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混俗颐生录
释义

养生专著。宋·刘词撰。二卷,凡10篇。全书分述了饮食、饮酒、患劳、患风、户内、禁忌及春夏秋冬四时等方面的养生原则与方法。收入《道藏·洞神部》573册。

作品名称:混俗颐生录

创作年代:宋代

作品出处:《道藏·洞神部》

作者:刘词

混俗颐生录序

天地之间,以人为贵。言贵者,异于万物也。人之所重者荣显,所宝者性命。自天地精粹以生形,寒暑燥湿以生困,合顺而守之,顺则瘵疠不作,逆则万瘥辐凑,虽大限而不能续。中间夭枉、沉痼、跛眇之疾,良由摄理乖方之致。然夫骈拇枝指,附赘悬疣,此乃生常之患,非关谓息之误矣。是以五色乱目,五音聋耳,五味爽口,畋猎狂心,四事去之,尘外之人也。凡居深山,处穷谷,与猿猱为侣,逐糜鹿为群,弃寰中之美乐,食气餐霞,保寿齐于天地者,万万人中未能有一、二哉。稍能于饮食嗜欲间消息之,则无枉横之虞也。词昔年吾 酒食过度, 痼疾缠身,思其所因有自来矣。遂即栖心附道,肆志林泉,景虑都忘,至渐痊复。词禀性顽愚,昧于忌犯将摄之理,粗约羁縻汉二十年来,颇获其验。且夫修短穷通,人之定分。不能保存和气,而乃腾倒精神,加以锻铸金沙,资助情欲,弃其仁义,冀信祯祥,妄图永远,此其大惑欤。谓皮之不存,毛将安附。至于脱屣冲虚,驾龙控鹤者,此乃世世施阴德,生生履仁义,又有兀兀之性,所禀坚固,非药饵之所致。古人有寿数百岁不闻有学道求仙之术,龟龙蛇鹤亦无服食茹芝之方,松筠经霜而不凋,蔓草先秋而摇落,此物之自然性也,岂天地大道私于彼人、物哉。是鸟兽非弹射不死,盖以自适之性,饥啄渴饮,嗜欲以时,而无所萦。人多夭伤疾病,以贪求名利,追琢其神,强服药饵,加以嗜欲无时,昧于忌犯,服玩奢侈,饮食过度,辄恣饱暖。且夫土木泉石莫非造化所成者,则负瑰奇诡怪之状,而人亦然。况利禄荣显暂时间耳,非干身之事,唯摄生养性则神谧延龄而已。今辄取消息枢要十章,题目曰《混俗颐生录》。此皆历试有验,非乃谬言,虽不能究习研精,而乃梗概略,不能尽文直书其事,尚遇同道览之,冀微采缀云尔。

混俗颐生录卷上

茅山处士刘词 集

饮食消息第一

食为性命之基,不可斯须去之也。既乖节俭,或昧寒温,瘵疠自此始矣。既不能服饵丹霞,出纳元气,则于饮食、嗜欲、行住、坐卧间消息之,以此冀为良药而日用,不知其为尚矣。

夫人当以饮食先吃暖物,后吃冷物为妙。何者 ?以肾脏属水,水性常冷,故以暖物先暖之。不问四时,常此消息弥佳。就中夏月偏宜暖之,为伏阴在内耳。食不欲苦饱,苦饱即伤心,伤心即气短、妨闷。

食了,先以手摩肚数十下,兼仰面呵气二十下,甚消毒食;食了,不欲便睡卧,即令患肺气,荣卫不通,血脉凝滞之使然也。肢节烦重,尤多嗜睡,百疾从此而生矣。食了,必须冲融少时,行三、五十步,使食消化,心腑空悬乃可寝卧。寝卧之时不欲言语、歌啸。五脏如钟磬,不扣不发其声,此将息之妙矣。

夫饮食所以助气,食饱气不行。食了尤忌仰卧,多成气痞兼头风。食不欲粗及速,速即损气,粗即损脾,脾损即为食劳。男子五劳,此为一劳之数也。食饱不欲速步、走马、登高、涉险,必伤内室。不欲夜食,日没之后脾当不磨,为音响断绝故也。脾好音乐,丝竹才闻脾磨,即《周礼》云 “乐以侑食”。是以音响皆主于脾。若腹内稍冷,食即不消,兼亦损胃。胃损则翻,翻即不受谷气,既不受谷气,即多吐,吐即转为翻胃之疾。夜后不宜饱食肉面生脍。夏月夜短,尤宜忌之。生鱠不可与乳酪同食,此等之物,夜后虽消,甚损脾胃,令人脾劳。向夜勿饱食煎饼,尤当大损风气之人,偏不宜食。

食热物后不以冷水漱口,食冷物后不以热水漱口。冷热相击,是以多患牙齿疼痛、齿根宣露。凡吃炙肉,若乘热食之多患风疳、 ni(匿+虫) 齿或 黄黑,渐至脱落,亦令人血脉不行。人若饱食后宜立小便,饥即存小便最为妙,恐损膀胱故也。腻多之物甚不宜人,暗眼兼肠胃冷滑,尤多动风,若患风疳气疾,故宜忌之。

五味稍薄,令人神爽,唯肾气偏宜咸物,兼消宿食。诸并不宜食,若偏多则随其脏腑必有所损。是以咸多伤筋,固不可嗜,甘伤胃,辛伤目,苦伤心。惊伤魂,忧伤神,思伤意,恣伤情,恨伤志。久视伤明,久听伤聪,久行伤筋,久卧伤血,久劳伤骨,久立伤肢节,久语伤气。

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饱,大乐不大忧,大劳不大息。欲大得不欲大失,是以怒伤正气也。大劳力乏绝,大饥损脏腑,大饱腠理闭,大渴经脉蹶,兼气不行,大醉神散越,大笑气飞扬,大恐心恍惚,大热气不通,大寒血脉结,多睡,神魂离,大惊心不安,此皆为损寿之候。

凡人常忌鸡猪自死,牛肉陈臭难消,咸醋粘滑冷腻,生葱,大、小蒜,生香菜,不时之物,瓜果、粉粥、冷淘等物,非养生摄理之道。

凡服药饵之时,尤忌三般受气不足之肉。肉者鸡、猪、无鳞鱼。又忌三般受飞不足之菜。菜者,莙荙、莴苣、波薐,闭血触故也。

夫人若不能常于行住坐卧及饮食嗜欲间消息之,纵服灵芝,日饮沆瀣,岂有补益乎 ?但助阳之药固持盈满,日久月深必获大损,其何昧哉。若吃肉菜,间有筋韧。勿咽之。此难消之物,经时多为症癖,亦令脾劳。又不可于星月及神庙宫观、名山大川、古坛神树、墟墓之间饮食,况为道家所禁,深宜戒之。

饮酒消息第二

酒应星宿,其来远矣。智者饮之则智,愚人饮之则愚。消忧畅志,发怒宣言,皆由斯物。是以先王饮之以礼乐,贤人饮之以陶情,常人饮之逞荒欲,唯酒无量之谓也。豢豕酒,非为祸也。是以饮酒不欲过多兼频。

大醉极伤心神,肝浮胆横,又复招风败肾,毁筋腐骨莫过于酒,饱食之后尤宜忌之。

夫好酒人多患肺气兼风,不尔则腰膝沉重或膀胱冷疼,课一般耳。

凡饮后不欲大吐,大吐则肝翻胆竭。肝是胆之府,既竭则胆痿,胆痿则心怯,心怯则多惊悸,夜卧恍惚,尤多健忘,则心神渐散。觉损则服补心丸。

凡欲饮酒不欲速,速则冲破肺。肺为五脏之华盖,固不得损。损即多涕演兼患肺气、肺痿、咳嗽之疾。若患劳风、风疳、五痔人,切须忌之。若患风人加之药物浸酒,不令甚醉。

饮酒后不欲得饮冷水、冷茶,多为酒引入肾脏,为停毒水,即须去之。多时必腰膝沉重,膀胱冷痛兼患水肿、消渴、挛躄之疾,皆由斯起。

饮后不欲一向卧,须使人回转,不尔浸损膀胱、肠胃,但看酒家屋易坏,此益明矣。

不问四时,常吃暖酒弥佳。若冬月但杀冷而已,不要静热,热即伤心肺。凡是饮食皆不欲热吃,非独热酒耳。

夏月炒黑豆,乘热投酒中浸,候其色紫,微暖饮之,理气无比。秋冬同,即量其自性冷热所患,以药物浸酒饮之,甚佳。今人多以葡萄、面麦为之,是巧伪乱真,非其疗病,固不可以诸物杂之。古人玄酒、大羹尚其质朴。

夫酒少饮即益,多吃即损。少即引气导药力,润肌肤,益颜色,通荣卫,理气御霜,辟温气。

凡空腹,切不宜闻秽恶之物气,及往疾病人家,但饮酒即辟邪毒。昔有三人,晨朝冒露而出,一人饱食,一人空心,一人饮酒。空心者卒,饱食者病,饮酒者健。酒至益人,过即损人,况酒为腐肠之物,固不可滥触。酒性至热,大寒凝海,唯酒不冻。

凡造酒欲发,皆候风潮而动,则和合其阴阳造化之功也。所以饮多则冷,凡丈夫阳气多弱,兼饮后恣游,或扇风取凉,固当虚损,后复为酒引阴气,结固下焦,又或未醒大渴,遂吃茶饮水,即为酒引入腰膝,贮在膀胱,为停毒水肿,结固下焦,若非名药良医不能行逐,是以多饮即冷耳。

常见人夏月于井中浸酒,冬月即以酥酪和饮之,此为大苦,必当入腰膝问为冷症之疾。酥酪入酒发劳疰,动固疾,必不可遣。酒所以醉人,曲蘖之故也。曲蘖气消则皆为水,当凝入腰膝间,无因更出。

饮酒不欲风里坐卧,袒肉,操扇,盖缘毛孔悉开,不欲使风入,风入即令四肢不遂兼风,手足瘫痪等皆由斯得。凡甘肴美膳,乘凉饮冷,虽乃一时适意,久久皆为患害。

春时消息第三

人禀阴阳五行,四时肃杀之气差若毫发,瘵疠则生。是以手足象天地,血脉象江河,毛发象草木,嗔怒象雷电,两目状日月,嗜欲禀生植。气候小差,人多疾疫,既反其令,瘵疠则生。细而察之,万不失一。

凡春中,宜发汗、吐利、针灸,宜服续命汤、薯药丸甚妙。自冬至后,夜半一阳生,阳气吐,阴气纳。心膈宿热,阳气相冲,若两虎相逢狭道,必斗矣。春夏之交,遂使伤寒,虚热时行之患,良由冬月附火及食热物,心膈宿痰流入四肢之故也。其患者,不啻十有六七。二月以来,采取东引桃枝并叶各一握,水三升,煎取二升已来。早朝空心服之,亦不必全尽,但吐却心膈痰饮即不为害。能四时依此吐,殊胜泻,泻即令人下焦虚冷,吐即去心腑客热,除百病。小儿即与茵陈丸、犀角丸泻之,以小儿未经人事,即不畏泻,亦须审其冷热虚实,不得浪为。若是男子,事须下泻,除脚气冲心,膀胱冷,疼痛脓水。三焦不通,即须泻,常得通畅,不要苦泻。夏月尤忌泻,为泄阴气故也。丈夫四十已上不宜苦泻。

春深稍宜和平将息,绵衣稍宜晚脱,不可令背寒。寒即伤啼,令鼻塞咳嗽。似热即去之,稍冷即加之,甚妙。肺俞五脏之表,胃俞十二经脉之长,最不可失寒热之节。俗谚云: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勤解逐时衣,少餐申后饭。欺言可宝耳。觉虚热,食上常服红雪,时服柴胡汤,三黄丸。如玄参,甚去虚热,兼治劳明目。自春秋之际,万病发动之时;固宜将摄矣。

夏时消息第四

立夏三伏内腹中常冷,特忌下利,泄阴气故也。夏中不宜针灸,唯宜发汗。夏至后,夜半一阴生,唯宜服热物,兼吃补肾汤药等。非唯性热之物,亦常宜温暖饭食。况夏一季心王肾衰,最宜补息。盛热时,不宜吃冷淘麻饮,粉粥蜜浆,饱食后吃,必起霍乱。又生菜、茄子,缘腹中常冷,食此凝滞难消之物,多为症块,若患冷气风疾之人,更须忌之。夏月不问老小,常吃暖物,至秋必不忠赤白痢、疟疾、霍乱。但腹中常暖,诸疾皆不能作,为阳气壮盛耳。

时人不能将摄,日高餐饭,空腹吃茶。缘肾纳咸,被盐引茶入肾,令人下焦虚冷,手足疼痹,饭食后吃三、两碗不妨,似饥即不再吃。限丈夫有痃癖、五痔、风疳、冷气、劳瘦、虚损,女人有血气、头风,偏不宜茶。所以消食涤昏烦,空心啜之实僭滥。盛热时宜于隐处寝卧,辄不得于星月下露地偃坐,兼便睡着使人操扇风,特宜忌之。常见人养新生孩子畏热,睡着后多扇风,兼于风凉之处卧,此爱之甚,然犹善养马者,以筐盛粪,以蜃盛溺,设蚊蚋即使人扑之,以附之不时,则惊蹙、毁首、辟胸,此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欤 !以此孩子多患脐风、手足挛掣、口撮,俗号猢狲噤,不知其由,又曰鬼魅,可谓谬哉。以此则之,万不失一。

夏月不宜晚起,令人四肢昏沉,精神懵昧。勿冷水浴,使人虚热眼暗,筋脉蹶逆、霍乱转筋。常以饥沐饱浴,以饥即不再浴,限浴了避风。小儿亦如之。冲热来勿以冷水洗手面及淋背,犯之必患阴黄,但漱口即可矣。勿当操扇、袒露多,令人患刺风、风疹。亦勿饮冷水,成癖气、结气及水谷重下等痢。生菜、茄子、瓜,甚不宜人,尤忌向夜食之,唯粗人辛苦之士消杀得瓜,虽理气尤暗人眼。如驴马食之,即日眼烂,不可不明矣。

食热物汗出即拭却,勿扇风殊佳。勿夜食,尤忌吃肉面、生冷、粘腻之物,为夏月夜短,有年之人腹中常冷,或不消化,多患腹胀、霍乱之疾。勿当风卧湿,缘常出汗,体虚风拍著人,多患风痹、手足不遂、言语謇涩、四肢瘫痪、偏风等。虽不尽害,亦有当时中者,有不便中者。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即幸而获免,若遇年之弱,值月之空,失时之和,无不中者。昔有人代皆不寿,来告彭祖,祖遂周视其人寝卧之处,果有一穴,当其脑户。头是三百六十诸阳之总会,以贼风吹注,阳气散尽,日月深久则毙矣。祖使敛其穴,其人果寿矣。所谓怀仁抱义,未见其益,有时而用,此乃喻将摄之谓也,弃仁背信,未见其损,有时而亡,此乃喻不能调护之故。损益之道,其理彰然。

夏月不欲数沐,数沐则心复,令人健忘,兼甚引风。每晨梳头一、二百下,仍不得梳头皮,兼于无风处梳之,自然去风明目矣。

秋时消息第五

立秋后稍宜和平将摄,春秋之际故疾发动之时,切须安养,量其自性将理。秋中不宜吐及发汗,令人消烁,脏腑不安,唯宜针灸,下利进汤散以助阳气。止若患积劳、五痔、消渴等病,不宜吃干饭、炙煿、自死牛肉、生鱠、鸡、猪、浊酒、陈臭咸醋、粘滑难消之物及生菜、瓜果、毒鱼,鱠鲊、酱之类。若风气、冷病、痃癖之人,亦不宜上件之物。若自知夏月冷吃物稍多,至秋患赤自痢兼疟,即宜以童子小便二升并大腹、槟榔五颗,和子细切,煎取八合,下生姜汁一合,腊雪三分或二分,早朝空心分为两服,泻三、两行。夏月所食冷物及膀胱有宿水、冷脓,悉为此药行逐,即不为患耳。此药是乘气汤药,纵老年之人,亦宜服之,且不夺气力,兼不虚人,况秋利又当其时。此汤理脚气,兼理诸气,其方甚克效,故附之于此。丈夫泻后三、两日,以薤白粥加羊肾,空心补之,殊胜服诸补药。

每晨睡觉瞑目叩齿三七下,咽津,以手掌相收,令热熨眼,唯遍数多为妙。此法去风明目,无以加之。

混俗颐生录卷下

茅山处士刘词 集

冬时消息第六

冬则伏阳生,内有疾宜吐。心膈多热,特忌发汗,畏泄阳气故也。宜服浸酒补药,以迎阳气。寝卧之时消息稍宜虚歇,大约如此。若此宿疾,须自酌量,不得准此。绵衣稍宜晚著,仍渐渐加厚,不得顿温,此乃将息之妙矣。又不得令火气拥聚,但免寒即可以。若遇大寒不得频于火上烘炙,尤甚损人。手足皆应心,多炙手,遂引火气,使人心多燥热。所吃热物及附火热气,皆积在心头,心属火故也。

夫冷药不治热极,热药不治冷极,水流湿火就燥故也。凡服药先看诸脏其有不足处,置其所损则补之,皆有效验。人之服药多不相当,为受性皆不同耳。亦不用火炙衣服令著之,亦甚损人。春夏之交,阴气既入,不能调护阳气,流入四肢,遂致时行热疾之作也。甚者狂走妄语。若便服冷药十有二、三纵话者,亦不免挛躄、丧明、发落、疮疥等。凡阴阳二毒,伤寒是天行之别号,只有疗法即无可法。七日内可疗,七日外不可疗,其验若此,药之用岂宜差误。觉是此疾,不等便服冷药,若是阳毒万一得差;若正阴毒服以冷药,手下狼狈,深宜详审,不可参差。每日一浴,冀通血脉,腠理通和。每拟浴时尽饱食,夜间即浴,浴后即吃一、两盏酒便卧,不得冲风,且一宵安眠,房事切忌,他时所利。每食后服好红雪或服三黄丸更妙。

饮食之间,四十已上稍宜温,四十已下稍宜寒。若先有宿疾,冷衾之中自审息,不得准此。凡冬月所盖热被、毡褥等,稍热即减之;凝寒即加之。谚云:服药不如勤脱著。诚哉斯言。但是诸疾切忌食热肉、酒、面、炙煿之物,多食令人血脉不行。馄饨,平常之时亦不宜热吃。冬月若食热物,至春夏交,必为瘵疠矣。

患劳消息第七

丈夫患积劳、五痔、消渴、下焦冷、上焦多热,良由饮食嗜欲不节之故。故丈夫四十已来下焦先衰,女人四十已来上焦先衰。抑闻劳疾本生于两端,不干执重提轻,兀兀终日即害。惟是闲散之人多有此疾,况闲散之人不多运动气力,饱食之后不多行步,坐卧任性,经脉不通,血脉凝滞之使然也。是以贵人貌乐而心劳,贱人心闲而貌苦。贵人加以嗜欲无时,昧于禁忌,饱食珍馐便寝卧之,因此致耳。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夫人常须用力,但不令劳倦,贵荣卫通流,血气周遍,犹若户枢,终不朽腐,此将摄之要诀,万金之所不言。

夫人初得劳气之时,其候甚多而日用不知,略而条之,细宜详审。其候者,两眼昏暗,手足心热,背膊闷困,项颈酸疼,四肢无力,两颊及唇时有红赤,大小便赤涩,脚手软弱,久立不得,吃饭食不得,饥腹常思异食,吃即不多,两肋间痃癖、气胀,腹中常冷,食不消化,膈上虚热,时时咳嗽,唾涕稠粘,多卧多起,状似佯病人,或时壮热,昼可夜极,骨节烦躁,尤多健忘,唇口焦干,已上并是患劳之证候也。觉有此候,即须寻方服药,节俭嗜欲,调息饮食,即冀渐退。若非自觉不遇良医,辩其证候,别为治疗,日月深久,胸前骨出,臂上肉销,咳嗽不出声,抬肩喘息,痢如豉汁,或似烂肠,此乃五脏坏矣,神慧之师所不能救欤。若觉有此侯,不宜吃陈臭难消粘滑之物,犬肉、鸡,猪、野狐、羊、驼、牛、马炙肉,生冷等物,兼节房中之事。昔许由以一瓢之动犹以为烦,况昼暮晨兴,驰逐名利,加以情欲相牵,运用心机,自然神散形劳,焉得不撄疾瘵。觉有此状,宜吃煮饭、烧盐、姜、豉汁为粥;枸杞、甘菊、牛蒡、韭薤、地黄、马齿、鲫鱼、白鱼、鹿肉乾脯、白煮精羊肉,并宜食之,其余禁断,平愈后任餐。

患风消息第八

人患久风,固难将息。凡风疾之人,髓竭肉疏,则风入骨间,故肢节不遂,骨虚血薄之故也。稽其由,皆有所因,或是夏月当风乘凉便至睡,或酒后操扇取风,好吃毒鱼、猪肉之使也。况江淮地偏,又多下湿,夏月炎热,风气郁蒸,多患此疾。女人不多行步,饱食之后坐卧任性,尤多壅塞。初得之时,状犹不定,或睡中口内涎出,手足战掉,或大肠偏涩,或脚膝疼重,或肢节不仁,或常眼涩,行坐睡着,或筋脉挛掣,或多鼽嚏,嚏不可休,皮肤干痒,面色浮青,眼颊多瞤,或咯痰唾吐至多,头旋目眩,已上并是中风之候,且宜服此小饮子,然后大汤药。却须缓治,不宜急速。缓则易差,急即难痊。

上品之药,一百二十余味,性皆和厚,渐痊疾瘵。今之庸医,药性不辨,脉候兼荒,不以智虑推之,但求仓卒之效。倘获即日之验,病家乃为良医。且治病之法,要须精脉候兼会五行。用药审其冷热,加以智慧慈悯为先,不以贫富等差为意,但务救济一心。如此医人,阴有神护,用药理病,无不痊除。

夫病患之中有卒暴者,须求手下之验,止如喉闭,脚气冲心,阴阳毒,伤寒,急劳,发背,小儿急疳,乳痈,卒暴心腹痛,即要求即目之验。诸患并须渐渐除之。夫患风疾之人,左右扶持之者,必须细意调理饮食汤药等,食欲得频,不欲得饱,饱即壅闷,又不得饥,饥即虚,虚即风增极。似饥即食,欲饱即休。若患经年服药不得暂停,偏宜药酒汤散,不日全可。若信庸医,药物乖理,避忌兼多,转受虚邪,即当宜甚。在虚实之间,细宜调息,可不勉之。风疾之人欲宜瘦,兼不多食,其疾即退,若事餐啜,喜见肥充,疾即益甚,宜细详之。病人不宜嗔怒,饥饱冲胃,寒热劳役,心力至乐。苦忧惊喜并集,并不宜之。患风人尤多虚,虚又须补,补即壅,壅即令人头旋,心闷兼气冲心,常令通滑。泻多又虚,虚亦令人头旋、目眩。将息之间,尤宜详审。凡服补药若自通滑,即不要更服泄利之剂。风疾之人,宜吃羊肉,去脂、血。缘虚事要吃,则如法煮之。羊食百草,草本且无毒。但除脂、血,以药煮之,则不发病矣。煮羊脚法:羊一脚以刀子劙开,水浸洗去血,兼割去脂,加防风一两,石羔五两,桑根白皮二两,切,和煮之,不损肉味,尤颇宜人。又夏中单用桑叶五十片,不要诸药。桑叶是时收采,曝干,以备冬月使用。干者,加至八十叶。如煮散,肉亦随多少,酌量煮之。

患风人,不宜吃荞麦、菘菜、饨馄、油麻、餬饼和炙肉,热吃白汤,餺飥生冷油肥,鸡猪犬肉,鲤鱼生鲙,生葱蒜,空腹茶,不可食之。其余消息酌量之,此不可一一具述矣。

户内消息第九

人生之大患,嗜欲饮食,万病变通,侵克年龄,皆由此蚕食。是以道家所禁去其太甚,不然杜绝。所谓师也过,商也不及,言俱不得其中,过之、不及相去几何。若是先有宿疾,有因食而疗,或有因欲而疗,损益于身而日用不知。是以上士不惑,牢固性命,寡思虑而远声色,节饮食而去奢侈;中智之人尚未能去其

太甚;下智之人,资其情性,不知禁忌,贪色好财,败其元和之正气,遂使大约侵克,必其然欤。加以形貌衰羸,伛偻挛躄,沉痼在身而不能差,既乖摄养,又无良医,一旦至是,虽即甘饍美色置之于前,岂能蹔之顾。何似樽节去就,涓涓不倦,畅志悦目而已,可不懿哉。

天地氛氤,万物化淳。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此人生调息性命之根本,摄生之所由,凡人谓之不稽实,曰野哉。夫一戏二十已前时复,三十已前日复,四十已后月复,五十已后三月复,六十已后七月复。《道经》云:六十闭户者,言人疏于学性,已损于未萌,以此戒之,犹多病患。噫,夫世人不能畜养元和之气,保惜形容,妄服丹沙资助情欲,奢休则神魂不附于身,茫茫失涂,精魄俱丧,兀然质朴,旨趣都忘。或有功未就,或有始未成,生涯落然,身婴痼疾,夜起不得枕席,是以劳历妻孥,绵缀岁序,良由不知道性,贪徇庸情而已哉。

观夫世人,母存者不啻其十八、九,父存者不啻其十一、二。以此准之,则人多嗜欲所惑,踬其性命,诚可悲之矣。

禁忌消息第十

凡隐戏之时,忌天地晦暝,日月薄蚀,疾风甚雨,雷电震怒,四时八节,弦望晦朔,日月失度,祥云兴现,虹出星奔,本命之辰,魁罡之日,六甲之日,六丁甲子,庚申子午卯酉,已上并是阴阳七曜失度之时,或天神当辰上直之日。阴气盛而逼阳则阳不足,阳气盛而逼阴则阴不足,阴盛阳弱或阳盛阴衰,故生病之由耳。又忌酒醉之后,饮罢未醒,饱食之后,乍饥正实,出入行来,筋力疲乏,喜怒未定,女人月潮,冲冒寒热,疾患未平,适大小便来,新沐浴后,既讫大小便,早朝及戌时犯毕便行蓦走,无情而强为,已上皆神气昏乱,心力不足。或四体虚羸,即肾脏怯弱,六情不均,万病从兹而作矣。已上特宜慎之。

又忌名山大川,神树庙宇,宫观古坛,社树之处,星辰日月之处,灯烛六畜之前,不可会合,犯之损寿,子息蠢愚,深宜戒慎。又每年五月十六日是天地交会之辰,特忌会合,主减算寿,损阳道,终身不复,曾见犯者有验。大约五月是人蜕精神之月,老者夺之,少者加之,宜晏居静虑,节嗜欲,制和心,志冀安用。况夏月心旺肾衰,肾化为水,待秋乃凝,冬始坚。夏中最须保惜,尤为要妙。凡所遇年高于身者,不可犯生月,大者犹不许,况其年高乎。阴倍于阳大损男子,阳倍于阴亦损女人,是以伯乐相马之义耳。又忌薄唇大鼻,疏齿黄发,皮燥痼疾,情性不和,莎苗强硬,声雄肉涩,肢体不膏,性专妒忌,生痣既多,已上并不可犯之。若诸药术著在前,他经颐摄之方,此其大略。

混俗颐生录概述

刘词,宋代养生学家,自号茅山处士。生卒年不详。早年不注意饮食之道,疾病缠身,后着意于调养摄生之学,尤注重饮食与保健的关系,身体渐渐强壮。他根据切身体验著成《混俗颐生录》一书,认为养生长寿不必如高人隐士远离尘世,食气餐霞,而可以混迹于众生之中,过普通人的生活,只要遵循饮食养人之道,不仅饮食有节,还要留意于饮食宜忌和调养原则,就找到了延年长寿之术,达到了祛病养生之功。原作涉猎养生各方甚广,现仅节选数段专论“嗜欲饮食”的内容予以译注。

人生之大患,嗜欲饮食。万病变通,侵克年龄,皆由此蚕食。是以道家所禁,去其太甚,不然 杜绝。所谓师也过,商也不及①,言俱不得其中。过之,不及,相去几何②?若是先有宿疾,有因食而疗,或有因欲而疗,损易于身而日用不知。是以上士不惑,牢固性命,寡思虑而远声色,节饮食而去奢侈。中智之人尚未能去其太甚。下智之人资其情性,不知禁忌,贪色好财,败其元和之正气,遂使大约浸克,必其然欤!加以形貌衰赢,伛偻挛[1],沉痼在身而不能差③,既乖摄养,又无良医,一旦至是,虽即甘膳美色置于前,岂能[2]之顾④?何以樽节去就,涓涓不倦,畅去悦目而已,可不懿哉!

注释

① 师也过,商也不及:师,孔子弟子子张;商,孔子弟子子夏。语出《论语·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② 过之,不及,相去几何:《论语·先进》:“过犹不及。”意为超越或达不到事物本身标准都同样是错误的。

③ 差:同“瘥”,病愈。《方言》:“差,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差。”

④ [2]:同“暂”,短时间。 [1]:上“辟”下“足”

[2]:上“斩”下“足”

夫人当以饮食,先吃暖物,后吃冷物为妙。何者?以肾脏属水①,水性常冷,故以暖物先暖之。不问四时,常此消息弥佳。就中夏月偏宜暖之,为伏阴在内耳。食不欲苦饱,苦饱即伤心,伤心则气短胸闷。食了,先以手摩肚数十下。兼仰面呵气二十余下,甚消毒食②。食了不欲便睡卧,令患肺气,荣卫不通③,血脉凝滞之使然也。肢节烦重,尤多嗜睡,百疾从此而生矣。食了必须冲融少时,行三五十步,使食消化,心脏空悬,乃可寝卧。寝卧之时,不欲言语歌啸。五脏如钟磬,不扣不发其声,此将息之妙矣。

① 肾脏属水:《难经·三十六难》:“肾主阴,属水。”认为“肾为水脏”,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方面起主要作用。

② 毒食:指食物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

③ 荣卫:荣气和卫气。《素问·藏气法时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气则为人体阳气的一部分,生于水谷,源于脾胃,与荣气互为表里。

夫饮食所以助气,食饱气不行。食了尤忌仰卧,多成气痞兼头风。食不欲粗及速。速即损气,粗即损脾。脾损即为食劳。男子五劳①,此为一劳之数也。食饱不欲速步走马,登高涉险,必伤内室。不欲夜食。日没之后,脾当不磨,为音响断绝故也。脾好音乐,丝竹才闻脾磨,即《周礼》云"起以宥食",是以音响皆主于脾。

① 五劳:指五脏劳损。《医学纲目》:“何谓五劳?心劳血损,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

若腹内稍冷,食即不消,兼以损胃。胃损则翻,翻即不受谷气,既不受谷气,即多吐,吐即转为翻胃之疾。夜后不宜饱食肉面生脍,夏月夜短,尤宜忌之。生脍不可与乳酪同食。此等之物,夜后虽消,甚损脾胃,令人脾劳。向夜勿饱食煎饼,尤当大损。风气之人,偏不宜食。食热物后,不以冷水漱口;食冷物后,不以热水漱口。冷热相击,是以多患牙齿疼痛,齿根宣露。凡吃炙热,若乘热食之,多患风疳[1]①齿或黄黯,渐至缺落,亦令血脉不行。

① [1]齿:虫牙。[1]同“[2]”,《广韵》:“[2],虫食病也。” [1]:上“匿”下“虫”

[2]:“匝”字“巾”换“虫”

人若饱食后,宜立小便,饥则[足存]小便①,最为妙,恐损膀胱故也。腻多之物,甚不宜人,暗眼兼肠胃冷滑,尤多动风。若患风疳气疾,故宜忌之。五味稍薄,令人神爽。唯肾气偏宜咸物②,兼消宿食。 ① [足存]:“蹲”的异体字。《集韵》:“蹲,踞也,或从存。”

② 唯肾气偏宜咸物:《内经·素问》:“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和也。”

诸重不宜食①。若偏多,则随其脏腑,必有所损。是以咸多伤筋,固不可嗜。甘伤胃,辛伤目,苦伤心,惊伤魂,忧伤神,思伤意,恣伤情,恨伤志。久视伤明,久听伤聪,久行伤筋,久卧伤血,久劳伤骨,久立伤肢节,久语伤气。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饱,大起不大忧,大劳不大息,欲大得不欲大失。是以怒伤正气也。大劳力气绝,大饥损脏腑,大饱[1]理闭,大渴经脉蹶兼气不行,大醉神散越,大笑气飞扬,大恐心恍惚,大热气不通,大寒血脉结,多睡神魂离,大惊心不安。此皆为损寿之候。

① 重:指味道过浓的食品。 [1]:“媵”字“女”换“贝”

夫酒少吃即益,多吃即损。少即引气导药,力润肌肤,益颜色,通荣卫理气,御霜辟温气。凡空腹切不宜闻秽恶之物气及得疾病人家,但饮酒即辟邪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5 23: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