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慧水 |
释义 | 词语概述词语名称:慧水 词语拼音:huì shuǐ 词语解释:佛教语。谓智慧如水,能洗涤一切烦恼污垢。 词语举例与出处:南朝 梁 萧统 《谢赉敕制旨<大集经>讲疏启》:“甘露入顶,慧水灌心。” 详细字义〈形〉 1.形声。从心,彗声。本义:聪明,有才智。 2. 同本义 慧,儇也。——《说文》 知或谓之慧。——《方言》 3. 注:“慧,儇,皆意精明。” 亟见窕察谓之慧。——《贾子道术》 柔质受谏曰慧。——《周书·谥法》 周子有兄而无慧。——《左传·成公十八年》 而慧者不以藏书箧。——《韩非子·喻老》 4. 又如:慧侠(有才华,有胆略);慧给(聪敏而有口才);慧种(优良的天赋秉性);慧黠(聪敏机智);慧美(聪明美丽) 5. 狡黠。如:慧齿(灵巧的口齿) 6. [中医]:眼睛清明 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伤寒论》 〈名〉 佛教名词[Prajna (般若)]。意译为慧,智慧。如:慧目(指智慧的眼目能洞察世间的一切现象);慧光(智慧的光,能了彻一切);慧寂(佛教谓智慧和禅定);慧业(指智慧的业缘)[1] 7. 智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决断曰智,简择曰慧。俗谛曰智,真谛曰慧。《大乘义章九》曰:“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通则义齐。”水,准也。──《说文》 水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涤。──《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又如:水铫(烧水用的小型器具);水头儿(风波);水湿(水气;潮气);水蛊病(水臌病);水中丞(砚台旁边用来贮水磨墨的小水盂);水落归槽(比喻心里踏实安定);水喷桃花(比喻脸色好看);水镜先生(指三国时的司马徽,清明如水和镜);水陆杂陈(水陆毕陈。山珍海味一齐陈列出来);水廓(傍水之城廓);水涡(水中漩涡);水馆(临水的馆舍或驿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