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混合标准评级表 |
释义 | 混合标准评级表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劳动人事心理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考评表。混合标准评级表综合了关键事件法和行为评等法的长处,避免了两者的弊端。作为一种在实践中发展的产物,它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混合标准评等法使用混合标准量表,此表在设计的系统性方面与行为观察评等法颇为相似,但它不同于行为评等法对每一行为表现的精确量化,是就某项工作的几个特定方面分别作出三种行为描述表示绩效的高、中、低三档,而没有明确的分值。 在设计这种评级表时,需要先确定工作表现的关键维度;然后,对每一维度分别列出好、中、差等三种关键事件,并随机排列,制成行为考核表。在考核与评定时,要求评定人就被评人的具体工作表现,用“+”、“-”和“0”作出“好于”、“差于”或是“一致于”关键事件的考评;最后,把评定结果转换成评级分数。 混合标准评级表的优点在于使考评者的注意力不会过度集中在分值上,而是同时也会去关注被考评者的行为模式。因为,对某一特定工作来说,并非整体分值越高的员工胜任力越高,而应是在某一特定方面有专长或有特定行为模式的员工最能胜任。此外,它还克服了关键事件法的缺点,即收集和分析员工行为表现时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而在考评表格设计时就体现了高度的系统性。 实践证明,混合标准评级表的考评差误是很小的,并能发现评级人的逻辑错误,是考核与评定方法的革新和进步,也是目前较有前途的考评方法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