造,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决心,以及热爱人类、保护环境的爱心。 图书的特点在这里科学幻想不仅仅是手段,而成为作品的主要内容。作者们是以现实科学为基础,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推理、演绎,从而进行幻想的。这是它与纯浪漫主义幻想作品的不同之处。科学幻想不仅仅有小说的表达方式,还可以是散文,是诗歌,或者是其它文艺形式。作者们以现实社会为基础,通过科学幻想,推论出未来可能产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赋予某种假想的变形。 目录信息第一章 火星人的悄悄话:地球人在干什么 一 火星只识美国人 二 苏联——被遗忘的先驱 三 欧洲——紧随其后的快车 四 谁还不甘寂寞 第二章 地球人的猜想:火星上究竟有什么 一 选择火星的理由 二 火星上的生命和水 三 从外到里透视火星 四 惊心动魄的火星气候 第三章 地球人的智慧:我们拿什么去火星 一 它们已经造出来了 二 我们还在造什么 三 火星科学家的秘密:我们喜欢那些地方 第四章 握手,地球人与火星人 一 地球人怎样变成火星人 二 进发,向火星进发 三 我们稳稳降落火星了 四 胜利返回地球 第五章 走!一起污染火星去 一 污染火星的N种方法 二 造植植树 新闻一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小组目前正在为“火星人”设计全新的“火星家园”。该学院的设计师们所设计的这些火星住宅绝不是一些拥挤、狭窄的白铁居住舱,而是为常驻火星居民建造的实实在在的舒适住宅。 该科研小组是不久前刚成立起来的。据该科研小组的创始人之一马克-霍姆尼克表示:“我们不仅要向火星运送数量繁多的生活、科研必需物资,而且还要让我们的“火星人”。 生活得更舒适一些”。这意味着我们要为“火星人”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如带有小花园的温室、繁华的社区广场、安静的图书室、火星越野车的车库等等。 从事火星家园建设项目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们试图利用火星本土资源来建造这些房屋和基础设施。因此,他们希望从火星土壤和大气中提取本土化学原料。 据马克-霍姆尼克表示:“机器人和真人将成为这些小区的主要建设者。我们打算要让这些房屋至少能够容纳下数百名火星开拓者。按照目前情况来看,所有必需的建筑建材都由地球提供的话显得不是很现实”。 科学家们表示,目前已经探明,火星本土原料完全适合生产砖块、玻璃纤维及各类塑料制品,而这些都是密封性能好且坚固耐久的建筑物所必需的材料。这些住宅还拥有四通八达的结构网络,这不但能够保证火星人外出活动,而且还为火星人邻里相互串门提供了方便。建筑群中数量众多的气压闸还保证了一座建筑的密封性受损不会对其它建筑物内部的正常工作和活动造成影响。 这些住宅还将保持局部或全部深入火星土壤,或靠近火星山丘。这既能保护住宅里面的居民免受辐射伤害,还能增强住宅墙壁的耐久性能。 还有一些设计师为火星人设计了地下住宅,相互之间通过地下隧道联通,就像英国作家托金笔下的那些穴居矮人儿一样悠然自得地生活。 参加此项设计工作的不但有建筑设计师、工程师、还有物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当然,生活在火星家园里的火星人要如何将紧张和烦躁降到最小程度也是科学家们不容回避的问题。对于一个在地球上生活习惯了的人来说,身处危险的地外世界没有恐惧和不安是不可能的。 该科研小组甚至还在绘制楼房建筑设计图,他们还计划用绿树翠草、人造小溪等绿化、美化火星家园。总而言之,科学家们想尽一切办法就是为了给“火星人”创造一个像在地球上那样的舒适的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